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来源: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2017-06-12 11:16:15
作者:刘卓涵
这种外交体制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中国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历代皇帝自命天子,承奉天命来统治天下。而根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思想,历代皇帝不承认还存在其他平等国家。周边国家和部落都被视为蛮夷,应奉中国为上国。二、朝贡体制。在中国强盛时期,许多周边国家都成为中国的属国,并与宗主国中国建立了朝贡关系。属国定期向中国朝廷朝贡,以示臣服。三、王道理念。在规范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外交体系方面,王道理念是这一阶段外交思想的主流。王道理念包含纯粹王道思想和务实王道思想,是与霸道理念相对的外交思想。四、和亲。在周边国家力量强大时,中国皇朝也采用和亲政策,将皇家公主嫁于这些国家的首领,以建立亲戚关系,争取一定是时期的和平如汉高祖嫁公主予匈奴的冒顿单于、文成公主进藏等。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文化圈内,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以保持中国的中心地位;同时,东亚朝贡体系也维持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通过贸易、和亲等方式使得国家间有了亲属、利益关系,降低了爆发战争、冲突的可能性;当然,东亚国家间得贸易往来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东亚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尤其对于宗主国中国来说,直到明清时期近2000年时间内始终保持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随着朝贡体系的崩溃瓦解,东亚地区国家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地区国家间力量开始重新建构,外交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大变化,东亚地区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3“朝贡体系”理论的新发展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近些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有外媒及外国学者提出,中国想要恢复建构“古老的东亚朝贡体系”,我认为是一种无稽之谈。首先,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现代民族主权国家开始产生,民族国家理论盛行,国家主权意识加强,各国之间是平等的权力,因此“朝贡”的复兴是不可能的;其次,厚往薄来的交往机制已经不存在了;还有就是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自身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中国没有重建朝贡体系的意愿,也还没有这样一个经济能力;最后就是文化,朝贡体系能够维持很大程度上由于文化的认同。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显著,东亚地区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下滑加上中国文明仍处于复兴阶段,各国都在致力于发掘本国文化的特色,这是一个大的趋势。综合以上原因,中国复兴东亚朝贡体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倡导者和助力者,中国向来反对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亚洲经济一体化上的努力,是想构建一种新的经济贸易体系,但是它一定是平等、共赢、开放、和谐的,绝不可能向外媒所说的是重构封建和霸权。
4朝贡体系对当今中国外交发展的借鉴
东亚朝贡体系虽然是封建社会时期存在的一种等级体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体现。但对我国当今外交发展来说仍有借鉴意义。一、中国要摒弃“大国思维”。中国在与周边国家开展外交时,必须摒弃“大国思维”,本着互利共赢、多元共存的态度来开展对话和贸易往来。特别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更加密切,更要保持平等合作,以加强两国间得政治互信。二、学界对朝贡体系有这样一个观点:贸易正常化的一种外交庇护。虽然外交庇护不被国际法承认,但是通过贸易的方式来开展外交,对于我国来说正是如今最适合的一种方式。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在通过经济外交的方式来推动政治外交的发展。
结语
东亚朝贡体系从秦王朝时期(公元前3世纪)正式建立到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早期)瓦解,在东亚地区维持了几千年,它的存在保持了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贸易往来。如今对开展对古代东亚地区各国间经济、贸易、外交往来等多方面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来源: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2017-06-12 11:16:15
作者:刘卓涵
当今世界东亚地区,领土纷争、大国博弈、地区建构、文化认同都与历史上一个存在了千年的体系——朝贡体系有关,它维系了东亚千年外交的稳定。在如今的外交发展中仍有研究、借鉴意义。
1东亚朝贡体系的由来
(一)定义
首先提出“朝贡制度”来描述东亚地区古代外交特点是美国学者费正清,从某种意义上“朝贡制度”这一概念是为了描述的目的而由西方发明的,其英文表达是tributary system,通常有“朝贡制度、朝贡体系、朝贡体制”三种译法。
西方学者使用这一概念,是指包括朝贡体系及其相关制度在内的一个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于欧洲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世界三大主要国际关系模式。
(二)形成
朝贡体系最初的雏形来自于商周时期的畿服制度,以中原王朝为中心对地方统治者进行册封统治。之后随着秦王朝的统一和汉帝国的发展,朝贡制度进一步发展成熟。其中秦的大一统,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使得朝贡制度不再适合中原王朝新的政治结构的内部统治,从这一时期开始朝贡制度开始多数使用在中原王朝与非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国度的关系上,而儒家文化成为思想主流更是使得这种方式成为中原王朝架构世界体系的主要方式。
(三)崩溃瓦解
东亚朝贡体系的崩溃,既有来自西方外部的冲击,也有内部秩序的崩坏。
1.中西碰撞
1648年,随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逐渐成为欧洲国家之间的主要国际交流体系。同时,殖民体系成为欧洲国家在与其他弱小部族交往时的主导体系。随着欧洲国家逐渐同东方世界直接接触,这几种国际关系体系之间的冲突便开始发生。同时,欧洲势力逐渐蚕食了中国周边的各小国,使得朝贡体系内的成员大幅减少。清朝中期,朝贡国减少到七个:朝鲜、越南、南掌、缅甸、苏禄、暹罗、琉球。但是这并没有动摇朝贡体系的基础。因此,直到1793年,随着英国乔治·马戛尔尼使团正式到访中国条约体系和朝贡体系方才发生了全面的碰撞。后来在鸦片贸易上,两种不同体制之间的摩擦终于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终于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1842年,中国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首次以文字规定了中国和外国平等往来,朝贡体系的基础遭到了不可挽回的动摇。
