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抗美援朝老兵谈现在是否应该保护朝鲜

关键词:

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2017-08-15 09:50:38

抗美援朝老兵谈现在是否应该保护朝鲜

作者:原岛大介

前志愿军战士很多都在复员后过着贫困的生活,政府的补助至今仍称不上充分。

  因50年代出兵抗美援朝,中国与朝鲜的关系被称为“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两国之间原本应该引以为傲的团结关系近年来开始出现裂痕,在中国的年轻人之间,加强对朝鲜制裁等强硬论开始越来越明显。距离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已经过去67年。曾经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战争的老兵和他们的家人如今有何感想呢?

  “中国与朝鲜永远不会对立。再发生战争的话,一定应该帮助他们”,曾经是木梳匠的曾双全(86岁)1950年11月以志愿兵身份入伍加入志愿军。在第二年的1951年作为47军炮兵团的一员奔赴战场。因炮击的原因,炮门周围经常处于高温下,受此影响,曾双全的右眼被烤烂,最终导致失明。

  与美国支援的韩国之间的战争非常惨烈。其中,曾双全印象尤为深刻的是1952年10月在北纬38度线附近发生的上甘岭战役。曾双全在战场上看到的是遍地的中国兵尸体,甚至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有那么一瞬间他对继续前进犹豫了,但如果停下来可能会因违反命令而被上级枪毙。无奈之下,曾双全只好踩着满地的尸体继续前进。

  在与死亡为伍的战场上,支撑曾双全内心的力量是朝鲜人民。他们夜晚住在当地村民家,军队的粮食吃没了,村里人就为他们提供自己的食物。在签订《休战协定》后的1954年,曾双全回国时所有村民都哭着前来送别。“朝鲜人比自己家人对我还好”。因此,现在依然能强烈感受到战争结成的纽带。

  曾双全居住的湖南省湘潭是当年决定抗美援朝的毛泽东的故乡。当时,为了响应当地英雄的号召,周围的很多年轻人都以志愿兵的身份奔赴战场。

  陈运秋(87岁)也是当年那些年轻人中的一员。他原本是农民,据说已故的父亲曾与毛泽东就读同一所学校,因此报名加入了志愿军。作为向后方部队报告前线战况的信号兵于1951年入伍。

  据中国方面推算,在抗美援朝中死亡的志愿军约为18万人,很多人都没能再踏上祖国的土地。陈运秋所在的班被分配到最前线,6名战友全部阵亡。

  陈运秋在两军交战炮火连天的情况下,不吃不喝不休息地连续前进一个星期。在渡过齐腰深的洼地时曾一度昏厥,但最终好歹保住了一条命。“那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陈运秋回忆当时的情景,他戴着绿色的帽子,骄傲地挂着作为从军纪念获得的徽章。

  后来,陈运秋于1954年活着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但因战争中受伤等原因身体垮掉,已经无法再务农了。现在靠政府每月给的1千元补贴和家人的帮助勉强生活。

  陈运秋根据亲身经历反对战争,他说,朝鲜应该停止核武器开发,韩国应该停止部署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萨德(THAAD)。陈运秋说朝鲜人民“是我们的同胞,是家人”。在谈到如果美国再次攻击朝鲜时,病床上的老兵兴奋地表示,当然了,我会第一个报名,保护国家,那是我的责任。

  在安徽省阜阳居住的杨士龙(89岁)和刚才的2人有所不同,他是20岁参军的前军人。1951年渡过流经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入朝鲜。负责维修美国等的轰炸机破坏的铁路。在维修时,落在附近的炮弹声犹如大地轰鸣,之后耳朵几乎听不到声音。

  杨士龙沉默寡言,说话不多。针对朝鲜人冷淡地表示,“语言不通,没什么印象”。如果朝鲜再次爆发战争应该怎么做呢?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沉默一会儿后喃喃自语地说,“我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没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军人来说,只要国家决定,就只有服从”。

  战争已经过去近70年,经历过朝鲜战争的人很多已经故去,当时的记忆正在逐渐失去。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抵抗日本侵略的人的记录和相关电视剧通过官方媒体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针对朝鲜战争,或出于对美国的顾及,已很少公开涉及。

  陶忠东(47岁)的父亲曾参加抗美援朝,于5年前去世。陶忠东现在从事旅游业,同时坚持展开通过互联网等寻找前志愿兵及其家属的活动。

  陶忠东表示,父亲作为卫生队员随军,负责士兵受伤的治疗等。很多士兵以轻装备赶赴朝鲜,因此在零下近40度的冬天因冻伤而失去脚或死亡。此外,药品短缺,有时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截肢手术。

  陶忠东还记着,父亲对于生前未能实现的一项计划感到悔恨。在战争当时,在当地死亡的人被装进白色袋子埋葬,既没有墓碑也没有名字。陶忠东的父亲也曾在现在的首尔市内埋葬过数百尸体,但停战后作为无名士兵长眠于地下。

责任编辑:

抗美援朝老兵谈现在是否应该保护朝鲜

关键词:

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2017-08-15 09:50:38

抗美援朝老兵谈现在是否应该保护朝鲜

作者:原岛大介

前志愿军战士很多都在复员后过着贫困的生活,政府的补助至今仍称不上充分。

  因50年代出兵抗美援朝,中国与朝鲜的关系被称为“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两国之间原本应该引以为傲的团结关系近年来开始出现裂痕,在中国的年轻人之间,加强对朝鲜制裁等强硬论开始越来越明显。距离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已经过去67年。曾经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战争的老兵和他们的家人如今有何感想呢?

