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曹辛:考虑国际影响和经济发展,当前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应适度调整

关键词: 社会万象 全球卫生 全球化 全球经济

来源:钝角网 2020-02-10 09:54:21

曹辛:考虑国际影响和经济发展,当前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应适度调整

作者:曹辛

长期在世卫组织工作的权威人士认为,卫生防疫工作要从战略全局上看问题,不能只局限在治病这一领域;治病和卫生防疫工作,不完全是一回事。据介绍,卫生防疫工作应该包括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平衡与谋划。另一方面,做好当前疫情的科学防控,首先就包括了解决当前卫生防疫工作领域干部队伍的称职问题,这里的核心就是干部的组织路线问题。笔者认为: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一过去经常重复的干部组织路线,必须重新强调并扎扎实实地落实。

   上周,随着中国春节假期的结束,数量巨大的务工者开始逐步返回各自的工作地,而在中国疫情的现实下,这造成国内人口流动开始迅速频繁起来,中国因此对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的感染者加强了监控和管理,各地采取了更加严格管控措施。这一切为世界舆论再次提供了报道素材,并使得世界舆论对这一题材的关注居高不下。

  因为媒体爱追热点的属性,当前中外媒体的报道都在围绕着疫情发生的原因、相关的故事、具体事件、中外关系的博弈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而进行的,中国则无疑成为焦点。然而在这番热闹中,却有一股思潮没被关注到,而它却涉及当前中国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来认识和处理中国疫情的方向性战略。国内外不少懂行、特别是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都认为:因为过于紧张和关注,当前中国对疫情的处理过激,其已经和即将要产生的后果,可能会对中国的整体发展产生方向性和战略性重挫。这些中外专家都在世卫组织和国内外的经济、医疗卫生单位工作过,熟悉和处理过相关情况。

  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判断和依据。

  应视此次疫情为“季节性流感类疾病”

  上述人士认为,此次中国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传染较快,但死亡率却很低。

  据上月去武汉考察过的日本专家、以及原世卫组织高级医学官员和中国国内专家的调查统计:此次病毒的传染率( reproduction number) 大概在2-3,即每个病人可以传染2-3个健康人。虽然传染率较高,但仍低于麻疹、天花、水痘和小儿麻痹。同时,该病毒发病后的病死率不高,其中上周二武汉病死率为4.9%、湖北为3.1%,湖北以外其它省份0.18%、全国为2.1%;而到周三,武汉市和湖北省即分别下降到了4.3%和2.8%,湖北以外还是0.18%。

  另外日本专家认为,就中国这次疫情的死亡数字而言,明显大大低于中日美三国每年各自的感冒死亡人数。

  专家认为,无论是病死率和死亡率,这一数字均不算高,而且随着全国继续支持武汉和湖北,当地病死率会进一步下降,并带动全国平均数字的下降。专家认为:武汉病死率高是因为原来重病人太多,轻病症的进不了医院,统计上遗漏了。

  至于外界普遍关心的武汉病死率统计人数是否准确,以至于影响全国平均病死率数字统计的问题,对此专家认为,上述数字统计与实际公布的数据差距不大。因为原来统计的都是住院的重病人,现在随着在全国支持下武汉治疗条件越来越好,轻病症病人更多的住进医院,统计学上病死率的分母变大了,所以分子的病死率不会更大了。亲自前往武汉调查的日本专家对此尤其持这一立场,坚持他们对武汉病死率调查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国内无论是在专业界还是新闻界,不少内部人士均认为:中国目前对此次疫情的反应似有过激,从而被美国政府一些人所利用,也使得世卫组织不得不对中国做出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结论,这一切造成了中国在国际上空前被动的局面。

  根据以上立场,上述中外各类专家认为应该将此次疫情视为“季节性流感类疾病”,对这种新的传染病要严格防控,但没有必要过于紧张。

  正在中国实地考察的原世卫组织高级医学官员尤其强调:长期将居民隔离在居所内的做法不可取,它不仅将一个繁荣、充满活力的城市经济人为停滞,更会引发居民严重的心理问题,破坏社会的安定。

  上述专家的共同结论是:恐慌是目前的主要疾病,科学决策,结束恐慌并积极治疗病人才能使一切恢复正常。重大疫情防控必须抓纲带目,科学施策,不能靠权威凭经验。疾病每次都不同,经济和社会、人们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变化,老皇历不能用于新日子。

