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全面对抗趋势中,“中美领导人将会晤终结贸易战”的期待背后

关键词: 中美经贸关系 特朗普 中国外交 中美关系

来源:钝角网综编 2018-10-16 16:06:22

全面对抗趋势中,“中美领导人将会晤终结贸易战”的期待背后

作者:昀舒

对于进行到今天的贸易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指出,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并不是想彻底离开中国,完全和中国“脱钩”,而是想要改变中国的行为,从而赚更多的钱。这是几十年来他观察中美经贸关系得出的结论。但他也观察到,“美国政府中一些人和一些美国企业,也在做中美脱钩的最坏准备,这是危险的。”

  美国国会的中期选举将在11月6日展开,而目前共和党的选情至少在众议院并不容乐观,建制派在特朗普上任之后已经形成了最大规模的反扑。可以说,现在是中期选举前特朗普争取贸易战政绩的最后时机。一旦民主党获得众议院的多数席位,那么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谈判中的主导地位将受到威胁,特朗普任何的政策都会和国会有一场硬仗。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白宫积极安排G20峰会上习近平和特朗普的会晤。美国国会两党撕裂的程度已经犹如水火,在中美贸易战上,特朗普希望尽早找到达成协议的方法,以免中期选举之后的节外生枝。

  在“特习会”的消息曝出之前,美股市场在上周经过连续两日的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近1,400点,标普500指数也发生六连跌,全球市场随之震荡。这让不少人认为,美国白宫希望能尽快和北京达成协议,以安抚企业对中美贸易战的焦虑。

  不过,两位领导人能否会面解决两国间的问题,仍存疑问。特朗普近日不止一次表示,中国目前对关税的反击已经是“终极反击”,中方正十分急切地想和美方签署协议,目前没有达成共识是因为他认为中国“还没有准备好”。特朗普还表示,如果中国仍不愿妥协,白宫还有很多方法可以继续伤害中国经济。

  从今年5月以来,美国希望逼迫中国妥协让步,按照符合美国预期的模式继续发展。如果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共识,就有望停下不断对抗的局面。

  “一场新的冷战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方面,近期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也对外表示,希望能与美方针对贸易战找到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而中国仍会做好最坏的打算。易纲14日在一场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指出,贸易战不仅将导致中美双输的局面,也会对中国经济带来负面预期。他强调中国将专注在加速国内改革及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并强化智慧财产的保障。然而,目前无从得知这些承诺是否能满足美方的需求。易纲强调,"我们很真诚地希望能以建设性的方案 (constructive solutions) 解决贸易摩擦,这比贸易战好,后者是双输的结果。"

  另一方面,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号到10号在上海登场。根据媒体报导,中国希望透过博览会平息国际社会对其贸易政策的担忧,及释出愿意缩小与美国和其他国家贸易逆差的意愿。不过外国企业与外交官对此口号抱持怀疑态度,强调希望能看到中方透过实际的改革政策来进一步开放市场。

  熟悉博览会统筹的人员向媒体透露,由于中美持续的贸易纷争,美方不打算派遣官员出席。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季瑞达表示虽然中方透过展览会释出善意,但中国对于市场开放的限制以及非关税壁垒,使许多外国企业依旧无法将产品进口到中国。他认为解决这些结构上的隔阂也是相当重要的。

  路透社报导,有外交官和外国企业透露,中国各地使馆及国内官员花了几个月去强力游说外国政府及企业出席博览会。有些人认为博览会结束时,中国将对外宣称博览会的成果,特别是与一些外国政府与企业达成进口协议。然而,华盛顿国际战论研究中心的中国经贸专家甘思德强调,中国在推广博览会时采用的手段完全违背他们标榜的展览会目的。他认为当下的情况反而显现出中国与其他国家认知上的落差。

  一些外国企业强调他们选择出席博览会完全是出于使命感,而其他外国官员及企业则选择对博览会抱持怀疑的态度。一名资深的欧洲外交官表示,大部分欧洲企业期望中国能针对开放市场以及缩小双方贸易差距推出一个长期且可预期的时程。

  对于进行到今天的贸易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指出,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并不是想彻底离开中国,完全和中国“脱钩”,而是想要改变中国的行为,从而赚更多的钱。这是几十年来他观察中美经贸关系得出的结论。但他也观察到,“美国政府中一些人和一些美国企业,也在做中美脱钩的最坏准备,这是危险的。”

  对于美国到底想要什么?是要颠覆中国的制度吗?王缉思提到,在一些具体领域,美国人是有诉求的,例如要求中国更加国际化、市场化,增加各个领域的透明度,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降低对外企技术转让的要求,改变诸如“中国制造2025”等项政策。若这些方面有所改变的话,美国还是会感觉有希望,至少在朝它希望的方向走。其实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就是这样,美国要价一直是很高的,中方从来不会全盘接受,双方是要讨价还价的。贸易战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征兆和表现,但不是原因,特朗普政府打贸易战是取得民意支持的一种手段,也有一些利益诉求,但接着打下去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至于谁更能扛得住,是两国政府间的战略博弈问题。

