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钝角网 2025-03-05 15:37:30
作者:安德烈·扎戈罗德纽克;昀舒/译
上周,全世界都关注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副总统彭斯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会面。 原本看似例行公事的会谈,很快升级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开争论。 抛开情绪化的表象,核心分歧早已显现:乌克兰是否必须无条件接受结束战争,还是有能力在停战条件上有所作为? 乌克兰能否期待获得长期的安全保障以抵御俄罗斯未来的侵略,抑或别无选择,只能单方面停止军事行动? 如果基辅拒绝妥协,而美国真的撤回支持(据报道,特朗普政府本周已开始采取行动),乌克兰是否能够独自支撑?
早在会晤之前,白宫就已明确表态:乌克兰手中没有筹码,因此也无权设定任何条件。 泽连斯基当然断然拒绝接受这一论断。 对乌克兰人民而言,结束战争无疑是一个令人期盼的目标。 经历了三年残酷的战火,包括前几届政府在内的历任领导者,都未能找到一条明确通往和平的道路。 尽管西方的援助对乌克兰的生存至关重要,但武器射程和使用限制导致了以步兵为主的消耗战,这极大地削弱了乌克兰军队的力量,且看不到明确的胜利前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对日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白宫会晤时所发生的一切感到遗憾,他和乌方团队愿尽快开启谈判以实现持久和平
然而,俄罗斯也同样未能实现其战争目标,同样深陷困境,看不到明确的取胜之道。 尽管俄军在2024年和2025年初稳步推进,扩大了占领区域,但其进展极其缓慢,代价高昂,几乎没有可能大幅扭转战局,使其朝有利方向发展的可行方案。 令人沮丧的是,美国政府有时会附和俄罗斯的论调—— 一种旨在扭曲战争认知的宣传策略。 这让基辅、华盛顿以及其他国家的许多人士担忧,美国的政策可能会在无意中为在这场战争中苦苦挣扎的侵略者提供喘息之机。
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华盛顿目前本有能力对克里姆林宫施加巨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迫使其在未来数月内接受合理的停战条件。 基辅一直表示希望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但前提是条件对乌克兰有利。 如今,乌克兰提出了分阶段停火的方案,首先从停止空中和海上敌对行动开始。 然而,不惜一切代价强迫乌克兰全面停火,并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 椭圆形办公室的对峙暗示了这种前景,反映出一种倾向,即美俄两国可能达成某种双边协议,而乌克兰只需被动接受。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将是对当前战争力量平衡的根本性误判,既短视,又缺乏战略远见。 它反而会增加最坏情况发生的风险—— 不仅无法达成持久的解决方案,反而会为战争的延续埋下隐患。 要求乌克兰无条件接受强加于其的条件,实际上意味着它必须接受莫斯科提出的条件—— 这对乌克兰而言,实际上等同于投降。 基辅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选择:投降,还是在失去关键盟友支持的情况下继续战斗。 然而,在乌克兰人民的坚定支持下,乌克兰领导层早已明确,投降绝不是选项。 被占领土上的种种经历更强化了这一决心: 俄罗斯占领之处,皆充斥着恐怖、无法无天和破坏。
因此,即使美国暂停军事援助,乌克兰也必须为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继续战争做好准备。 无论如何,从长远来看,撤回援助可能是白宫向泽连斯基提出的“二选一”方案的必然结果: 要么接受没有安全保障的无条件停火,要么立即失去美国的军事援助。
但即便美国暂停军事援助,乌克兰的抗战努力也不会骤然崩溃,尽管长期冻结援助将带来严峻挑战。 只要欧洲继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本周欧洲领导人在伦敦的会晤之后,欧洲加大支持的可能性似乎正在增加, 普京或许能在战术上取得一些进展,但无法实现其吞并乌克兰的极端目标。 如果美国政府与俄罗斯沆瀣一气,积极破坏乌克兰的抵抗,那将是真正令人震惊的局面—— 这将彻底摧毁人们对美国的信任,并对西方联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然而,乌克兰人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场战争的惨痛代价,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为了国家的生存而战。
未能达成目标
