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巴西
来源:《世界知识》 2019-09-15 16:37:43
作者:周燕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在巴西呈不断增强趋势,这也被认为是“巴西特朗普”的博索纳罗在2018年总统大选中成功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保守主义在巴西独立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并不是“陌生人”,而是“常客”。巴西本轮保守主义浪潮可以被视为是“历史的回归”,但同时其也表现出了区别于过往的新特点。
保守主义:既得利益阶层的主导意识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的欧洲。总体而言,保守主义重视传统、等级、权威和个人财产,强调社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反对激进的和革命性的政策。巴西保守主义的传统与其社会构建的历史基础有关。巴西在经历了300多年的葡萄牙殖民统治后,于1822年以葡萄牙王子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统治的方式建立“巴西帝国”,因此在建国伊始便强调国家权威。保守主义始终是巴西精英階层既得利益团体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在政治层面,从1836年第一个保守党派建立起,巴西的保守主义势力就注重建立较为集权的统治模式,强调严格的法律和秩序,控制激进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他们捍卫既有制度、传统、道德和习俗的核心地位,重视等级和权威,重视个人特权甚于人人平等,认为个人、群体和阶层都应该以差异化发展的模式来实现巴西整体发展的总目标。在巴西的历史上,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曾是独裁政府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及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依托。在经济层面,巴西保守主义致力于维护精英阶层的经济利益,反对以实现经济平等为目标的再分配政策。传统上,巴西保守主义势力的经济政策往往侧重财政紧缩,控制支出以实现财政平衡,同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巴西在自20世纪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很长时间里都实行以国家为主导的发展主义模式。20世纪80年代起,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在拉丁美洲风行,巴西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实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在这一阶段,巴西的保守主义逐渐由古典保守主义向自由保守主义过渡,在经济层面拥抱自由市场、小政府等,同时在除经济以外的其他层面依然强调传统、权威、道德和秩序,其目的仍然是维护精英阶层的既得利益。在文化层面,巴西的保守主义往往与宗教价值观相关联,强调维护道德领域的传统和秩序,例如家庭观念的传承和自然家庭的再生产,反对同性恋、堕胎、吸毒、酗酒等。自殖民时期起至今,宗教势力就在传统上天主教占主导的巴西具有强大的影响。除了天主教会之外,另一股更为保守的宗教势力自20世纪80年代起也对巴西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基督教新教福音派教会。除了吸引大量底层信众外,福音派教会还积极参与巴西政治,在政治选举中推举宗教领袖为政治候选人,从而不断扩大其在国会和各级地方立法机构中的政治影响力,并进一步通过各类法案影响巴西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从未缺席的巴西保守党派
保守党派是巴西保守主义的主要政治表现形式,也是用以实现保守主义势力政治主张的工具。通过梳理巴西保守党派的发展脉络,可以进一步了解保守主义在巴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及其演变过程。
在1822年独立后至1889年废除君主制这段时间内,巴西主要存在保守党和自由党两个政党。这一时期的保守党反对改变现状,主张维护君主体制下精英的既有利益,其成员大多是富有的商人和大庄园主。保守党也是反对废除奴隶制的主要力量。1889年,巴西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废除君主制并成立共和国,原有的两党体制在政变中解体。自1889年至1930年的旧共和国时期,巴西实行高度的地方分权制度,没有国家层面的政党,但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共和党。与君主制时期一样,州政府层面的共和党实质上也是精英控制国家的工具,具有世袭政治和庇护主义的特征,本质上还是维护精英阶层利益的保守政党。1930年,瓦加斯通过军事政变建立独裁政府。在他执政的1930年至1945年间,巴西保守党派经历了发展的艰难时期,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导地位。1945年,巴西再次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实现了政权更迭,成立了第一个民主体制的政府。保守党派在自由选举的制度下不断取得选举成功。1964年,两个最大的保守党派共同支持了军方发动军事政变。军政府取得政权后,此前的保守主义党派又实现了重组,形成了新的保守主义党派。1985年,巴西恢复了民主制度,但保守党派并没有进一步衰弱,而是以参与民主制度的方式重新加强了其政治力量和影响。与左翼和中间党派政党相比,保守党派的政党组织更加松散,其成员的党派忠诚度更低,政党分裂和重组的现象更频繁,但其成员的意识形态却是一脉相承。1989年总统大选中获胜的费尔南多·科洛尔·德梅洛本身曾是军政府时期保守党派国家革新联盟的成员。赢得1994年总统大选的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虽然来自军政府时期的反对党,但其执政联盟里依然不得不联合势力强大的保守党派。2002年的总统大选中,左翼劳工党候选人卢拉获得胜利,但他所属的以左翼政党为主的执政联盟在国会中仍是少数派,不得不争取中间党派和保守党派的支持。卢拉的第二个任期里,执政联盟扩展成12个政党,其中包括5个保守党派。此后罗塞夫在2010年和2014年的两次大选中也联合了保守党派。由此可知,保守主义在巴西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是“常态”,并且在大部分时间里占据着政治主导地位。不同时期的保守党派有不同的组成,但其核心主张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
