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中美俄关系再思考

关键词:

来源:中美聚焦 2017-03-29 09:46:21

中美俄关系再思考

作者:史蒂文·W·刘易斯,杰克逊·内阿格利

如果有合作的话,那它应该出现在能产生最大合作利益的地方,也就是需要靠合作来维护并且能让各方受益的全球公共领域。

   

S5.jpg

 

  由于美国和中国在无数问题上可能发生冲突,人们甚至很难设想国际合作如何才能发生。上海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夏立平教授在我应邀去讲课的时候非常智慧地指出,如果有合作的话,那它应该出现在能产生最大合作利益的地方,也就是需要靠合作来维护并且能让各方受益的全球公共领域。他推测说,大国在极地、海洋、外层空间以及为我们提供可呼吸空气的环境等全球领域开始进行的合作越多,它们就越有可能在较小的、更具战术性的事务上携手共事。或者说,开始合作要从能影响我们所有人的大问题上入手。

  让这一逻辑变得可操作非常不易,尤其是联合国等少数旨在建立国家间合作的国际组织在应对边界争端解决、内战、难民援助等“小场景”或相对短期的问题时常常陷入困境。如今,外层空间和能源/环境领域的形势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这世界三大强国切实加强在四个全球公共领域中的两个(空间和能源/环境)进行长期国际合作的机遇。不过除非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重审它们之间有关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观,否则事情不会有进展。

  太空

  首先,应当放弃国会对中美空间合作鼠目寸光的、作茧自缚的限制。包括查尔斯·博尔登和乔治·艾比在内的专家及前政府官员都认为,在太空探索方面,进行合作对美中两国都有好处。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声称中国愿意并准备与NASA合作。

  据说,之所以禁止中美空间合作,是由于90%的空间技术为“军民两用”。美国对中国空间军事化的担心在2007年加剧,那年中国成功进行了反卫星试验,用动能导弹击中一颗报废的中国卫星。不过,在这次试验受到近乎一致的国际谴责后,中国并未企图再次进行反卫星试验,而是依照国际规则进行“导弹防御试验”下的动能拦截杀伤能力测试。中国以和解态度回应对2007年反卫星试验的谴责,说明即使北京获得美国的军事技术,他们部署这类技术也要受约束美国的同一国际规范的约束。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琼·约翰逊-弗雷泽博士进一步指出,与中国合作,美国还可以获得破解中国先进空间技术在军事用途上的关键信息,这一直是美方的情报空白。

  简单说,中国加入美俄有关和平利用外太空的成功对话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尽管华盛顿与莫斯科关系冰冷,俄罗斯宇宙飞船还是不断将美国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这说明空间合作有可能让两国保持沟通,哪怕回到地面关系很差。空间合作成为“后备论坛”的话,北京和华盛顿也许就会在战略与经济对话及其他多边论坛更透明地寻求各自利益,以利双方福祉。

  邀请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显然是迈向中美空间合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哪怕在美国空间合作伙伴不可避免的资助下中国最终取而代之。中国计划到2020年建成自己的空间站,该空间站有可能在2024年国际空间站结束运行后成为事实上的国际空间站。中国并未遵从美欧开发的现行标准,而是开发出了自己特有的空间模块对接技术。这样一来,短期内美国不与中国合作的话,长期合作就有可能泡汤,从而丧失让人类避免贻害各方的太空军事化的机会。况且,中美俄三个航天大国之间就开发近地空间站进行合作,还会增加未来人类探索火星的可能性,这一工程耗资巨大,三个空间大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无法独力承担。

  能源/环境

  中国东北部城市雾霾笼罩,其毒性之强已经经由顺风效应影响到美国西海岸。这些城市过去两年大幅减少了煤炭消耗。北京目前在寻求用清洁能源取代之前的煤炭,纠正国民经济发展中代价昂贵的错误:可再生能源只针对中国东南部地区,任由北方依赖大量有害的国产煤。由于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亲密,中国东北地区又紧邻西伯利亚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因此中俄能源伙伴关系的启动是必然的。2014年5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石油最终就“西伯利亚力量”石油管道项目签署了一项有约束力的协议,到2020年俄方每年将向中国东北部地区输送38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天然气。

  用西伯利亚天然气满足中国东北部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是迈向东亚天然气现货市场一体化的重要一步,对地缘政治和地缘贸易具有稳定作用。在液化天然气时代,把目前尚待开发的西伯利亚天然气纳入东亚现货市场,将大大增加全球天然气市场的流动性,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免受价格波动冲击,并减缓这种冲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再者,与传统天然气市场不同,在天然气现货市场,像俄罗斯这样与众不同的生产商无法为了实现外交政策目标而操纵天然气的产量与价格。现货市场供应的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各消费国的能源安全。特别是随着东京恢复核能发电,日本对天然气的需求下降,该地区现货市场的天然气价格将走低,反过来会促进经济增长。最后,随着中国以天然气发电取代燃煤发电,它的空气质量将和美国及其他地方一样得到改善。

