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周志兴:庙堂与民间,智慧与置喙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来源:新周说 2022-09-27 16:52:53

周志兴:庙堂与民间,智慧与置喙

作者:周志兴

居庙堂之高和和处江湖之远考虑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站位不同,信息不对称会带来种种偏差。当然,庙堂的智慧不见得会比民间的智慧高多少,而民间的智慧也不见得比庙堂的智慧高多少。

  前几天,美国智库CSIS中国项目负责人甘思德到北京,抽时间到杉园和我们,主要是民间人士谈了中美关系的现状。甘思德是中国通,中文也不错,因为疫情,他三年没到北京,这一趟来的不容易,所以他也很兴奋,介绍了美国的近况,也发表了很多很好的观点,参与的其他人也都各抒己见,争相发言,很热闹。

甘思德到访杉园.jpg

甘思德到访杉园

  再热闹有用吗?网上有人泼过来一盆冷水:你们这些老百姓,说了有用吗?

  我倒是想到一个话题,就是在国际关系领域,还可以引申到各个领域,都有一个官方与民间的关系,或者高大上一点,是庙堂与民间的关系。

  首先有情怀因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所以流传千载仍然脍炙人口,很重要的一句话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很多志士仁人都把这句话看作是情怀的体现。这可以不必多说。

  在这里要说的是智慧问题。

  在我看来,庙堂有庙堂的智慧,民间有民间的智慧。相互之间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而且不能互相取代。

  前几年,在杉园共识堂,经常有一些官产学各方人士的聚会,以吃饭闲聊为主,但是也免不了讨论一些当下的政治和外交,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民间人士说,官方这个决策如何如何的欠考虑,不那么正确,应当如何如何才更正确一些。而官方人士常常轻轻的一笑,说你说的这些我们早就考虑过了,如何如何的不行。这还是在朋友之间的讨论,彼此可以听进去,如果是生面孔,恐怕交流的可能性也没有。

  实际上,我想这个问题也是确实存在的。因为居庙堂之高和和处江湖之远考虑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站位不同,信息不对称会带来种种偏差。当然,庙堂的智慧不见得会比民间的智慧高多少,而民间的智慧也不见得比庙堂的智慧高多少。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句话,叫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是极而言之的话。聪明不聪明表现的方向也不同,所谓卑贱者,也许在劳作和生产上很聪明,在政治决策上就不见得聪明;反之,庙堂的人在劳作上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但是在政治把控上则会明白许多。所以,这些东西不能摆在一个维度来比较。但是,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在众人之中的人也许会看到许多众人之上的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也是必然的。

  这方面,美国的智库制度显得更高明一些。美国是有一扇旋转门的,官方人士随着政党轮替会转到民间,很多人就在智库工作或者做其他的经济工作,而原本在智库或者经济工作上的一些人,就转到了官方工作,他们民间和官方之间并没有一道鸿沟。而这样的转换,使得民间和庙堂的智慧得以融合,实际上,也是信息的融合。

  而我们在这方面就欠缺一些,我们的庙堂和民间是有一道鸿沟的,再有情怀的人也只能说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话,忧而已。当下,民间人士很少能转到庙堂,尽管很多人有此志向。当然,民间的声音传到庙堂的也少之又少。我不禁想到中国的古代,那个时候很多官员都养有幕僚,这些幕僚有的就有机会转到庙堂,更多的,其实是民间和官方的一个衔接点,幕僚是接近民间的,但是也接近官方也就间接地接近了庙堂。所以,那时候,民间智慧和庙堂之会反而融合的更好一些。

  中国现在能不能有这样的幕僚制度出现呢?恐怕难度也很大,这不符合共产党的一贯的做派。因为从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官员也是人民的公务员,也应该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只是,理论和实践两者之间总是有距离的,而且这个距离有时候还蛮大的。

  怎么能够解决呢?智慧这个词,正好和“置喙”同音,于是我想到,没有旋转门,没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平滑转变,那么,就需要有民间有说话的机会,假如“不容置喙”,是没有可能把智慧展现出来的。不能展现的智慧,当然也相当于没有。

  “置喙”这东西,要放在广义上看,首先不是饭桌上厨房里随便说说,要有一个合适的出口。再也不一定就是口头表达,还可以书面表达,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谈,也可以从国际的角度谈。中国有一句成语叫“集思广益”,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知道和做到,还有很大的距离。

