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刘燕婷:穆兄会的跌宕权力路

关键词:

来源:中东研究通讯 2019-06-25 16:14:25

刘燕婷:穆兄会的跌宕权力路

作者:刘燕婷

而穆兄会的参政路以反殖为起点,由传道走向武装斗争,除了烧毁剧院、咖啡馆外,也暗杀埃及政要。然而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后,穆兄会本来期盼军方能跟自己一同分享权力,毕竟其为支持革命也算出钱出力。结果军方上台后却独揽大权,于是双方互斗更为激烈。

   6月17日,埃及前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Mohamed Morsi)在出席庭审时暴毙身亡,享年67岁。纵观埃及历史,穆尔西是唯一一位穆兄会出身的埃及总统,其因阿拉伯之春而登上权力顶峰,却在撑了一年后就被军方政变下台。回首穆尔西的政治生涯,一路走来的起伏跌宕,恰如埃及穆兄会的崛起受挫,都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缩影。

  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根源

  论及伊斯兰复兴运动,人们总先想到原教旨主义思潮,并认为这是对西方现代性、世俗生活的反动。然而由伊斯兰自身的发展脉络观之,所谓再伊斯兰化的现象其实屡见不鲜,且历史悠久,绝非当代才有的现象。

  伊斯兰与世俗生活的张力,早在半岛时代便开始了。阿拉伯人在哈里发的统御下征服了亚美尼亚、波斯、埃及等地,而在这段扩张过程中,无法百分之百依据伊斯兰法实行统治的焦虑便已反复萌生,从而引发了帝国内部各种派系斗争。

  阿拉伯历史哲学家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认为,这种焦虑源于中东社会天生就有的矛盾对抗性,即城市的闲散步调与沙漠的严峻生活间存在巨大差异,进而导致两群居民互相鄙视,定居者觉得游牧民都是野蛮人,游牧民则认为定居者丧失了民族精神。而这种心理在半岛伊斯兰化后,便换上了宗教外衣,厌恶的理由也各自成了:

  "你们背离先知的教诲,真是群堕落的叛教者!"

  "天哪!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这么食古不化?"

  以上对话的攻与防,归根究柢,还是沙漠情结的变体。

  而在这种情绪的往复循环下,催生了所谓"tajdid(تجديد,意为更新、创新、复兴)"概念,即某些穆斯林相信,在伊斯兰历法的每世纪之交,都会出现一位复兴者(mujaddid,مجدد),其秉承天命,驱逐教中异端,以恢复信仰的纯净度。

  然而究竟谁是复兴者,穆斯林间虽有共识名单,却又存在派系之分,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复兴者名单便不全然相同,南亚与阿拉伯世界的差距又更大。且复兴者名单中虽有著名的伊斯兰法学家,例如安萨里(Al-Ghazali)等,却也不乏王朝的统治者,例如倭马亚王朝第八代哈里发欧麦尔二世,更有不被主流伊斯兰教派接受的宗教领袖米尔扎·古拉姆·艾哈迈德,其不只自称尔萨(耶稣的阿拉伯语)转世,更自封是穆罕默德后的新先知,也是什叶派传说的救世主马赫迪,从而导致其创立的阿赫迈底亚派受到主流的严重迫害与鄙视。

  然而过往受限于地理与通讯条件,历史上即便有过多场伊斯兰复兴运动,其规模、影响力却远不如近代这几波来得深远、全面。19世纪后,阿富汗尼、穆罕默德·阿布笃等人的思想跳出了学院藩篱,并与反殖、现代性、民族主义等议题结合,成了知名的泛伊斯兰主义、伊斯兰现代主义,几乎扩散至整个伊斯兰世界,更催生了后来的穆兄会等诸多组织,将伊斯兰复兴运动推往新的高峰。

  然而虽说全球化给运动带来新的面貌,却始终无法破除主流与边缘之分。自20世纪以来,原教旨主义几乎垄断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话语权,表现形式也日趋政治化,某些国家开始制度性地要求人民遵从伊斯兰法与仪式,将伊斯兰自由主义、新苏菲主义等其他复兴运动的势力挤向角落。在这波潮流下,穆兄会虽长年处于被埃及政府查缉的状态,却仍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穆兄会为何屹立不倒

  1928年,埃及伊玛目哈桑·班纳创立了穆斯林兄弟会(简称穆兄会),这个组织原先主打降低文盲人口、伊斯兰小区服务等理念,却在要求知识分子支持时产生了质变。穆兄会原本的据点是苏伊士运河所在地西奈半岛,然而当组织成长到一定规模,渗入开罗、亚历山德拉等大城后,穆兄会的成员开始有意识地削弱宗教话语,并转为学习反殖、民族主义等能让知识分子感兴趣的论述,再加上班纳的个人魅力强大,故一下让穆兄会的规模扩大不少。