  但中俄天然气合作及之后东亚天然气现货市场的形成还存在一些障碍。首先,中国的能源安全观要求北京不得从任何单一供应商进口大量天然气,其中也包括俄罗斯。其次,朝鲜在东亚现货市场的存在对韩国的加入构成特殊挑战,后者是市场的重要客户和投资方。最后,“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建设尚无保障。当初的管道预期竣工时间已经延迟两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2016年的工程支出从2000亿卢布削减到区区92亿卢布。而且,为这条管道供气的东西伯利亚恰扬金(Chayanda)气田和科维克金(Kovykta)气田至今还没有实质性开发。

  通过利用空间合作产生的额外影响力影响东亚天然气现货市场建设,华盛顿有可能迫使北京为克服上述障碍投入更多资金。为了助力东亚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华盛顿应鼓励北京兑现报道中所说的预付250亿美元,帮助俄罗斯开发恰扬金和科维克金气田,保证增设位于渤海海底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威海-仁川“支线”,按计划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液化天然气再气化能力。这种发展将使来自俄罗斯与中亚的大量陆上天然气供应,使来自卡塔尔与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同中国东北部地区和朝鲜半岛南部现有的液化天然气终端网络现实有效对接。中俄加强天然气合作还直接有利于韩国的能源安全。最后,无论朝鲜政治前景如何,扩大对韩国的供气能力,都只会加强俄中韩与朝鲜举行六方会谈时的影响力。就好比说,美中俄在东亚的天然气合作,等于通过中国市场给充斥着大棒却没有足够胡萝卜的朝鲜半岛部分地区运去一大筐胡萝卜。

  通过与中国进行空间合作,并利用这种合作缓解北京对建立东亚天然气现货市场的担心,美国将推进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稳定,提升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空气质量,增加和平探索利用太空的可能。与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强硬派的主张相反,培育各国共同提供造福所有人的全球性公众产品,才是降低未来冲突可能性的最合理手段。

责任编辑:

中美俄关系再思考

关键词:

来源:中美聚焦 2017-03-29 09:46:21

中美俄关系再思考

作者:史蒂文·W·刘易斯,杰克逊·内阿格利

如果有合作的话,那它应该出现在能产生最大合作利益的地方,也就是需要靠合作来维护并且能让各方受益的全球公共领域。

   

S5.jpg

 

  由于美国和中国在无数问题上可能发生冲突,人们甚至很难设想国际合作如何才能发生。上海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夏立平教授在我应邀去讲课的时候非常智慧地指出,如果有合作的话,那它应该出现在能产生最大合作利益的地方,也就是需要靠合作来维护并且能让各方受益的全球公共领域。他推测说,大国在极地、海洋、外层空间以及为我们提供可呼吸空气的环境等全球领域开始进行的合作越多,它们就越有可能在较小的、更具战术性的事务上携手共事。或者说,开始合作要从能影响我们所有人的大问题上入手。

  让这一逻辑变得可操作非常不易,尤其是联合国等少数旨在建立国家间合作的国际组织在应对边界争端解决、内战、难民援助等“小场景”或相对短期的问题时常常陷入困境。如今,外层空间和能源/环境领域的形势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这世界三大强国切实加强在四个全球公共领域中的两个(空间和能源/环境)进行长期国际合作的机遇。不过除非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重审它们之间有关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观,否则事情不会有进展。

  太空

  首先,应当放弃国会对中美空间合作鼠目寸光的、作茧自缚的限制。包括查尔斯·博尔登和乔治·艾比在内的专家及前政府官员都认为,在太空探索方面,进行合作对美中两国都有好处。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声称中国愿意并准备与NASA合作。

  据说,之所以禁止中美空间合作,是由于90%的空间技术为“军民两用”。美国对中国空间军事化的担心在2007年加剧,那年中国成功进行了反卫星试验,用动能导弹击中一颗报废的中国卫星。不过,在这次试验受到近乎一致的国际谴责后,中国并未企图再次进行反卫星试验,而是依照国际规则进行“导弹防御试验”下的动能拦截杀伤能力测试。中国以和解态度回应对2007年反卫星试验的谴责,说明即使北京获得美国的军事技术,他们部署这类技术也要受约束美国的同一国际规范的约束。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琼·约翰逊-弗雷泽博士进一步指出,与中国合作,美国还可以获得破解中国先进空间技术在军事用途上的关键信息,这一直是美方的情报空白。

