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刘康:变化中的中国全球形象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全球化

来源:澎湃新闻 2016-12-28 15:46:44

刘康:变化中的中国全球形象

作者:刘康

民意现在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对一个国家国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世界上各国民众怎么看中国,对中国与他们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关系是一个什么评价。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有一组数据比较有意思,跟前面的数据是矛盾的。2010年的调查中,有56%的美国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可以满足自己人民的需求。这是一个比较正面的看法,这与百分之八十几的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限制了中国人民的政治权利这个数字,形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美国人认为中国政府限制中国人民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比较多的美国人认为,中国这个政府不错,把老百姓管得还挺好,能够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这是比较矛盾的一个地方,你也可以说,美国人对中国有一种比较成熟的理解。不过,认为中国政治制度能满足人民需求的人数在2014年之后的调查中是下降的。

 

  认为中国有比较好的大众流行文化的美国人很少(10%),多数人(78%)都说没有,看不出来中国有比较好的大众文化。美国人想不出来中国有什么流行文化,想来想去,绞尽脑汁,大概能想出来一个李小龙,然后再加上一个成龙。你要硬要问美国人,还能想到中国的流行文化有什么好的,最后能想出来一个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要么李小龙,要么成龙,要么《卧虎藏龙》,都是功夫,都是龙,差不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要好于对大众文化的看法,大约40%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有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但是依然有30%左右的人不认为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另外30%不置可否。

 

  我们也来看一下共和党和民主党两组选民对中国的态度。2012年,总的来说,亲民主党的选民对中国的态度好于共和党选民。今年(2016)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今年数据变化比较大。总体上来说,美国把特朗普推上台的选民,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远远超过民主党的选民。即使是民主党的希拉里得了多数票,但是也没有用,今年还是共和党势力占上风。

 

  所以中美关系,从民意基础上来讲,也进入了一个比较严峻的“冬天”,美国的民意如果是共和党选民占优势的话,总的来说对中国是不满情绪更加强烈。

 

  中国当善用“拉美红利”

 

  在拉丁美洲,特别不喜欢中国的是加勒比地区小国的民众。这些小国,用美国大选里的说法,是叫摇摆国。什么叫做摇摆国呢?这些小国家,特别小的国家,多米尼加共和国、尼加拉瓜、巴拿马等,今天跟中国建交,明天跟中国断交,后天跟台湾建交,大后天又跟台湾断交,就这么搞来搞去。所以这些国家对中国,一般都认钱,一旦中国给钱少了,它就不跟你好,就是这么简单。这些国家大致上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应该更关注拉美大国。我们的调查发现,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25.1%)低于美国影响力(50.3%),但拉美民意认为中国在拉美具有正面影响的比例(70.6%)高于美国(63.9%)。有五分之一的拉美民众(19.9%)选择中国作为他们发展的模式,这一选择虽然低于美国(33.6%),但却高于日本(15.3%)、巴西(8.5%)和委内瑞拉(2.6%),位列第二。拉美民众对中国企业的经济贡献评价正面,但认为中国与当地在劳资关系、文化理解、政法知识、媒体沟通方面存在问题。

 

  我们把拉美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统计,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亚洲国家,绝大部分国家的人喜欢美国的发展模式,比较少的国家的人喜欢中国的发展模式。但是在拉美,不是这样的;在很多国家,对中国的评价与美国是持平的,而且在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好评远远超过美国。比如说在委内瑞拉,美国得分很低,中国得分很高。总体上来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三大洲调查所得数据比较起来,拉美人认同中国的百分比要高于亚洲人,也高于非洲人。

 

  我们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拉美人对中国的了解不够,接触比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拉美国家对美国比较反感,因为受到美国影响太多,美国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对拉美的影响和控制都非常大。对中国,拉美民众的了解不多,但与美国相比,觉得中国是个不大干涉别国内政的国家。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也给拉美人民比较正面的印象。

 