微信图片_20190625161104.jpg

  哈桑·班纳与其支持者,图片来源:Egypt Today

  当穆兄会逐渐政治化后,其理念也由小区服务进阶到成立乌托邦,例如班纳曾说穆兄会的终极目标,是要驱逐所有殖民者,建立一个从西班牙到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帝国,并恢复哈里发制;然而对于帝国该如何实行内部统治,穆兄会虽以伊斯兰法为依归,却又认为官僚的形式主义相当僵化,不可完全依靠;另外在性别议题上,穆兄会站在了保守的一方,认为女性权益虽值得保障,却始终跟男性不同;而在宗教事务上,穆兄会则曾表示过,应该取消科普特人兴建教堂的权利,这导致穆尔西上任后便饱受国内科普特群体的排斥,为其倒台种下祸根。

  而穆兄会的参政路以反殖为起点,由传道走向武装斗争,除了烧毁剧院、咖啡馆外,也暗杀埃及政要。然而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后,穆兄会本来期盼军方能跟自己一同分享权力,毕竟其为支持革命也算出钱出力。结果军方上台后却独揽大权,于是双方互斗更为激烈。1954年政府以穆兄会"暗杀纳赛尔总统未遂"为理由,开始了迫害的进程,数以万计的成员入狱、遭受酷刑,领导纷纷流亡海外,穆兄会一夜回到革命前。

  然而当1967年埃及输掉六日战争后,风向似乎就变了。在战后的检讨中,开始传出"以色列之所以能赢,是因为犹太人的信仰比阿拉伯人虔诚坚定"等声音,曾被压抑的宗教话语终于又浮上台面,新一波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开始了,这次的规模遍及全球,造成泛阿拉伯主义、纳赛尔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的衰退,也促成穆兄会的重生。

  其中,埃及政府也扮演了令人玩味的角色。当年萨达特因匆匆由副总统扶正,又缺乏纳赛尔那样的强人魅力与威望,故执政之初屡遭军方内部其他将领的掣肘。于是他借力使力,在伊斯兰复兴呼声正高时对穆兄会示好,允许海外流亡干部回国,既为自己增加许多教士阶层的支持,足以震慑同僚的野心,也为穆兄会的政治化点燃新的火种。

  虽然萨达特仍旧忌惮伊斯兰势力,故没有一下将穆兄会合法化,但由结果论来看,这道禁令显然已是外强中干。当年穆兄会在纳赛尔打压下虽一度销声匿迹,却将实力暗藏于清真寺、大学宗教系、慈善医疗系统内;即便流亡海外的干部,也积极开发在地组织,例如沙特当年的觉醒运动(Sahwa Movement)便有穆兄会教士的积极参与。萨达特一递橄榄枝的结果,便注定了穆兄会将能重返政坛。

  穆巴拉克就任后,虽曾取缔穆兄会的活动,却无法阻止其在国会的茁壮。所有穆兄会派出的候选人不是登记为无党参选,就是挂靠在别的伊斯兰组织提名下,然而他们之间却流传一句暗语,自己人与选民一听便知:

  "الإسلام هوالحل"

  意思是:"伊斯兰是一切的解决之道!"

  只要是穆兄会派出的候选人发表政见,便往往会在演讲中夹杂这句话。然而其虽拥有民间的支持,却不可能跨出国会问鼎总统,毕竟军方仍是埃及最大的政治集团。但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曾经牢固的障碍,却成了一挥即散的海市蜃楼。阿拉伯之春常被解读成中东民主化的曙光,这恐怕是种一厢情愿的幻想。在这波浪潮下虽有这政权垮台,却多属内部政变,即统治集团本就存在矛盾,某支派系于是借着人民上街的机会,硬逼执政者下台。故所谓"革命成功"的国家,其实往往只是换上新的独裁者,或还没决定谁有资格做下一任独裁者,只好陷入血腥的内战。

  穆巴拉克当时曾要求军队镇压上街民众,但因其打算安排金融业出身的儿子接班,遂使军队大为光火,拒绝听命,毕竟军方向来是埃及总统的摇篮,穆巴拉克此举可说是坏了规矩。结果埃及政府最后垮台,却没想到令穆兄会坐收了渔翁之利。军方举行总统大选时,完全没设想到到穆兄会在民间的高人气,过于轻敌的结果,就是把总统大位拱手送给穆兄会出身的穆尔西。

