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钝角网 2016-12-27 17:49:00
作者:昝涛
比较研究的一个好处就在于,通过把两个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对象放在一个分析脉络中,对其异同相互参照、发问,能够更好地提出与回答一些问题。即使这些问题是常见的,也可以在相互的比较中得以明晰化。近年来(注:本文写于2015年8月),土耳其与乌克兰这两个国家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上的政治不稳定的考验。本文试图就土耳其与乌克兰近年来出现的政治危机进行比较分析,并将这些问题置于两国现代历史进程的脉络中加以考察。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说法,乌克兰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土耳其则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笔者还将在辨析亨廷顿的这一定性的基础上,就乌克兰和土耳其被撕裂的认同做进一步的阐发,并结合其他方面对近年来土、乌两国发生政治危机的原因进行探讨。
(土耳其和乌克兰的地理位置)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土耳其、乌克兰两国近年来的政治危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都表现为某种程度上的宪政危机:在土耳其是抗议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的保守主义和长期的一党独大,要求更多的自由;在乌克兰是人民要求恢复2004年宪法,限制总统权力。在各自的政治危机中,认同政治又贯穿始终。在土耳其,危机根植于世俗主义与伊斯兰主义的长期纠结;在乌克兰,危机则表现为东西部的地区性差异与裂痕,在深层次上,它又是走亲西方道路还是亲俄罗斯道路的纠结。无论是“西方vs.伊斯兰”,还是“西方vs.俄罗斯”,对土、乌两国而言,都是国家该向何处去的问题。
一、土、乌两国政治变迁概述
土耳其和乌克兰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但从实际“年龄”来看,乌克兰要年轻得多,她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的背景下获得独立的,因此,其国家建设的经验严重不足。乌克兰独立伊始就走上了模仿和引进西方宪政民主制度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冲突与危机,尤其是开放党禁之后,在改革和民主共识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政党林立、投机钻营、裙带关系、贪污腐败等现象层出不穷,政客缺乏责任感,政党陷入无限争吵之中。这一点颇像20世纪后半期的土耳其,后者的政治动荡其实更为严重,还引发过四次激烈程度不一的军人干政。
1.正义与发展党治下的土耳其
土耳其是1923年在凯末尔党人的领导下赢得独立的,自1946年开始,就实行多党民主制,1950年代初加入北约(NATO),是西方阵营的一员,并长期以来谋求加入欧盟成为欧洲俱乐部的完全成员。土耳其经历过大半个世纪的政局动荡,直到2002年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才迎来相对稳定的十年,也有人称之为“进步十年”。
由于建国时间短,乌克兰还没有土耳其那么幸运地经历过任何一个“进步十年”。在独立的头十年中,乌克兰经济倒退,甚至出现了崩溃局面。直到进入21世纪,乌克兰才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即便如此,相对于之前的严重危机与萧条,乌克兰的经济增长率也显得太落后。
土耳其在2000年11月和2001年2月分别经历过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但在正义与发展党执政期间,土耳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成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中耀眼的明星,稳稳地坐在世界前二十大经济体的位置,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3万美元。即使是在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土耳其也积极调整政策,确保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可以说,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土耳其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了。
