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访欧之后:欧洲对华疑虑能消?中美欧关系如何发展?

关键词: 中国-欧盟关系 欧盟 欧洲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贸易战

来源:钝角网综编 2019-03-28 16:57:39

访欧之后:欧洲对华疑虑能消?中美欧关系如何发展?

作者:昀舒

总体而言,中国领导人此次欧洲行再一次凸显了美欧在应对中国时的不同策略和手法。欧盟领导人也明确表示,他们内部的对华外交主调一致,虽然有不同声音,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对于美国所表达的忧虑甚至反对意见,欧盟不会一味地跟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反而处于了被动甚至孤立的地位,对中国固有的那种忧虑可能会更深。

  2、与华为合作建设5G

  在5G建设方面,尽管美国要求欧洲排除与华为的合作,但3月26日,欧盟就5G建设提出纲领性方针,其中,没有特别要求欧盟各国排斥华为等中国企业的设备。虽然欧盟明确表示,需要对华为的安全性进行验证,但与美国的要求相比,区别非常鲜明。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也指出,从德法两国应对习近平来访的姿态,以及欧盟对待华为的策略可以看出,欧美在对华战略上,分歧在加剧。尤其关于在“5G”是否采用华为技术等中国企业的产品,欧美的分歧愈发明显。

  德国显示出不会排除特定企业的方针,意大利对与华为开展合作态度积极。葡萄牙的大型电信运营商2018年12月与华为签订了第5代移动通信合作备忘录。

  一方面,力争与美国特朗普政府强化关系的波兰以涉嫌进行间谍活动为由,逮捕了华为当地法人的男性员工,显示出强硬姿态。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对华为的态度大相径庭。作为欧盟无法汇总出统一的应对方针。

  另一方面,欧盟的建议中指出,强化5G的安全对策“对于确保欧洲的战略独立性至关重要”,呼吁欧盟共同强化监视。虽然并未直接点名,不过透露出对中国企业的警惕感。

  欧盟建议的具体内容方面,要求成员国在6月底之前完成5G安全保障层面的风险评估。同时对于5G频段及相关政府采购投标的中标企业,敦促提高安全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欧盟层面共享信息,力争2019年底之前就欧盟共通的应对政策达成协议。

  而美国将中国企业视为安全上威胁的思想越来越强烈。2018年8月通过的国防授权法规定从2019年8月起禁止美国政府部门采购华为等5家中国企业的产品,2020年8月起取消与使用华为产品的企业的交易。欧洲是5G重要的国际市场,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曾在2019年2月专程赶赴欧洲提醒盟国警惕中国电信巨头华为5G设备的风险性。

  而欧盟委员会的风险管理策略很可能让华盛顿方面感到不快。美国已经与德国和英国等几个大的欧盟成员国发生冲突,因为这些国家决定不排除与华为签订新的5G产品供应合同。

  外媒关注:中美欧关系如何发展

  对于中国领导人欧洲行程,西方媒体予以足够的关注。

  德国《南德意志报》刊登题为“关于猜忌和平衡”的文章,总结此次四方峰会的基调是:欧盟领导人希望重新谈判与中国的关系,并向其它欧洲国家发出信号。文章还指出,中欧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不平衡的一个原因是欧盟国家的不团结。

  瑞士的《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认为欧盟几位领导人面对中国显示出了更多自信,更敢于表达诉求。文章总结了欧盟委员会拟定的对华关系“十点计划”的内容,其中包括要求中方遵循平等、互利、公开透明的原则,呼吁各成员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不能放弃欧盟共同的基本价值和法律。

  整体而言,西方媒体,尤其是欧洲国家媒体看到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此次访问的两个基调:一是合作,二是释疑。英国《电讯报》的一篇报道说,习近平和法德领导人握手背后依然存在很深的疑虑,即欧洲究竟是把中国当作朋友还是敌人。

  在和欧洲领导人会晤过程中,习近平也在尝试消除欧洲对中国的疑虑,尤其在投资和网络安全领域。新加坡《海峡时报》3月27日一篇文章说,习近平2018年达沃斯演讲聚焦自由贸易一年后,中国似乎软化了外交政策立场。