自2013年以来的保守主义浪潮
此次的保守主义浪潮在2013年就已初见端倪。自2013年起,反政府示威游行在巴西主要大城市不断爆发,人们抗议政治腐败和严重的经济危机,要求提高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公共福利。与之前的保守主义相比,此次浪潮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制度化政治中的保守主义势力以超越党派的形式彼此联结,还体现在其成功动员大众的能力上。
2014年巴西国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国会被认为是自恢复民主体制以来最为保守的一届。按国会内政党联席来分的话,该届国会包括221名企业家联席议员、109名农业家联席议员、75名福音派教会联席议员、51名工会联席议员和22名安全部门联席议员。其中尤为保守的是占国会40%席位的所谓“3B联席”(Bancada BBB),即安全部门联席(用“da bala”代称,意为子弹)、农业家联席(用“do boi”代称,意为牛)以及福音派教会联席(用“da bíblia”代称,意为圣经)。博索纳罗正是利用国会联席的力量而非单个党派的力量实现了保守主义阵营的重塑。除了保守主义在巴西的深刻历史根源之外,此次浪潮的最大助力是大众阶层对政治腐败和经济危机的不满。在左翼劳工党执政的21世纪前十年里,超过3900万原属于社会结构分类底层的巴西人上升为收入中间阶层,使得这一阶层人口数在2011年已占巴西总人口的近50%。这部分实现经济向上流动的巴西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其实质上只是收入和消费能力有所提升的“新工人阶级”。他们将参与就业和个人努力劳动视为获得更好物质生活、进一步摆脱经济脆弱性的重要途径,更倾向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他们基于家庭、社区和福音派教会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保守性,重视家庭的现实物质利益,不关心公共福祉。虽然他们的经济向上流动得益于劳工党执政期间的政策,但他们反感持续性的社会福利项目、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及越来越差的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保守主义所倡导的重归秩序、打击腐败、严惩犯罪、整治经济、重视传统道德与价值的政治理念就对大众产生了很大吸引力。有巴西学者认为保守主义是危机时期的意识形态,此次保守主义浪潮正是巴西陷入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的表现。然而,综合保守主义在巴西的发展历史以及最新浪潮的特征来看,保守主义只是在危机发生时期以较为集中的方式体现出来。整体而言,保守主义在巴西是常态,或者说,巴西的常态是保守的。
作者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巴西
来源:《世界知识》 2019-09-15 16:37:43
作者:周燕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在巴西呈不断增强趋势,这也被认为是“巴西特朗普”的博索纳罗在2018年总统大选中成功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保守主义在巴西独立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并不是“陌生人”,而是“常客”。巴西本轮保守主义浪潮可以被视为是“历史的回归”,但同时其也表现出了区别于过往的新特点。
保守主义:既得利益阶层的主导意识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的欧洲。总体而言,保守主义重视传统、等级、权威和个人财产,强调社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反对激进的和革命性的政策。巴西保守主义的传统与其社会构建的历史基础有关。巴西在经历了300多年的葡萄牙殖民统治后,于1822年以葡萄牙王子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统治的方式建立“巴西帝国”,因此在建国伊始便强调国家权威。保守主义始终是巴西精英階层既得利益团体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在政治层面,从1836年第一个保守党派建立起,巴西的保守主义势力就注重建立较为集权的统治模式,强调严格的法律和秩序,控制激进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他们捍卫既有制度、传统、道德和习俗的核心地位,重视等级和权威,重视个人特权甚于人人平等,认为个人、群体和阶层都应该以差异化发展的模式来实现巴西整体发展的总目标。在巴西的历史上,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曾是独裁政府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及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依托。在经济层面,巴西保守主义致力于维护精英阶层的经济利益,反对以实现经济平等为目标的再分配政策。传统上,巴西保守主义势力的经济政策往往侧重财政紧缩,控制支出以实现财政平衡,同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巴西在自20世纪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很长时间里都实行以国家为主导的发展主义模式。20世纪80年代起,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在拉丁美洲风行,巴西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实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在这一阶段,巴西的保守主义逐渐由古典保守主义向自由保守主义过渡,在经济层面拥抱自由市场、小政府等,同时在除经济以外的其他层面依然强调传统、权威、道德和秩序,其目的仍然是维护精英阶层的既得利益。在文化层面,巴西的保守主义往往与宗教价值观相关联,强调维护道德领域的传统和秩序,例如家庭观念的传承和自然家庭的再生产,反对同性恋、堕胎、吸毒、酗酒等。自殖民时期起至今,宗教势力就在传统上天主教占主导的巴西具有强大的影响。除了天主教会之外,另一股更为保守的宗教势力自20世纪80年代起也对巴西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基督教新教福音派教会。除了吸引大量底层信众外,福音派教会还积极参与巴西政治,在政治选举中推举宗教领袖为政治候选人,从而不断扩大其在国会和各级地方立法机构中的政治影响力,并进一步通过各类法案影响巴西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从未缺席的巴西保守党派