说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带领土耳其进入了“进步十年”,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问题。问题是存在的,只是看你关注哪个方面。在2007年的土耳其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居尔出身于伊斯兰主义的正义与发展党,土耳其的世俗主义者在当年4、5月举行大游行,反对居尔参选。当时土耳其总统还是由土耳其大国民议会(TBMM)来选举产生。在选举中,军方亦曾施加压力。4月12日,总参谋长比于克阿纳特就警告说,军方希望看到的总统是完全忠于世俗主义的,是忠于国家的原则的,“不是口头上的而是本质上的效忠”。军方的这一表态对正义与发展党主导的大国民议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土耳其第11任总统居尔与戴头巾的第一夫人)
2007年4月27日深夜,军方又在其网站上发表了一份声明,在这份被称为“备忘录”的宣言中,军方宣称:“在总统选举中出现的问题是集中在对世俗主义的辩论上。土耳其武装力量关注着最近的事态发展。不应忘记的是,土耳其武装力量是那些辩论的一部分,也是世俗主义的坚定捍卫者。而且,土耳其武装力量坚决反对那些辩论和否定性的评价,它将在任何必要的时候以公开和明白的方式展示其态度与行动。”这一备忘录在土耳其各界又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猜测军方可能会出面干预。据说这是宪法法院判决议会第一轮投票无效的重要原因,被人称为“网络干政”。不过,民众抗议和军方警告都没有阻止居尔在另一轮投票中被选为土耳其第11任总统,而他的上台使土耳其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位戴伊斯兰头巾的第一夫人。居尔的当选也标志着正义与发展党已经在之前通过立法等手段驯服了军队,正义与发展党在土耳其牢固地建立了统治,但同时也激起了世俗派的更大反弹。
2008年2月9日,正义与发展党主导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举行投票表决,以绝对多数取消了大学内不允许包头巾的禁令。针对议会通过的修改宪法的决定,一些城市的市民纷纷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取消这项禁令。3月,土耳其首席检察官亚尔琴卡亚在长达162页的诉状中指责正义与发展党企图利用民主方式达到在土耳其实施伊斯兰法、取消土耳其宪法世俗原则的目的。他同时还要求5年内禁止总理埃尔多安和总统居尔等71人从政。同年7月30日,土耳其宪法法院院长哈瑟姆•克勒奇宣布,土宪法法院决定不取缔执政的正义与发展党。克勒奇说,经过3天的激烈讨论,土宪法法院6名法官投票赞成取缔正义与发展党,而4名法官投票反对。根据土耳其宪法,有11名法官有权参加表决,但需要7票以上支持方可取缔政党。
2011年7月29日,土耳其军方发生所谓的“人事大地震”,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厄舍克•科沙内尔以及海陆空三军司令集体辞职,欲以此种方式来警告和威胁正义与发展党政府,但并未取得什么实际效果。
2013年,围绕塔克西姆盖齐公园的绿地问题,土耳其发生了世界瞩目的反对正义与发展党的抗议行动。盖齐公园是伊斯坦布尔贝伊奥卢区的一座城市公园,是伊斯坦布尔最小的公园之一。2013年5月,传出将拆毁该公园重建原先的塔克西姆军营(毁于1940年)以容纳一座购物中心的计划,引发了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议运动。
2013年5月28日,将该公园拆毁以重建原塔克西姆军营的规划开始实施,规划中可能会在军营中兴建一座购物中心。抗议拆毁公园的抗议者们占据了公园,随后被警察袭击,由此导致抗议升级为骚乱。抗议超出了反对拆毁公园的范围,变成了反政府示威游行。抗议也从伊斯坦布尔蔓延至土耳其其他城市,甚至蔓延至其他国家的土耳其裔社区。2013年5月31日,警察使用催泪瓦斯镇压了示威者,逮捕了至少60人,伤数百人。警方的行动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抗议者们组织起来并聚集到独立大道。
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由于示威者逼近市中心,土耳其政府周日决定派出宪兵支援警察,执行清场任务。为了平息骚乱,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下令警察进入盖齐公园清场,被驱离的示威者转战街头,结果双方再度爆发冲突,有示威者更筑起路障,并占据一些桥梁,与警察对峙,他们还指责警察和宪兵以粗暴方式对付民众,导致几百人受伤。
土耳其的这些危机尚未完全平息之际,2013年底又爆出内阁成员腐败的丑闻。先是12月17日,伊斯坦布尔警方在总理埃尔多安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经济受贿罪突袭逮捕了包括三名内阁部长的儿子、房地产商人及银行高管在内的近50人;而后,案件涉及的三名部长被迫辞职;紧接着,埃尔多安解雇和调换了至少五百名首都安卡拉的警察,并在一夜之间更换了一半的内阁成员。另外,埃尔多安和其内阁成员还陷入窃听丑闻。针对这一系列丑闻,在反对党的号召下,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等土耳其大城市相继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要求埃尔多安政府下台。
