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坦维·马丹:中印边界冲突或进一步把印度推向美国的怀抱

关键词: 中印关系 印度

来源:钝角网 2020-06-23 15:57:13

坦维·马丹:中印边界冲突或进一步把印度推向美国的怀抱

作者:坦维·马丹(Tanvi Madan);昀舒/译

印度官员现在的目标是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全球大国的关系,以制衡更加自信的中国。新德里和华盛顿可能会更加亲密。对中国行为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印关系。与此同时,印度人认为美国对全球力量平衡“不可或缺”。但对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的篮子里,新德里方面会有些犹豫。印度官员担心华盛顿的可靠性和美国对华政策的连贯性。

  去年10月,在印度南部的海边峰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和印度总理莫迪承诺在今年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这两个亚洲邻国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它们承诺将在2020年两国正式建交70周年之际加强合作。从贸易、军事代表团到古代文明关系的学术研究,双方官员们概述了70项联合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旨在加强中印合作。

  但2020年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加深,反而使两国间日益增长的竞争凸显。5月初以来,中国和印度军队一直在两国之间偏远、崎岖且经常存在争议的边界上的多个地点对峙。6月15日,中印士兵在加尔万河谷发生冲突,局势进一步升级。至少有20名印度士兵在冲突中丧生,中国士兵伤亡的数量不明(中国尚未披露任何伤亡数字)。据印度政府称,中国试图改变边界现状,进入或阻碍印度在两国都宣称拥有主权的领土上巡逻,从而引发了冲突。与此同时,中国官员指责印度煽动了这场暴力对峙。

  中印边界争端曾引起两国在1962年的全面战争,自那以后一直是摩擦的根源。尽管有这样的历史,上周的暴力事件仍加剧了紧张形势。这场小规模冲突是45年来中印边界首次出现的致命冲突。这也表明,尽管新德里和北京强调合作,他们的基本关系仍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关系,可能会蔓延成冲突。换句话说,喜马拉雅山麓的这场血腥冲突可能对亚洲的地缘政治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unnamed.jpg

  紧张关系的原因所在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印两国加深了外交关系。双方加强了经济联系,举行最高级别会议,并共同参与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区域性机构以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集团等多边组织。中国是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印度的投资已经从几年前微不足道的数额增长到目前(含计划中)的260亿美元左右,包括在科技领域。近年来,到中国留学的印度人越来越多,到印度旅游的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

  但这些加强合作的现象并不能掩盖两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过去十年中,长期存在的边界争端分别于2013年在德普桑平原和2014年在楚玛地区爆发,两国军队还于2017年在洞朗地区对峙了73天。在每次冲突中,印度都指责中国试图单方面改变领土现状,出动军队并在本不应该占据的位置建立永久存在。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继续困扰着双边关系,包括达赖喇嘛和西藏难民在印度的存在(这让中国很恼火)、中国对雅鲁藏布江水域的控制(这是印度的一个忧虑所在),以及新德里方面看来两国不平衡的经济关系。

  此外,新德里越来越感到被中国的影响力包围。北京不仅加强了与印度宿敌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而且还扩大了在其他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包括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以及更广阔的印度洋地区。就中国而言,北京一直对印度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亲密关系感到疑虑。中国官员担心印度会加入美国主导的平衡中国的战略计划。

  在全球机构层面,印度官员认为,中国试图阻止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uclear Suppliers Group)和联合国安理会(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等组织,从而阻碍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雄心。反过来,中国担心印度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联合国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等多边机构中加强与美国的协调将威胁中国的利益。

  “分水岭”

  在双方有争议的边界上,摩擦加剧在某种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在过去的十年里,印度在边界附近修建了包括道路和桥梁在内的基础设施,试图赶上中国的类似努力。但目前的对峙冲突不同于以前三场冲突的规模和强度。以前的小规模冲突都发生在一个地方,而这次的冲突几乎是同时在中印边境西部和东部的多个地方爆发的。在这一轮的冲突中,双方都部署了更多的军队,而且比以前的小冲突更具侵略性。卫星图像和当地报道显示,中国和印度在冲突发生后向该地区派遣了增援部队。

  6月15日的暴力事件有可能标志着一些分析人士所称的中印关系“分水岭时刻”的到来。这次冲突不仅造成自1975年10月以来边界上的首次死亡,而且明确表明现有的边界协定和议定书不起作用。这还表明,中国和印度官员在边界的哪些部分已经解决、哪些部分仍存在争议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北京方面现在宣称对加尔万河谷拥有主权,该地区自1962年以来从未成为冲突的导火索。这种僵局令人担忧地让人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认为边界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最终得知中方不接受现状,此后的一系列事件引发了1962年的中印战争。

  中国和印度官员目前正在军事和外交层面进行对话,以缓解紧张局势,但局势缓和可能并非易事。在这么多士兵丧生后,愤怒的印度公众会让莫迪更难接受边界现状的改变。但要想要把现状恢复至5月份中国军事行动之前,印度需要说服北京从多个地点撤出军队,或者用武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争议地区赶走。

