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李亚男:卡舒吉案成了土耳其博弈新棋盘

关键词: 土耳其 美国 沙特

来源:世界知识 2018-11-23 16:32:59

李亚男:卡舒吉案成了土耳其博弈新棋盘

作者:李亚男

埃尔多安借卡舒吉案打了一手好牌,并且试图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其热度,以便从沙特和美国方面榨取更多好处。但卡舒吉之死毕竟是孤立的突发事件,它带给土耳其的战术“红利”终究是暂时的、有限的。埃尔多安操纵危机的手段再高超,也很难就此从根本上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格局,亦不能说服美国调整其中东战略的支点和重心。

  10月2日,《华盛顿邮报》沙特阿拉伯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馆遇害。在随后七周多的时间里,该事件几乎一直占领着国际媒体的头条,热度始终不减。除了事件本身足够骇人听闻、案情扑朔迷离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因于土耳其方面不遗余力的助推。由于卡舒吉案发生在土耳其境内,土政府掌握了部分证据和材料,但并不急于一次性公布于众,而是采取“滴漏”方式,一点点释放关键信息,不断“打脸”沙特的官方解释,持续制造卡舒吉案调查推进的新高潮,在节奏控制方面显示出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迄今无人知道土耳其手里还留有多少“重磅炸弹”以及会选择在何时引爆,不仅吊足了国际媒体的胃口,也让相关国家如沙特、美国等紧张不已。这恰恰就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想要制造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181123163516.jpg

  2018年11月16日,土耳其民众在法齐赫清真寺为卡舒吉举办葬礼祷告。

  埃尔多安一贯善于利用危机。从涉恐袭击到未遂政变,他总能在各种突发事件中挖掘出对自己有利的机遇,进而扭转不利局面,甚至成为“最终赢家”。此次卡舒吉在土耳其境内遇害,原本可能会把土置于“不安全、不可靠”的尴尬境地,但按目前情况看,埃尔多安再次掌握了主动权,把卡舒吉案变成了改善自身形象以及向美国、沙特施压的“方便途径”,使其成为土、美、沙三方博弈的新棋盘。

  “送上门”的机遇

  卡舒吉之死给沙特的国际声誉造成沉重打击,这对埃尔多安领导的土耳其来说可谓是“送上门”的机遇。土沙两国分别是中东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同属伊斯兰教逊尼派、同为美国盟友,关系微妙。

  从战略层面看,两国是竞争对手,都想充当伊斯兰世界的领袖,且在中东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上存在根本分歧。土耳其支持政治伊斯兰,一度希望借助“阿拉伯之春”掀起更广泛的政治变革浪潮,通过推广伊斯兰与民主结合的“土耳其模式”树立权威与领导地位,因而向地区政治伊斯兰组织穆斯林兄弟会投入了大量资源。沙特作为海湾君主国的支柱性力量,倾向于维持保守政治模式和宗教主张,视民众街头运动和选举为洪水猛兽,更是将穆斯林兄弟会列入“恐怖组织名单”。2013年之后,随着“阿拉伯之春”逐渐蜕变为地区乱局根源,政治伊斯兰势力遭到打压,土耳其亦在与沙特的竞争中暂居下风。

  从个人层面看,埃尔多安对沙特王储小萨勒曼继承权力亦有不满。2015年,小萨勒曼强势崛起,成为沙特的实际领导者,其内外政策处处碰损土耳其的地区利益。一是全面贴靠美国,不仅以千亿美元大单向特朗普示好,而且与特朗普女婿、其政府决策的关键人物库什纳建立了亲密友好的个人关系,使沙特日益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支点,而土耳其在美国地区盟友体系中进一步边缘化。二是积极改善与以色列关系,开始在巴以和平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弱化了土耳其的角色。三是与阿联酋、埃及、巴林等国联手,指责卡塔尔支持“恐怖组织”(即穆斯林兄弟会),对其进行全面封锁,形成实质上的反政治伊斯兰联盟,迫使土耳其不得不出手力挺卡塔尔,与沙、埃等国公开对立。四是在国内进行经济多元化改革,设立自由区招徕外来投资、开放旅游市场等,若能顺利推进,势必在吸引外资和游客方面与土耳其形成竞争。此外,在叙利亚问题上,沙特、阿联酋与美国站在一起,土耳其则与俄罗斯和伊朗合作,双方亦有矛盾分歧。此前,小萨勒曼甚至公开声称,土耳其与伊朗及强硬派伊斯兰组织构成了新的“邪恶轴心”。