以几乎所有标准衡量,尤其考虑到俄罗斯最初的计划,三年战事下来,俄罗斯的表现远未达到预期。 当普京在2022年意识到无法迅速征服乌克兰时,他降低了作战目标: 完全占领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维持通过乌克兰南部通往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摧毁乌克兰的关键基础设施和军事资产,并实施黑海封锁以扼杀乌克兰经济。 然而,即使是这些目标也大多未能实现。 乌克兰海军已重新打通黑海航道,恢复了海上运输。 尽管能源基础设施和民用中心遭受了导弹和无人机持续不断的袭击,乌克兰仍然保有电力供应,人民也依然坚韧不屈。 俄罗斯仍未完全占领顿巴斯地区。 它已经损失了约90万兵员和1万件主要的武器系统—— 舰船、飞机、直升机、坦克、火箭发射器、大炮。 2024年,俄罗斯仅占领了不到1%的乌克兰领土; 今年,其推进速度已明显放缓。
目前,俄罗斯军队已疲惫不堪,国防生产难以跟上战场损失的速度。 尽管莫斯科竭尽全力,其无人武器系统仍然难以有效对抗乌克兰的无人武器系统。 从战场上缴获的未爆无人机和导弹大多是近期制造的,这表明俄罗斯已耗尽了大部分库存,正在尽快将新生产的武器投入战场。 与此同时,即便俄罗斯人口众多(还有来自朝鲜的士兵),征兵规模仍然难以满足需求,而高企的伤亡率又使得新兵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充分的训练。
乌克兰自身也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俄罗斯未能完全掌握制空权,但它仍然控制着前线附近的空域(部分原因是乌克兰未能获得先进的现代战机),这使得俄罗斯能够向乌克兰军队、国防和民用基础设施发射数百枚制导炸弹以及无人机和导弹,加剧了乌克兰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 正如彭斯反复强调的那样,人力资源的确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部分原因是盟友的援助(特别是空中力量和远程打击能力)受到限制,乌克兰不得不继续依赖步兵动员和堑壕战。 乌克兰已有超过43,000人在战斗中阵亡,伤者更多,装备、弹药和零部件的短缺更是雪上加霜。 尽管无人机部队和其他高科技部队的征召工作仍在进行,但满足最危险、最艰苦的步兵部署需求始终是一项公认的艰巨任务。
然而,即便面临这些挑战,乌克兰也充分证明了其阻止俄罗斯取得重大进展的能力,部分原因在于它采用了并改进了新的作战方式。 无人机和其他无人系统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承担了通常由更先进的空中和海上力量执行的任务。 成功的空域和海域拦截行动,使得很大一部分俄罗斯军队被限制在前线后方、沿海地区和主要贸易航线之外。 与此同时,欧洲加大支持力度将有助于乌克兰减少对步兵的依赖,并建立起自身强大且具有适应性的防御能力。 持续转向更多技术驱动的作战模式—— 包括基于“无人机战线”概念的战术,这将有助于阻止俄罗斯军队逼近前线—— 可以帮助缓解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鉴于当前的战场态势,乌克兰完全有可能继续挫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战略目标,限制俄军在当前战线上缓慢而代价高昂的推进。 今年或明年,欧洲进一步的支援可能会使乌克兰军队能够阻止甚至扭转当前的颓势。 简而言之,尽管俄罗斯体量庞大,且拥有相当可观的资源优势,但乌克兰目前并未输掉战争,未来也不会输掉战争。
停战及其后果
要让俄罗斯参与严肃的谈判,或者迫使其停止侵略并接受既成事实的停火,唯一的途径是让俄罗斯为继续战争付出沉重的代价。 华盛顿手中握有几张牌。 它可以收紧并更有效地执行制裁,给俄罗斯经济施加更大的压力。 尽管克里姆林宫极力营造稳定的表象,但俄罗斯经济已不堪重负,据估计,高达40%的公共支出都用于战争。 美国还可以增加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例如向乌克兰提供之前被扣留的武器,解除对武器使用范围的限制,并提供更强大的实时情报支持。 俄罗斯对伤亡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容忍度,因此,仅仅依靠削减俄军兵力来迫使问题解决并不可靠。 但历史经验表明,战场上的挫败,而非人员伤亡,一直是影响俄罗斯对战争成败判断的首要因素。
一系列的领土失利,即使损失的面积相对较小,也可能促使普京重新评估其战略,并寻求结束战争。 如果进攻行动遭遇明显的失败,乌克兰军队成功收复哪怕是一小部分被占领土,克里姆林宫就会对进一步的领土失守感到担忧。 从普京的角度来看,即使是局部的失败也是可怕的前景,会加剧他对政权软弱和失控的担忧。 在这种压力之下,莫斯科更有可能缓和局势,并试图将损失降到最低。 即使仅仅是这种情况的潜在可能性—— 通过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的政策来促成—— 也足以促使俄罗斯重新考虑其战争策略。