  对中国来讲,这是一个红利,可以说是拉美红利。中国不要把这个红利随便浪费掉,应当给拉美人民一个很好的、正面的形象。当然国家形象不是刻意打造就能形成的。关键是在国际交往中要好好自我表现,要有很好的态度。中国对那些国家的态度,其实基本上可以决定那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我们对别人是什么态度,你可以看出来别人对我们是什么态度。基本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们儒家的传统,全世界都一样,这个是儒家的普世价值,我觉得大家都会同意。你要对我好,我就会对你好。

责任编辑:

刘康:变化中的中国全球形象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全球化

来源:澎湃新闻 2016-12-28 15:46:44

刘康:变化中的中国全球形象

作者:刘康

民意现在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对一个国家国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世界上各国民众怎么看中国,对中国与他们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关系是一个什么评价。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变化中的中国全球形象”。我们是从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通过随机抽样和面谈交流进行民意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作,从2009年开始做有关中国形象的全球民意调查,这在中国是首创,迄今已有7年时间。以中国为主导的科学实证的全球民调,目前还是我们这一家,我们称为“上海全球民调”。

 

  2010年我们做了一轮美国的调查,2011年做了13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调查。2012年在拉丁美洲做了26个国家的调查,2013年非洲做了36个国家的调查。2015年我们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拉美国家做了第二轮调查。2010、2012、2014、2016年我们在美国做了四轮调查。

 

  这个调查首先得到上海市和交大的支持,然后有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的外交部专项经费支持,也有美国杜克大学的支持。我们与“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等著名民调机构进行了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刘康 人民网 图

 

  美国大选前的民意调查其实没有错

 

  提到民调,就不得不说起美国2016年大选的民调作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前有各种民意调查,却是令人诟病的。对美国当选总统、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大家出乎意料的地方非常多。其中跟我们课题有关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舆论,主流媒体几乎一边倒地反特朗普,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认为希拉里一定当选。还有一个就是民意调查,几乎所有的民意调查一边倒地认为希拉里应该当选,特朗普应该是没戏。结果出了这么一个乌龙。

 

  所以大家对媒体有很多批评,然后民意调查的公信度一落千丈。那我们还要民意调查干什么?所以我事先跟大家声明一下,民意调查依然非常重要。美国大选的民意调查其实没有搞错,大家都认为它搞错了,其实并没有。在当前这么一个新媒体复杂的环境下,民意调查现在的手段有限,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没有搞错。

 

  今年大选期间,美国几乎所有比较有可信度、比较严肃的民调机构都预测希拉里·克林顿得票一定远远高于唐纳德•特朗普,这是完全正确的预测。现在统计数据是希拉里得到的大众投票比特朗普多了两百多万张。搞错的是什么?搞错的是选举人票,选举人票是按州划分的,目前美国的民意调查还没有办法精确了解各州选民的投票意愿。

 

  民意现在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对一个国家国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前我们讲的国际关系,都是精英之间闭门的关系,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参与感越来越强,国际关系越来越能反映出来老百姓对国际关系的一个看法。今年特朗普当选,可能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外交战略,因为他是靠民意上台的,他必须要顺应民意来制定他的国际战略。

 

  对中国来说其实也是同样,所以我们必须要更多关注民意。我们的调查所问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各国民众怎么看中国,对中国与他们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关系是一个什么评价。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对民意调查数据的分析。

 

  美国人对中国大众文化的认识就是“功夫”和“龙

 

  我们的调查问到美国人对中国和与中国相邻相关的日本和俄国的态度,我们称之为“情感温度计。”

 

  毫无疑问,美国人最喜欢日本人,不是特别喜欢俄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好坏参半。不喜欢中国的可能占多数一点。总的来说,美国人对中国更加更偏于不太喜欢。2010年时,对中国有好感的人还更多一点,2012、2014年的研究结果基本上停留在这个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来说,差不多有50%以上的美国人说不怎么喜欢中国。然后差不多49%、45%的人觉得中国不错。所以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

 

  具体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情况就比较复杂。比较负面的观点认为,中国不像一个有担当的国际大国,不愿意对国际事务承担责任。最为负面的意见是认为,中国政府限制自己人民的政治权利。然后是认为,中国人为操控人民币。最近的调查结果也差不多,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最近几年,中美关系有很大起伏,但在民意上没有太大的起伏,根据我们连续进行的调查,美国老百姓看中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模式,变化不大。