  “中国与朝鲜永远不会对立。再发生战争的话,一定应该帮助他们”,曾经是木梳匠的曾双全(86岁)1950年11月以志愿兵身份入伍加入志愿军。在第二年的1951年作为47军炮兵团的一员奔赴战场。因炮击的原因,炮门周围经常处于高温下,受此影响,曾双全的右眼被烤烂,最终导致失明。

  与美国支援的韩国之间的战争非常惨烈。其中,曾双全印象尤为深刻的是1952年10月在北纬38度线附近发生的上甘岭战役。曾双全在战场上看到的是遍地的中国兵尸体,甚至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有那么一瞬间他对继续前进犹豫了,但如果停下来可能会因违反命令而被上级枪毙。无奈之下,曾双全只好踩着满地的尸体继续前进。

  在与死亡为伍的战场上,支撑曾双全内心的力量是朝鲜人民。他们夜晚住在当地村民家,军队的粮食吃没了,村里人就为他们提供自己的食物。在签订《休战协定》后的1954年,曾双全回国时所有村民都哭着前来送别。“朝鲜人比自己家人对我还好”。因此,现在依然能强烈感受到战争结成的纽带。

  曾双全居住的湖南省湘潭是当年决定抗美援朝的毛泽东的故乡。当时,为了响应当地英雄的号召,周围的很多年轻人都以志愿兵的身份奔赴战场。

  陈运秋(87岁)也是当年那些年轻人中的一员。他原本是农民,据说已故的父亲曾与毛泽东就读同一所学校,因此报名加入了志愿军。作为向后方部队报告前线战况的信号兵于1951年入伍。

  据中国方面推算,在抗美援朝中死亡的志愿军约为18万人,很多人都没能再踏上祖国的土地。陈运秋所在的班被分配到最前线,6名战友全部阵亡。

  陈运秋在两军交战炮火连天的情况下,不吃不喝不休息地连续前进一个星期。在渡过齐腰深的洼地时曾一度昏厥,但最终好歹保住了一条命。“那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陈运秋回忆当时的情景,他戴着绿色的帽子,骄傲地挂着作为从军纪念获得的徽章。

  后来,陈运秋于1954年活着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但因战争中受伤等原因身体垮掉,已经无法再务农了。现在靠政府每月给的1千元补贴和家人的帮助勉强生活。

  陈运秋根据亲身经历反对战争,他说,朝鲜应该停止核武器开发,韩国应该停止部署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萨德(THAAD)。陈运秋说朝鲜人民“是我们的同胞,是家人”。在谈到如果美国再次攻击朝鲜时,病床上的老兵兴奋地表示,当然了,我会第一个报名,保护国家,那是我的责任。

  在安徽省阜阳居住的杨士龙(89岁)和刚才的2人有所不同,他是20岁参军的前军人。1951年渡过流经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入朝鲜。负责维修美国等的轰炸机破坏的铁路。在维修时,落在附近的炮弹声犹如大地轰鸣,之后耳朵几乎听不到声音。

  杨士龙沉默寡言,说话不多。针对朝鲜人冷淡地表示,“语言不通,没什么印象”。如果朝鲜再次爆发战争应该怎么做呢?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沉默一会儿后喃喃自语地说,“我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没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军人来说,只要国家决定,就只有服从”。

  战争已经过去近70年,经历过朝鲜战争的人很多已经故去,当时的记忆正在逐渐失去。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抵抗日本侵略的人的记录和相关电视剧通过官方媒体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针对朝鲜战争,或出于对美国的顾及,已很少公开涉及。

  陶忠东(47岁)的父亲曾参加抗美援朝,于5年前去世。陶忠东现在从事旅游业,同时坚持展开通过互联网等寻找前志愿兵及其家属的活动。

  陶忠东表示,父亲作为卫生队员随军,负责士兵受伤的治疗等。很多士兵以轻装备赶赴朝鲜,因此在零下近40度的冬天因冻伤而失去脚或死亡。此外,药品短缺,有时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截肢手术。

  陶忠东还记着,父亲对于生前未能实现的一项计划感到悔恨。在战争当时,在当地死亡的人被装进白色袋子埋葬,既没有墓碑也没有名字。陶忠东的父亲也曾在现在的首尔市内埋葬过数百尸体,但停战后作为无名士兵长眠于地下。

  陶忠东的父亲2008年曾打算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去韩国为战死者树立墓碑。但是签证迟迟没有办下来,这个期间病情恶化,2012年在失望中离开这个世界。

  虽然做法与父亲不同,但陶忠东希望以某种形式参与,将抗美援朝记忆传给后世。据笔者了解,前志愿军战士很多都在复员后过着贫困的生活,政府的补助至今仍称不上充分。陶忠东希望将来能走遍全国,给父亲的“战友”们提供捐赠等帮助。

  在朝鲜战争中,为了保卫邻国,很多中国人付出了生命。当事者及其家属的想法与中国日渐高涨的强硬言论明显不同。悲惨战争的记忆越是变得单薄,倡导开战的声音就会越强,似乎所有国家都没有不同。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