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兰德】一带一路版图:中国在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来源:兰德公司 2018-12-06 11:38:06

【兰德】一带一路版图:中国在发展中国家

作者:Andrew Scobell等,吴天昊编译

尽管中美之间是竞争关系,但两国间开展合作是可行的。为此,美国应通过寻找利益契合点来与中国进行合作,但必须认识到任何合作都将注定是有限的。美国应认识到,中美间的合作会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在越靠近中国的地区(如东南亚),中美间的合作将越困难。反之,在远离中国的地区(如中东),两国间的合作将相对容易。

  1

  中国在发展中世界开展活动情况

  报告指出,促使中国加强与发展中世界接触的驱动力主要包括:一是中国致力于维持国内经济增长,并认为发展中世界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二是中国希望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来提升其全球影响力;三是随着海外投资的不断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国民到国外生活、工作和旅游,中国认识到必须确保这些海外利益的安全;四是中国致力于通过与开放、准入及欠发达地区加强接触,来弥补其在那些被美盟控制、进入受限的发达地区(东北亚、北美及欧洲)的损失。

中国与不同地区.jpg  

中国与不同地区开展政治、经济与军事交流情况。

  (一)在东南亚。东南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发展中地区。那里有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国际贸易商品进入南海和马六甲海峡的通道,也是海外华侨最主要的居住地。中国在东南亚的利益主要包括:一是致力于保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包括坚持对南海岛礁的主权声索以及强化在该地区的海上存在和海上作战能力;二是寻求促进和保护在该地区的贸易、投资及其他联系,以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三是寻求推动和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其他域外行为体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中国致力于通过更紧密的联通与贸易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提升地区影响力。过去十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接触最多。与其他发展中地区不同,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贸易更侧重于加工产品的双向交易,而不是中国单方面购买原材料。

  (二)在大洋洲。大洋洲一方面是中国在亚太地区重要性最小的国家,另一方面其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也在与日俱增。在该地区,中国最重视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是大洋洲地区最大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行为体,均与中国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尽管澳大利亚是美国关系紧密的盟国,新西兰是美国关键伙伴国,但北京方面相信,政治与经济交流将使这两个国家不再支持美国的遏华举措或抵制中国的海上主权声索。

  经济上,中国主要关心大洋洲的自然资源。2006年,中国建立了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与合作论坛(CPIC),以便提供一个地区高层对话与合作的平台。中国与大洋洲的贸易往来涉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即主要从上述两个国家进口矿产资源及矿物燃料,并向对方出口加工产品和机械。中国在大洋洲的投资基本集中在澳大利亚。

  (三)在中亚。1991年,当中国首次与新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接触时,中亚便成为中国高度重视的地区。北京方面注重发展与周边这些国家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包括:一是确保国内稳定和民族团结,特别是应对中国西部西藏与维吾尔少数民族的动乱;二是通过解决边境纠纷及联合管控跨境少数民族居民,来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局势可预测性及政教分离;三是主要通过多边的上合组织来提升中国的地区影响力,限制其他域外大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四是发展和保护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重点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来获取中亚的石油与天然气。

  尽管俄罗斯将中亚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但中俄间通过上合组织找到了在该地区开展合作的空间,而且北京方面也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地区合作伙伴。习主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中亚地区首次提出的,而且中国为该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尽管中国主宰了中亚地区的贸易,但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额占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较小,且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的碳氢化合物领域。中国主要寻求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就采矿和油气项目进行合作。中国还围绕反恐行动积极与中亚国家开展高层军事访问、军事交流及联合演习,这表明地区安全也是中国关注的重点。通过巧妙地进行外交、基础设施投资及军事合作,中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国形象。

  (四)在南亚。南亚已经成为中国拓展自身利益与影响力,提升地区事务参与度的关键地区。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目标是化解由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伊斯兰教主义者煽动的维吾尔民族主义对国内维稳构成的威胁;抵消印度不断增强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实力;保护中国在南亚的投资和商业活动。