  疫情对经济和社会影响相当负面

  除了对此次病毒性质本身的上述判断外,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中国采取的疫情反应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压力相当大。

  根据来自非常了解世卫组织内部运作的权威人士、欧洲和日韩商会及媒体人士的介绍,由于中国自己激烈的舆情反应,世卫组织对中国疫情做出的为期三个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将对中国构成下列影响:国内外人员交往基本被切断;对中国的进口影响不大,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确定,对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影响则非常令人担心。以上两点,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战略性负面影响,并在国际国内造成巨大的社会冲击。

  在中外人员被切断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商务、各类重要国际会议以及对外投资和销售,实际上将对今年的中国对外经贸活动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并重创今年的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拓展。因为由于疫情原因,一方面中国很难在“一带一路”上对外拓展,即便外部世界对中国有很大的相关需要也没用,另一方面,中国因为疫情被延迟的机会,可能被其它竞争者排挤,等下一步疫情结束后中国再进入“一带一路”操作时,困难会比现在更大,投入也会更多,“有的生意、机会就这样没有了。”

  在中国的进出口方面上述商会人士认为:疫情对外国产品的对华出口影响相对有限,因为这些国家不是疫区,而且对华出口是赚钱的。他们认为,目前俄罗斯和美国在对中国人员封锁后,都没有封锁对华的货物出口,原因就在于此。据介绍,欧盟、日、韩也会奉行同一政策。

  但在疫情对中国产品的出口方面,商会人士认为有负面影响。据介绍:因为疫情,除非常需要或者不可缺少,否则目前国外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机率不大。

  上述商会人士评估:对中国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是中国国内市场的产品销售,这主要影响的是外企在华设厂生产并在中国当地销售的产品。他们的判断是:自现在开始,因为在世卫组织决定规定的三个月时间内以及中国当前实行的激烈防疫政策,三个月内无法正常生产和销售这些产品;三个月之后,因为要为销售做准备工作,也需要一段准备时间。他们的判断是:如果正常,今年的销售时间只有六个月。因此他们普遍认为,今年在华销售业绩会很差。

  上述机构和媒体人士内部普遍认为:在疫情影响下,目前只有外资大企业可以在华维持下去,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对“中小企业破坏最大‘’。

  在疫情对中国的社会冲击方面上述机构人士认为,如果中国疫情在网上披露的负面信息越来越多,中国管理能力方面的问题暴露得也会越来越充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会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一直试图遏制中国的美国客观上却会处于上风,尽管欧洲和日韩也不愿美国过于一家独大,因而未必愿意看到这一情况,“但是没有办法”。

  权威人士认为:此次世卫组织做出中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与世卫组织内亲美官员密切相关。但是,中国自己对疫情的“过度反应”,事实上等于自己承认疫情严重,客观上造成了世卫上述决议的出台。同时据分析,俄罗斯、美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在世卫组织当天对中国疫情认定表决的前夕,做出的对中国隔离人员的决定,几乎可以理解为是对世卫组织决定的提前投票,对世卫最后对中国的表决结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上述这一切,中国不能让它持续太长时间。

  核心是干部组织路线

  长期在世卫组织工作的权威人士认为,卫生防疫工作要从战略全局上看问题,不能只局限在治病这一领域;治病和卫生防疫工作,不完全是一回事。据介绍,卫生防疫工作应该包括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平衡与谋划。

  中共中央在2月6日召开的应对肺炎疫情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做好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生产”的战略。这次会议指出:当前除湖北外全国其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总体稳定、病死率低,要合理配置资源,避免不必要恐慌,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正常生产,既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好保障,又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向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督促开足马力生产。这一部署和国际权威人士的上述判断是一致的,也是客观现实的必须。

  另一方面,做好当前疫情的科学防控,首先就包括了解决当前卫生防疫工作领域干部队伍的称职问题,这里的核心就是干部的组织路线问题。笔者认为: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一过去经常重复的干部组织路线,必须重新强调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应该首先以具体的业务工作业绩作为考核干部的最重要标准,并推广到各项工作领域中去。

  在做好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对当前中国应对疫情的过度紧张状况,应该适度松一松了,毕竟,生产才是一切。