保守党派是巴西保守主义的主要政治表现形式,也是用以实现保守主义势力政治主张的工具。通过梳理巴西保守党派的发展脉络,可以进一步了解保守主义在巴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及其演变过程。
在1822年独立后至1889年废除君主制这段时间内,巴西主要存在保守党和自由党两个政党。这一时期的保守党反对改变现状,主张维护君主体制下精英的既有利益,其成员大多是富有的商人和大庄园主。保守党也是反对废除奴隶制的主要力量。1889年,巴西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废除君主制并成立共和国,原有的两党体制在政变中解体。自1889年至1930年的旧共和国时期,巴西实行高度的地方分权制度,没有国家层面的政党,但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共和党。与君主制时期一样,州政府层面的共和党实质上也是精英控制国家的工具,具有世袭政治和庇护主义的特征,本质上还是维护精英阶层利益的保守政党。1930年,瓦加斯通过军事政变建立独裁政府。在他执政的1930年至1945年间,巴西保守党派经历了发展的艰难时期,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导地位。1945年,巴西再次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实现了政权更迭,成立了第一个民主体制的政府。保守党派在自由选举的制度下不断取得选举成功。1964年,两个最大的保守党派共同支持了军方发动军事政变。军政府取得政权后,此前的保守主义党派又实现了重组,形成了新的保守主义党派。1985年,巴西恢复了民主制度,但保守党派并没有进一步衰弱,而是以参与民主制度的方式重新加强了其政治力量和影响。与左翼和中间党派政党相比,保守党派的政党组织更加松散,其成员的党派忠诚度更低,政党分裂和重组的现象更频繁,但其成员的意识形态却是一脉相承。1989年总统大选中获胜的费尔南多·科洛尔·德梅洛本身曾是军政府时期保守党派国家革新联盟的成员。赢得1994年总统大选的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虽然来自军政府时期的反对党,但其执政联盟里依然不得不联合势力强大的保守党派。2002年的总统大选中,左翼劳工党候选人卢拉获得胜利,但他所属的以左翼政党为主的执政联盟在国会中仍是少数派,不得不争取中间党派和保守党派的支持。卢拉的第二个任期里,执政联盟扩展成12个政党,其中包括5个保守党派。此后罗塞夫在2010年和2014年的两次大选中也联合了保守党派。由此可知,保守主义在巴西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是“常态”,并且在大部分时间里占据着政治主导地位。不同时期的保守党派有不同的组成,但其核心主张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
自2013年以来的保守主义浪潮
此次的保守主义浪潮在2013年就已初见端倪。自2013年起,反政府示威游行在巴西主要大城市不断爆发,人们抗议政治腐败和严重的经济危机,要求提高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公共福利。与之前的保守主义相比,此次浪潮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制度化政治中的保守主义势力以超越党派的形式彼此联结,还体现在其成功动员大众的能力上。
2014年巴西国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国会被认为是自恢复民主体制以来最为保守的一届。按国会内政党联席来分的话,该届国会包括221名企业家联席议员、109名农业家联席议员、75名福音派教会联席议员、51名工会联席议员和22名安全部门联席议员。其中尤为保守的是占国会40%席位的所谓“3B联席”(Bancada BBB),即安全部门联席(用“da bala”代称,意为子弹)、农业家联席(用“do boi”代称,意为牛)以及福音派教会联席(用“da bíblia”代称,意为圣经)。博索纳罗正是利用国会联席的力量而非单个党派的力量实现了保守主义阵营的重塑。除了保守主义在巴西的深刻历史根源之外,此次浪潮的最大助力是大众阶层对政治腐败和经济危机的不满。在左翼劳工党执政的21世纪前十年里,超过3900万原属于社会结构分类底层的巴西人上升为收入中间阶层,使得这一阶层人口数在2011年已占巴西总人口的近50%。这部分实现经济向上流动的巴西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其实质上只是收入和消费能力有所提升的“新工人阶级”。他们将参与就业和个人努力劳动视为获得更好物质生活、进一步摆脱经济脆弱性的重要途径,更倾向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他们基于家庭、社区和福音派教会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保守性,重视家庭的现实物质利益,不关心公共福祉。虽然他们的经济向上流动得益于劳工党执政期间的政策,但他们反感持续性的社会福利项目、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及越来越差的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保守主义所倡导的重归秩序、打击腐败、严惩犯罪、整治经济、重视传统道德与价值的政治理念就对大众产生了很大吸引力。有巴西学者认为保守主义是危机时期的意识形态,此次保守主义浪潮正是巴西陷入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的表现。然而,综合保守主义在巴西的发展历史以及最新浪潮的特征来看,保守主义只是在危机发生时期以较为集中的方式体现出来。整体而言,保守主义在巴西是常态,或者说,巴西的常态是保守的。
作者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