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外交
来源:钝角网 2024-01-08 16:45:54
作者:马克·伦纳德;昀舒/译
在过去的一年里,西方外交官从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不断穿梭,努力遏制不断加剧的战争、危机和其他灾难——从乌克兰到达尔富尔,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到刚果民主共和国——中国在这种混乱中调整战略。哈马斯10月7日的袭击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给北京带来了调整战略姿态的机会。当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使自己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失去信誉时,北京仔细调整了其对战争的反应,密切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公众舆论。
六个月前,我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上撰文警告说,当西方试图通过调整某些要素和邀请更多参与者来维护现有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时,中国的战略家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在一个秩序缺失的世界中生存。随着西方主导地位的弱化,他们还提出帮助其他国家建立自己的主权和行动自由。
2023年12月,以色列空袭加沙
自从哈马斯发动恐怖袭击以来,拜登政府一直在努力调和公众对以色列的支持,同时也在私下施压,要求更谨慎地针对以色列在加沙的袭击,并对与巴勒斯坦人达成政治和解持更开放的态度。另一方面,北京方面受到的限制要少得多。通过呼吁两国方案,拒绝谴责哈马斯,以及象征性地支持停火,其利用了全球反以情绪,试图提升自己在全球南方的地位。在努力尽可能地反映全球公众舆论的过程中,北京正在推进一个更广泛的战略:利用困扰西方政策制定者的全球冲突。
中国乐于扮演美国替代者的角色
正如人工智能模型会随着每一批新数据的训练而改进其对提示的响应一样,每一次新的全球危机都给了中国进一步调整其对全球南方国家言论的机会。有鉴于此,将中国对加沙战争的反应与对乌克兰战争的反应进行比较是有启发性的。
当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时,中国花了一段时间才确定立场。它最初的回应很迟缓,在发表一些令人困惑的声明之前一直在观望。在大多数传达的信息中,北京强调了乌克兰领土主权不可侵犯。它还试图强调其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并承认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关切”,批评美国和北约。北京含糊其辞,以避免疏远所有人,但它的宣传方式并不精明。
然而,当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时,北京方面已经加强了手段,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随着全球南方舆论对以色列的压倒性反对变得越来越明显,中国立即寻求通过这场危机来批评它所认为的美国的双重标准。10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呼吁停火并支持两国方案。声明中没有包括对哈马斯的批评或谴责,尽管这次袭击中有四名中国公民受害。
研究人员图维亚·杰林(Tuvia Gering)详细地记录了反以色列言论的兴起,……中国的舆论场上流传着几年前一位记者制造的谣言:犹太人只占美国人口的3%,但“控制着美国70%以上的财富”。
这种说辞可以被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尝试,以呼应主导全球南方辩论的叙事。通过与印尼、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等国的多数国家保持一致,中国可以将自己塑造为它所批评的好战、霸权和虚伪的美国的替代选择。
北京的态度也延伸到了外交上。11月20日,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外交部长开始了对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访问。他们的第一站是北京,在那里受到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欢迎。在与法国、英国和美国举行会议之前,选择向东旅行无疑是有意为之。这可以被解读为自去年3月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谈判达成协议以来,中国在中东地区声望不断上升的证据。尽管在北京举行的会议没有产生具体成果,但这似乎从来都不是目标。相反,这是阿拉伯国家发出信号的一种方式,表明除了美国之外,他们还有其他选择。中国乐于扮演另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
中国的战略姿态
自从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拜登政府基本上支持该行动)开始以来,整个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不信任加深了。民意调查显示,阿拉伯民众现在更喜欢中国而不是美国。这是长期趋势的一部分,但加沙的战争正在强化这种趋势。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于2023年秋季在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南非这八个非西方大国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与西方列强相比,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民意更加一致。无论是相信俄罗斯有可能赢得与乌克兰的战争,还是相信欧盟可能解体,抑或是相信美国民主的脆弱状态,中国的官方立场都非常小心地反映着巴西或土耳其普通民众的情绪。
中国试图反映全球公众对巴以冲突的看法,这是其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赢得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首先,乌克兰和加沙的战争支持了中国的观点,即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混乱。在北京看来,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表明,其引以为豪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始终是一个自私自利的骗局。尽管美国迅速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罪行,但在面对世界其他国家认为以色列有着相同行为时(无论这种看法是否基于事实),它一直保持沉默。
