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会万象
来源:钝角网 2018-09-25 15:12:15
作者:马云根
中国国内高铁霸座,中国游客瑞典酒店冲突,已经是全国的公共热议事件。但是,这种情况依然会经常出现,中国社会并不会认识到这是一个令中国社会许多人都会陷入的一个致命困境,是无所适从的必然选择。
首先,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是具有内服与外用的两个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商品生产者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它只承认等价交换,不承认任何超市场的特权。第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为了各自的价值的实现,市场主体之间必然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这一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规模,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产品的价值,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故,遵循的市场经济规则是: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市场经济偏向自由,偏向现代化,偏向普世价值观体系。
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西方国家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是同一个意思,资本主义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和运行模式。故资本主义国家只是自称为“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而不自称为是“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建立市场经济是源于人是依靠交换而生活,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政治是由社会生活来决定。市场经济是遵循普世价值观,则决定社会政治也是普世价值观体系,二者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社会生活决定,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分离。
中国社会不得不用两套不同的价值观认识世界,社会生活虽然是采用市场经济作为日常生活,建立了童叟无欺的日常生活方式。但是决定社会政治的认识却是从生产方式入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社会政治,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家的雇佣制度,而不是资本家、工人通过市场经济交换得到。
中国是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其他国家建立经济联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本国的社会政治基础。中国社会不是以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认识西方国家,而是用中国的社会政治认识去要求西方国家,产生的巨大差异可想而知。
其次,社会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价值观统一,西方国家对于社会秩序的要求在社会政治上与社会生活上也就相对一致。西方国家对法律的认识是维护社会秩序,而中国则不行,决定社会政治是由生产方式入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社会时,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由此建立了剥削与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消灭“剥削”, 认为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生产方式及其变革是探讨阶级形成和阶级划分的根本出发点,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从生产方式出发理解一切社会现象。法律是无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而只能成为寻求正义的方式。
上述两点,令中国与西方国家对社会秩序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西方国家的执法者并不承担社会政治的责任,执法者维护社会秩序出手迅速,其建立于审判定罪。而中国的执法者却承担着社会政治的责任,维护的是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从生产方式出发理解一切社会现象。中国的执法者需要承担定罪的责任,只能惩罚“坏人”,“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而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执法者独立行动时,如果没有搞清楚对错的状况下,常常会是束手无策。相反,对于上级下达的任务则是雷霆万钧,迅速而坚决,就在于责任明确。
瑞典一主持人调侃在瑞典遭到警方粗暴对待的中国游客哭喊“救命”,就像英语中的“kill me now”,引起中国网友不满
中国国内的“霸座”与中国游客的瑞典事件,中外执法者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就在于责任的认定方式迥异。中国社会普遍认识执法者先需要完成是非的认定,才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不公正。而西方国家则是执法者首要是维护社会秩序,认定的责任是通过法院。
中国社会是不能从生产方式出发理解一切社会现象来看待西方国家,也不能用来看待本国执法者独立处理案件的能力。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是拥有两套不同的价值观系统,人们也常常是能够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解释方式,中国社会是在为自己的权宜之计付出代价。中国社会热烈拥抱着西方的精神文化,享受西方的一切物质生活,却又对西方国家忿忿不平。
关键词: 社会万象
来源:钝角网 2018-09-25 15:12:15
作者:马云根
中国国内高铁霸座,中国游客瑞典酒店冲突,已经是全国的公共热议事件。但是,这种情况依然会经常出现,中国社会并不会认识到这是一个令中国社会许多人都会陷入的一个致命困境,是无所适从的必然选择。
首先,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是具有内服与外用的两个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商品生产者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它只承认等价交换,不承认任何超市场的特权。第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为了各自的价值的实现,市场主体之间必然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这一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规模,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产品的价值,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故,遵循的市场经济规则是: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市场经济偏向自由,偏向现代化,偏向普世价值观体系。
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西方国家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是同一个意思,资本主义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和运行模式。故资本主义国家只是自称为“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而不自称为是“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建立市场经济是源于人是依靠交换而生活,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政治是由社会生活来决定。市场经济是遵循普世价值观,则决定社会政治也是普世价值观体系,二者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社会生活决定,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分离。
中国社会不得不用两套不同的价值观认识世界,社会生活虽然是采用市场经济作为日常生活,建立了童叟无欺的日常生活方式。但是决定社会政治的认识却是从生产方式入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社会政治,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家的雇佣制度,而不是资本家、工人通过市场经济交换得到。
中国是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其他国家建立经济联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本国的社会政治基础。中国社会不是以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认识西方国家,而是用中国的社会政治认识去要求西方国家,产生的巨大差异可想而知。
其次,社会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价值观统一,西方国家对于社会秩序的要求在社会政治上与社会生活上也就相对一致。西方国家对法律的认识是维护社会秩序,而中国则不行,决定社会政治是由生产方式入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社会时,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由此建立了剥削与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消灭“剥削”, 认为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生产方式及其变革是探讨阶级形成和阶级划分的根本出发点,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从生产方式出发理解一切社会现象。法律是无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而只能成为寻求正义的方式。
上述两点,令中国与西方国家对社会秩序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西方国家的执法者并不承担社会政治的责任,执法者维护社会秩序出手迅速,其建立于审判定罪。而中国的执法者却承担着社会政治的责任,维护的是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从生产方式出发理解一切社会现象。中国的执法者需要承担定罪的责任,只能惩罚“坏人”,“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而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执法者独立行动时,如果没有搞清楚对错的状况下,常常会是束手无策。相反,对于上级下达的任务则是雷霆万钧,迅速而坚决,就在于责任明确。
瑞典一主持人调侃在瑞典遭到警方粗暴对待的中国游客哭喊“救命”,就像英语中的“kill me now”,引起中国网友不满
中国国内的“霸座”与中国游客的瑞典事件,中外执法者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就在于责任的认定方式迥异。中国社会普遍认识执法者先需要完成是非的认定,才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不公正。而西方国家则是执法者首要是维护社会秩序,认定的责任是通过法院。
中国社会是不能从生产方式出发理解一切社会现象来看待西方国家,也不能用来看待本国执法者独立处理案件的能力。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是拥有两套不同的价值观系统,人们也常常是能够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解释方式,中国社会是在为自己的权宜之计付出代价。中国社会热烈拥抱着西方的精神文化,享受西方的一切物质生活,却又对西方国家忿忿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