  与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地区不同,中国从南亚进口的商品很大一部分是加工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印度。中国在该地区关系最密切的伙伴是巴基斯坦,它被中国视为与印度抗衡的关键力量。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文化影响力较小,而是更担心该地区的文化(主要是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流入中国。尽管中国主要与印度有贸易往来,但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绝大多数都投向了巴基斯坦,重点涉及道路、铁路和输油管道建设,以便连接新疆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有助于中国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并使中国的出口商品通过陆路运往位于南亚阿拉伯一侧的深水港。2000年以来,中国成为南亚主要常规武器的重要供应商。2000年至2014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购买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出口武器。

一带一路.jpg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示意图

  (五)在中东。中东地区对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它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陆上和海上部分的中心,现正取代非洲成为中国在亚太以外最重要的地区。在中东,中国主要有三方面的利益:一是确保能够获取该地区的能源,保持贸易流通,保护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和近50万的华人;二是通过参与伊核谈判等重要事务,增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三是通过阻止武装宗教团体或异端宗教组织获得精神和物质支持,来确保中国周边国家内部与外部的安全与稳定。

  目前,中国从中东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石油,并参与海湾国家及伊朗的许多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在军事上参与中东事务的力度始终非常有限。然而,中国军队在地区的活动日益活跃,包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港口访问、参加索马里沿岸反海盗巡逻、从动乱地区撤侨等。

  (六)在非洲。非洲一直是关键地区,其对中国的重要性不断增长,而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和参与地区事务的力度也在日益提升。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利益主要包括:一是寻求获取自然资源,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二是寻求强化其作为全球大国和发展中世界领导者地位的合法性,并倡导“不干涉主权国家内政”原则;三是为中国加工产品寻找出口市场;四是希望非洲在政治上足够稳定和安全,以保护中国国民的安全和经济利益。

  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双边和多边高层接触,并借此宣布地区接触战略,推出宏大的双边贸易、投资与援助倡议等。中国通过在非洲开展积极的公共外交来转变当地民众对华负面认知。中国对外援助额的一半投向非洲。这种援助主要通过官方渠道实施,并且旨在实现互惠,而不是为了消除当地贫困。尽管中国对非洲的安全事务长期持不干涉态度,但恐怖主义、绑架、反华示威及社会动乱已经对中国在非公民造成了影响。为此,中国决定以更积极的姿态予以应对,包括加强东道国能力建设、更多地使用中国的保安公司等。中国还扩大了在非洲的维和参与力度,包括参加联合国在马里、利比里亚、刚果、苏丹和南苏丹的维和行动,并在吉布提建立了一处基地。尽管中国宣称该基地是为了提供后勤支援,但外界却将其称为中国首个海外军事设施。

  (七)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对中国而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重要性最小,其地理位置遥远,仅占中国对外贸易的很小份额。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寻求与拉美国家开展合作,以便赢得该地区对中国国际倡议的支持;二是寻求扩大贸易与投资机遇,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增长;三是争取拉美国家对“一个中国”政策的支持,动摇台湾在拉美地区的根基。

  尽管过去10年中国在拉美地区的贸易与投资额大幅增加,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与该地区的经济交流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拉美地区一直是中国食品与原材料的主要来源地,也是中国加工产品和机械的出口市场。中国致力于强化与主要地区经济体的贸易往来,并始终愿意提供巨额金融支持以换取当地的资源。为降低原材料在双方贸易中的比重,中国越来越重视向基础设施、农业及高附加值产品投资。而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陷入政治动荡或金融危机的国家则对中国的投资格外感兴趣。

3中国将.jpg  

中国将自身安全环境分为以本土中心的四层安全圈。

责任编辑:

【兰德】一带一路版图:中国在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来源:兰德公司 2018-12-06 11:38:06