(费特胡拉•居伦)
腐败调查与埃尔多安对警察的大调整,背后反映出的是两股政治势力之间的较量,一方是埃尔多安,另一方是在土耳其民众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苏菲大师费特胡拉•居伦,1990年代末以来居伦定居在美国。以前,埃尔多安正是通过与居伦运动结盟,有效地清洗和掌控了土耳其军方。居伦与埃尔多安集团双方因权力分享不均衡以及在其他一些问题上的分歧日显不和。土耳其媒体认为,当前这场风波就是由居伦的主要是在内务部(掌管警察)的追随者们发动,旨在报复埃尔多安政府近来对其势力的限制和削弱。埃尔多安曾通过推特控诉说,反腐调查受到一个“国中之国”的操纵,有意针对他的内阁部长及其家人。
另外,总统居尔与当时的总理埃尔多安之间的不和也浮出水面。在腐败丑闻发生之后,居尔否决了埃尔多安提出的10名新部长人选当中的7人,引发了人们关于“府院之争”的猜测。2014年春,正义与发展党在土耳其的地方议会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2014年8月,埃尔多安顺利当选为土耳其第12任总统,也是土国第一个民选总统。2015年6月7日土耳其议会大选后,正义与发展党首次失去多数优势,只能寻求组成联合政府,或提前重新举行大选。埃尔多安本人很可能倾向于提前选举,因为他的目标在于通过自己控制的正义与发展党进行修宪,实现实权总统制,提前选举还有可能使正义与发展党再次获得多数党地位。埃尔多安愿意为此赌一把。大选之前,为了能够达成目的,埃尔多安进行了正义与发展党党内的洗牌,将老牌党首、正义与发展党创立者之一的前总统居尔罢黜,力挺达武特奥卢担任党首;通过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和人脉,埃尔多安对达武特奥卢政府及正义与发展党党内有很强的影响力,易于自己控制。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埃尔多安不惜冒着被指责为独裁的风险。
2.乌克兰:橙色革命及之后
对乌克兰这个相当年轻的国家来说,独立以来的历史大致可以以2004年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1991年8月,乌克兰获得独立。独立以后的乌克兰“走上了消除苏联统治时期各方面的影响,建设一个强大、稳定、民主国家的漫长历程”。对于乌克兰来说,从国家建设、复兴经济到打造统一的民族认同,各个方面都面临挑战。整个1990年代,独立的激情之后,乌克兰在各方面都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崩溃。这些问题的久拖不决使乌克兰民众日益对现实政治感到幻灭。
在橙色革命之前,乌克兰经历了两任总统:克拉夫丘克(1991~1994)和库奇马(1994~2005)。克拉夫丘克是一个过渡性人物,他把自己打扮成民族主义者,总想着大权独揽,没有推进实质性的经济或政治改革,反对派批评他建立了一个“权力党”。亲俄的库奇马掌权伊始,议会通过了新的宪法,赋予了总统相当大的权力,库奇马也并没有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反而大肆任人唯亲,发展裙带资本主义。到1990年代末,乌克兰离民主国家的标准越来越远。
(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
库奇马集团被认为有“三大罪状”。一是“库奇马门”事件。2000年有人在基辅郊区的森林里发现了失踪的著名反对派记者贡加泽的尸体。贡加泽是披露库奇马丑闻的人。就在他遇害不久,库奇马的一名保镖逃往西方,他披露了事先在库奇马办公室秘密录制的录音带。在其中一段录音中,库奇马指使手下“好好关照一下”贡加泽。录音带曝光后,反对派要求弹劾库奇马。最终,弹劾行动未能成功,库奇马一气之下解除了乌总检察长的职务。二是利用权力搞腐败。反对派指责库奇马纵容女婿平丘克非法敛财10多亿英镑。三是插手总统选举。反对派指责库奇马唆使平丘克和智囊梅德韦丘克暗中插手选举,进行欺诈和舞弊。反对派指出,这是因为库奇马支持亚努科维奇,害怕一旦尤先科当选总统,他可能蹲监狱,亚努科维奇是莫斯科支持的人物,他上台后不会与库奇马过不去。
由于2004年10月31日的乌克兰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中没有任何候选人达到法律规定的50%的多数,因此,同年11月21日在得票最多的两名候选人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之间进行第二轮投票。但是,众多乌克兰国内外观察员报道说,官方宣布的亚努科维奇获胜的结果是舞弊导致的,同时这也是公众普遍感觉到的。这个选举舞弊引发了抗议。