  美国媒体的关注则不同。《华盛顿邮报》刊文《中国在欧洲烙下印记》,其中引述专家的观点认为白宫对欧盟时而采取敌视的贸易政策,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由于特朗普的民族主义议程,欧洲对美国禁止华为、禁止参与一带一路都持怀疑态度。

  《纽约时报》则在刊发题为《欧洲是一个正在被攻击的软目标》的文章,直言不讳地指出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要么将欧洲视为竞争对手,要么视为附庸。贸易战已经让欧洲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每一周都在进行新的恐吓”,这让欧洲变得更为脆弱。

  文章解释称,欧洲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警钟。他们必须决定,他们是否可以设想欧洲大陆被更大的强国在竞争中瓜分的前景,还是希望重新获得足够的集体力量和常理意识,以便控制自己的命运。其中,5G网络将是一个考验。尽管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外界对其安全性仍存在强烈质疑。欧洲也有其他选择。

  3月28日,美国贸易磋商高级别团队将再度来到北京进行谈判,双方很可能在如何撤销之前加征的关税、中国如何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及文本细节上继续磋商。习近平此次欧洲行强调的多边主义也向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出明确信号。

  总体而言,中国领导人此次欧洲行再一次凸显了美欧在应对中国时的不同策略和手法。欧盟领导人也明确表示,他们内部的对华外交主调一致,虽然有不同声音,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对于美国所表达的忧虑甚至反对意见,欧盟不会一味地跟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反而处于了被动甚至孤立的地位,对中国固有的那种忧虑可能会更深。

  综合自NYT、DW、《南华早报》等

责任编辑: 昀舒

访欧之后:欧洲对华疑虑能消?中美欧关系如何发展?

关键词: 中国-欧盟关系 欧盟 欧洲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贸易战

来源:钝角网综编 2019-03-28 16:57:39

访欧之后:欧洲对华疑虑能消?中美欧关系如何发展?

作者:昀舒

总体而言,中国领导人此次欧洲行再一次凸显了美欧在应对中国时的不同策略和手法。欧盟领导人也明确表示,他们内部的对华外交主调一致,虽然有不同声音,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对于美国所表达的忧虑甚至反对意见,欧盟不会一味地跟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反而处于了被动甚至孤立的地位,对中国固有的那种忧虑可能会更深。

  访欧成果:中欧未来的合作事关双方的战略格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6日结束访欧行程,回国前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并在论坛中致辞,四位领导人进行了会晤。

9f7d91e007f928a6a1f581dc0d081cc9_w.jpg

  由于欧盟在此次访问之前刚刚发布对华新政建议,外界对习近平访欧的期待并不高,西方甚至认为习近平将迎来和欧洲领导人的一场“对峙”,然而从此次访欧的结果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习近平访欧前,意大利官方已经释放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信号,双方在习近平访问意大利期间完成了签署。意大利成为G7国家和西欧国家中第一个以文件形式支持并且加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

  在法国,马克龙携夫人3月24日前往南法城市尼斯迎接习近平,全程以国事访问的规格接待,马克龙还向习近平赠送一本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法国《巴黎人报》评论称,《论语导读》原著非常珍贵,法国把它作为国礼送给习近平,突显出中欧交往历史的悠久。

  3月25日,中法签下预估价值为340亿美元的空客飞机大单,同时法国电力公司和中国能源投资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11亿美元的风力发电协议。当天,马克龙在会谈中公开表示,愿和中国对接法国“未来工业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且愿意积极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马克龙还主张加强欧盟互联互通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习近平表示,双方要深化核能、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农业、金融、养老服务等新兴领域合作步伐,并且落实好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示范项目。

  在2018年底中国发布的最新対欧政策文件中,中国在科技合作方面的阐述比以前更为详尽和进取,领域包括前沿学科、信息通信、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这些领域中的很多都是未来科技大国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以及解决未来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方案,这种合作的格局远远超过了单纯的贸易往来,中欧未来的合作事关双方的战略格局。

  3月26日,中欧法德峰会上,容克表示,欧盟和中国是合作伙伴,欧中合作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大事。而马克龙和默克尔也表示愿意同中方一道推动多边主义进程。中国和欧洲是国际上两大重要力量,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

  欧盟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决不可小觑。若如马克龙所说,中国和欧盟的产业政策能够对接,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成为未来工业上的紧密伙伴,其影响力不亚于和美国解决了棘手的贸易争端,且相比来讲更为深远。而在美国的不断退群中,中欧合作更值得期待。

  焦点问题:一带一路和5G合作疑虑能消?