  但是,土耳其显然也不想与沙特彻底决裂。一方面,两国在经济、安全领域尚有不少共同利益与合作空间;另一方面,土当前与美欧等传统盟友关系紧张,实无必要再添一个地区强敌。所以,埃尔多安在借卡舒吉案向沙特持续施压的过程中,虽然“火力”十足,但也非常注意拿捏“火候”,为自己留下了充分的转圜空间。

  一是将矛头对准小萨勒曼,但又充分表达了对萨勒曼国王的尊重。埃尔多安数次公开呼吁寻求真相、惩治主凶、伸张正义,暗示王储小萨勒曼是杀害卡舒吉的幕后主使,不满沙特方面为王储开脱的说辞,称卡舒吉案涉及“沙特政府最高层”,把全部罪责推给“个别情报人员或普通公务员”并不能让公众满意,同时也表示绝不相信萨勒曼国王会牵涉其中。这种把国王与王储进行“切割”的方式,意在减少小萨勒曼继承权力的合法性,同时又不过分激怒沙特权力层。埃尔多安的最优目标或许是“劝说”老国王换储,或者至少使小萨勒曼在沙特未来权力结构中被边缘化;即便不能实现最优目标,那么借卡舒吉案煽动王室内部对小萨勒曼的敌视与不信任,对土来说也是不错的结果。

  二是要削弱沙特的地区影响力和竞争力,但也留下了“讨价还价”的窗口。一方面,土耳其借匿名官员和媒体之口披露卡舒吉遇害的血腥细节,使得沙特近年来苦心孤诣想要营造的现代化、开放、开明的国际形象轰然倒塌;数次在沙特官方发布声明后释放新证据,逼迫其频频改口,使沙特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选择在沙特“未来投资倡议”大会召开前夕集中发难,致使多国政府代表和商业领袖退出会议,沙方精心打造的“沙漠达沃斯论坛”在争议声中收场;抓住人权、新闻自由、司法公正等关键词大做文章,把沙特推到美欧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在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的双重压力下,沙特的西方盟友开始全面评估、反思对沙特的支持,被迫采取惩罚措施。目前,美国已中止为沙特在也门的军事行动提供空中加油服务,宣布对涉卡舒吉案的17名人员进行制裁;德国停止向沙出售武器,并呼吁欧盟国家效仿。沙特一时成为国际社会众矢之的。

  另一方面,埃尔多安也做好了随时与沙特谈条件的准备。作为一名成熟老辣的政治家,埃尔多安显然不会指望仅通过卡舒吉案就能将沙特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他也明白手中掌握证据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尚未公开”。沙特不知道土耳其到底还有多少张牌可以打,心存忌惮却又不敢冒险,埃尔多安正可以凭此索要“封口费”。具体而言,土耳其需要沙特在卡塔尔和穆兄会问题上软化立场,也需要沙特提供充足的资金援助和商业投资,以缓解土迫在眉睫的债务问题。沙特若想尽快摆平危机,恐怕没有太多理由拒绝。

责任编辑:

李亚男:卡舒吉案成了土耳其博弈新棋盘

关键词: 土耳其 美国 沙特

来源:世界知识 2018-11-23 16:32:59

李亚男:卡舒吉案成了土耳其博弈新棋盘

作者:李亚男

埃尔多安借卡舒吉案打了一手好牌,并且试图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其热度,以便从沙特和美国方面榨取更多好处。但卡舒吉之死毕竟是孤立的突发事件,它带给土耳其的战术“红利”终究是暂时的、有限的。埃尔多安操纵危机的手段再高超,也很难就此从根本上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格局,亦不能说服美国调整其中东战略的支点和重心。

  10月2日,《华盛顿邮报》沙特阿拉伯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馆遇害。在随后七周多的时间里,该事件几乎一直占领着国际媒体的头条,热度始终不减。除了事件本身足够骇人听闻、案情扑朔迷离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因于土耳其方面不遗余力的助推。由于卡舒吉案发生在土耳其境内,土政府掌握了部分证据和材料,但并不急于一次性公布于众,而是采取“滴漏”方式,一点点释放关键信息,不断“打脸”沙特的官方解释,持续制造卡舒吉案调查推进的新高潮,在节奏控制方面显示出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迄今无人知道土耳其手里还留有多少“重磅炸弹”以及会选择在何时引爆,不仅吊足了国际媒体的胃口,也让相关国家如沙特、美国等紧张不已。这恰恰就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想要制造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181123163516.jpg