【兰德】一带一路版图:中国在发展中国家

作者:Andrew Scobell等,吴天昊编译

尽管中美之间是竞争关系,但两国间开展合作是可行的。为此,美国应通过寻找利益契合点来与中国进行合作,但必须认识到任何合作都将注定是有限的。美国应认识到,中美间的合作会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在越靠近中国的地区(如东南亚),中美间的合作将越困难。反之,在远离中国的地区(如中东),两国间的合作将相对容易。

  1

  中国在发展中世界开展活动情况

  报告指出,促使中国加强与发展中世界接触的驱动力主要包括:一是中国致力于维持国内经济增长,并认为发展中世界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二是中国希望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来提升其全球影响力;三是随着海外投资的不断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国民到国外生活、工作和旅游,中国认识到必须确保这些海外利益的安全;四是中国致力于通过与开放、准入及欠发达地区加强接触,来弥补其在那些被美盟控制、进入受限的发达地区(东北亚、北美及欧洲)的损失。

中国与不同地区.jpg  

中国与不同地区开展政治、经济与军事交流情况。

  (一)在东南亚。东南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发展中地区。那里有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国际贸易商品进入南海和马六甲海峡的通道,也是海外华侨最主要的居住地。中国在东南亚的利益主要包括:一是致力于保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包括坚持对南海岛礁的主权声索以及强化在该地区的海上存在和海上作战能力;二是寻求促进和保护在该地区的贸易、投资及其他联系,以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三是寻求推动和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其他域外行为体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中国致力于通过更紧密的联通与贸易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提升地区影响力。过去十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接触最多。与其他发展中地区不同,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贸易更侧重于加工产品的双向交易,而不是中国单方面购买原材料。

  (二)在大洋洲。大洋洲一方面是中国在亚太地区重要性最小的国家,另一方面其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也在与日俱增。在该地区,中国最重视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是大洋洲地区最大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行为体,均与中国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尽管澳大利亚是美国关系紧密的盟国,新西兰是美国关键伙伴国,但北京方面相信,政治与经济交流将使这两个国家不再支持美国的遏华举措或抵制中国的海上主权声索。

  经济上,中国主要关心大洋洲的自然资源。2006年,中国建立了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与合作论坛(CPIC),以便提供一个地区高层对话与合作的平台。中国与大洋洲的贸易往来涉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即主要从上述两个国家进口矿产资源及矿物燃料,并向对方出口加工产品和机械。中国在大洋洲的投资基本集中在澳大利亚。

  (三)在中亚。1991年,当中国首次与新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接触时,中亚便成为中国高度重视的地区。北京方面注重发展与周边这些国家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包括:一是确保国内稳定和民族团结,特别是应对中国西部西藏与维吾尔少数民族的动乱;二是通过解决边境纠纷及联合管控跨境少数民族居民,来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局势可预测性及政教分离;三是主要通过多边的上合组织来提升中国的地区影响力,限制其他域外大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四是发展和保护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重点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来获取中亚的石油与天然气。

  尽管俄罗斯将中亚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但中俄间通过上合组织找到了在该地区开展合作的空间,而且北京方面也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地区合作伙伴。习主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中亚地区首次提出的,而且中国为该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尽管中国主宰了中亚地区的贸易,但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额占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较小,且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的碳氢化合物领域。中国主要寻求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就采矿和油气项目进行合作。中国还围绕反恐行动积极与中亚国家开展高层军事访问、军事交流及联合演习,这表明地区安全也是中国关注的重点。通过巧妙地进行外交、基础设施投资及军事合作,中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国形象。

  (四)在南亚。南亚已经成为中国拓展自身利益与影响力,提升地区事务参与度的关键地区。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目标是化解由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伊斯兰教主义者煽动的维吾尔民族主义对国内维稳构成的威胁;抵消印度不断增强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实力;保护中国在南亚的投资和商业活动。