尤先科的选举活动中使用橙色作为其代表色,因此这场运动使用橙色作为抗议的颜色。选举结果公布后,上百万抗议者聚集在基辅市中心,尤先科的支持者建立了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帐篷城,同时在乌克兰全国爆发了一系列由反对派组织的抗议、静坐、大罢工等事件。
迫于这些抗议运动,乌克兰最高法院宣布这一轮投票结果无效,并规定在同年12月26日再次投票。乌克兰国内外观察员均确认第二次投票基本上没有问题。尤先科以52%的结果获胜。亚努科维奇得票率为44%。2005年1月23日尤先科入职,标志着橙色革命的最终胜利。
历史学家认为,“橙色革命不仅仅是尤先科选民的运动,而且是前任总统和他的幕僚统治下问题的总爆发,同时也是乌克兰人民要求更加自由民主的国家以便顺利合法加入欧盟的例证”。经历过橙色革命洗礼的乌克兰,在国家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尤其是在国民意识方面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影响:“年轻的乌克兰人愈加表现出对民主的热忱,愈加乐观地支持乌克兰转向西方。”
但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橙色革命之后的乌克兰,尽管推翻了之前的“权力党”,但人民所期待的经济和政治变革大部分化为了泡影。一方面是尤先科与季莫申科之间对政策选项的优先性有不同的考量;另一方面,尤先科也通过人事安排绕过季莫申科的总理权力,新政府同样也如其前任一样,无数的丑闻和贪腐指控缠身。在外交方面,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进程也停滞不前,与俄罗斯之间在天然气问题上又发生了分歧。本来还指望进行激进变革并带来社会正义的人民对新政府日益失望。
在政府不同的势力集团之间,各种合纵连横的情况随着利益的考量而在不断变化,橙色联盟的分歧日益显现,乌克兰政坛充斥着分裂、重组、分化与背叛。在这个过程中,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重新崛起,迫使橙色联盟暂时达成妥协,在议会中联合,以获得勉强多数的席位。但对未来,乌克兰各政治强人都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亚努科维奇)
季莫申科着眼于2010年的总统选举。她在2005年2月至9月任乌克兰总理。2007年9月议会选举后,她再次出任政府总理。2011年10月11日,季莫申科被判7年监禁,后提起上诉。12月30日,她进入哈尔科夫州卡恰诺夫斯基女子监狱服刑。2014年2月22日晚,亚努科维奇倒台,季莫申科获释,并在基辅独立广场发表演讲,呼吁独立广场上的支持者们在没有达到所有预期目标之前一定要坚守信仰,后由于身体不适赴德治疗。
在亚努科维奇这方面,2006年3月乌克兰议会选举后,他领导的地区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当年8月,他再次出任政府总理。2007年9月,乌议会提前举行选举,虽然地区党继续保持了在议会中第一大党的地位,但因无法与其他政党组成议会多数派,亚努科维奇被迫辞去总理职务,再次成为最大反对党的领袖。2010年2月7日,亚努科维奇以微弱优势在乌总统选举中获胜,2月25日宣誓就职。
2014年发生在乌克兰的政治危机用“动荡”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个局面出现的导火索就是乌克兰政府在2013年11月21日突然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随着波兰等中东欧国家被欧盟接受,乌克兰在加入欧盟这个问题上显得非常积极。这一点与土耳其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土耳其的当代史上,加入欧盟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乌克兰也有同样的诉求,但两国在这样一个融入欧洲的进程中先后遭遇一连串的内外交困。
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导致当时有大批民众走上基辅街头抗议。数万名示威者在2014年2月18日上午从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出发,朝议会大楼方向前进,举行号称“和平进军”的活动,要求议会恢复2004年宪法。示威者冲击警戒线,用石块和燃烧瓶袭警,并放火点燃了作为路障横在示威者面前的两辆卡车。警方则用催泪弹和声光弹还击。当地时间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局势变天,乌克兰议会经投票决定,宣布总统亚努科维奇“自动丧失职权”,并于5月25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这最终导致亚努科维奇出走俄罗斯,反对派上台。之后,克里米亚成为危机的焦点,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公投并入俄罗斯。自2014年3月下旬开始,“舞台”已转到乌东部地区,紧张局势轮番升级,大有失控的危险。在这期间,5月26日,彼得•波罗申科当选为新一届乌克兰总统。