11 月 20 日,中国领导人参加了以加沙战争为主题的金砖国家虚拟峰会,这一战略得到充分显示。与会的有原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以及新加入的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次峰会显然是试图将该组织作为七国集团等西方组织的一个新选择。就像中国外长与阿拉伯领导人的会晤一样,会议的观感远比实质内容重要。
此外,中国对加沙战争的立场是试图利用其相对中立的优势。中国在全世界只有一个条约盟友——朝鲜。在中东,自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以来,美国一直坚定地承诺保障以色列的安全。相比之下,中国可以根据问题灵活选择在该地区的合作伙伴,例如,在购买伊朗石油的同时与沙特阿拉伯合作开发弹道导弹技术,或者在叙利亚建设基础设施,同时试图将土耳其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由于这种相对的自由,中国能够将其对加沙战争的反应的表现方面置于其他一切之上;与美国不同的是,它没有会指责它背叛的长期盟友。
最后,中国并没有像华盛顿许多人认为的那样,试图将这些国家联合成一个由中国领导的反西方联盟。当美国谈论其他国家应该如何与它的立场保持一致并遵循全球规则时,中国将自己展示为“多文明世界”的捍卫者,以及发展和维护主权的伙伴。事实上,北京的吸引力恰恰在于,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它不强迫其他国家选边站。
在这一点上,中国再次与全球舆论非常一致。根据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对主要非西方国家进行的民意调查,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永远不会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例如,只有14%的印度人预计未来十年世界将是两极,他们可能被迫在中国和美国主导的集团之间做出选择。因此,尽管美国要求那些夹在中间的国家更加紧密地结盟,但中国被认为是不结盟的,这使它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发展的合作伙伴。
美国做法的局限性
为了遏制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拜登政府制定了一项与以色列紧密拥抱的战略,不断重申对这个犹太国家的支持,避免公开批评,以影响以色列处理战争的方式。然而,在公开和私下场合,拜登政府也在督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领导的政府在加沙制定切合实际的军事战略,关注国际法,并为缓解不断扩大的人道主义危机作出更多努力。通过介入,拜登政府似乎将自己定位为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及其阿拉伯邻国在暴力平息后政治进程的中间人。
每一方都希望这一战略能够成功,但在全球舆论场上,美国的做法以及拜登对内塔尼亚胡的影响的局限性令人吃惊。随着以色列空袭造成的每一个平民伤亡,西方捍卫基于规则的秩序的论点在全球南方变得更加空洞。这可能会给乌克兰带来长期影响,因为俄罗斯破坏秩序的入侵行为为乌克兰的反抗提供了合法性。
作者简介:马克·伦纳德(Mark Leonard),美国国会图书馆亨利·A·基辛格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教授,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联合创始人兼主任。本文节选译自《外交事务》网站。
关键词: 中国外交
来源:钝角网 2024-01-08 16:45:54
作者:马克·伦纳德;昀舒/译
在过去的一年里,西方外交官从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不断穿梭,努力遏制不断加剧的战争、危机和其他灾难——从乌克兰到达尔富尔,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到刚果民主共和国——中国在这种混乱中调整战略。哈马斯10月7日的袭击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给北京带来了调整战略姿态的机会。当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使自己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失去信誉时,北京仔细调整了其对战争的反应,密切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公众舆论。
六个月前,我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上撰文警告说,当西方试图通过调整某些要素和邀请更多参与者来维护现有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时,中国的战略家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在一个秩序缺失的世界中生存。随着西方主导地位的弱化,他们还提出帮助其他国家建立自己的主权和行动自由。
2023年12月,以色列空袭加沙
自从哈马斯发动恐怖袭击以来,拜登政府一直在努力调和公众对以色列的支持,同时也在私下施压,要求更谨慎地针对以色列在加沙的袭击,并对与巴勒斯坦人达成政治和解持更开放的态度。另一方面,北京方面受到的限制要少得多。通过呼吁两国方案,拒绝谴责哈马斯,以及象征性地支持停火,其利用了全球反以情绪,试图提升自己在全球南方的地位。在努力尽可能地反映全球公众舆论的过程中,北京正在推进一个更广泛的战略:利用困扰西方政策制定者的全球冲突。
中国乐于扮演美国替代者的角色
正如人工智能模型会随着每一批新数据的训练而改进其对提示的响应一样,每一次新的全球危机都给了中国进一步调整其对全球南方国家言论的机会。有鉴于此,将中国对加沙战争的反应与对乌克兰战争的反应进行比较是有启发性的。
当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时,中国花了一段时间才确定立场。它最初的回应很迟缓,在发表一些令人困惑的声明之前一直在观望。在大多数传达的信息中,北京强调了乌克兰领土主权不可侵犯。它还试图强调其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并承认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关切”,批评美国和北约。北京含糊其辞,以避免疏远所有人,但它的宣传方式并不精明。
然而,当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时,北京方面已经加强了手段,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随着全球南方舆论对以色列的压倒性反对变得越来越明显,中国立即寻求通过这场危机来批评它所认为的美国的双重标准。10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呼吁停火并支持两国方案。声明中没有包括对哈马斯的批评或谴责,尽管这次袭击中有四名中国公民受害。
研究人员图维亚·杰林(Tuvia Gering)详细地记录了反以色列言论的兴起,……中国的舆论场上流传着几年前一位记者制造的谣言:犹太人只占美国人口的3%,但“控制着美国70%以上的财富”。