 

  有一组数据比较有意思,跟前面的数据是矛盾的。2010年的调查中,有56%的美国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可以满足自己人民的需求。这是一个比较正面的看法,这与百分之八十几的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限制了中国人民的政治权利这个数字,形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美国人认为中国政府限制中国人民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比较多的美国人认为,中国这个政府不错,把老百姓管得还挺好,能够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这是比较矛盾的一个地方,你也可以说,美国人对中国有一种比较成熟的理解。不过,认为中国政治制度能满足人民需求的人数在2014年之后的调查中是下降的。

 

  认为中国有比较好的大众流行文化的美国人很少(10%),多数人(78%)都说没有,看不出来中国有比较好的大众文化。美国人想不出来中国有什么流行文化,想来想去,绞尽脑汁,大概能想出来一个李小龙,然后再加上一个成龙。你要硬要问美国人,还能想到中国的流行文化有什么好的,最后能想出来一个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要么李小龙,要么成龙,要么《卧虎藏龙》,都是功夫,都是龙,差不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要好于对大众文化的看法,大约40%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有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但是依然有30%左右的人不认为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另外30%不置可否。

 

  我们也来看一下共和党和民主党两组选民对中国的态度。2012年,总的来说,亲民主党的选民对中国的态度好于共和党选民。今年(2016)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今年数据变化比较大。总体上来说,美国把特朗普推上台的选民,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远远超过民主党的选民。即使是民主党的希拉里得了多数票,但是也没有用,今年还是共和党势力占上风。

 

  所以中美关系,从民意基础上来讲,也进入了一个比较严峻的“冬天”,美国的民意如果是共和党选民占优势的话,总的来说对中国是不满情绪更加强烈。

 

  中国当善用“拉美红利”

 

  在拉丁美洲,特别不喜欢中国的是加勒比地区小国的民众。这些小国,用美国大选里的说法,是叫摇摆国。什么叫做摇摆国呢?这些小国家,特别小的国家,多米尼加共和国、尼加拉瓜、巴拿马等,今天跟中国建交,明天跟中国断交,后天跟台湾建交,大后天又跟台湾断交,就这么搞来搞去。所以这些国家对中国,一般都认钱,一旦中国给钱少了,它就不跟你好,就是这么简单。这些国家大致上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应该更关注拉美大国。我们的调查发现,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25.1%)低于美国影响力(50.3%),但拉美民意认为中国在拉美具有正面影响的比例(70.6%)高于美国(63.9%)。有五分之一的拉美民众(19.9%)选择中国作为他们发展的模式,这一选择虽然低于美国(33.6%),但却高于日本(15.3%)、巴西(8.5%)和委内瑞拉(2.6%),位列第二。拉美民众对中国企业的经济贡献评价正面,但认为中国与当地在劳资关系、文化理解、政法知识、媒体沟通方面存在问题。

 

  我们把拉美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统计,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亚洲国家,绝大部分国家的人喜欢美国的发展模式,比较少的国家的人喜欢中国的发展模式。但是在拉美,不是这样的;在很多国家,对中国的评价与美国是持平的,而且在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好评远远超过美国。比如说在委内瑞拉,美国得分很低,中国得分很高。总体上来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三大洲调查所得数据比较起来,拉美人认同中国的百分比要高于亚洲人,也高于非洲人。

 

  我们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拉美人对中国的了解不够,接触比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拉美国家对美国比较反感,因为受到美国影响太多,美国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对拉美的影响和控制都非常大。对中国,拉美民众的了解不多,但与美国相比,觉得中国是个不大干涉别国内政的国家。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也给拉美人民比较正面的印象。

 