来源:钝角网 2016-12-27 17:49:00
作者:昝涛
比较研究的一个好处就在于,通过把两个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对象放在一个分析脉络中,对其异同相互参照、发问,能够更好地提出与回答一些问题。即使这些问题是常见的,也可以在相互的比较中得以明晰化。近年来(注:本文写于2015年8月),土耳其与乌克兰这两个国家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上的政治不稳定的考验。本文试图就土耳其与乌克兰近年来出现的政治危机进行比较分析,并将这些问题置于两国现代历史进程的脉络中加以考察。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说法,乌克兰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土耳其则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笔者还将在辨析亨廷顿的这一定性的基础上,就乌克兰和土耳其被撕裂的认同做进一步的阐发,并结合其他方面对近年来土、乌两国发生政治危机的原因进行探讨。
(土耳其和乌克兰的地理位置)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土耳其、乌克兰两国近年来的政治危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都表现为某种程度上的宪政危机:在土耳其是抗议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的保守主义和长期的一党独大,要求更多的自由;在乌克兰是人民要求恢复2004年宪法,限制总统权力。在各自的政治危机中,认同政治又贯穿始终。在土耳其,危机根植于世俗主义与伊斯兰主义的长期纠结;在乌克兰,危机则表现为东西部的地区性差异与裂痕,在深层次上,它又是走亲西方道路还是亲俄罗斯道路的纠结。无论是“西方vs.伊斯兰”,还是“西方vs.俄罗斯”,对土、乌两国而言,都是国家该向何处去的问题。
一、土、乌两国政治变迁概述
土耳其和乌克兰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但从实际“年龄”来看,乌克兰要年轻得多,她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的背景下获得独立的,因此,其国家建设的经验严重不足。乌克兰独立伊始就走上了模仿和引进西方宪政民主制度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冲突与危机,尤其是开放党禁之后,在改革和民主共识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政党林立、投机钻营、裙带关系、贪污腐败等现象层出不穷,政客缺乏责任感,政党陷入无限争吵之中。这一点颇像20世纪后半期的土耳其,后者的政治动荡其实更为严重,还引发过四次激烈程度不一的军人干政。
1.正义与发展党治下的土耳其
土耳其是1923年在凯末尔党人的领导下赢得独立的,自1946年开始,就实行多党民主制,1950年代初加入北约(NATO),是西方阵营的一员,并长期以来谋求加入欧盟成为欧洲俱乐部的完全成员。土耳其经历过大半个世纪的政局动荡,直到2002年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才迎来相对稳定的十年,也有人称之为“进步十年”。
由于建国时间短,乌克兰还没有土耳其那么幸运地经历过任何一个“进步十年”。在独立的头十年中,乌克兰经济倒退,甚至出现了崩溃局面。直到进入21世纪,乌克兰才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即便如此,相对于之前的严重危机与萧条,乌克兰的经济增长率也显得太落后。
土耳其在2000年11月和2001年2月分别经历过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但在正义与发展党执政期间,土耳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成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中耀眼的明星,稳稳地坐在世界前二十大经济体的位置,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3万美元。即使是在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土耳其也积极调整政策,确保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可以说,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土耳其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了。