  只是姜毕竟还是老的辣,穆尔西才执政一年便被军方政变下台,年复一年地受审,最终猝死庭上,穆兄会也再度受到打压。但此次境况却与当年纳赛尔在位时有所不同,今日的穆兄会已是个巨大的跨国伊斯兰产业集团,不仅在各阿拉伯国家都有分支,更有土耳其与卡塔尔支持,且自上世纪70年代的宗教复兴潮以来,再伊斯兰化的现象已成燎原之火,成为穆兄会最重要的情感资产。

  日渐加剧的再伊斯兰化

  其实所谓"犹太人比较虔诚,所以他们赢了六日战争"的检讨,不过是种抒发不满的借口。当时的阿拉伯世界已由世俗精英统治了十几年,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不平等、阶级固化等现象,再加上日渐增强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与性自由,看在许多穆斯林眼中,简直就要颠覆自己的伊斯兰认同与身份。

  对执政当局不满、贫富差距扩大、认同危机,再加上身为泛阿拉伯主义代表的埃及又打了败仗,各国压抑已久的焦虑与失望终于爆发,纷纷踏上再伊斯兰化的道路。海湾地区兴起了"石油伊斯兰"(Petro-Islam),即石油经济与瓦哈比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最终导致“基地”组织的崛起,进而扩散至阿富汗;巴基斯坦提高了伊斯兰法的使用率;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建立神权政体;80年代后土耳其政府开始承认伊斯兰银行的合法性。

  再伊斯兰化的现象不仅存有政治活动,也体现在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过去走在大马士革街道上,几乎少有女性会穿罩袍或包头巾,今日态势却完全相反。

  在侯达·色拉维(Huda Shaarawi)那个年代,埃及女权主义者为了拿下头巾而奋斗;但这代妇女日后却与主动包头巾的女儿产生了不少代沟与冲突。埃及虽由军方掌政,但再伊斯兰化的火种却潜藏在社会各处,难回纳赛尔时的威风;穆兄会如今虽受打压,却永远有地方能取暖。只要全球再伊斯兰化的潮流不退,哪日埃及再生动乱,出现第二个穆尔西,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责任编辑:

刘燕婷:穆兄会的跌宕权力路

关键词:

来源:中东研究通讯 2019-06-25 16:14:25

刘燕婷:穆兄会的跌宕权力路

作者:刘燕婷

而穆兄会的参政路以反殖为起点,由传道走向武装斗争,除了烧毁剧院、咖啡馆外,也暗杀埃及政要。然而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后,穆兄会本来期盼军方能跟自己一同分享权力,毕竟其为支持革命也算出钱出力。结果军方上台后却独揽大权,于是双方互斗更为激烈。

   6月17日,埃及前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Mohamed Morsi)在出席庭审时暴毙身亡,享年67岁。纵观埃及历史,穆尔西是唯一一位穆兄会出身的埃及总统,其因阿拉伯之春而登上权力顶峰,却在撑了一年后就被军方政变下台。回首穆尔西的政治生涯,一路走来的起伏跌宕,恰如埃及穆兄会的崛起受挫,都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缩影。

  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根源

  论及伊斯兰复兴运动,人们总先想到原教旨主义思潮,并认为这是对西方现代性、世俗生活的反动。然而由伊斯兰自身的发展脉络观之,所谓再伊斯兰化的现象其实屡见不鲜,且历史悠久,绝非当代才有的现象。

  伊斯兰与世俗生活的张力,早在半岛时代便开始了。阿拉伯人在哈里发的统御下征服了亚美尼亚、波斯、埃及等地,而在这段扩张过程中,无法百分之百依据伊斯兰法实行统治的焦虑便已反复萌生,从而引发了帝国内部各种派系斗争。

  阿拉伯历史哲学家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认为,这种焦虑源于中东社会天生就有的矛盾对抗性,即城市的闲散步调与沙漠的严峻生活间存在巨大差异,进而导致两群居民互相鄙视,定居者觉得游牧民都是野蛮人,游牧民则认为定居者丧失了民族精神。而这种心理在半岛伊斯兰化后,便换上了宗教外衣,厌恶的理由也各自成了:

  "你们背离先知的教诲,真是群堕落的叛教者!"

  "天哪!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这么食古不化?"