  加尔万河谷的冲突可能会导致印度决策者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印度对6月17日两国外长会晤的解读比中国的要强硬得多。印度的声明指出,其外交部长苏杰生对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将对双边关系产生严重影响。”此后,一位印度官员直言不讳地指出,期望没有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影响是“可笑的”。有关印度电信行业采购指引发生变化、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外的报道,可能是一种信号,也暗示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些什么。

  延续僵局

  目前的僵局可能会削弱印度政府内部寻求与中国进行更多接触的人的影响力,他们认为加强经济联系将缓解政治紧张。许多过去支持这些温和政策的人现在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印度民众对中国的态度已经不那么友好,随着在加尔万河谷残忍冲突导致印度士兵伤亡的细节在印度媒体上传播,这种态度进一步恶化。冲突的消息传出后,很快就有人呼吁抵制中国产品。

  这场最新的小规模冲突清楚地表明,新德里必须做出一些关键的选择。在国内,政府可能会感到有必要改善印度的军事能力和边境基础设施,这将需要将资源从发展支出中向这些方面倾斜。此外,印度官员现在的目标是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全球大国的关系,以制衡更加自信的中国。新德里和华盛顿可能会更加亲密。对中国行为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印关系。与此同时,印度人认为美国对全球力量平衡“不可或缺”。但对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的篮子里,新德里方面会有些犹豫。印度官员担心华盛顿的可靠性和美国对华政策的连贯性。他们也不想惹恼俄罗斯,俄罗斯是印度重要的军事装备来源,也是印度为数不多的可能对中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合作伙伴之一。

  印度和中国当下达成一项新的、更有效的协议或妥协方案的可能性仍然很小。1986-87年的严重边界对峙使得拉吉夫·甘地总理在1988年对中国进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并随后达成了新的边界协定。但目前看来,这样一个积极的结果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即使达成新的协议,过去几周的积怨也会让印度对中国对未来协议的承诺产生怀疑。新德里将警惕地注意其北部山区边界是否有中国入侵的迹象。

  作者系布鲁金斯学会印度项目主任、外交政策研究部国际秩序与战略项目研究员,著有《命运三角:中国在冷战期间如何塑造美印关系》一书。本文译自《外交事务》网站,原文链接: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2020-06-22/china-losing-india

责任编辑: 昀舒

坦维·马丹:中印边界冲突或进一步把印度推向美国的怀抱

关键词: 中印关系 印度

来源:钝角网 2020-06-23 15:57:13

坦维·马丹:中印边界冲突或进一步把印度推向美国的怀抱

作者:坦维·马丹(Tanvi Madan);昀舒/译

印度官员现在的目标是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全球大国的关系,以制衡更加自信的中国。新德里和华盛顿可能会更加亲密。对中国行为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印关系。与此同时,印度人认为美国对全球力量平衡“不可或缺”。但对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的篮子里,新德里方面会有些犹豫。印度官员担心华盛顿的可靠性和美国对华政策的连贯性。

  去年10月,在印度南部的海边峰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和印度总理莫迪承诺在今年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这两个亚洲邻国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它们承诺将在2020年两国正式建交70周年之际加强合作。从贸易、军事代表团到古代文明关系的学术研究,双方官员们概述了70项联合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旨在加强中印合作。

  但2020年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加深,反而使两国间日益增长的竞争凸显。5月初以来,中国和印度军队一直在两国之间偏远、崎岖且经常存在争议的边界上的多个地点对峙。6月15日,中印士兵在加尔万河谷发生冲突,局势进一步升级。至少有20名印度士兵在冲突中丧生,中国士兵伤亡的数量不明(中国尚未披露任何伤亡数字)。据印度政府称,中国试图改变边界现状,进入或阻碍印度在两国都宣称拥有主权的领土上巡逻,从而引发了冲突。与此同时,中国官员指责印度煽动了这场暴力对峙。

  中印边界争端曾引起两国在1962年的全面战争,自那以后一直是摩擦的根源。尽管有这样的历史,上周的暴力事件仍加剧了紧张形势。这场小规模冲突是45年来中印边界首次出现的致命冲突。这也表明,尽管新德里和北京强调合作,他们的基本关系仍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关系,可能会蔓延成冲突。换句话说,喜马拉雅山麓的这场血腥冲突可能对亚洲的地缘政治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unnamed.jpg

  紧张关系的原因所在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印两国加深了外交关系。双方加强了经济联系,举行最高级别会议,并共同参与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区域性机构以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集团等多边组织。中国是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印度的投资已经从几年前微不足道的数额增长到目前(含计划中)的260亿美元左右,包括在科技领域。近年来,到中国留学的印度人越来越多,到印度旅游的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

