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从饺子起源于韩国说起

关键词: 韩国 日本 东亚

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2017-03-31 10:07:56

从饺子起源于韩国说起

作者:村山宏

一名韩国学生向身边的人介绍寿司起源于韩国,中国的饺子也起源于韩国。听闻这些后,他讽刺地回应说,别担心,全世界都知道,宇宙也起源于韩国。

  饺子的遥远起源或许在西方,但将其发展为现在这样的各种吃法(水饺、煎饺、蒸饺、广东灌汤饺),毫无疑问是18世纪、19世纪的中国人(汉族)。寿司也可以说是这种情况。生鱼片和紫菜卷寿司或许在韩国也有,但在饭团上加上切成片的生鱼片、并将寿司发展为两者在口中完美融合的食物,无疑是19世纪的日本人。如何将谁都能想到的简单食物发展起来要比起源更加重要。然而在东亚仍然存在着更加强调起源的奇怪风潮。不仅是韩国,在日本和中国,也难以理解地拘泥于起源。在日本的网络上,有人主张辣白菜的起源是日本,而中国也存在纳豆(发酵的大豆)的起源是中国的说法。围绕文化和技术的起源,中日韩的网民几乎每天都在讨论让专家都感到吃惊的琐碎历史,并相互攻击。

  东亚民众如此在意文化和技术的起源,或许是与“民族主义教育”有关。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是一种以语言和历史等共同因素为基础推动民族团结、使国家更加稳固的思维方法。通过夸耀祖先的创造性、优秀和传统,让人民产生一体感。民族主义是最符合各国领导人需要的东西。这是因为只要通过夸耀本国和本民族、贬低其它民族和国家,本国人民就能团结起来,进而能够掩饰具体政策的利弊。

  民族主义在各国和各民族若是仅限于自我陶醉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优越感在不知不觉之间转化为憎恶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心情,就将非常可怕。在20世纪的欧洲,以德国为代表,各国的民族主义发生了激烈冲突,结果招致了第1次、第2次世界大战这种大量杀戮。战后的欧洲,民族主义开始被认为是不好的东西,进行了消除国家和民族壁垒的努力。但在东亚,第2次大战后诞生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都乐于夸耀过去的民族和国家的光荣历史,以将新国家团结起来。这样一来,越是学习历史,越会憎恨邻国,进而招致对立。这在根本上弄错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应该学习的是欧洲民族主义的悲惨结局,避免悲剧重演。

  如果以2千年、3千年的跨度思考,民族主义是最虚幻的思想。这是因为各民族一直都在不断移动,相互影响,进而创造新的文明。无论是饺子还是寿司,都是这样发展而来的。根据现在的国境线无法谈论历史,也不应谈论。朝鲜半岛的历史既是韩国史,同时也包含了日本史。中国北方的历史既是中国史,同时也包含了韩国史。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占历史。如果硬要说的话,那里只有东亚史。

  我相信有一天,“东亚史”这一亚洲共同的科目会出现,届时中日韩的年轻人可以超越民族和国家的框架学习历史。我一边大咬辣白菜、饺子和寿司,一边这样畅想……

责任编辑:

从饺子起源于韩国说起

关键词: 韩国 日本 东亚

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2017-03-31 10:07:56

从饺子起源于韩国说起

作者:村山宏

一名韩国学生向身边的人介绍寿司起源于韩国,中国的饺子也起源于韩国。听闻这些后,他讽刺地回应说,别担心,全世界都知道,宇宙也起源于韩国。

  日前浏览网页时,看到了一段中国人怒斥韩国人认为饺子、寿司均起源于韩国的言论。这名中国人是个大学生,而且他的同学中有其他国籍的亚洲人。该中国学生称,一名韩国学生向身边的人介绍寿司起源于韩国,中国的饺子也起源于韩国。听闻这些后,他讽刺地回应说,别担心,全世界都知道,宇宙也起源于韩国。对于中国学生的这一讽刺,笔者在报以一笑的同时,重新思考了“以史为鉴”的艰难,并发出一声叹息。在日经中文网的这次专栏里,将就历史教育和民族主义的陷阱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寿司。韩国和日本的饮食习惯十分相似,两国都吃生鱼片,海苔等海藻都是日常食材,做寿司用的材料在日韩也均容易买到,因此寿司这种简单的料理无论哪一方都应该能够想得出来。因为原本日韩的饮食习惯就很相似。再打开地图看一下就知道,韩国和日本九州的距离其实非常近。从九州福冈县到釜山、首尔,比到东京和北海道还要近一些。不但自然环境和气候相似,两国人民也一直进行着频繁的交流,两国出现相似的食物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跟日韩气候相似的古代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也有吃生鱼片的习惯。

timg.jpg

  如果没有日本国和大韩民国的“国家概念”,把九州和朝鲜半岛南部形容成一个国度似乎也不为过。实际上,朝鲜半岛南部与日本以前曾同属一个国家。从4世纪到6世纪,日本的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设置了“任那日本府”,统治半岛南部的部分地区。虽然这被称为日本的侵略,但许多大和朝廷的权势贵族都是来自朝鲜半岛的移民。当时的贵族很可能是横跨日韩两国生活。韩语和日语语法至今仍非常相似,很久以前或许不用翻译也能够沟通。那时的日本大和朝廷呈现出了日韩联合政权的景象。没有主次之分,日韩之间一直在相互影响中缔造文化。