  对中国来讲,这是一个红利,可以说是拉美红利。中国不要把这个红利随便浪费掉,应当给拉美人民一个很好的、正面的形象。当然国家形象不是刻意打造就能形成的。关键是在国际交往中要好好自我表现,要有很好的态度。中国对那些国家的态度,其实基本上可以决定那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我们对别人是什么态度,你可以看出来别人对我们是什么态度。基本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们儒家的传统,全世界都一样,这个是儒家的普世价值,我觉得大家都会同意。你要对我好,我就会对你好。

 

  非洲人对中国的总体印象很好

 

  我们的数据发现,非洲人对中国的总体印象是很好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在非洲有非常深厚的积累,中国在非洲刚刚赢得独立、建立了独立国家、艰难起步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当然非洲的兄弟也帮助中国。

 

  中国和非洲的蜜月期,延续了差不多有二十年,1960年到1976年,哪怕在中国“文革”的时候,非洲人民都很喜欢中国。他们也不太了解中国是怎么回事儿,但只要他们知道中国,他们就知道中国对他们是好的。因为中国实实在在,勒紧裤带支援非洲兄弟。我们中国的医疗队、坦赞铁路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可以举出来,中国六七十年代在非洲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形象。但这个形象现在也开始在变化了。我们有在喀麦隆、象牙海岸还有几内亚这几个国家调查到的数据,这些国家的人对中国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非洲国家总的来说,除了几内亚人不怎么喜欢中国,喀麦隆人特别喜欢中国,喜欢中国远远超过喜欢美国。总体上来说,非洲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认知度比较高。这三个国家,基本上能够把非洲三十几个国家大致涵盖。非洲国家这方面与拉丁美洲国家非常像,拿中国和美国比较的话,他们的人民,大体上还是比较认同中国的独特发展道路。

 

  在经济议题上,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开发是一个中国和本国互利的行为。但是这三个国家(喀麦隆、象牙海岸、几内亚)的数据不一定具备代表性,因为在非洲,中国去开发非常多的国家是安哥拉、苏丹。苏丹是很复杂的一个国家,最后分成苏丹和南苏丹。在那些被中国企业开发多的国家,用当地人的话来讲,中国在那里是疯狂掠夺他们的资源。总体上来说,他们对中国企业在当地经济活动的认同程度在急剧下降。这是需要我们中国关注的。

 

  我们现在正在搞“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总的说来都好,我们一定要保持这个势头。不能说“一带一路”搞了以后,我们的影响不升反降。假如这样的话,是很糟糕的事情,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我们有一个问题是:中国对非洲的政治有没有什么影响,是好的影响多还是坏的影响多。对这个问题,总的来说大家认为,中国基本上还是比较爱好和平国家。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中国反复强调的不干涉内政等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非洲国家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拉丁美洲国家也是比较成功的。我们没有问拉丁美洲国家受访者这个问题。在非洲国家我们都问了,受访者都认为,中国没有过度干涉他们。

 

  东南亚人认为中国的影响是正面的

 

  在亚洲13个国家地区,我们发现,对中国的影响,评价比较正面还是东南亚的几个国家,新加坡、柬埔寨、菲律宾等。菲律宾很有意思,中菲关系紧张,但从民意的角度来讲,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对中国的看法是比较一以贯之的,总的来说是认为,中国发挥了比较好的影响。不像我们所认为的,好像这个国家跟我们闹矛盾,他们的民意对我们就是负面的看法,不是这样。

 

  我们的提问涉及,你认为哪些国家在亚洲影响最大,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中国对你的国家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多数受调查者(51%)认为,中国十年之内是在亚洲会成为最有影响的国家,33%的受调查者认为会是美国。所以中国在亚洲的影响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那么影响是好是坏呢?答案就比较有意思了。关于中国未来的影响,基本上受调查者认为,中国的影响会不断增长,跟美国差不了太多。日本也差不多,受调查者基本上认为,中美日这三个国家对亚洲的影响,未来还是比较平稳的。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某个国家离中国越近,对中国的印象就越差。日本人不用说了,越南人基本上很不喜欢中国。民调我们也不是做完就了事,我们还参考相应国家的媒体舆论、与那些国家民众的深度访谈。总的来说,民意调查数据所反映的情况与我们收集到的媒体舆论、深度访谈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上比较吻合。越南人总的来说很不喜欢中国。蒙古人跟中国人应该没啥关系,结果蒙古人也不喜欢中国。泰国也很奇怪,泰国跟中国走得那么近,泰国人也不怎么看好中国。