  但这些加强合作的现象并不能掩盖两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过去十年中,长期存在的边界争端分别于2013年在德普桑平原和2014年在楚玛地区爆发,两国军队还于2017年在洞朗地区对峙了73天。在每次冲突中,印度都指责中国试图单方面改变领土现状,出动军队并在本不应该占据的位置建立永久存在。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继续困扰着双边关系,包括达赖喇嘛和西藏难民在印度的存在(这让中国很恼火)、中国对雅鲁藏布江水域的控制(这是印度的一个忧虑所在),以及新德里方面看来两国不平衡的经济关系。

  此外,新德里越来越感到被中国的影响力包围。北京不仅加强了与印度宿敌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而且还扩大了在其他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包括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以及更广阔的印度洋地区。就中国而言,北京一直对印度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亲密关系感到疑虑。中国官员担心印度会加入美国主导的平衡中国的战略计划。

  在全球机构层面,印度官员认为,中国试图阻止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uclear Suppliers Group)和联合国安理会(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等组织,从而阻碍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雄心。反过来,中国担心印度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联合国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等多边机构中加强与美国的协调将威胁中国的利益。

  “分水岭”

  在双方有争议的边界上,摩擦加剧在某种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在过去的十年里,印度在边界附近修建了包括道路和桥梁在内的基础设施,试图赶上中国的类似努力。但目前的对峙冲突不同于以前三场冲突的规模和强度。以前的小规模冲突都发生在一个地方,而这次的冲突几乎是同时在中印边境西部和东部的多个地方爆发的。在这一轮的冲突中,双方都部署了更多的军队,而且比以前的小冲突更具侵略性。卫星图像和当地报道显示,中国和印度在冲突发生后向该地区派遣了增援部队。

  6月15日的暴力事件有可能标志着一些分析人士所称的中印关系“分水岭时刻”的到来。这次冲突不仅造成自1975年10月以来边界上的首次死亡,而且明确表明现有的边界协定和议定书不起作用。这还表明,中国和印度官员在边界的哪些部分已经解决、哪些部分仍存在争议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北京方面现在宣称对加尔万河谷拥有主权,该地区自1962年以来从未成为冲突的导火索。这种僵局令人担忧地让人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认为边界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最终得知中方不接受现状,此后的一系列事件引发了1962年的中印战争。

  中国和印度官员目前正在军事和外交层面进行对话,以缓解紧张局势,但局势缓和可能并非易事。在这么多士兵丧生后,愤怒的印度公众会让莫迪更难接受边界现状的改变。但要想要把现状恢复至5月份中国军事行动之前,印度需要说服北京从多个地点撤出军队,或者用武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争议地区赶走。

  加尔万河谷的冲突可能会导致印度决策者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印度对6月17日两国外长会晤的解读比中国的要强硬得多。印度的声明指出,其外交部长苏杰生对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将对双边关系产生严重影响。”此后,一位印度官员直言不讳地指出,期望没有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影响是“可笑的”。有关印度电信行业采购指引发生变化、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外的报道,可能是一种信号,也暗示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些什么。

  延续僵局

  目前的僵局可能会削弱印度政府内部寻求与中国进行更多接触的人的影响力,他们认为加强经济联系将缓解政治紧张。许多过去支持这些温和政策的人现在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印度民众对中国的态度已经不那么友好,随着在加尔万河谷残忍冲突导致印度士兵伤亡的细节在印度媒体上传播,这种态度进一步恶化。冲突的消息传出后,很快就有人呼吁抵制中国产品。

  这场最新的小规模冲突清楚地表明,新德里必须做出一些关键的选择。在国内,政府可能会感到有必要改善印度的军事能力和边境基础设施,这将需要将资源从发展支出中向这些方面倾斜。此外,印度官员现在的目标是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全球大国的关系,以制衡更加自信的中国。新德里和华盛顿可能会更加亲密。对中国行为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印关系。与此同时,印度人认为美国对全球力量平衡“不可或缺”。但对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的篮子里,新德里方面会有些犹豫。印度官员担心华盛顿的可靠性和美国对华政策的连贯性。他们也不想惹恼俄罗斯,俄罗斯是印度重要的军事装备来源,也是印度为数不多的可能对中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合作伙伴之一。

  印度和中国当下达成一项新的、更有效的协议或妥协方案的可能性仍然很小。1986-87年的严重边界对峙使得拉吉夫·甘地总理在1988年对中国进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并随后达成了新的边界协定。但目前看来,这样一个积极的结果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即使达成新的协议,过去几周的积怨也会让印度对中国对未来协议的承诺产生怀疑。新德里将警惕地注意其北部山区边界是否有中国入侵的迹象。

  作者系布鲁金斯学会印度项目主任、外交政策研究部国际秩序与战略项目研究员,著有《命运三角:中国在冷战期间如何塑造美印关系》一书。本文译自《外交事务》网站,原文链接: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2020-06-22/china-losing-india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