  简单说,中国加入美俄有关和平利用外太空的成功对话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尽管华盛顿与莫斯科关系冰冷,俄罗斯宇宙飞船还是不断将美国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这说明空间合作有可能让两国保持沟通,哪怕回到地面关系很差。空间合作成为“后备论坛”的话,北京和华盛顿也许就会在战略与经济对话及其他多边论坛更透明地寻求各自利益,以利双方福祉。

  邀请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显然是迈向中美空间合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哪怕在美国空间合作伙伴不可避免的资助下中国最终取而代之。中国计划到2020年建成自己的空间站,该空间站有可能在2024年国际空间站结束运行后成为事实上的国际空间站。中国并未遵从美欧开发的现行标准,而是开发出了自己特有的空间模块对接技术。这样一来,短期内美国不与中国合作的话,长期合作就有可能泡汤,从而丧失让人类避免贻害各方的太空军事化的机会。况且,中美俄三个航天大国之间就开发近地空间站进行合作,还会增加未来人类探索火星的可能性,这一工程耗资巨大,三个空间大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无法独力承担。

  能源/环境

  中国东北部城市雾霾笼罩,其毒性之强已经经由顺风效应影响到美国西海岸。这些城市过去两年大幅减少了煤炭消耗。北京目前在寻求用清洁能源取代之前的煤炭,纠正国民经济发展中代价昂贵的错误:可再生能源只针对中国东南部地区,任由北方依赖大量有害的国产煤。由于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亲密,中国东北地区又紧邻西伯利亚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因此中俄能源伙伴关系的启动是必然的。2014年5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石油最终就“西伯利亚力量”石油管道项目签署了一项有约束力的协议,到2020年俄方每年将向中国东北部地区输送38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天然气。

  用西伯利亚天然气满足中国东北部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是迈向东亚天然气现货市场一体化的重要一步,对地缘政治和地缘贸易具有稳定作用。在液化天然气时代,把目前尚待开发的西伯利亚天然气纳入东亚现货市场,将大大增加全球天然气市场的流动性,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免受价格波动冲击,并减缓这种冲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再者,与传统天然气市场不同,在天然气现货市场,像俄罗斯这样与众不同的生产商无法为了实现外交政策目标而操纵天然气的产量与价格。现货市场供应的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各消费国的能源安全。特别是随着东京恢复核能发电,日本对天然气的需求下降,该地区现货市场的天然气价格将走低,反过来会促进经济增长。最后,随着中国以天然气发电取代燃煤发电,它的空气质量将和美国及其他地方一样得到改善。

  但中俄天然气合作及之后东亚天然气现货市场的形成还存在一些障碍。首先,中国的能源安全观要求北京不得从任何单一供应商进口大量天然气,其中也包括俄罗斯。其次,朝鲜在东亚现货市场的存在对韩国的加入构成特殊挑战,后者是市场的重要客户和投资方。最后,“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建设尚无保障。当初的管道预期竣工时间已经延迟两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2016年的工程支出从2000亿卢布削减到区区92亿卢布。而且,为这条管道供气的东西伯利亚恰扬金(Chayanda)气田和科维克金(Kovykta)气田至今还没有实质性开发。

  通过利用空间合作产生的额外影响力影响东亚天然气现货市场建设,华盛顿有可能迫使北京为克服上述障碍投入更多资金。为了助力东亚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华盛顿应鼓励北京兑现报道中所说的预付250亿美元,帮助俄罗斯开发恰扬金和科维克金气田,保证增设位于渤海海底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威海-仁川“支线”,按计划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液化天然气再气化能力。这种发展将使来自俄罗斯与中亚的大量陆上天然气供应,使来自卡塔尔与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同中国东北部地区和朝鲜半岛南部现有的液化天然气终端网络现实有效对接。中俄加强天然气合作还直接有利于韩国的能源安全。最后,无论朝鲜政治前景如何,扩大对韩国的供气能力,都只会加强俄中韩与朝鲜举行六方会谈时的影响力。就好比说,美中俄在东亚的天然气合作,等于通过中国市场给充斥着大棒却没有足够胡萝卜的朝鲜半岛部分地区运去一大筐胡萝卜。

  通过与中国进行空间合作,并利用这种合作缓解北京对建立东亚天然气现货市场的担心,美国将推进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稳定,提升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空气质量,增加和平探索利用太空的可能。与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强硬派的主张相反,培育各国共同提供造福所有人的全球性公众产品,才是降低未来冲突可能性的最合理手段。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