责任编辑: 昀舒

周志兴:庙堂与民间,智慧与置喙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来源:新周说 2022-09-27 16:52:53

周志兴:庙堂与民间,智慧与置喙

作者:周志兴

居庙堂之高和和处江湖之远考虑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站位不同,信息不对称会带来种种偏差。当然,庙堂的智慧不见得会比民间的智慧高多少,而民间的智慧也不见得比庙堂的智慧高多少。

  前几天,美国智库CSIS中国项目负责人甘思德到北京,抽时间到杉园和我们,主要是民间人士谈了中美关系的现状。甘思德是中国通,中文也不错,因为疫情,他三年没到北京,这一趟来的不容易,所以他也很兴奋,介绍了美国的近况,也发表了很多很好的观点,参与的其他人也都各抒己见,争相发言,很热闹。

甘思德到访杉园.jpg

甘思德到访杉园

  再热闹有用吗?网上有人泼过来一盆冷水:你们这些老百姓,说了有用吗?

  我倒是想到一个话题,就是在国际关系领域,还可以引申到各个领域,都有一个官方与民间的关系,或者高大上一点,是庙堂与民间的关系。

  首先有情怀因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所以流传千载仍然脍炙人口,很重要的一句话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很多志士仁人都把这句话看作是情怀的体现。这可以不必多说。

  在这里要说的是智慧问题。

  在我看来,庙堂有庙堂的智慧,民间有民间的智慧。相互之间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而且不能互相取代。

  前几年,在杉园共识堂,经常有一些官产学各方人士的聚会,以吃饭闲聊为主,但是也免不了讨论一些当下的政治和外交,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民间人士说,官方这个决策如何如何的欠考虑,不那么正确,应当如何如何才更正确一些。而官方人士常常轻轻的一笑,说你说的这些我们早就考虑过了,如何如何的不行。这还是在朋友之间的讨论,彼此可以听进去,如果是生面孔,恐怕交流的可能性也没有。

  实际上,我想这个问题也是确实存在的。因为居庙堂之高和和处江湖之远考虑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站位不同,信息不对称会带来种种偏差。当然,庙堂的智慧不见得会比民间的智慧高多少,而民间的智慧也不见得比庙堂的智慧高多少。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句话,叫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是极而言之的话。聪明不聪明表现的方向也不同,所谓卑贱者,也许在劳作和生产上很聪明,在政治决策上就不见得聪明;反之,庙堂的人在劳作上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但是在政治把控上则会明白许多。所以,这些东西不能摆在一个维度来比较。但是,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在众人之中的人也许会看到许多众人之上的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也是必然的。

  这方面,美国的智库制度显得更高明一些。美国是有一扇旋转门的,官方人士随着政党轮替会转到民间,很多人就在智库工作或者做其他的经济工作,而原本在智库或者经济工作上的一些人,就转到了官方工作,他们民间和官方之间并没有一道鸿沟。而这样的转换,使得民间和庙堂的智慧得以融合,实际上,也是信息的融合。

  而我们在这方面就欠缺一些,我们的庙堂和民间是有一道鸿沟的,再有情怀的人也只能说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话,忧而已。当下,民间人士很少能转到庙堂,尽管很多人有此志向。当然,民间的声音传到庙堂的也少之又少。我不禁想到中国的古代,那个时候很多官员都养有幕僚,这些幕僚有的就有机会转到庙堂,更多的,其实是民间和官方的一个衔接点,幕僚是接近民间的,但是也接近官方也就间接地接近了庙堂。所以,那时候,民间智慧和庙堂之会反而融合的更好一些。

  中国现在能不能有这样的幕僚制度出现呢?恐怕难度也很大,这不符合共产党的一贯的做派。因为从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官员也是人民的公务员,也应该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只是,理论和实践两者之间总是有距离的,而且这个距离有时候还蛮大的。

  怎么能够解决呢?智慧这个词,正好和“置喙”同音,于是我想到,没有旋转门,没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平滑转变,那么,就需要有民间有说话的机会,假如“不容置喙”,是没有可能把智慧展现出来的。不能展现的智慧,当然也相当于没有。

  “置喙”这东西,要放在广义上看,首先不是饭桌上厨房里随便说说,要有一个合适的出口。再也不一定就是口头表达,还可以书面表达,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谈,也可以从国际的角度谈。中国有一句成语叫“集思广益”,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知道和做到,还有很大的距离。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