 

  总的来说,东南亚离中国远一点的国家,对中国的印象要好于离中国最近的周边国家。

 

  下面这个数字特别有意思。东北亚国家中,60%的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最有影响的国家,认为美国是最有影响的国家的只有24%;35%的人认为中国的影响是正面的,也就是说,多数人还是认为中国的影响是负面的。东南亚国家里,有46%的人认为美国的影响最大,比中国高了很多,但70%的人认为中国的影响是正面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可以看出来,东南亚国家的民众认为美国的影响最大,同时认为中国的影响虽然没有那么大,但中国的影响是正面的。东北亚国家的民众认为美国的影响远远小于中国,中国的影响对东北亚国家影响最大,但是大部分民众认为这个影响是很负面的。

 

  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东南亚国家基本上是属于美国的军事保护圈,是美国的同谋,那里的人认为美国是他们强大的后盾。不管出什么事,美国都会站出来替他们说话。

 

  总体上来说,东南亚老百姓的感觉是,我们有美国后台老板,同时与中国做生意,这对我们非常好。我们喜欢中国,中国不敢欺负我们。

 

  日本人反感中国的情绪在加强

 

  中国周边的国家里,日本比较特别。日本各方面的实力都比中国好很多,它的人均GDP也好,社会福利也好,社会治安也好,科技发展也好,各方面中国与日本都不在一个数量级,客观估计中日起码有五十年的差距。但是日本人天天忧心忡忡,觉得现在日本完蛋了,我们日本已经被中国取代了,中国已经把我们日本打败了。日本人的这样一种忧患情绪非常强烈,上上下下都是这样,所以日本人反感中国的情绪是在加强。

 

  相对而言,中国人喜欢日本的要多于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日本的旅游业、零售业,中国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到欧美去容易发现,中国人喜欢去买奢侈品,但到日本不见得买奢侈品。中国人去日本最喜欢的地方是优衣库,那是一个比较廉价的品牌,你看东京银座的优衣库店里,几乎全部都是中国人在扫货,因为太便宜了,那里比上海的价位要便宜一半。所以中国对日本GDP的贡献很大。中国年轻人对日本的流行文化也很喜欢。

 

  总的来说,我们调查过的亚洲13个国家和地区里,除了日本人和蒙古人,其他11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众都比较认同中国的崛起,发现从中国崛起中得到的还是利大于弊。

 

  日本人不用说,日本人怎么看中国都不对。总体上看,亚洲国家民众认为日本的影响远低于中国和美国,排第三。但总的来说,亚洲国家民众对日本地区影响的正面评价比较高,可能是最高的,应该是高于美国。这点也值得我们想想。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包括亚洲的国家、我们周边的国家,还是比较喜欢日本的,不是像日本自己讲的那样,也不是像我们的媒体讲的那样。我们中国的媒体,还有日本人自身,对日本都有非常负面的看法。其实不是这样的,民意调查不是这样的。

 

  假如你要做一个很细的调查的话,你会得到各种五花八门的结论。假如你要说,日本是一个很不讲理的军国主义国家,是不认错、不道歉的国家,天天跟中国挑衅,我觉得可能有90%的中国人认同这一点,就是说日本是个很坏的国家。但如果你说,日本有非常好的高科技,有特别好的电子游戏、动漫,我觉得同样会有90%的中国人认同这一点。而且我们到日本去旅游购物时会发现,对日本人的服务态度,说好的人特别多。确实,我们对日本的看法,会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态势。

 

  我发现,不只是我们的调查,在各种各样的民意调查里,日本人清一色地对中国都是持极端负面的看法,认为中国一无是处。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日本人认为他现在已经被中国打败了。这是一个日本最不能忍受的一个耻辱感。

 