如果最终达成停火协议,阻止俄罗斯再次发动攻势将至关重要。 防止莫斯科在自认为有利可图时重燃战火的唯一方法,是确保其面临最终失败的切实风险。 当然,实现这种“阻吓式威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但也可以通过帮助乌克兰建立一支能够果断击退俄罗斯进攻的强大军队来实现。
军事规划人员和分析人士已经开始着手设计这支未来的乌克兰军队。 一些欧洲国家已表示愿意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或后备部队。 但这些部队的交战规则必须明确,且必须拥有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行动的授权。 尽管欧洲应该有能力为威慑力量提供必要的资金,而且主要欧洲领导人也已表达了这种意愿,但华盛顿仍需要提供一些关键的特定能力(包括防空系统、导弹目标指示支持、实时情报以及某些零部件和弹药)。
历史性的成就?
特朗普政府似乎认为,无需施加新的压力,也无需乌克兰做出任何实质性让步,俄罗斯就会同意停止侵略并结束战争。 然而,即使是乌克兰接受俄罗斯开出的条件的解决方案,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和平。 泽连斯基一贯坚持在停火的同时必须提供安全保障,这绝非仅仅是一种政治姿态—— 而是基于俄罗斯会利用任何敌对行动的间歇期,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的现实风险的考量。 一场显而易见的胜利将助长普京的野心,而一次行动上的暂停只会给他提供一个重整旗鼓的机会。 俄罗斯将能够积蓄起足够的力量,为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打击做好准备。 而下一次攻势将比2022年2月24日开始的入侵更加危险: 俄罗斯将更有准备压制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控制制空权和破坏关键基础设施,并且它很可能会避免重蹈兵力分散的覆辙。
如果俄罗斯重新武装并恢复实力,乌克兰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没有坚实的安全保障,乌克兰可能无法充分准备好抵御这种打击。 仅仅是对这种情况的担忧,就将极大地阻碍乌克兰的经济复苏和战后重建。 认为安全安排的谈判可以在停火之后进行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这将使得克里姆林宫能够利用西方不愿重启战端的心理,以停火为筹码进行要挟,拖延甚至阻止任何安全保障的提议。
俄罗斯的直接目标十分明确: 使其占领的土地合法化,逃避战争罪责,摆脱经济崩溃的危机,并对乌克兰未来的安全安排施加影响。 与此同时,其长期的战略目标始终未变: 征服乌克兰,削弱西方安全架构,建立一个由少数强国主导的多极世界。 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将乌克兰边缘化的协议,将加速俄罗斯实现其短期和长期目标,同时使侵略行径成为一种合法的战略手段。 如果普京仅仅因为美国政策的骤然转向而从濒临失败走向最终的胜利,这将以极其危险的方式重塑全球安全格局。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本有机会引导局势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向俄罗斯施压,迫使其结束战争,并达成公正的解决方案,切实保障乌克兰的长期安全。 韩国的经验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得益于美国长期的军事和经济支持,韩国已经能够建立起强大的国防能力,有效遏制朝鲜的威胁。 如果乌克兰也能取得类似的成果—— 在可靠的安全保障支持下,达成精心构建的停战协议—— 将有望带来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如果能妥善实施,这将是一项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
作者简介: 安德烈·扎戈罗德纽克 (Andriy Zagorodnyuk) 是国防战略中心主席兼大西洋理事会杰出研究员。 2019年至2020年,他曾担任乌克兰国防部长。本文由“钝角网”译自《外交事务》网站。
来源:钝角网 2025-03-05 15:37:30
作者:安德烈·扎戈罗德纽克;昀舒/译
上周,全世界都关注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副总统彭斯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会面。 原本看似例行公事的会谈,很快升级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开争论。 抛开情绪化的表象,核心分歧早已显现:乌克兰是否必须无条件接受结束战争,还是有能力在停战条件上有所作为? 乌克兰能否期待获得长期的安全保障以抵御俄罗斯未来的侵略,抑或别无选择,只能单方面停止军事行动? 如果基辅拒绝妥协,而美国真的撤回支持(据报道,特朗普政府本周已开始采取行动),乌克兰是否能够独自支撑?