说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带领土耳其进入了“进步十年”,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问题。问题是存在的,只是看你关注哪个方面。在2007年的土耳其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居尔出身于伊斯兰主义的正义与发展党,土耳其的世俗主义者在当年4、5月举行大游行,反对居尔参选。当时土耳其总统还是由土耳其大国民议会(TBMM)来选举产生。在选举中,军方亦曾施加压力。4月12日,总参谋长比于克阿纳特就警告说,军方希望看到的总统是完全忠于世俗主义的,是忠于国家的原则的,“不是口头上的而是本质上的效忠”。军方的这一表态对正义与发展党主导的大国民议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土耳其第11任总统居尔与戴头巾的第一夫人)
2007年4月27日深夜,军方又在其网站上发表了一份声明,在这份被称为“备忘录”的宣言中,军方宣称:“在总统选举中出现的问题是集中在对世俗主义的辩论上。土耳其武装力量关注着最近的事态发展。不应忘记的是,土耳其武装力量是那些辩论的一部分,也是世俗主义的坚定捍卫者。而且,土耳其武装力量坚决反对那些辩论和否定性的评价,它将在任何必要的时候以公开和明白的方式展示其态度与行动。”这一备忘录在土耳其各界又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猜测军方可能会出面干预。据说这是宪法法院判决议会第一轮投票无效的重要原因,被人称为“网络干政”。不过,民众抗议和军方警告都没有阻止居尔在另一轮投票中被选为土耳其第11任总统,而他的上台使土耳其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位戴伊斯兰头巾的第一夫人。居尔的当选也标志着正义与发展党已经在之前通过立法等手段驯服了军队,正义与发展党在土耳其牢固地建立了统治,但同时也激起了世俗派的更大反弹。
2008年2月9日,正义与发展党主导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举行投票表决,以绝对多数取消了大学内不允许包头巾的禁令。针对议会通过的修改宪法的决定,一些城市的市民纷纷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取消这项禁令。3月,土耳其首席检察官亚尔琴卡亚在长达162页的诉状中指责正义与发展党企图利用民主方式达到在土耳其实施伊斯兰法、取消土耳其宪法世俗原则的目的。他同时还要求5年内禁止总理埃尔多安和总统居尔等71人从政。同年7月30日,土耳其宪法法院院长哈瑟姆•克勒奇宣布,土宪法法院决定不取缔执政的正义与发展党。克勒奇说,经过3天的激烈讨论,土宪法法院6名法官投票赞成取缔正义与发展党,而4名法官投票反对。根据土耳其宪法,有11名法官有权参加表决,但需要7票以上支持方可取缔政党。
2011年7月29日,土耳其军方发生所谓的“人事大地震”,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厄舍克•科沙内尔以及海陆空三军司令集体辞职,欲以此种方式来警告和威胁正义与发展党政府,但并未取得什么实际效果。
2013年,围绕塔克西姆盖齐公园的绿地问题,土耳其发生了世界瞩目的反对正义与发展党的抗议行动。盖齐公园是伊斯坦布尔贝伊奥卢区的一座城市公园,是伊斯坦布尔最小的公园之一。2013年5月,传出将拆毁该公园重建原先的塔克西姆军营(毁于1940年)以容纳一座购物中心的计划,引发了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议运动。
2013年5月28日,将该公园拆毁以重建原塔克西姆军营的规划开始实施,规划中可能会在军营中兴建一座购物中心。抗议拆毁公园的抗议者们占据了公园,随后被警察袭击,由此导致抗议升级为骚乱。抗议超出了反对拆毁公园的范围,变成了反政府示威游行。抗议也从伊斯坦布尔蔓延至土耳其其他城市,甚至蔓延至其他国家的土耳其裔社区。2013年5月31日,警察使用催泪瓦斯镇压了示威者,逮捕了至少60人,伤数百人。警方的行动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抗议者们组织起来并聚集到独立大道。
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由于示威者逼近市中心,土耳其政府周日决定派出宪兵支援警察,执行清场任务。为了平息骚乱,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下令警察进入盖齐公园清场,被驱离的示威者转战街头,结果双方再度爆发冲突,有示威者更筑起路障,并占据一些桥梁,与警察对峙,他们还指责警察和宪兵以粗暴方式对付民众,导致几百人受伤。
土耳其的这些危机尚未完全平息之际,2013年底又爆出内阁成员腐败的丑闻。先是12月17日,伊斯坦布尔警方在总理埃尔多安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经济受贿罪突袭逮捕了包括三名内阁部长的儿子、房地产商人及银行高管在内的近50人;而后,案件涉及的三名部长被迫辞职;紧接着,埃尔多安解雇和调换了至少五百名首都安卡拉的警察,并在一夜之间更换了一半的内阁成员。另外,埃尔多安和其内阁成员还陷入窃听丑闻。针对这一系列丑闻,在反对党的号召下,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等土耳其大城市相继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要求埃尔多安政府下台。