  日本人认为,整个20世纪,亚洲最现代、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不是中国,现在中国要取代日本了,这个最不能忍受。这一点很有意思。在中日关系上,我们老是在讲日本怎么坏,日本这个国家怎么不像样。其实我们对日本是一个分裂的态度,我们一方面仇恨日本侵华的历史,特别不能忍受日本右翼,包括现在掌权的日本反华的右翼。同时,我们非常喜欢日本的流行文化、日本这个国家、日本餐,尤其像在上海,上海人喜欢日本人的是非常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这样。这与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很不一样,日本人几乎清一色地持一种对中国排斥的态度。这点我刚才讲了,它有一定的原因,总体上来说,日本人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危机感。

 

  但日本人这种强烈的危机感,我觉得是很虚幻、远离现实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日本实际上还是一个非常发达、非常值得世界称赞的国家,也是特别值得中国学习的国家,远没像日本人自己描绘得那么糟糕。中国的反日民族主义情绪往往被传媒和互联网放大、夸张,反过来加深了日本人对中国的反感。中日之间的所谓“政冷经热”关系,从民意方面来看,有两国民意的相互不对称因素。中国民众并不一味仇日反日,对日本的看法其实是很多元的。日本民众对“中国威胁论”的恐惧态度,也是偏见多于客观的。

 

  印度人认为,印度十年后将成为亚洲老大

 

  现在说一点印度。43%的印度人认为,在十年之内,印度将成为亚洲影响最大的国家,只有23%的人认为中国会成为亚洲影响最大的国家。实际上亚洲所有国家都认为中国影响最大,只有印度是个例外。印度人很有信心,觉得十年以后它一定可以取代中国,成为亚洲的老大。好像全世界很少有这样的例外,印度就这样。这个数字我们觉得特别有趣。

 

  现在的印度人认为,在亚洲影响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老二是中国,老三是印度。十年以后就倒过来了,十年以后肯定印度是老大了。印度人的这个信心跟日本人的危机感形成一个极其鲜明的反差。你们要是去印度,会觉得这个现实跟观念的反差实在太大了,不可思议。日本那么好的一个国家,我多次去日本,觉得日本是一个很发达的国家,欧洲国家不论哪一个,日本都不比它们差。为什么日本老觉得自己不行?

 

  印度跟中国如何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人很开心,幸福感很强。但是印度的城乡差距,它的发展指标跟中国,客观讲应该有三十年到四十年的差距。你现在到印度去,当然大城市如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发达地区发展不错。但总体上来说,印度相当于中国的文革后期,也就1976年粉碎四人帮那个状态。但印度人很开心,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很了得,十年以后一定取代中国。这个自信心特别有意思。

 

  有时候我们在想,我们这个最大的邻居的精英和民众对中国的看法都不怎么样。印度人都不怎么太喜欢中国。反过来,你说我们喜欢印度吗?应该来说中国人对印度没啥好感,也对印度缺少了解。

 

  虽然印度人认为自己是将来的亚洲老大,但总体上印度人对中国的看法还是比较正面,54%的印度人认为中国还是不错的一个国家。当然比起美国,比起日本,中国在印度人那里的印象还是低了不少。印度还是一个很自恋的国家,92%的印度人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是印度,87%的印度人认为日本很好, 72%的印度人认为美国很好。

 

  一位《纽约时报》驻上海记者曾经对我讲,《纽约时报》的记者到中国来,一定要看他从哪儿派过来:《纽约时报》的记者从纽约直接派到上海来,与从印度派到上海来,感觉一定是天壤之别;或者从日本东京派到上海来,与从印度新德里派到上海来,感觉也绝对是天壤之别。我觉得这个说法真的很有意思。

 

  印度的优势在哪里?印度人为什么这么自信?