早在会晤之前,白宫就已明确表态:乌克兰手中没有筹码,因此也无权设定任何条件。 泽连斯基当然断然拒绝接受这一论断。 对乌克兰人民而言,结束战争无疑是一个令人期盼的目标。 经历了三年残酷的战火,包括前几届政府在内的历任领导者,都未能找到一条明确通往和平的道路。 尽管西方的援助对乌克兰的生存至关重要,但武器射程和使用限制导致了以步兵为主的消耗战,这极大地削弱了乌克兰军队的力量,且看不到明确的胜利前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对日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白宫会晤时所发生的一切感到遗憾,他和乌方团队愿尽快开启谈判以实现持久和平
然而,俄罗斯也同样未能实现其战争目标,同样深陷困境,看不到明确的取胜之道。 尽管俄军在2024年和2025年初稳步推进,扩大了占领区域,但其进展极其缓慢,代价高昂,几乎没有可能大幅扭转战局,使其朝有利方向发展的可行方案。 令人沮丧的是,美国政府有时会附和俄罗斯的论调—— 一种旨在扭曲战争认知的宣传策略。 这让基辅、华盛顿以及其他国家的许多人士担忧,美国的政策可能会在无意中为在这场战争中苦苦挣扎的侵略者提供喘息之机。
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华盛顿目前本有能力对克里姆林宫施加巨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迫使其在未来数月内接受合理的停战条件。 基辅一直表示希望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但前提是条件对乌克兰有利。 如今,乌克兰提出了分阶段停火的方案,首先从停止空中和海上敌对行动开始。 然而,不惜一切代价强迫乌克兰全面停火,并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 椭圆形办公室的对峙暗示了这种前景,反映出一种倾向,即美俄两国可能达成某种双边协议,而乌克兰只需被动接受。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将是对当前战争力量平衡的根本性误判,既短视,又缺乏战略远见。 它反而会增加最坏情况发生的风险—— 不仅无法达成持久的解决方案,反而会为战争的延续埋下隐患。 要求乌克兰无条件接受强加于其的条件,实际上意味着它必须接受莫斯科提出的条件—— 这对乌克兰而言,实际上等同于投降。 基辅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选择:投降,还是在失去关键盟友支持的情况下继续战斗。 然而,在乌克兰人民的坚定支持下,乌克兰领导层早已明确,投降绝不是选项。 被占领土上的种种经历更强化了这一决心: 俄罗斯占领之处,皆充斥着恐怖、无法无天和破坏。
因此,即使美国暂停军事援助,乌克兰也必须为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继续战争做好准备。 无论如何,从长远来看,撤回援助可能是白宫向泽连斯基提出的“二选一”方案的必然结果: 要么接受没有安全保障的无条件停火,要么立即失去美国的军事援助。
但即便美国暂停军事援助,乌克兰的抗战努力也不会骤然崩溃,尽管长期冻结援助将带来严峻挑战。 只要欧洲继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本周欧洲领导人在伦敦的会晤之后,欧洲加大支持的可能性似乎正在增加, 普京或许能在战术上取得一些进展,但无法实现其吞并乌克兰的极端目标。 如果美国政府与俄罗斯沆瀣一气,积极破坏乌克兰的抵抗,那将是真正令人震惊的局面—— 这将彻底摧毁人们对美国的信任,并对西方联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然而,乌克兰人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场战争的惨痛代价,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为了国家的生存而战。
未能达成目标