(费特胡拉•居伦)
腐败调查与埃尔多安对警察的大调整,背后反映出的是两股政治势力之间的较量,一方是埃尔多安,另一方是在土耳其民众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苏菲大师费特胡拉•居伦,1990年代末以来居伦定居在美国。以前,埃尔多安正是通过与居伦运动结盟,有效地清洗和掌控了土耳其军方。居伦与埃尔多安集团双方因权力分享不均衡以及在其他一些问题上的分歧日显不和。土耳其媒体认为,当前这场风波就是由居伦的主要是在内务部(掌管警察)的追随者们发动,旨在报复埃尔多安政府近来对其势力的限制和削弱。埃尔多安曾通过推特控诉说,反腐调查受到一个“国中之国”的操纵,有意针对他的内阁部长及其家人。
另外,总统居尔与当时的总理埃尔多安之间的不和也浮出水面。在腐败丑闻发生之后,居尔否决了埃尔多安提出的10名新部长人选当中的7人,引发了人们关于“府院之争”的猜测。2014年春,正义与发展党在土耳其的地方议会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2014年8月,埃尔多安顺利当选为土耳其第12任总统,也是土国第一个民选总统。2015年6月7日土耳其议会大选后,正义与发展党首次失去多数优势,只能寻求组成联合政府,或提前重新举行大选。埃尔多安本人很可能倾向于提前选举,因为他的目标在于通过自己控制的正义与发展党进行修宪,实现实权总统制,提前选举还有可能使正义与发展党再次获得多数党地位。埃尔多安愿意为此赌一把。大选之前,为了能够达成目的,埃尔多安进行了正义与发展党党内的洗牌,将老牌党首、正义与发展党创立者之一的前总统居尔罢黜,力挺达武特奥卢担任党首;通过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和人脉,埃尔多安对达武特奥卢政府及正义与发展党党内有很强的影响力,易于自己控制。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埃尔多安不惜冒着被指责为独裁的风险。
2.乌克兰:橙色革命及之后
对乌克兰这个相当年轻的国家来说,独立以来的历史大致可以以2004年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1991年8月,乌克兰获得独立。独立以后的乌克兰“走上了消除苏联统治时期各方面的影响,建设一个强大、稳定、民主国家的漫长历程”。对于乌克兰来说,从国家建设、复兴经济到打造统一的民族认同,各个方面都面临挑战。整个1990年代,独立的激情之后,乌克兰在各方面都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崩溃。这些问题的久拖不决使乌克兰民众日益对现实政治感到幻灭。
在橙色革命之前,乌克兰经历了两任总统:克拉夫丘克(1991~1994)和库奇马(1994~2005)。克拉夫丘克是一个过渡性人物,他把自己打扮成民族主义者,总想着大权独揽,没有推进实质性的经济或政治改革,反对派批评他建立了一个“权力党”。亲俄的库奇马掌权伊始,议会通过了新的宪法,赋予了总统相当大的权力,库奇马也并没有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反而大肆任人唯亲,发展裙带资本主义。到1990年代末,乌克兰离民主国家的标准越来越远。
(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
库奇马集团被认为有“三大罪状”。一是“库奇马门”事件。2000年有人在基辅郊区的森林里发现了失踪的著名反对派记者贡加泽的尸体。贡加泽是披露库奇马丑闻的人。就在他遇害不久,库奇马的一名保镖逃往西方,他披露了事先在库奇马办公室秘密录制的录音带。在其中一段录音中,库奇马指使手下“好好关照一下”贡加泽。录音带曝光后,反对派要求弹劾库奇马。最终,弹劾行动未能成功,库奇马一气之下解除了乌总检察长的职务。二是利用权力搞腐败。反对派指责库奇马纵容女婿平丘克非法敛财10多亿英镑。三是插手总统选举。反对派指责库奇马唆使平丘克和智囊梅德韦丘克暗中插手选举,进行欺诈和舞弊。反对派指出,这是因为库奇马支持亚努科维奇,害怕一旦尤先科当选总统,他可能蹲监狱,亚努科维奇是莫斯科支持的人物,他上台后不会与库奇马过不去。
由于2004年10月31日的乌克兰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中没有任何候选人达到法律规定的50%的多数,因此,同年11月21日在得票最多的两名候选人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之间进行第二轮投票。但是,众多乌克兰国内外观察员报道说,官方宣布的亚努科维奇获胜的结果是舞弊导致的,同时这也是公众普遍感觉到的。这个选举舞弊引发了抗议。
尤先科的选举活动中使用橙色作为其代表色,因此这场运动使用橙色作为抗议的颜色。选举结果公布后,上百万抗议者聚集在基辅市中心,尤先科的支持者建立了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帐篷城,同时在乌克兰全国爆发了一系列由反对派组织的抗议、静坐、大罢工等事件。