 

  印度也许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国家,年轻人是在近二十年来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这跟他们的信心不无关系,跟日本老龄化的人口和日本人普遍的缺乏信心形成了有意思的对照。印度的高科技行业,尤其是IT软件开发业,是印度民众特别引以自豪的成就。当然印度人笃信宗教,政治上比较多元开放,也是印度的特点。虽然贪腐严重、社会阶层两极分化对立严重,但印度人依然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称谓自我感觉良好。

 

  美国人的价值观与中国人风马牛不相及

 

  现在要讲一下美国。

 

  我们做有关美国人的调查时发现,美国人的价值观跟中国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好像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星球。虽然我们有时候都在说英语(美国人会说中文的不太多,中国人必须得用英语来跟美国人交流),但说的是不同的语言,这一点我在美国待的时间长了,体会比较深。实际上,我们要讲起政治来,有时候讲不到一块去。

 

  你比如说特朗普怎么当选了总统?中国人非常没法儿理解,美国自己也没法儿理解,但美国人不理解与中国人不理解是完全两码事,南辕北辙说不到一块去。我这段时间天天在网上看中国媒体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大量评论,觉得这些说法纯粹是中国式的,跟美国人的想法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说到底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这是一个生活的态度,一个主观的判断。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用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的说法,中美是一对不能离婚的夫妻——中美两国要离婚的话,会发生世界大战毁灭地球;但又是一对价值观相差极大、同床异梦的夫妻。这个比喻还是蛮准确的。中美在根本的价值观问题上说不到一块去,不能不让我们重视。

 

  2016年可以叫世界反全球化年

 

  最后是一个传统、古老的话题,就是地缘政治。现在我们又发现,地缘政治回到了我们的案头。

 

  为什么呢?最近反全球化的浪潮势不可当,2016年可以叫世界反全球化年,除了中国。我们的自我感觉很好,认为大家都在反全球化,我们中国机会来了,可以成为最大赢家。但实际上很可惜,全世界也没几个人认为中国可以当领头羊。现在美国很明显,不愿意当世界警察,不愿意当全球化的领头羊。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自私,非常令人担忧。

 

  公正地说,全球化三十多年,差不多四十年来,席卷全球的全球化,包括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等,受益最大的是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毫无疑问是美国,还有一个就是中国。我们中国人现在信心满满的,觉得全球化中间,中国现在可以起到一个旗帜性的作用,起到一个可以掌舵的作用。但美国人现在认为,他要全面缩回去,特朗普是一个标志。然后欧洲也是这样。你看英国的脱欧公投,这个事情也匪夷所思。2016年在英美国家发生的最大乌龙,一个是英国脱欧,一个是美国人选出特朗普当总统,这个太奇怪了。现在全世界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怎么办,没法解释这两件事。

 

  地缘政治问题我们还必须把它提出来。为什么现在每个国家都要回到自己?美国也要回到自己,发展美国。选举完之后,我们见了美国人都调侃,互相就把特朗普的口号喊出来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重新强大)这个说法很奇怪。美国这么些年不都是老大,一直扮演老大的角色?忽然现在特朗普冒出来了说,什么世界领袖,拉倒吧,我们回到我们美国自己。所以这是一个地缘政治复兴的一个标志。

 

  另外,过去地缘政治的老大老二,两个打的你死我活,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现在俄罗斯也是不停地在玩地缘政治,一会把克里米亚收回来了,一会跟乌克兰捣一捣乱,一会儿跟欧洲碰瓷来一下。所以俄罗斯这个国家也是不甘心没落的,它实际上很没落,苏联垮台以后已经一落千丈了,但它不甘心没落,也是要回到地缘政治称霸的帝国时代。帝国时代是不是又来了呢?不知道。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执政者顺应民意的问题不能回避

 

  20世纪的下半期,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人类共同解决问题、共担共享、开放的、全球化的时代。但是,我们才庆祝冷战结束、两大阵营对立结束,庆祝全球化给我们带来和平、希望没过多久,现在我们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寒冬”时期,起码是波诡云谲、动荡不定的时期。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都难以预测。

 

  最后回到今天的主题:民意与民意调查。现在大家都说民粹主义抬头,精英与民意撕裂,成为全球的趋势。但全球化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人类的交流和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民的意见、民众的呼声对全球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日益加强。所以,执政者如何更有效、更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民意,顺应民意,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据作者2016年12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形象研究中心所做的同题讲座录音整理,经作者审订。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