  下面再来说一下饺子。饺子形状的食物(用面粉皮包肉馅的料理)似乎是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古迹中发现的,之后各朝代一直都有类似的食物,称之为馄饨、牢丸等,但在中国文献中并没有过多记载。直至明末时期,饺子都不是日常普通食物。过去日本人什么食物都模仿古代中国,可是却没有类似饺子的料理。饺子18世纪才传到日本。

  “饺”这个字的首次出现是在明末的《正字通》书中。现在这种形状的饺子,是在清朝以后才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的。建立清朝的满族似乎特别偏爱吃饺子。中国东北地区、中亚以及俄罗斯的游牧民族很久以前就将面粉皮包肉的料理作为日常饭菜食用。满族17世纪统治整个中国,建立清朝后,饺子也随之以北方为中心迅速在中国普通家庭传播起来。

timg (1).jpg

  中国的北方以及东北地区是朝鲜族或与朝鲜族接近的满族(女真族)等通古斯裔各民族居住的地区。韩国的祖先在很久以前曾居住在中国北方及东北地区一带。有观点认为,卫氏朝鲜(公元前195年前后至公元前108年)是由曾居住于中国北方的燕国的逃亡者建立的。从后汉到唐代,一个被称为高句丽的国家一直统治着中国东北地区至朝鲜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之后,通古斯裔的各民族先后建立和统治了渤海、金国和后金国等。有段时期,通古斯裔民族甚至将统治范围扩大至中原地区。他们很可能也吃类似于饺子的食物。认为韩国人的祖先发明了饺子的根据,或许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的。

  不过,如果进一步追溯饺子的起源,就会追溯到现在的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这是因为小麦最早在这些地区开始栽培,然后传播到全世界。此外,将小麦磨成面粉的手法和道具也是起源于西亚。有了小麦粉,就不难做出在面粉皮里包上肉食用的料理。中国历史学家研究表明,古代中国的殷(商)王朝与中东的美索布达米亚文明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小麦粉的制作方法很有可能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沿着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地区传播到中国的。事实上,类似于饺子的食物如今已沿着意大利(过去的罗马帝国)、中东、印度北方、中亚和俄罗斯等丝绸之路周边,扩大到南北小麦种植地带。顺便补充一下,大豆栽培最早是从古代中国开始的,大豆由中国传向了世界。

  饺子的遥远起源或许在西方,但将其发展为现在这样的各种吃法(水饺、煎饺、蒸饺、广东灌汤饺),毫无疑问是18世纪、19世纪的中国人(汉族)。寿司也可以说是这种情况。生鱼片和紫菜卷寿司或许在韩国也有,但在饭团上加上切成片的生鱼片、并将寿司发展为两者在口中完美融合的食物,无疑是19世纪的日本人。如何将谁都能想到的简单食物发展起来要比起源更加重要。然而在东亚仍然存在着更加强调起源的奇怪风潮。不仅是韩国,在日本和中国,也难以理解地拘泥于起源。在日本的网络上,有人主张辣白菜的起源是日本,而中国也存在纳豆(发酵的大豆)的起源是中国的说法。围绕文化和技术的起源,中日韩的网民几乎每天都在讨论让专家都感到吃惊的琐碎历史,并相互攻击。

  东亚民众如此在意文化和技术的起源,或许是与“民族主义教育”有关。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是一种以语言和历史等共同因素为基础推动民族团结、使国家更加稳固的思维方法。通过夸耀祖先的创造性、优秀和传统,让人民产生一体感。民族主义是最符合各国领导人需要的东西。这是因为只要通过夸耀本国和本民族、贬低其它民族和国家,本国人民就能团结起来,进而能够掩饰具体政策的利弊。

  民族主义在各国和各民族若是仅限于自我陶醉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优越感在不知不觉之间转化为憎恶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心情,就将非常可怕。在20世纪的欧洲,以德国为代表,各国的民族主义发生了激烈冲突,结果招致了第1次、第2次世界大战这种大量杀戮。战后的欧洲,民族主义开始被认为是不好的东西,进行了消除国家和民族壁垒的努力。但在东亚,第2次大战后诞生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都乐于夸耀过去的民族和国家的光荣历史,以将新国家团结起来。这样一来,越是学习历史,越会憎恨邻国,进而招致对立。这在根本上弄错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应该学习的是欧洲民族主义的悲惨结局,避免悲剧重演。

  如果以2千年、3千年的跨度思考,民族主义是最虚幻的思想。这是因为各民族一直都在不断移动,相互影响,进而创造新的文明。无论是饺子还是寿司,都是这样发展而来的。根据现在的国境线无法谈论历史,也不应谈论。朝鲜半岛的历史既是韩国史,同时也包含了日本史。中国北方的历史既是中国史,同时也包含了韩国史。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占历史。如果硬要说的话,那里只有东亚史。

  我相信有一天,“东亚史”这一亚洲共同的科目会出现,届时中日韩的年轻人可以超越民族和国家的框架学习历史。我一边大咬辣白菜、饺子和寿司,一边这样畅想……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