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远见经纬 2021-02-01 15:06:17
作者:曹辛
随着中国《海警法》2月1日开始生效,日本菅义伟政府上周一直陷入深度焦虑中。日本政府连日来一直忙于开会商讨对策。最后的结论就是数日前日本官员强调的:考虑与美国拜登政府加强合作。日本外务省干部还强调:“将进行说明,使美方理解安保环境比奥巴马政府时期更加严峻。”
自拜登政府就职以来,因为领土领海纠纷和中、韩、朝、俄几乎集体闹遍的日本是最早邀请美国在区域内就领土领海事宜遏制中国的,核心就是:要把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的规定范围并达到了目的。现在日本目标又针对中国的《海警法》,而完全不顾中国颁布《海警法》的真实背景。在美国新政府刚刚就任的敏感时刻,在日本国内疫情不断恶化、政府支持率快速下跌之时,日本政府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证明:它是中美关系稳定最大的域内破坏性因素,并将继续如此。现实证明,中国恐怕只能同可以长期执政的、安倍式强势和理性的政府合作。
颁布《海警法》有利规范管理海洋争端
笔者很早就一直发文主张:鉴于中国与邻国存在领海和领土主权争端,用海警而不是用海军来管理涉及领海的矛盾会更加正式和方便,这也是国际惯例。笔者以往说的“警察化管理”,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海上小的冲突和矛盾经常都有,尤其在南海地区,但这毕竟不是外国武装侵略和占领中国领土,而是矛盾和纠纷,警察管理更加正当,只有领土受到外国入侵或者占领,海军管理的正当性才会毋庸置疑。同时,鉴于在南海与中国为邻的国家大多为中小国家,动辄动用海军的庞大力量,以武力管理则容易授人以柄。
用海警管理的另一大好处是:对武力冲突的程度和烈度比较好控制,毕竟海警的武力装备水平和海军是不一样的,处理海洋冲突和矛盾,武力足够,也不会滥用武力。
还有,颁布《海警法》客观上使得海上执法就有了依据。海警行使职权,必须执法有据,如何执法,也有规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规范,而不能滥用法律或者执法犯法,全世界海警都是如此,包括日本在内。
因此,中国颁布《海警法》,实际上是有利于中国周边,尤其是南海海上一般矛盾和冲突的规范,这比动辄动用海空军军力去处理矛盾,客观上说更有利于相关国家与中国发生的一般民事冲突和争端。依照笔者的判断:此次颁布《海警法》,应该就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尤其是当前中美关系处于高度敏感时期。
然而日本却不这样看,因为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的存在,日本反而动用国内舆论力量进行另类解读。
首先是由国家领导人出面,突显事态的严重性。1月30日,一部中国《海警法》就导致包括首相菅义伟、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外相茂木敏充、防卫相岸信夫和官房长官加藤胜信,管辖海上保安厅的国土交通相赤羽一嘉等就中国《海警法》2月1日开始实施召集专门会议,此前的26日,日本自民党还召开国防小组与安全保障调查会的联席会议,有人甚至呼吁修改法律,以便海上自卫队采取海上警卫行动。在日本政府的上述行为影响下,日本各界也认为中国此举会“激化区域情势”。
其次就是声称中国海警船只吨位大、中国海警武器装备水平高,依据就是有大炮和直升机。而事实上,海警的装备一是要能满足执法,二是能够自卫,而且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海警的装备水平肯定不是最高的。
因此,一切问题的根子在于:因为中日存在钓鱼岛主权争议,因此中国海警的一切行为都是敏感且有问题的。
日本发展经济靠中国,遏制中国靠美国
中日关系的另一大问题是:由于中国综合国力在日益壮大,而日本则在相对变小,又加上两国历史问题和当今的领海和领土争端,这使得日本感到不安全;而一旦日本国内政局开始不稳时,中日关系就会被日本政府炒作成日本国内议题,并借助外部力量把事态炒热,以借此政治上牟利,尤其是当政府即将开启走马灯式换届模式时,今天的菅义伟政府,就正处于支持率大跌的状态。而上述现象之所以成为规律性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日本发展经济靠中国,遏制中国靠美国的战略能够长期持续。否则一旦失去经济来源,日本也就难以在政治上长期以中国为敌了。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到,目前日本政府评估的结果是:日本对外贸易的26%到28%依靠中国市场,而美国只占14%。考虑到当前美国的疫情,美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应该更少一些,而中国对日本经济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为日本提供了中国这个世界少有的巨大销售和人力市场。这里还不包括人数巨大、购买力旺盛的中国游客市场。
不知道中国政府是不是也评估过:日本输入中国市场的是一般普通商品,还是中国必须的商品?这部分日本市场是否可以转移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如此,判断会更加清晰。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中日实力对比变化所导致的中国问题日益日本国内化,中国与日本政府的合作实际上当前存在着一个选择。目前两国关系的规律性现象是:凡是如安倍那样强势、长期执政和理性的政府,一旦中日双方谈妥某些议题,往往能够贯彻执行,大的事情上双方也能顾全大局;相反,弱势的日本政府则常常难以做到,甚至会成为麻烦,尤其是在中美关系处于高度敏感时期的今天,菅义伟近期的表现就是如此。因为日本的疫情状况日益严重,菅义伟政府对疫情的处理和发展经济之间未能做好平衡,导致国民不满,支持率大幅度降为30%左右。所以这一阶段中日关系的矛盾就很多,而且和菅义伟本人上述的背景和态度直接有关,从中国领导人公开表示有意加入CPTPP时他公开婉拒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鉴于当前中美关系的敏感和不确定性,安倍以后的中日关系如何发展,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会有直接的影响。