这种说辞可以被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尝试,以呼应主导全球南方辩论的叙事。通过与印尼、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等国的多数国家保持一致,中国可以将自己塑造为它所批评的好战、霸权和虚伪的美国的替代选择。
北京的态度也延伸到了外交上。11月20日,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外交部长开始了对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访问。他们的第一站是北京,在那里受到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欢迎。在与法国、英国和美国举行会议之前,选择向东旅行无疑是有意为之。这可以被解读为自去年3月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谈判达成协议以来,中国在中东地区声望不断上升的证据。尽管在北京举行的会议没有产生具体成果,但这似乎从来都不是目标。相反,这是阿拉伯国家发出信号的一种方式,表明除了美国之外,他们还有其他选择。中国乐于扮演另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
中国的战略姿态
自从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拜登政府基本上支持该行动)开始以来,整个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不信任加深了。民意调查显示,阿拉伯民众现在更喜欢中国而不是美国。这是长期趋势的一部分,但加沙的战争正在强化这种趋势。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于2023年秋季在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南非这八个非西方大国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与西方列强相比,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民意更加一致。无论是相信俄罗斯有可能赢得与乌克兰的战争,还是相信欧盟可能解体,抑或是相信美国民主的脆弱状态,中国的官方立场都非常小心地反映着巴西或土耳其普通民众的情绪。
中国试图反映全球公众对巴以冲突的看法,这是其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赢得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首先,乌克兰和加沙的战争支持了中国的观点,即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混乱。在北京看来,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表明,其引以为豪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始终是一个自私自利的骗局。尽管美国迅速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罪行,但在面对世界其他国家认为以色列有着相同行为时(无论这种看法是否基于事实),它一直保持沉默。
11 月 20 日,中国领导人参加了以加沙战争为主题的金砖国家虚拟峰会,这一战略得到充分显示。与会的有原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以及新加入的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次峰会显然是试图将该组织作为七国集团等西方组织的一个新选择。就像中国外长与阿拉伯领导人的会晤一样,会议的观感远比实质内容重要。
此外,中国对加沙战争的立场是试图利用其相对中立的优势。中国在全世界只有一个条约盟友——朝鲜。在中东,自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以来,美国一直坚定地承诺保障以色列的安全。相比之下,中国可以根据问题灵活选择在该地区的合作伙伴,例如,在购买伊朗石油的同时与沙特阿拉伯合作开发弹道导弹技术,或者在叙利亚建设基础设施,同时试图将土耳其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由于这种相对的自由,中国能够将其对加沙战争的反应的表现方面置于其他一切之上;与美国不同的是,它没有会指责它背叛的长期盟友。
最后,中国并没有像华盛顿许多人认为的那样,试图将这些国家联合成一个由中国领导的反西方联盟。当美国谈论其他国家应该如何与它的立场保持一致并遵循全球规则时,中国将自己展示为“多文明世界”的捍卫者,以及发展和维护主权的伙伴。事实上,北京的吸引力恰恰在于,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它不强迫其他国家选边站。
在这一点上,中国再次与全球舆论非常一致。根据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对主要非西方国家进行的民意调查,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永远不会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例如,只有14%的印度人预计未来十年世界将是两极,他们可能被迫在中国和美国主导的集团之间做出选择。因此,尽管美国要求那些夹在中间的国家更加紧密地结盟,但中国被认为是不结盟的,这使它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发展的合作伙伴。
美国做法的局限性
为了遏制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拜登政府制定了一项与以色列紧密拥抱的战略,不断重申对这个犹太国家的支持,避免公开批评,以影响以色列处理战争的方式。然而,在公开和私下场合,拜登政府也在督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领导的政府在加沙制定切合实际的军事战略,关注国际法,并为缓解不断扩大的人道主义危机作出更多努力。通过介入,拜登政府似乎将自己定位为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及其阿拉伯邻国在暴力平息后政治进程的中间人。
每一方都希望这一战略能够成功,但在全球舆论场上,美国的做法以及拜登对内塔尼亚胡的影响的局限性令人吃惊。随着以色列空袭造成的每一个平民伤亡,西方捍卫基于规则的秩序的论点在全球南方变得更加空洞。这可能会给乌克兰带来长期影响,因为俄罗斯破坏秩序的入侵行为为乌克兰的反抗提供了合法性。
作者简介:马克·伦纳德(Mark Leonard),美国国会图书馆亨利·A·基辛格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教授,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联合创始人兼主任。本文节选译自《外交事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