  2018年11月16日,土耳其民众在法齐赫清真寺为卡舒吉举办葬礼祷告。

  埃尔多安一贯善于利用危机。从涉恐袭击到未遂政变,他总能在各种突发事件中挖掘出对自己有利的机遇,进而扭转不利局面,甚至成为“最终赢家”。此次卡舒吉在土耳其境内遇害,原本可能会把土置于“不安全、不可靠”的尴尬境地,但按目前情况看,埃尔多安再次掌握了主动权,把卡舒吉案变成了改善自身形象以及向美国、沙特施压的“方便途径”,使其成为土、美、沙三方博弈的新棋盘。

  “送上门”的机遇

  卡舒吉之死给沙特的国际声誉造成沉重打击,这对埃尔多安领导的土耳其来说可谓是“送上门”的机遇。土沙两国分别是中东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同属伊斯兰教逊尼派、同为美国盟友,关系微妙。

  从战略层面看,两国是竞争对手,都想充当伊斯兰世界的领袖,且在中东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上存在根本分歧。土耳其支持政治伊斯兰,一度希望借助“阿拉伯之春”掀起更广泛的政治变革浪潮,通过推广伊斯兰与民主结合的“土耳其模式”树立权威与领导地位,因而向地区政治伊斯兰组织穆斯林兄弟会投入了大量资源。沙特作为海湾君主国的支柱性力量,倾向于维持保守政治模式和宗教主张,视民众街头运动和选举为洪水猛兽,更是将穆斯林兄弟会列入“恐怖组织名单”。2013年之后,随着“阿拉伯之春”逐渐蜕变为地区乱局根源,政治伊斯兰势力遭到打压,土耳其亦在与沙特的竞争中暂居下风。

  从个人层面看,埃尔多安对沙特王储小萨勒曼继承权力亦有不满。2015年,小萨勒曼强势崛起,成为沙特的实际领导者,其内外政策处处碰损土耳其的地区利益。一是全面贴靠美国,不仅以千亿美元大单向特朗普示好,而且与特朗普女婿、其政府决策的关键人物库什纳建立了亲密友好的个人关系,使沙特日益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支点,而土耳其在美国地区盟友体系中进一步边缘化。二是积极改善与以色列关系,开始在巴以和平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弱化了土耳其的角色。三是与阿联酋、埃及、巴林等国联手,指责卡塔尔支持“恐怖组织”(即穆斯林兄弟会),对其进行全面封锁,形成实质上的反政治伊斯兰联盟,迫使土耳其不得不出手力挺卡塔尔,与沙、埃等国公开对立。四是在国内进行经济多元化改革,设立自由区招徕外来投资、开放旅游市场等,若能顺利推进,势必在吸引外资和游客方面与土耳其形成竞争。此外,在叙利亚问题上,沙特、阿联酋与美国站在一起,土耳其则与俄罗斯和伊朗合作,双方亦有矛盾分歧。此前,小萨勒曼甚至公开声称,土耳其与伊朗及强硬派伊斯兰组织构成了新的“邪恶轴心”。

  但是,土耳其显然也不想与沙特彻底决裂。一方面,两国在经济、安全领域尚有不少共同利益与合作空间;另一方面,土当前与美欧等传统盟友关系紧张,实无必要再添一个地区强敌。所以,埃尔多安在借卡舒吉案向沙特持续施压的过程中,虽然“火力”十足,但也非常注意拿捏“火候”,为自己留下了充分的转圜空间。

  一是将矛头对准小萨勒曼,但又充分表达了对萨勒曼国王的尊重。埃尔多安数次公开呼吁寻求真相、惩治主凶、伸张正义,暗示王储小萨勒曼是杀害卡舒吉的幕后主使,不满沙特方面为王储开脱的说辞,称卡舒吉案涉及“沙特政府最高层”,把全部罪责推给“个别情报人员或普通公务员”并不能让公众满意,同时也表示绝不相信萨勒曼国王会牵涉其中。这种把国王与王储进行“切割”的方式,意在减少小萨勒曼继承权力的合法性,同时又不过分激怒沙特权力层。埃尔多安的最优目标或许是“劝说”老国王换储,或者至少使小萨勒曼在沙特未来权力结构中被边缘化;即便不能实现最优目标,那么借卡舒吉案煽动王室内部对小萨勒曼的敌视与不信任,对土来说也是不错的结果。