  以上对话的攻与防,归根究柢,还是沙漠情结的变体。

  而在这种情绪的往复循环下,催生了所谓"tajdid(تجديد,意为更新、创新、复兴)"概念,即某些穆斯林相信,在伊斯兰历法的每世纪之交,都会出现一位复兴者(mujaddid,مجدد),其秉承天命,驱逐教中异端,以恢复信仰的纯净度。

  然而究竟谁是复兴者,穆斯林间虽有共识名单,却又存在派系之分,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复兴者名单便不全然相同,南亚与阿拉伯世界的差距又更大。且复兴者名单中虽有著名的伊斯兰法学家,例如安萨里(Al-Ghazali)等,却也不乏王朝的统治者,例如倭马亚王朝第八代哈里发欧麦尔二世,更有不被主流伊斯兰教派接受的宗教领袖米尔扎·古拉姆·艾哈迈德,其不只自称尔萨(耶稣的阿拉伯语)转世,更自封是穆罕默德后的新先知,也是什叶派传说的救世主马赫迪,从而导致其创立的阿赫迈底亚派受到主流的严重迫害与鄙视。

  然而过往受限于地理与通讯条件,历史上即便有过多场伊斯兰复兴运动,其规模、影响力却远不如近代这几波来得深远、全面。19世纪后,阿富汗尼、穆罕默德·阿布笃等人的思想跳出了学院藩篱,并与反殖、现代性、民族主义等议题结合,成了知名的泛伊斯兰主义、伊斯兰现代主义,几乎扩散至整个伊斯兰世界,更催生了后来的穆兄会等诸多组织,将伊斯兰复兴运动推往新的高峰。

  然而虽说全球化给运动带来新的面貌,却始终无法破除主流与边缘之分。自20世纪以来,原教旨主义几乎垄断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话语权,表现形式也日趋政治化,某些国家开始制度性地要求人民遵从伊斯兰法与仪式,将伊斯兰自由主义、新苏菲主义等其他复兴运动的势力挤向角落。在这波潮流下,穆兄会虽长年处于被埃及政府查缉的状态,却仍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穆兄会为何屹立不倒

  1928年,埃及伊玛目哈桑·班纳创立了穆斯林兄弟会(简称穆兄会),这个组织原先主打降低文盲人口、伊斯兰小区服务等理念,却在要求知识分子支持时产生了质变。穆兄会原本的据点是苏伊士运河所在地西奈半岛,然而当组织成长到一定规模,渗入开罗、亚历山德拉等大城后,穆兄会的成员开始有意识地削弱宗教话语,并转为学习反殖、民族主义等能让知识分子感兴趣的论述,再加上班纳的个人魅力强大,故一下让穆兄会的规模扩大不少。

微信图片_20190625161104.jpg

  哈桑·班纳与其支持者,图片来源:Egypt Today

  当穆兄会逐渐政治化后,其理念也由小区服务进阶到成立乌托邦,例如班纳曾说穆兄会的终极目标,是要驱逐所有殖民者,建立一个从西班牙到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帝国,并恢复哈里发制;然而对于帝国该如何实行内部统治,穆兄会虽以伊斯兰法为依归,却又认为官僚的形式主义相当僵化,不可完全依靠;另外在性别议题上,穆兄会站在了保守的一方,认为女性权益虽值得保障,却始终跟男性不同;而在宗教事务上,穆兄会则曾表示过,应该取消科普特人兴建教堂的权利,这导致穆尔西上任后便饱受国内科普特群体的排斥,为其倒台种下祸根。

  而穆兄会的参政路以反殖为起点,由传道走向武装斗争,除了烧毁剧院、咖啡馆外,也暗杀埃及政要。然而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后,穆兄会本来期盼军方能跟自己一同分享权力,毕竟其为支持革命也算出钱出力。结果军方上台后却独揽大权,于是双方互斗更为激烈。1954年政府以穆兄会"暗杀纳赛尔总统未遂"为理由,开始了迫害的进程,数以万计的成员入狱、遭受酷刑,领导纷纷流亡海外,穆兄会一夜回到革命前。

  然而当1967年埃及输掉六日战争后,风向似乎就变了。在战后的检讨中,开始传出"以色列之所以能赢,是因为犹太人的信仰比阿拉伯人虔诚坚定"等声音,曾被压抑的宗教话语终于又浮上台面,新一波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开始了,这次的规模遍及全球,造成泛阿拉伯主义、纳赛尔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的衰退,也促成穆兄会的重生。