  他指出,政府最终要是要计算利益得失,用理性方式使双方达成一些妥协,把关系稳定下来。当务之急是止损,防止贸易战或局部矛盾扩大到其他领域,造成中美全面对抗。一旦情感压住了理性,就会出现全面对抗的危险,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家朱峰认为,美国正在所有领域与中国对抗,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北京应该保持冷静头脑,因为一场新的冷战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综合自《华尔街日报》新华网、路透社等

责任编辑: 昀舒

全面对抗趋势中,“中美领导人将会晤终结贸易战”的期待背后

关键词: 中美经贸关系 特朗普 中国外交 中美关系

来源:钝角网综编 2018-10-16 16:06:22

全面对抗趋势中,“中美领导人将会晤终结贸易战”的期待背后

作者:昀舒

对于进行到今天的贸易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指出,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并不是想彻底离开中国,完全和中国“脱钩”,而是想要改变中国的行为,从而赚更多的钱。这是几十年来他观察中美经贸关系得出的结论。但他也观察到,“美国政府中一些人和一些美国企业,也在做中美脱钩的最坏准备,这是危险的。”

  美国对中国展开新冷战,两国关系是否还有转机?

  自美国副总统彭斯针对中国的演讲后,关于中美是否陷入新冷战的争论很多,有不少学者认为彭斯此举只是为美国中期选举造势,现在国际环境不可能出现新冷战。

  但据《香港经济日报》10月16日的报道指出,新冷战之所以有一个“新”字,就是明显区别于美苏冷战,有其特定的条件与性质。

  首先,所谓冷战有三个定义,一是意识形态的对抗、二是经济上断绝往来、三是军事上对峙。

  以第一点而言,在中美关系中,确实存在两种体制、两种模式的竞争。而在这种竞争中,意识形态的因素也会夹杂其中。彭斯的讲话,也提出中国已脱离了邓小平当年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中美意识形态之争摆在台面上。

  第二点,美国正在组成新的贸易联盟,要在贸易上全面围堵中国。如果美日欧组成新的贸易联盟,将中国排除于外,可视之为贸易上的“北约”,如果新的冷战到来,其他国家明确的选边站队将不可避免。

  第三点,在军事上,中国不可能像当年苏联组成华约,但美国有能力联同盟国在军事上向中国施压。据报道,美军有意在11月时在南海军演,美国在中国周边军事持续施压,将会令中美关系火上加油。

  最近美国收紧审查外国资金在美投资、限制核能技术出口中国、制裁中国军队官员等,显示美国从军事、政治、经济上瞄准北京,而且相关措施还会陆续出台。所以,从种种现象来看,说美国对中国展开新冷战并不为过。

  此外,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蓄意推进对北京多年来“入侵”的对抗行动,将在军事、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对北京发动攻击,释放出美中关系即将进入新的潜在趋冷的时代。

  不过,两国关系是否还有转机值得进一步观察,例如据路透社近日报道,美国财政部官员已向财长努钦提交内部报告,不建议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原因是中国的情况不符相关定义。根据财政部的标准,“汇率操纵国”必须符合三项条件,一:对美贸易顺差超过二百亿美元;二:经常收支盈余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百分之三;三:连续十二个月以至少百分之二GDP的份额,持续并单方面介入购买外币,借此维持本国货币的较低汇价。财政部报告指出,中国除了对美贸易顺差超过二百亿美元(去年的贸易顺差是三千七百五十亿美元)之外,其余两项条件皆不符合。

  路透社称,货币战是否开打,转折点在于10月18日美国财政部发表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届时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旦财政部作出此等定性,或者美国总统特朗普一锤定音,中国就会由于身为“汇率操纵国”而被视作货币战的交锋对手。

  而围绕“汇率操纵国”议题的背后,其实也隐含着美方对中美领导人在下个月的阿根廷G20峰会期间会晤并取得谈判成果的一种期待。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对外界表示,目前双方仍在就“特习会”的可能性进行协商。

2-9-1024x578.jpg

特朗普与习近平去年1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聊天

  “美方希望通过这场‘特习会’,来获得一个小胜利”

  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 (Hudson Institute) 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白邦瑞皆强调,“特习会”成行与否取决于中国是否允诺进行重大的结构性改革。

  努钦在“特习会”可能举行的消息被透露之后,称这次会晤还未确定,并表示只有在谈判向着中美贸易更加平衡的方向前进,前景“积极”时,特朗普才可能出席。这被外界视为是对中国的一种“威胁”。白宫经济顾问库德罗则表示,中国必须承诺改变结构,遵守法律,达成有助于美国经济和美国就业的公平贸易协议。

  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福克斯电视台强调中国不是贸易战的发起方,并愿意与美方一道减除关税压力。在谈到中美领导人关系时崔天凯说,习近平和特朗普相互理解并有良好的工作关系。

  中美贸易战进展到今天,各层级谈判都陷入了僵局,在两国矛盾的风口浪尖,外界期待二人能在本年度结束之前力挽狂澜。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美方希望通过这场“特习会”,来获得一个小胜利,以此宣布贸易战的结束。中美双方都清楚,贸易战不断加码,最终对两国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都希望贸易战能够结束,这一点对中方也是一样。