以几乎所有标准衡量,尤其考虑到俄罗斯最初的计划,三年战事下来,俄罗斯的表现远未达到预期。 当普京在2022年意识到无法迅速征服乌克兰时,他降低了作战目标: 完全占领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维持通过乌克兰南部通往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摧毁乌克兰的关键基础设施和军事资产,并实施黑海封锁以扼杀乌克兰经济。 然而,即使是这些目标也大多未能实现。 乌克兰海军已重新打通黑海航道,恢复了海上运输。 尽管能源基础设施和民用中心遭受了导弹和无人机持续不断的袭击,乌克兰仍然保有电力供应,人民也依然坚韧不屈。 俄罗斯仍未完全占领顿巴斯地区。 它已经损失了约90万兵员和1万件主要的武器系统—— 舰船、飞机、直升机、坦克、火箭发射器、大炮。 2024年,俄罗斯仅占领了不到1%的乌克兰领土; 今年,其推进速度已明显放缓。
目前,俄罗斯军队已疲惫不堪,国防生产难以跟上战场损失的速度。 尽管莫斯科竭尽全力,其无人武器系统仍然难以有效对抗乌克兰的无人武器系统。 从战场上缴获的未爆无人机和导弹大多是近期制造的,这表明俄罗斯已耗尽了大部分库存,正在尽快将新生产的武器投入战场。 与此同时,即便俄罗斯人口众多(还有来自朝鲜的士兵),征兵规模仍然难以满足需求,而高企的伤亡率又使得新兵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充分的训练。
乌克兰自身也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俄罗斯未能完全掌握制空权,但它仍然控制着前线附近的空域(部分原因是乌克兰未能获得先进的现代战机),这使得俄罗斯能够向乌克兰军队、国防和民用基础设施发射数百枚制导炸弹以及无人机和导弹,加剧了乌克兰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 正如彭斯反复强调的那样,人力资源的确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部分原因是盟友的援助(特别是空中力量和远程打击能力)受到限制,乌克兰不得不继续依赖步兵动员和堑壕战。 乌克兰已有超过43,000人在战斗中阵亡,伤者更多,装备、弹药和零部件的短缺更是雪上加霜。 尽管无人机部队和其他高科技部队的征召工作仍在进行,但满足最危险、最艰苦的步兵部署需求始终是一项公认的艰巨任务。
然而,即便面临这些挑战,乌克兰也充分证明了其阻止俄罗斯取得重大进展的能力,部分原因在于它采用了并改进了新的作战方式。 无人机和其他无人系统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承担了通常由更先进的空中和海上力量执行的任务。 成功的空域和海域拦截行动,使得很大一部分俄罗斯军队被限制在前线后方、沿海地区和主要贸易航线之外。 与此同时,欧洲加大支持力度将有助于乌克兰减少对步兵的依赖,并建立起自身强大且具有适应性的防御能力。 持续转向更多技术驱动的作战模式—— 包括基于“无人机战线”概念的战术,这将有助于阻止俄罗斯军队逼近前线—— 可以帮助缓解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鉴于当前的战场态势,乌克兰完全有可能继续挫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战略目标,限制俄军在当前战线上缓慢而代价高昂的推进。 今年或明年,欧洲进一步的支援可能会使乌克兰军队能够阻止甚至扭转当前的颓势。 简而言之,尽管俄罗斯体量庞大,且拥有相当可观的资源优势,但乌克兰目前并未输掉战争,未来也不会输掉战争。
停战及其后果
要让俄罗斯参与严肃的谈判,或者迫使其停止侵略并接受既成事实的停火,唯一的途径是让俄罗斯为继续战争付出沉重的代价。 华盛顿手中握有几张牌。 它可以收紧并更有效地执行制裁,给俄罗斯经济施加更大的压力。 尽管克里姆林宫极力营造稳定的表象,但俄罗斯经济已不堪重负,据估计,高达40%的公共支出都用于战争。 美国还可以增加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例如向乌克兰提供之前被扣留的武器,解除对武器使用范围的限制,并提供更强大的实时情报支持。 俄罗斯对伤亡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容忍度,因此,仅仅依靠削减俄军兵力来迫使问题解决并不可靠。 但历史经验表明,战场上的挫败,而非人员伤亡,一直是影响俄罗斯对战争成败判断的首要因素。
一系列的领土失利,即使损失的面积相对较小,也可能促使普京重新评估其战略,并寻求结束战争。 如果进攻行动遭遇明显的失败,乌克兰军队成功收复哪怕是一小部分被占领土,克里姆林宫就会对进一步的领土失守感到担忧。 从普京的角度来看,即使是局部的失败也是可怕的前景,会加剧他对政权软弱和失控的担忧。 在这种压力之下,莫斯科更有可能缓和局势,并试图将损失降到最低。 即使仅仅是这种情况的潜在可能性—— 通过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的政策来促成—— 也足以促使俄罗斯重新考虑其战争策略。