  其中,埃及政府也扮演了令人玩味的角色。当年萨达特因匆匆由副总统扶正,又缺乏纳赛尔那样的强人魅力与威望,故执政之初屡遭军方内部其他将领的掣肘。于是他借力使力,在伊斯兰复兴呼声正高时对穆兄会示好,允许海外流亡干部回国,既为自己增加许多教士阶层的支持,足以震慑同僚的野心,也为穆兄会的政治化点燃新的火种。

  虽然萨达特仍旧忌惮伊斯兰势力,故没有一下将穆兄会合法化,但由结果论来看,这道禁令显然已是外强中干。当年穆兄会在纳赛尔打压下虽一度销声匿迹,却将实力暗藏于清真寺、大学宗教系、慈善医疗系统内;即便流亡海外的干部,也积极开发在地组织,例如沙特当年的觉醒运动(Sahwa Movement)便有穆兄会教士的积极参与。萨达特一递橄榄枝的结果,便注定了穆兄会将能重返政坛。

  穆巴拉克就任后,虽曾取缔穆兄会的活动,却无法阻止其在国会的茁壮。所有穆兄会派出的候选人不是登记为无党参选,就是挂靠在别的伊斯兰组织提名下,然而他们之间却流传一句暗语,自己人与选民一听便知:

  "الإسلام هوالحل"

  意思是:"伊斯兰是一切的解决之道!"

  只要是穆兄会派出的候选人发表政见,便往往会在演讲中夹杂这句话。然而其虽拥有民间的支持,却不可能跨出国会问鼎总统,毕竟军方仍是埃及最大的政治集团。但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曾经牢固的障碍,却成了一挥即散的海市蜃楼。阿拉伯之春常被解读成中东民主化的曙光,这恐怕是种一厢情愿的幻想。在这波浪潮下虽有这政权垮台,却多属内部政变,即统治集团本就存在矛盾,某支派系于是借着人民上街的机会,硬逼执政者下台。故所谓"革命成功"的国家,其实往往只是换上新的独裁者,或还没决定谁有资格做下一任独裁者,只好陷入血腥的内战。

  穆巴拉克当时曾要求军队镇压上街民众,但因其打算安排金融业出身的儿子接班,遂使军队大为光火,拒绝听命,毕竟军方向来是埃及总统的摇篮,穆巴拉克此举可说是坏了规矩。结果埃及政府最后垮台,却没想到令穆兄会坐收了渔翁之利。军方举行总统大选时,完全没设想到到穆兄会在民间的高人气,过于轻敌的结果,就是把总统大位拱手送给穆兄会出身的穆尔西。

  只是姜毕竟还是老的辣,穆尔西才执政一年便被军方政变下台,年复一年地受审,最终猝死庭上,穆兄会也再度受到打压。但此次境况却与当年纳赛尔在位时有所不同,今日的穆兄会已是个巨大的跨国伊斯兰产业集团,不仅在各阿拉伯国家都有分支,更有土耳其与卡塔尔支持,且自上世纪70年代的宗教复兴潮以来,再伊斯兰化的现象已成燎原之火,成为穆兄会最重要的情感资产。

  日渐加剧的再伊斯兰化

  其实所谓"犹太人比较虔诚,所以他们赢了六日战争"的检讨,不过是种抒发不满的借口。当时的阿拉伯世界已由世俗精英统治了十几年,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不平等、阶级固化等现象,再加上日渐增强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与性自由,看在许多穆斯林眼中,简直就要颠覆自己的伊斯兰认同与身份。

  对执政当局不满、贫富差距扩大、认同危机,再加上身为泛阿拉伯主义代表的埃及又打了败仗,各国压抑已久的焦虑与失望终于爆发,纷纷踏上再伊斯兰化的道路。海湾地区兴起了"石油伊斯兰"(Petro-Islam),即石油经济与瓦哈比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最终导致“基地”组织的崛起,进而扩散至阿富汗;巴基斯坦提高了伊斯兰法的使用率;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建立神权政体;80年代后土耳其政府开始承认伊斯兰银行的合法性。

  再伊斯兰化的现象不仅存有政治活动,也体现在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过去走在大马士革街道上,几乎少有女性会穿罩袍或包头巾,今日态势却完全相反。

  在侯达·色拉维(Huda Shaarawi)那个年代,埃及女权主义者为了拿下头巾而奋斗;但这代妇女日后却与主动包头巾的女儿产生了不少代沟与冲突。埃及虽由军方掌政,但再伊斯兰化的火种却潜藏在社会各处,难回纳赛尔时的威风;穆兄会如今虽受打压,却永远有地方能取暖。只要全球再伊斯兰化的潮流不退,哪日埃及再生动乱,出现第二个穆尔西,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