  美国国会的中期选举将在11月6日展开,而目前共和党的选情至少在众议院并不容乐观,建制派在特朗普上任之后已经形成了最大规模的反扑。可以说,现在是中期选举前特朗普争取贸易战政绩的最后时机。一旦民主党获得众议院的多数席位,那么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谈判中的主导地位将受到威胁,特朗普任何的政策都会和国会有一场硬仗。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白宫积极安排G20峰会上习近平和特朗普的会晤。美国国会两党撕裂的程度已经犹如水火,在中美贸易战上,特朗普希望尽早找到达成协议的方法,以免中期选举之后的节外生枝。

  在“特习会”的消息曝出之前,美股市场在上周经过连续两日的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近1,400点,标普500指数也发生六连跌,全球市场随之震荡。这让不少人认为,美国白宫希望能尽快和北京达成协议,以安抚企业对中美贸易战的焦虑。

  不过,两位领导人能否会面解决两国间的问题,仍存疑问。特朗普近日不止一次表示,中国目前对关税的反击已经是“终极反击”,中方正十分急切地想和美方签署协议,目前没有达成共识是因为他认为中国“还没有准备好”。特朗普还表示,如果中国仍不愿妥协,白宫还有很多方法可以继续伤害中国经济。

  从今年5月以来,美国希望逼迫中国妥协让步,按照符合美国预期的模式继续发展。如果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共识,就有望停下不断对抗的局面。

  “一场新的冷战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方面,近期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也对外表示,希望能与美方针对贸易战找到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而中国仍会做好最坏的打算。易纲14日在一场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指出,贸易战不仅将导致中美双输的局面,也会对中国经济带来负面预期。他强调中国将专注在加速国内改革及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并强化智慧财产的保障。然而,目前无从得知这些承诺是否能满足美方的需求。易纲强调,"我们很真诚地希望能以建设性的方案 (constructive solutions) 解决贸易摩擦,这比贸易战好,后者是双输的结果。"

  另一方面,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号到10号在上海登场。根据媒体报导,中国希望透过博览会平息国际社会对其贸易政策的担忧,及释出愿意缩小与美国和其他国家贸易逆差的意愿。不过外国企业与外交官对此口号抱持怀疑态度,强调希望能看到中方透过实际的改革政策来进一步开放市场。

  熟悉博览会统筹的人员向媒体透露,由于中美持续的贸易纷争,美方不打算派遣官员出席。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季瑞达表示虽然中方透过展览会释出善意,但中国对于市场开放的限制以及非关税壁垒,使许多外国企业依旧无法将产品进口到中国。他认为解决这些结构上的隔阂也是相当重要的。

  路透社报导,有外交官和外国企业透露,中国各地使馆及国内官员花了几个月去强力游说外国政府及企业出席博览会。有些人认为博览会结束时,中国将对外宣称博览会的成果,特别是与一些外国政府与企业达成进口协议。然而,华盛顿国际战论研究中心的中国经贸专家甘思德强调,中国在推广博览会时采用的手段完全违背他们标榜的展览会目的。他认为当下的情况反而显现出中国与其他国家认知上的落差。

  一些外国企业强调他们选择出席博览会完全是出于使命感,而其他外国官员及企业则选择对博览会抱持怀疑的态度。一名资深的欧洲外交官表示,大部分欧洲企业期望中国能针对开放市场以及缩小双方贸易差距推出一个长期且可预期的时程。

  对于进行到今天的贸易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指出,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并不是想彻底离开中国,完全和中国“脱钩”,而是想要改变中国的行为,从而赚更多的钱。这是几十年来他观察中美经贸关系得出的结论。但他也观察到,“美国政府中一些人和一些美国企业,也在做中美脱钩的最坏准备,这是危险的。”

  对于美国到底想要什么?是要颠覆中国的制度吗?王缉思提到,在一些具体领域,美国人是有诉求的,例如要求中国更加国际化、市场化,增加各个领域的透明度,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降低对外企技术转让的要求,改变诸如“中国制造2025”等项政策。若这些方面有所改变的话,美国还是会感觉有希望,至少在朝它希望的方向走。其实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就是这样,美国要价一直是很高的,中方从来不会全盘接受,双方是要讨价还价的。贸易战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征兆和表现,但不是原因,特朗普政府打贸易战是取得民意支持的一种手段,也有一些利益诉求,但接着打下去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至于谁更能扛得住,是两国政府间的战略博弈问题。

  他指出,政府最终要是要计算利益得失,用理性方式使双方达成一些妥协,把关系稳定下来。当务之急是止损,防止贸易战或局部矛盾扩大到其他领域,造成中美全面对抗。一旦情感压住了理性,就会出现全面对抗的危险,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家朱峰认为,美国正在所有领域与中国对抗,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北京应该保持冷静头脑,因为一场新的冷战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综合自《华尔街日报》新华网、路透社等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