如果最终达成停火协议,阻止俄罗斯再次发动攻势将至关重要。 防止莫斯科在自认为有利可图时重燃战火的唯一方法,是确保其面临最终失败的切实风险。 当然,实现这种“阻吓式威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但也可以通过帮助乌克兰建立一支能够果断击退俄罗斯进攻的强大军队来实现。
军事规划人员和分析人士已经开始着手设计这支未来的乌克兰军队。 一些欧洲国家已表示愿意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或后备部队。 但这些部队的交战规则必须明确,且必须拥有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行动的授权。 尽管欧洲应该有能力为威慑力量提供必要的资金,而且主要欧洲领导人也已表达了这种意愿,但华盛顿仍需要提供一些关键的特定能力(包括防空系统、导弹目标指示支持、实时情报以及某些零部件和弹药)。
历史性的成就?
特朗普政府似乎认为,无需施加新的压力,也无需乌克兰做出任何实质性让步,俄罗斯就会同意停止侵略并结束战争。 然而,即使是乌克兰接受俄罗斯开出的条件的解决方案,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和平。 泽连斯基一贯坚持在停火的同时必须提供安全保障,这绝非仅仅是一种政治姿态—— 而是基于俄罗斯会利用任何敌对行动的间歇期,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的现实风险的考量。 一场显而易见的胜利将助长普京的野心,而一次行动上的暂停只会给他提供一个重整旗鼓的机会。 俄罗斯将能够积蓄起足够的力量,为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打击做好准备。 而下一次攻势将比2022年2月24日开始的入侵更加危险: 俄罗斯将更有准备压制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控制制空权和破坏关键基础设施,并且它很可能会避免重蹈兵力分散的覆辙。
如果俄罗斯重新武装并恢复实力,乌克兰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没有坚实的安全保障,乌克兰可能无法充分准备好抵御这种打击。 仅仅是对这种情况的担忧,就将极大地阻碍乌克兰的经济复苏和战后重建。 认为安全安排的谈判可以在停火之后进行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这将使得克里姆林宫能够利用西方不愿重启战端的心理,以停火为筹码进行要挟,拖延甚至阻止任何安全保障的提议。
俄罗斯的直接目标十分明确: 使其占领的土地合法化,逃避战争罪责,摆脱经济崩溃的危机,并对乌克兰未来的安全安排施加影响。 与此同时,其长期的战略目标始终未变: 征服乌克兰,削弱西方安全架构,建立一个由少数强国主导的多极世界。 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将乌克兰边缘化的协议,将加速俄罗斯实现其短期和长期目标,同时使侵略行径成为一种合法的战略手段。 如果普京仅仅因为美国政策的骤然转向而从濒临失败走向最终的胜利,这将以极其危险的方式重塑全球安全格局。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本有机会引导局势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向俄罗斯施压,迫使其结束战争,并达成公正的解决方案,切实保障乌克兰的长期安全。 韩国的经验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得益于美国长期的军事和经济支持,韩国已经能够建立起强大的国防能力,有效遏制朝鲜的威胁。 如果乌克兰也能取得类似的成果—— 在可靠的安全保障支持下,达成精心构建的停战协议—— 将有望带来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如果能妥善实施,这将是一项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
作者简介: 安德烈·扎戈罗德纽克 (Andriy Zagorodnyuk) 是国防战略中心主席兼大西洋理事会杰出研究员。 2019年至2020年,他曾担任乌克兰国防部长。本文由“钝角网”译自《外交事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