责任编辑: 昀舒

曹辛:考虑国际影响和经济发展,当前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应适度调整

关键词: 社会万象 全球卫生 全球化 全球经济

来源:钝角网 2020-02-10 09:54:21

曹辛:考虑国际影响和经济发展,当前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应适度调整

作者:曹辛

长期在世卫组织工作的权威人士认为,卫生防疫工作要从战略全局上看问题,不能只局限在治病这一领域;治病和卫生防疫工作,不完全是一回事。据介绍,卫生防疫工作应该包括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平衡与谋划。另一方面,做好当前疫情的科学防控,首先就包括了解决当前卫生防疫工作领域干部队伍的称职问题,这里的核心就是干部的组织路线问题。笔者认为: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一过去经常重复的干部组织路线,必须重新强调并扎扎实实地落实。

   上周,随着中国春节假期的结束,数量巨大的务工者开始逐步返回各自的工作地,而在中国疫情的现实下,这造成国内人口流动开始迅速频繁起来,中国因此对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的感染者加强了监控和管理,各地采取了更加严格管控措施。这一切为世界舆论再次提供了报道素材,并使得世界舆论对这一题材的关注居高不下。

  因为媒体爱追热点的属性,当前中外媒体的报道都在围绕着疫情发生的原因、相关的故事、具体事件、中外关系的博弈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而进行的,中国则无疑成为焦点。然而在这番热闹中,却有一股思潮没被关注到,而它却涉及当前中国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来认识和处理中国疫情的方向性战略。国内外不少懂行、特别是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都认为:因为过于紧张和关注,当前中国对疫情的处理过激,其已经和即将要产生的后果,可能会对中国的整体发展产生方向性和战略性重挫。这些中外专家都在世卫组织和国内外的经济、医疗卫生单位工作过,熟悉和处理过相关情况。

  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判断和依据。

  应视此次疫情为“季节性流感类疾病”

  上述人士认为,此次中国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传染较快,但死亡率却很低。

  据上月去武汉考察过的日本专家、以及原世卫组织高级医学官员和中国国内专家的调查统计:此次病毒的传染率( reproduction number) 大概在2-3,即每个病人可以传染2-3个健康人。虽然传染率较高,但仍低于麻疹、天花、水痘和小儿麻痹。同时,该病毒发病后的病死率不高,其中上周二武汉病死率为4.9%、湖北为3.1%,湖北以外其它省份0.18%、全国为2.1%;而到周三,武汉市和湖北省即分别下降到了4.3%和2.8%,湖北以外还是0.18%。

  另外日本专家认为,就中国这次疫情的死亡数字而言,明显大大低于中日美三国每年各自的感冒死亡人数。

  专家认为,无论是病死率和死亡率,这一数字均不算高,而且随着全国继续支持武汉和湖北,当地病死率会进一步下降,并带动全国平均数字的下降。专家认为:武汉病死率高是因为原来重病人太多,轻病症的进不了医院,统计上遗漏了。

  至于外界普遍关心的武汉病死率统计人数是否准确,以至于影响全国平均病死率数字统计的问题,对此专家认为,上述数字统计与实际公布的数据差距不大。因为原来统计的都是住院的重病人,现在随着在全国支持下武汉治疗条件越来越好,轻病症病人更多的住进医院,统计学上病死率的分母变大了,所以分子的病死率不会更大了。亲自前往武汉调查的日本专家对此尤其持这一立场,坚持他们对武汉病死率调查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国内无论是在专业界还是新闻界,不少内部人士均认为:中国目前对此次疫情的反应似有过激,从而被美国政府一些人所利用,也使得世卫组织不得不对中国做出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结论,这一切造成了中国在国际上空前被动的局面。

  根据以上立场,上述中外各类专家认为应该将此次疫情视为“季节性流感类疾病”,对这种新的传染病要严格防控,但没有必要过于紧张。

  正在中国实地考察的原世卫组织高级医学官员尤其强调:长期将居民隔离在居所内的做法不可取,它不仅将一个繁荣、充满活力的城市经济人为停滞,更会引发居民严重的心理问题,破坏社会的安定。

  上述专家的共同结论是:恐慌是目前的主要疾病,科学决策,结束恐慌并积极治疗病人才能使一切恢复正常。重大疫情防控必须抓纲带目,科学施策,不能靠权威凭经验。疾病每次都不同,经济和社会、人们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变化,老皇历不能用于新日子。