  中欧关系的发展值得期待,但围绕一带一路和5G等问题,加上美国影响,双方依然存在需要弥合的分歧。

  1、一带一路

  尽管美国明确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并一直敦促盟国和其它国家不要参加中国的这项计划,但这没能阻止意大利签署加入“一带一路”备忘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3月22日,习近平在罗马与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共同出席的记者会上,习近平表示,中国与欧洲自古就以丝绸之路连接,中国愿意在新的时代,为意大利的基础建设、港湾整备、海上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帮助。

  而马塔雷拉则强调,新的丝绸之路必须是双向的,不是一方强加于人的投资。马塔雷拉还说,中国的对外开放,还需要让外界以能够清晰看到开放实质的切实形式展现。这个说法,被认为是意大利希望其产品能够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而不是单方面地接受中国资本。

  而且,为了表明与中国的合作不具有政治含义,意大利总理孔特3月23日与习近平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后表示,该备忘录“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另外,对于习近平的提升中欧友好关系、希望欧盟成员国更加团结的表态,马克龙则明确表示,中国与欧洲存在完全不同的认识,双方是竞争关系。马克龙还表示,希望中国真正尊重欧洲国家为团结一致进行的努力。有关报道指出,这是法方当面向中方表达中国与意大利单独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强行在西方世界推进“一带一路”的不满。

  3月26日的四方会谈后,默克尔表示:“我认为,‘丝绸之路’项目非常重要。我们欧洲人希望在这个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并积极参与。”默克尔还强调说,期待着在实施这个项目时有“某些互惠”。她认为:“这个项目本身能显示出我们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

  不过,马克龙则再度强调,欧盟与中国需要尊重对方的利益,双方的合作关系必须保持平衡状态。法国官员将中国描述为既是挑战也是合作伙伴,这显示出对中国在基础建设和通讯产业上表现出的攻势姿态,存在强烈警惕的心态。

  对此,习近平强调希望欧盟成员国更加团结和经济繁荣,并表示,2019年的首次外访,他选择欧洲,就是中国重视与欧洲合作的切实表现。

  在3月26日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曾在中国教书的意大利经济发展部的副部长杰拉奇称:“现实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想加入‘一带一路’。”杰拉奇说:“这是一种竞争,所以我理解他们(其他欧洲国家)的嫉妒。”他还表示:“如果意大利想成为中国丝绸之路的终点,那势必会影响到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法国马赛等地。”

  杰拉奇还说:“(意大利)这么做是基于本国的利益……慢慢地,会有更多的国家签。欧洲是团结的。”值得注意的是,3月27日,卢森堡与中国签署协议,同意与北京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展开合作。

  2、与华为合作建设5G

  在5G建设方面,尽管美国要求欧洲排除与华为的合作,但3月26日,欧盟就5G建设提出纲领性方针,其中,没有特别要求欧盟各国排斥华为等中国企业的设备。虽然欧盟明确表示,需要对华为的安全性进行验证,但与美国的要求相比,区别非常鲜明。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也指出,从德法两国应对习近平来访的姿态,以及欧盟对待华为的策略可以看出,欧美在对华战略上,分歧在加剧。尤其关于在“5G”是否采用华为技术等中国企业的产品,欧美的分歧愈发明显。

  德国显示出不会排除特定企业的方针,意大利对与华为开展合作态度积极。葡萄牙的大型电信运营商2018年12月与华为签订了第5代移动通信合作备忘录。

  一方面,力争与美国特朗普政府强化关系的波兰以涉嫌进行间谍活动为由,逮捕了华为当地法人的男性员工,显示出强硬姿态。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对华为的态度大相径庭。作为欧盟无法汇总出统一的应对方针。