  二是要削弱沙特的地区影响力和竞争力,但也留下了“讨价还价”的窗口。一方面,土耳其借匿名官员和媒体之口披露卡舒吉遇害的血腥细节,使得沙特近年来苦心孤诣想要营造的现代化、开放、开明的国际形象轰然倒塌;数次在沙特官方发布声明后释放新证据,逼迫其频频改口,使沙特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选择在沙特“未来投资倡议”大会召开前夕集中发难,致使多国政府代表和商业领袖退出会议,沙方精心打造的“沙漠达沃斯论坛”在争议声中收场;抓住人权、新闻自由、司法公正等关键词大做文章,把沙特推到美欧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在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的双重压力下,沙特的西方盟友开始全面评估、反思对沙特的支持,被迫采取惩罚措施。目前,美国已中止为沙特在也门的军事行动提供空中加油服务,宣布对涉卡舒吉案的17名人员进行制裁;德国停止向沙出售武器,并呼吁欧盟国家效仿。沙特一时成为国际社会众矢之的。

  另一方面,埃尔多安也做好了随时与沙特谈条件的准备。作为一名成熟老辣的政治家,埃尔多安显然不会指望仅通过卡舒吉案就能将沙特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他也明白手中掌握证据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尚未公开”。沙特不知道土耳其到底还有多少张牌可以打,心存忌惮却又不敢冒险,埃尔多安正可以凭此索要“封口费”。具体而言,土耳其需要沙特在卡塔尔和穆兄会问题上软化立场,也需要沙特提供充足的资金援助和商业投资,以缓解土迫在眉睫的债务问题。沙特若想尽快摆平危机,恐怕没有太多理由拒绝。

  获得与美国“谈条件、拉关系”的机会

  卡舒吉案发生之前,土美关系一直跌跌撞撞地在低谷中蹒跚,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分歧持续扩大,矛盾屡屡激化。

  首先是库尔德问题。土政府将盘踞在土叙边境的叙利亚库尔德武装视为土境内反政府组织库尔德工人党的分支,将其列入“恐怖组织黑名单”,不遗余力予以打击,以确保边境安全;美国则将叙利亚库尔德武装视为打击“伊斯兰国”和地面反恐的可靠盟友,不顾土政府强烈抗议,给予其资金和武器支持。土为遏制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持续扩张的势头,先后多次发起跨境军事行动,意在将其“赶回”幼发拉底河以东并持续压缩其势力范围,目前也因美军干涉而止步于叙阿勒颇东北部的曼比季地区。

  其次是居伦问题。埃尔多安认定昔日政治盟友、现今侨居美国的社会伊斯兰运动领袖居伦是2016年土未遂政变的幕后黑手,要求美国引渡但屡遭拒绝。未遂政变平息后,土政府为肃清“居伦运动”在行政、司法、教育、军事等部门的影响,裁撤了大批公职人员,加强社会和舆论管控,又被美指责为“背离民主”“践踏人权”,双方龃龉日深。在此过程中,“居伦运动”被定性为“恐怖组织”,土政府又以涉恐、支恐为名,逮捕、拘押了美驻土使领馆多名土籍工作人员及一名美国福音派牧师安德鲁·布伦森。美方批评埃尔多安试图推行“人质外交”,多次要求释放布伦森但未果,遂于今年8月初宣布对土耳其实施制裁,提高土部分产品进口关税,触发土货币危机,导致土耳其里拉贬值40%以上,至今余波未止。

  除此之外,埃尔多安近年来与俄罗斯、伊朗在叙利亚问题和能源问题上不断扩大合作,在恢复对伊朗制裁方面不愿与美完全保持一致,在国内推动修宪改制成为长期执政的实权总统,等等,也都成为土美盟友关系衰退的助推因素。

  埃尔多安虽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不乐见美国在中东发挥过于强大的主导作用,但也绝不想破坏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筹码扭转被动局面。卡舒吉案的出现,使埃尔多安意外获得了与美国“谈条件”“拉关系”的机会。