  疫情对经济和社会影响相当负面

  除了对此次病毒性质本身的上述判断外,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中国采取的疫情反应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压力相当大。

  根据来自非常了解世卫组织内部运作的权威人士、欧洲和日韩商会及媒体人士的介绍,由于中国自己激烈的舆情反应,世卫组织对中国疫情做出的为期三个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将对中国构成下列影响:国内外人员交往基本被切断;对中国的进口影响不大,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确定,对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影响则非常令人担心。以上两点,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战略性负面影响,并在国际国内造成巨大的社会冲击。

  在中外人员被切断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商务、各类重要国际会议以及对外投资和销售,实际上将对今年的中国对外经贸活动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并重创今年的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拓展。因为由于疫情原因,一方面中国很难在“一带一路”上对外拓展,即便外部世界对中国有很大的相关需要也没用,另一方面,中国因为疫情被延迟的机会,可能被其它竞争者排挤,等下一步疫情结束后中国再进入“一带一路”操作时,困难会比现在更大,投入也会更多,“有的生意、机会就这样没有了。”

  在中国的进出口方面上述商会人士认为:疫情对外国产品的对华出口影响相对有限,因为这些国家不是疫区,而且对华出口是赚钱的。他们认为,目前俄罗斯和美国在对中国人员封锁后,都没有封锁对华的货物出口,原因就在于此。据介绍,欧盟、日、韩也会奉行同一政策。

  但在疫情对中国产品的出口方面,商会人士认为有负面影响。据介绍:因为疫情,除非常需要或者不可缺少,否则目前国外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机率不大。

  上述商会人士评估:对中国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是中国国内市场的产品销售,这主要影响的是外企在华设厂生产并在中国当地销售的产品。他们的判断是:自现在开始,因为在世卫组织决定规定的三个月时间内以及中国当前实行的激烈防疫政策,三个月内无法正常生产和销售这些产品;三个月之后,因为要为销售做准备工作,也需要一段准备时间。他们的判断是:如果正常,今年的销售时间只有六个月。因此他们普遍认为,今年在华销售业绩会很差。

  上述机构和媒体人士内部普遍认为:在疫情影响下,目前只有外资大企业可以在华维持下去,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对“中小企业破坏最大‘’。

  在疫情对中国的社会冲击方面上述机构人士认为,如果中国疫情在网上披露的负面信息越来越多,中国管理能力方面的问题暴露得也会越来越充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会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一直试图遏制中国的美国客观上却会处于上风,尽管欧洲和日韩也不愿美国过于一家独大,因而未必愿意看到这一情况,“但是没有办法”。

  权威人士认为:此次世卫组织做出中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与世卫组织内亲美官员密切相关。但是,中国自己对疫情的“过度反应”,事实上等于自己承认疫情严重,客观上造成了世卫上述决议的出台。同时据分析,俄罗斯、美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在世卫组织当天对中国疫情认定表决的前夕,做出的对中国隔离人员的决定,几乎可以理解为是对世卫组织决定的提前投票,对世卫最后对中国的表决结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上述这一切,中国不能让它持续太长时间。

  核心是干部组织路线

  长期在世卫组织工作的权威人士认为,卫生防疫工作要从战略全局上看问题,不能只局限在治病这一领域;治病和卫生防疫工作,不完全是一回事。据介绍,卫生防疫工作应该包括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平衡与谋划。

  中共中央在2月6日召开的应对肺炎疫情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做好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生产”的战略。这次会议指出:当前除湖北外全国其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总体稳定、病死率低,要合理配置资源,避免不必要恐慌,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正常生产,既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好保障,又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向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督促开足马力生产。这一部署和国际权威人士的上述判断是一致的,也是客观现实的必须。

  另一方面,做好当前疫情的科学防控,首先就包括了解决当前卫生防疫工作领域干部队伍的称职问题,这里的核心就是干部的组织路线问题。笔者认为: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一过去经常重复的干部组织路线,必须重新强调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应该首先以具体的业务工作业绩作为考核干部的最重要标准,并推广到各项工作领域中去。

  在做好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对当前中国应对疫情的过度紧张状况,应该适度松一松了,毕竟,生产才是一切。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