  与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地区不同,中国从南亚进口的商品很大一部分是加工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印度。中国在该地区关系最密切的伙伴是巴基斯坦,它被中国视为与印度抗衡的关键力量。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文化影响力较小,而是更担心该地区的文化(主要是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流入中国。尽管中国主要与印度有贸易往来,但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绝大多数都投向了巴基斯坦,重点涉及道路、铁路和输油管道建设,以便连接新疆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有助于中国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并使中国的出口商品通过陆路运往位于南亚阿拉伯一侧的深水港。2000年以来,中国成为南亚主要常规武器的重要供应商。2000年至2014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购买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出口武器。

一带一路.jpg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示意图

  (五)在中东。中东地区对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它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陆上和海上部分的中心,现正取代非洲成为中国在亚太以外最重要的地区。在中东,中国主要有三方面的利益:一是确保能够获取该地区的能源,保持贸易流通,保护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和近50万的华人;二是通过参与伊核谈判等重要事务,增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三是通过阻止武装宗教团体或异端宗教组织获得精神和物质支持,来确保中国周边国家内部与外部的安全与稳定。

  目前,中国从中东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石油,并参与海湾国家及伊朗的许多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在军事上参与中东事务的力度始终非常有限。然而,中国军队在地区的活动日益活跃,包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港口访问、参加索马里沿岸反海盗巡逻、从动乱地区撤侨等。

  (六)在非洲。非洲一直是关键地区,其对中国的重要性不断增长,而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和参与地区事务的力度也在日益提升。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利益主要包括:一是寻求获取自然资源,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二是寻求强化其作为全球大国和发展中世界领导者地位的合法性,并倡导“不干涉主权国家内政”原则;三是为中国加工产品寻找出口市场;四是希望非洲在政治上足够稳定和安全,以保护中国国民的安全和经济利益。

  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双边和多边高层接触,并借此宣布地区接触战略,推出宏大的双边贸易、投资与援助倡议等。中国通过在非洲开展积极的公共外交来转变当地民众对华负面认知。中国对外援助额的一半投向非洲。这种援助主要通过官方渠道实施,并且旨在实现互惠,而不是为了消除当地贫困。尽管中国对非洲的安全事务长期持不干涉态度,但恐怖主义、绑架、反华示威及社会动乱已经对中国在非公民造成了影响。为此,中国决定以更积极的姿态予以应对,包括加强东道国能力建设、更多地使用中国的保安公司等。中国还扩大了在非洲的维和参与力度,包括参加联合国在马里、利比里亚、刚果、苏丹和南苏丹的维和行动,并在吉布提建立了一处基地。尽管中国宣称该基地是为了提供后勤支援,但外界却将其称为中国首个海外军事设施。

  (七)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对中国而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重要性最小,其地理位置遥远,仅占中国对外贸易的很小份额。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寻求与拉美国家开展合作,以便赢得该地区对中国国际倡议的支持;二是寻求扩大贸易与投资机遇,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增长;三是争取拉美国家对“一个中国”政策的支持,动摇台湾在拉美地区的根基。

  尽管过去10年中国在拉美地区的贸易与投资额大幅增加,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与该地区的经济交流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拉美地区一直是中国食品与原材料的主要来源地,也是中国加工产品和机械的出口市场。中国致力于强化与主要地区经济体的贸易往来,并始终愿意提供巨额金融支持以换取当地的资源。为降低原材料在双方贸易中的比重,中国越来越重视向基础设施、农业及高附加值产品投资。而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陷入政治动荡或金融危机的国家则对中国的投资格外感兴趣。

3中国将.jpg  

中国将自身安全环境分为以本土中心的四层安全圈。

  2

  中国的安全圈及关键地区伙伴国

  报告认为,中国将自身安全环境分为以本土中心的四层安全圈。其中,最内侧的第一层覆盖中国大陆及台湾;第二层覆盖与中国陆地和海上边境线接邻的陆地和水域,包括东南亚、中亚和南亚部分地区;第三层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包括东南亚、中亚、南亚部分地区及大洋洲所有地区;第四层覆盖亚洲以外的其他所有地区,包括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在上述地区,中国还将一些国家确定为关键伙伴国,与之建立长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一)横跨第二层和第三层安全圈的关键伙伴国:俄罗斯与巴基斯坦