  一是抓住美国急于帮助沙特摆脱麻烦的心理,希望迫使美国做出部分让步。特朗普政府当前中东政策的核心是遏制伊朗,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要支点是美沙同盟,而维持美沙同盟平稳发展的关键则是双方在小萨勒曼继承权力的问题上保持默契。卡舒吉之死直接将小萨勒曼拖进丑闻旋涡,使美国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国际社会质疑美国对沙特的支持乃至“纵容”直接助长了小萨勒曼的莽撞与傲慢,美国内舆论和反对党派则批评特朗普政府对沙特的维护牺牲了民主、自由、人权等基本价值观,均要求其对沙特施加制裁,挽回美国声誉。另一方面,美沙利益捆绑之深已到了“一损俱损”的地步,美国既不可能因卡舒吉之死放弃或削弱与沙同盟关系,也不会冒险抛弃小萨勒曼,以避免引发沙特国内政治动荡,让伊朗从中获益。理想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平息该事件,让卡舒吉案从公众视野中淡出,而这需要土耳其政府的谅解和配合。考虑到土美之间若干悬而未决的问题,这种“谅解”和“配合”必然有交换条件。虽然外界无从得知双方协商的具体内容,但一些迹象表明,美国正在试图安抚土耳其。11月初,美国针对库尔德工人党的三名主要成员发布通缉令;白宫要求司法部门再次审核土政府申请引渡居伦是否合规;国务卿蓬佩奥访土期间与土方讨论了“曼比季路线图”落实问题;甚至有传言称,美政府或将考虑释放因违反制裁伊朗条款而被判刑的土耳其银行家。

  二是离间美沙同盟关系,希望进一步凸显土耳其的战略地位。埃尔多安一向担心美国过于倚重沙特会造成中东地区权力失衡,侵蚀土耳其的利益和战略雄心。卡舒吉案暴露了沙特与美西方国家在价值观与法制理念方面的巨大差距,土耳其步步紧逼又揭示出沙特政府在危机管控与处理方面的经验不足。埃尔多安试图以此证明沙特并非一个“可靠的合作者”,进而动摇美国对沙特的信心。同时,埃尔多安高举法治、人权、自由、正义的旗帜,从长期的“被告席”换到了“审判席”,占据道德高点,主导国际舆论风向,不仅有助于改善自身形象,也是在提醒特朗普政府重新审视土美双方在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方面的相近立场,以及土耳其在地区事务中的掌控能力和影响力。

  三是利用卡舒吉案转移视线,尝试为土美关系改善创造条件。埃尔多安与特朗普一样,走民粹主义和强人政治路线,都需要在国内外维持“不妥协”的形象,因此在发生摩擦时常常会出现“硬碰硬”的局面。但以美土两国的实力论,土耳其很难在正面硬杠中占到便宜。埃尔多安需要更多“合适的”机会软化身段,“体面地”进行妥协。卡舒吉案恰恰为其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掩护。10月中旬,土耳其方面高调放出卡舒吉遇害细节以及沙特特工的身份信息,成功吸引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埃尔多安悄无声息地释放了被关押两年之久的牧师布伦森,将其移交给美国。只有少数媒体注意到了这一变化,但简短的报道很快便被充斥着暴力与阴谋的卡舒吉案淹没。埃尔多安低调“服软”很快就收到了成效:11月初,美国部分解除了对土耳其的制裁。这对于长期处于冰点的土美关系而言,虽称不上是转折,但也可算是难得的正面消息。

  “红利”的有限性

  埃尔多安借卡舒吉案打了一手好牌,并且试图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其热度,以便从沙特和美国方面榨取更多好处。但卡舒吉之死毕竟是孤立的突发事件,它带给土耳其的战术“红利”终究是暂时的、有限的。埃尔多安操纵危机的手段再高超,也很难就此从根本上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格局,亦不能说服美国调整其中东战略的支点和重心。对土耳其而言,能借卡舒吉案在土、美、沙三方博弈中小胜一局、扭转被动局面已属不易,未来一旦条件谈妥,不管卡舒吉案真相究竟如何,都会淡出公众视野。历史早已证明,左右中东地区局势发展的,永远不是所谓事实真相,而是各方现实利益的交换与妥协。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