2.内部崩坏
日本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日本地处东亚大陆之外,地缘政治上长期处于朝贡体系的边缘地带。在接受中华文明的同时,日本人也强调文化的归属意识和民族的特殊性和例外性。在历史的进程中,日本始终表现出地缘政治的离心倾向。日本一直为摆脱东亚朝贡体系做出努力,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帝国打开东亚大门,日本卷入了殖民体系之内,随后进行的明治维新运动使其迅速增强了自身在东亚国家中实力,这与当时自身实力衰弱和饱受西方侵略的中原王朝来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871年,中国清朝政府虽然一再以“大信不约”为借口拒绝同日本签订平等条约,但是最后仍然被迫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朝贡体系开始破裂。随着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的签定,朝贡体系内最后的成员越南和朝鲜也脱离了这一体系,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2东亚朝贡体系概述
对于朝贡本质,当时有个意大利“中国通”利玛窦,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是世界向中国朝贡,而是中国向世界朝贡。朝贡制度的核心是一套调节外交与政治联系、文化和经济关系,特别是明确两个政治单位之间关系的制度和规范。与现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民族国家相互平等的典范相比,朝贡制度强调的是“不对称且相互依存的上下级关系”,而且,非对称性是任意两个单位间所有关系的基础。基于两项关键的制度,朝贡制度得以成型:上级国家认可下级国家的身份,称为“敕封”;下级国家派遣使臣到上级国家。在很多方面,上下级关系表现为······上级开启并推动事务,下级执行并完成事务。中国很少对其他国家施展自己的权威,附庸国认可的是中国皇帝的文化优势,而不是他的政治权威。与中国的附庸关系并没有使这些国家丧失太多的独立性,因为它们基本上仍然按照自认为恰当的方式自主管理国家事务,并且也可以执行独立于中国的对外政策。
这种外交体制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中国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历代皇帝自命天子,承奉天命来统治天下。而根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思想,历代皇帝不承认还存在其他平等国家。周边国家和部落都被视为蛮夷,应奉中国为上国。二、朝贡体制。在中国强盛时期,许多周边国家都成为中国的属国,并与宗主国中国建立了朝贡关系。属国定期向中国朝廷朝贡,以示臣服。三、王道理念。在规范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外交体系方面,王道理念是这一阶段外交思想的主流。王道理念包含纯粹王道思想和务实王道思想,是与霸道理念相对的外交思想。四、和亲。在周边国家力量强大时,中国皇朝也采用和亲政策,将皇家公主嫁于这些国家的首领,以建立亲戚关系,争取一定是时期的和平如汉高祖嫁公主予匈奴的冒顿单于、文成公主进藏等。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文化圈内,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以保持中国的中心地位;同时,东亚朝贡体系也维持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通过贸易、和亲等方式使得国家间有了亲属、利益关系,降低了爆发战争、冲突的可能性;当然,东亚国家间得贸易往来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东亚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尤其对于宗主国中国来说,直到明清时期近2000年时间内始终保持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随着朝贡体系的崩溃瓦解,东亚地区国家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地区国家间力量开始重新建构,外交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大变化,东亚地区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3“朝贡体系”理论的新发展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近些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有外媒及外国学者提出,中国想要恢复建构“古老的东亚朝贡体系”,我认为是一种无稽之谈。首先,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现代民族主权国家开始产生,民族国家理论盛行,国家主权意识加强,各国之间是平等的权力,因此“朝贡”的复兴是不可能的;其次,厚往薄来的交往机制已经不存在了;还有就是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自身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中国没有重建朝贡体系的意愿,也还没有这样一个经济能力;最后就是文化,朝贡体系能够维持很大程度上由于文化的认同。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显著,东亚地区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下滑加上中国文明仍处于复兴阶段,各国都在致力于发掘本国文化的特色,这是一个大的趋势。综合以上原因,中国复兴东亚朝贡体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倡导者和助力者,中国向来反对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亚洲经济一体化上的努力,是想构建一种新的经济贸易体系,但是它一定是平等、共赢、开放、和谐的,绝不可能向外媒所说的是重构封建和霸权。
4朝贡体系对当今中国外交发展的借鉴
东亚朝贡体系虽然是封建社会时期存在的一种等级体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体现。但对我国当今外交发展来说仍有借鉴意义。一、中国要摒弃“大国思维”。中国在与周边国家开展外交时,必须摒弃“大国思维”,本着互利共赢、多元共存的态度来开展对话和贸易往来。特别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更加密切,更要保持平等合作,以加强两国间得政治互信。二、学界对朝贡体系有这样一个观点:贸易正常化的一种外交庇护。虽然外交庇护不被国际法承认,但是通过贸易的方式来开展外交,对于我国来说正是如今最适合的一种方式。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在通过经济外交的方式来推动政治外交的发展。
结语
东亚朝贡体系从秦王朝时期(公元前3世纪)正式建立到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早期)瓦解,在东亚地区维持了几千年,它的存在保持了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贸易往来。如今对开展对古代东亚地区各国间经济、贸易、外交往来等多方面研究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