迫于这些抗议运动,乌克兰最高法院宣布这一轮投票结果无效,并规定在同年12月26日再次投票。乌克兰国内外观察员均确认第二次投票基本上没有问题。尤先科以52%的结果获胜。亚努科维奇得票率为44%。2005年1月23日尤先科入职,标志着橙色革命的最终胜利。
历史学家认为,“橙色革命不仅仅是尤先科选民的运动,而且是前任总统和他的幕僚统治下问题的总爆发,同时也是乌克兰人民要求更加自由民主的国家以便顺利合法加入欧盟的例证”。经历过橙色革命洗礼的乌克兰,在国家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尤其是在国民意识方面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影响:“年轻的乌克兰人愈加表现出对民主的热忱,愈加乐观地支持乌克兰转向西方。”
但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橙色革命之后的乌克兰,尽管推翻了之前的“权力党”,但人民所期待的经济和政治变革大部分化为了泡影。一方面是尤先科与季莫申科之间对政策选项的优先性有不同的考量;另一方面,尤先科也通过人事安排绕过季莫申科的总理权力,新政府同样也如其前任一样,无数的丑闻和贪腐指控缠身。在外交方面,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进程也停滞不前,与俄罗斯之间在天然气问题上又发生了分歧。本来还指望进行激进变革并带来社会正义的人民对新政府日益失望。
在政府不同的势力集团之间,各种合纵连横的情况随着利益的考量而在不断变化,橙色联盟的分歧日益显现,乌克兰政坛充斥着分裂、重组、分化与背叛。在这个过程中,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重新崛起,迫使橙色联盟暂时达成妥协,在议会中联合,以获得勉强多数的席位。但对未来,乌克兰各政治强人都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亚努科维奇)
季莫申科着眼于2010年的总统选举。她在2005年2月至9月任乌克兰总理。2007年9月议会选举后,她再次出任政府总理。2011年10月11日,季莫申科被判7年监禁,后提起上诉。12月30日,她进入哈尔科夫州卡恰诺夫斯基女子监狱服刑。2014年2月22日晚,亚努科维奇倒台,季莫申科获释,并在基辅独立广场发表演讲,呼吁独立广场上的支持者们在没有达到所有预期目标之前一定要坚守信仰,后由于身体不适赴德治疗。
在亚努科维奇这方面,2006年3月乌克兰议会选举后,他领导的地区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当年8月,他再次出任政府总理。2007年9月,乌议会提前举行选举,虽然地区党继续保持了在议会中第一大党的地位,但因无法与其他政党组成议会多数派,亚努科维奇被迫辞去总理职务,再次成为最大反对党的领袖。2010年2月7日,亚努科维奇以微弱优势在乌总统选举中获胜,2月25日宣誓就职。
2014年发生在乌克兰的政治危机用“动荡”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个局面出现的导火索就是乌克兰政府在2013年11月21日突然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随着波兰等中东欧国家被欧盟接受,乌克兰在加入欧盟这个问题上显得非常积极。这一点与土耳其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土耳其的当代史上,加入欧盟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乌克兰也有同样的诉求,但两国在这样一个融入欧洲的进程中先后遭遇一连串的内外交困。
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导致当时有大批民众走上基辅街头抗议。数万名示威者在2014年2月18日上午从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出发,朝议会大楼方向前进,举行号称“和平进军”的活动,要求议会恢复2004年宪法。示威者冲击警戒线,用石块和燃烧瓶袭警,并放火点燃了作为路障横在示威者面前的两辆卡车。警方则用催泪弹和声光弹还击。当地时间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局势变天,乌克兰议会经投票决定,宣布总统亚努科维奇“自动丧失职权”,并于5月25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这最终导致亚努科维奇出走俄罗斯,反对派上台。之后,克里米亚成为危机的焦点,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公投并入俄罗斯。自2014年3月下旬开始,“舞台”已转到乌东部地区,紧张局势轮番升级,大有失控的危险。在这期间,5月26日,彼得•波罗申科当选为新一届乌克兰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