  俄罗斯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关键伙伴国。尽管俄罗斯在地理位置上并不位于该地区,但从其国土面积、与中亚国家的历史渊源及地区影响力看,俄罗斯毫无疑问是中国在中亚地区最重要的伙伴国。中俄两国绵延的陆上边境线突显出俄罗斯对中国的战略价值。尽管中俄协同有其局限性,但双方致力于在军事和能源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在中亚地区,俄罗斯更专注于军事事务,而中国则更关注经济事务,但双方在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势力,以及抵制西方民主和人权思想方面享有共同的利益。

  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的关键伙伴国。为制衡印度,几十年来,中国始终将巴基斯坦作为其南亚政策的关键。但实际上,巴基斯坦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一枚抗衡印度的棋子。中国与巴基斯坦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还缘于后者是管控伊斯兰极端分子和宗教集团向中国和阿富汗渗透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通过与巴基斯坦合作,来维护国内安全,镇压宗教少数民族动乱。中国还渴望帮助巴基斯坦及以外地区维持内部稳定和经济发展,并为此投入巨资建设巴方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

  (二)位于第四层安全圈的关键伙伴国:伊朗、南非和委内瑞拉

  在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中国寻找的伙伴需要有影响力,且既不受制于美国,也不与美国有直接敌对关系。这个国家就是伊朗。中国和伊朗都自认为是具有千年历史及辉煌文明的大国。西方国家的排斥促使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展开密切而广泛的合作。两伊战争期间,中国向伊朗提供军事物资,而在西方制裁伊朗期间,中国继续与伊朗开展贸易并向其提供军事技术。这强化了两国的政治与经济关系。中国是2015年“伊核协议”的主要签署国,并期待国际社会放宽对伊经济制裁后能从中受益。

  在非洲,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伙伴国是南非。由于拥有强大的金融体系、完善的法制和基础设施,南非一直是中国投资的首选目标国。尽管在非洲还有其他的重要伙伴国,包括安哥拉、尼日利亚、苏丹及埃塞俄比亚等,但中国自1990年代就把南非作为长期的伙伴国。此外,南非可靠的基础设施和法制使其成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的基地。2010年中国接纳南非加入“金砖集团”突显出中国对南非的重视。

  在拉丁美洲,尽管中国与很多国家进行接触,但委内瑞拉凭借其经济和军事优势脱颖而出。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储备使其成为对华有吸引力的伙伴国,促使中国迅速为其提供大量投资、军事物资和贷款,其中绝大多数通过委内瑞拉出口石油来偿还。尽管委内瑞拉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中国依然对其提供支持,因为委内瑞拉未来有能力偿还这些贷款。

  3

  结论

  报告最后指出,未来中国在发展中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活动将更趋活跃。但总体上,中美在发展中世界的关系既不是针锋相对的冲突关系,也不是紧密的合作关注。例如在东南亚地区,美国的核心关切是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活动,而中国则坚持美军舰机进入争议水域前必须获得许可。在东南亚以外地区,中美之间是一种平行伙伴关系,即两国各自为战、互不合作,但都为了达成相似的目的。针对不同地区,两国间的关系也大相径庭。中国不是美国的对手,但却能损害美国的全球利益。能否以及如何鼓励中国成为合作性伙伴依然具有挑战性。

  报告认为,尽管中美之间是竞争关系,但两国间开展合作是可行的。为此,美国应通过寻找利益契合点来与中国进行合作,但必须认识到任何合作都将注定是有限的。美国应认识到,中美间的合作会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在越靠近中国的地区(如东南亚),中美间的合作将越困难。反之,在远离中国的地区(如中东),两国间的合作将相对容易。

       原文标题为:At the Dawn of Belt and Road:China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