  另一方面,欧盟的建议中指出,强化5G的安全对策“对于确保欧洲的战略独立性至关重要”,呼吁欧盟共同强化监视。虽然并未直接点名,不过透露出对中国企业的警惕感。

  欧盟建议的具体内容方面,要求成员国在6月底之前完成5G安全保障层面的风险评估。同时对于5G频段及相关政府采购投标的中标企业,敦促提高安全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欧盟层面共享信息,力争2019年底之前就欧盟共通的应对政策达成协议。

  而美国将中国企业视为安全上威胁的思想越来越强烈。2018年8月通过的国防授权法规定从2019年8月起禁止美国政府部门采购华为等5家中国企业的产品,2020年8月起取消与使用华为产品的企业的交易。欧洲是5G重要的国际市场,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曾在2019年2月专程赶赴欧洲提醒盟国警惕中国电信巨头华为5G设备的风险性。

  而欧盟委员会的风险管理策略很可能让华盛顿方面感到不快。美国已经与德国和英国等几个大的欧盟成员国发生冲突,因为这些国家决定不排除与华为签订新的5G产品供应合同。

  外媒关注:中美欧关系如何发展

  对于中国领导人欧洲行程,西方媒体予以足够的关注。

  德国《南德意志报》刊登题为“关于猜忌和平衡”的文章,总结此次四方峰会的基调是:欧盟领导人希望重新谈判与中国的关系,并向其它欧洲国家发出信号。文章还指出,中欧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不平衡的一个原因是欧盟国家的不团结。

  瑞士的《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认为欧盟几位领导人面对中国显示出了更多自信,更敢于表达诉求。文章总结了欧盟委员会拟定的对华关系“十点计划”的内容,其中包括要求中方遵循平等、互利、公开透明的原则,呼吁各成员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不能放弃欧盟共同的基本价值和法律。

  整体而言,西方媒体,尤其是欧洲国家媒体看到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此次访问的两个基调:一是合作,二是释疑。英国《电讯报》的一篇报道说,习近平和法德领导人握手背后依然存在很深的疑虑,即欧洲究竟是把中国当作朋友还是敌人。

  在和欧洲领导人会晤过程中,习近平也在尝试消除欧洲对中国的疑虑,尤其在投资和网络安全领域。新加坡《海峡时报》3月27日一篇文章说,习近平2018年达沃斯演讲聚焦自由贸易一年后,中国似乎软化了外交政策立场。

  美国媒体的关注则不同。《华盛顿邮报》刊文《中国在欧洲烙下印记》,其中引述专家的观点认为白宫对欧盟时而采取敌视的贸易政策,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由于特朗普的民族主义议程,欧洲对美国禁止华为、禁止参与一带一路都持怀疑态度。

  《纽约时报》则在刊发题为《欧洲是一个正在被攻击的软目标》的文章,直言不讳地指出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要么将欧洲视为竞争对手,要么视为附庸。贸易战已经让欧洲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每一周都在进行新的恐吓”,这让欧洲变得更为脆弱。

  文章解释称,欧洲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警钟。他们必须决定,他们是否可以设想欧洲大陆被更大的强国在竞争中瓜分的前景,还是希望重新获得足够的集体力量和常理意识,以便控制自己的命运。其中,5G网络将是一个考验。尽管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外界对其安全性仍存在强烈质疑。欧洲也有其他选择。

  3月28日,美国贸易磋商高级别团队将再度来到北京进行谈判,双方很可能在如何撤销之前加征的关税、中国如何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及文本细节上继续磋商。习近平此次欧洲行强调的多边主义也向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出明确信号。

  总体而言,中国领导人此次欧洲行再一次凸显了美欧在应对中国时的不同策略和手法。欧盟领导人也明确表示,他们内部的对华外交主调一致,虽然有不同声音,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对于美国所表达的忧虑甚至反对意见,欧盟不会一味地跟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反而处于了被动甚至孤立的地位,对中国固有的那种忧虑可能会更深。

  综合自NYT、DW、《南华早报》等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