来源:远见经纬 2021-02-01 15:06:17
作者:曹辛
随着中国《海警法》2月1日开始生效,日本菅义伟政府上周一直陷入深度焦虑中。日本政府连日来一直忙于开会商讨对策。最后的结论就是数日前日本官员强调的:考虑与美国拜登政府加强合作。日本外务省干部还强调:“将进行说明,使美方理解安保环境比奥巴马政府时期更加严峻。”
自拜登政府就职以来,因为领土领海纠纷和中、韩、朝、俄几乎集体闹遍的日本是最早邀请美国在区域内就领土领海事宜遏制中国的,核心就是:要把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的规定范围并达到了目的。现在日本目标又针对中国的《海警法》,而完全不顾中国颁布《海警法》的真实背景。在美国新政府刚刚就任的敏感时刻,在日本国内疫情不断恶化、政府支持率快速下跌之时,日本政府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证明:它是中美关系稳定最大的域内破坏性因素,并将继续如此。现实证明,中国恐怕只能同可以长期执政的、安倍式强势和理性的政府合作。
颁布《海警法》有利规范管理海洋争端
笔者很早就一直发文主张:鉴于中国与邻国存在领海和领土主权争端,用海警而不是用海军来管理涉及领海的矛盾会更加正式和方便,这也是国际惯例。笔者以往说的“警察化管理”,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海上小的冲突和矛盾经常都有,尤其在南海地区,但这毕竟不是外国武装侵略和占领中国领土,而是矛盾和纠纷,警察管理更加正当,只有领土受到外国入侵或者占领,海军管理的正当性才会毋庸置疑。同时,鉴于在南海与中国为邻的国家大多为中小国家,动辄动用海军的庞大力量,以武力管理则容易授人以柄。
用海警管理的另一大好处是:对武力冲突的程度和烈度比较好控制,毕竟海警的武力装备水平和海军是不一样的,处理海洋冲突和矛盾,武力足够,也不会滥用武力。
还有,颁布《海警法》客观上使得海上执法就有了依据。海警行使职权,必须执法有据,如何执法,也有规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规范,而不能滥用法律或者执法犯法,全世界海警都是如此,包括日本在内。
因此,中国颁布《海警法》,实际上是有利于中国周边,尤其是南海海上一般矛盾和冲突的规范,这比动辄动用海空军军力去处理矛盾,客观上说更有利于相关国家与中国发生的一般民事冲突和争端。依照笔者的判断:此次颁布《海警法》,应该就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尤其是当前中美关系处于高度敏感时期。
然而日本却不这样看,因为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的存在,日本反而动用国内舆论力量进行另类解读。
首先是由国家领导人出面,突显事态的严重性。1月30日,一部中国《海警法》就导致包括首相菅义伟、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外相茂木敏充、防卫相岸信夫和官房长官加藤胜信,管辖海上保安厅的国土交通相赤羽一嘉等就中国《海警法》2月1日开始实施召集专门会议,此前的26日,日本自民党还召开国防小组与安全保障调查会的联席会议,有人甚至呼吁修改法律,以便海上自卫队采取海上警卫行动。在日本政府的上述行为影响下,日本各界也认为中国此举会“激化区域情势”。
其次就是声称中国海警船只吨位大、中国海警武器装备水平高,依据就是有大炮和直升机。而事实上,海警的装备一是要能满足执法,二是能够自卫,而且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海警的装备水平肯定不是最高的。
因此,一切问题的根子在于:因为中日存在钓鱼岛主权争议,因此中国海警的一切行为都是敏感且有问题的。
日本发展经济靠中国,遏制中国靠美国
中日关系的另一大问题是:由于中国综合国力在日益壮大,而日本则在相对变小,又加上两国历史问题和当今的领海和领土争端,这使得日本感到不安全;而一旦日本国内政局开始不稳时,中日关系就会被日本政府炒作成日本国内议题,并借助外部力量把事态炒热,以借此政治上牟利,尤其是当政府即将开启走马灯式换届模式时,今天的菅义伟政府,就正处于支持率大跌的状态。而上述现象之所以成为规律性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日本发展经济靠中国,遏制中国靠美国的战略能够长期持续。否则一旦失去经济来源,日本也就难以在政治上长期以中国为敌了。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到,目前日本政府评估的结果是:日本对外贸易的26%到28%依靠中国市场,而美国只占14%。考虑到当前美国的疫情,美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应该更少一些,而中国对日本经济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为日本提供了中国这个世界少有的巨大销售和人力市场。这里还不包括人数巨大、购买力旺盛的中国游客市场。
不知道中国政府是不是也评估过:日本输入中国市场的是一般普通商品,还是中国必须的商品?这部分日本市场是否可以转移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如此,判断会更加清晰。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中日实力对比变化所导致的中国问题日益日本国内化,中国与日本政府的合作实际上当前存在着一个选择。目前两国关系的规律性现象是:凡是如安倍那样强势、长期执政和理性的政府,一旦中日双方谈妥某些议题,往往能够贯彻执行,大的事情上双方也能顾全大局;相反,弱势的日本政府则常常难以做到,甚至会成为麻烦,尤其是在中美关系处于高度敏感时期的今天,菅义伟近期的表现就是如此。因为日本的疫情状况日益严重,菅义伟政府对疫情的处理和发展经济之间未能做好平衡,导致国民不满,支持率大幅度降为30%左右。所以这一阶段中日关系的矛盾就很多,而且和菅义伟本人上述的背景和态度直接有关,从中国领导人公开表示有意加入CPTPP时他公开婉拒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鉴于当前中美关系的敏感和不确定性,安倍以后的中日关系如何发展,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会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