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周志兴:中美防着对方是缺少自信,搞好关系要抓住一个重心和三个基本点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特朗普 中国外交 朝核问题

来源:钝角网 2018-02-02 11:36:11

周志兴:中美防着对方是缺少自信,搞好关系要抓住一个重心和三个基本点

作者:周志兴

中美之间现在似乎问题开始多起来,特朗普的国情咨文又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是对手,而且加上了“可怕的危险”这样的字眼,在这种情况下,民间交往更加重要。说实话,现在双方都有点缺少自信,美国人防着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中国人防着美国的颠覆和渗透,所以关闭了不少交流的管道。而关闭的结果,也许是误解更多。所以,还是需要真正的民间交往的渠道。

  1月31号在美国亚特兰大卡特中心,第四次中美青年论坛的主办方安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和我做了一个午餐时间的讲演,主题是特朗普执政后的中美关系。据说,若干年来,卡特中心是第一次举办以中文为工作语言的活动来讨论问题。

微信图片_20180202103952.jpg

  一般的观点,是把胡锡进定义为左派,把我定义为右派,尽管我们自己不情愿承认。但是,也很难自辩得清楚。主办方希望我们碰撞出火花来,而且,主持人也竭尽挑逗之能事。

  说实话,除了对《环球时报》的评价上有些不同,中美关系得看法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我不说胡总的观点,这由他自己说,我大致写一下我的观点。

  最近以来,中美两国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一年来,新动作不断。很多动作也在撩动着中国。尤其是最近,很多棍子抡起来,目标主要是中国,那么,由于这样的变化,怎么来看待中美关系呢?

  我不是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但是,由于接触了很多美国智库的研究人员,多少也了解了中美之间的一些关系,所以,斗胆也说说中美关系的几个重要问题。

  再我看来,中美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一个重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重心是减少误判。

  中美两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国还是当仁不让地排在老大的位置,从世界发展的历史看,特别是从近百年的的历史看,世界列强为了争夺势力范围,总是在不断地挑起争斗,已经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例证。而老大和正在追赶的老二之间更是免不了有矛盾甚至会兵戎相见。当然,随着对历史经验的汲取和文明程度的增加,明火执仗的战争越来越不得人心,但是,绝不是不可能发生。从中国强调和平崛起和强调新型大国关系,就不难看到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担心。

  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和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制度的因素,中国的发展总会引起世界上某些国家的不安,由于这种不安,就会引起错误的判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误判。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人弯腰系鞋带的时候,狗是不这么看的,它认为人会捡石头打它,于是,不是吓得逃跑,就是扑上来攻击人。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减少误判。

微信图片_20180202103945.jpg

  最近几年来,我很多次到美国,和不少美国人有交流,在我看来,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签贴在美国身上,无论是友好、攻击、冷战、互利等等,都不合适。因为美国也是复杂的。人民和政府想的不一定一样,白宫和国会山想的不一定一样,五角大楼和国务院想的不一定一样,此时和彼时想的不一定一样。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打量光怪陆离的美国,就会出错。而因为误判而采取行动,这种行动一定是祸及双方的。

  就拿最近的贸易制裁来说,也是需要分析的。

  所以,对中美两国来说,目前的重心是减少误判。

  怎么样保证这个重心呢?我看有三个基本点。

  第一个是互相了解更多一点。

  说到互相了解,我要加上“真正的”三个字。

  你说中美两国互相不了解吗?似乎不能这么说,就算是1949到1979隔断了三十年,但是,最近四十年来,中美两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每天飞行在太平洋上空往返于中美之间的人数是五位数,两国之间有几百个对话机制,两国的智库之间研讨会不计其数,还有数百位中国记者,数十万中国留学生不停地在了解美国。当然,美国的记者和留学生数量少一些,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也算是很多的。但是,还是不能说是真正的了解。

  首先是美国人并不是真正地了解中国。实际上,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要多于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这也是正常的,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出于毫无所知的,有的就算了解,也是停留在表面上。美国基辛格研究所的所长对我说,美国的汉学家,如果一年不在中国住上几个月,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可是,有几个美国学者能够做到呢?

  第二个是互相体谅更多一点。

  只是了解还不够,要多一些谅解。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都不同,不能用自己的观点看待对方的问题。例如,美国是一个选举国家,选票非常重要,当然选票由选民掌握,所以政治家就要讨好选民,尤其在大选期间,政治家为讨选民欢心,会说一些极端的话,作为中国人,不必太在意。一般来说,选举的硝烟散尽后,还是会按照常识行事的。

  而美国人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的核心利益是稳定地执政,稳定地执政是中国稳定的基础,所以,美国人轻易不要挑战这个底线。

  这里面没有对错的判断,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客观情况,如果说你对我错或者是你错我对,那么,就会纠缠不清。

  其实,事实是清楚的,无非是多一点谅解。多了谅解,才能减少矛盾。

  第三个是群众基础更广泛一点。

  政府是更迭的,美国政府四年大选一次,一般两届八年,中国五年一次执政党大会,一般两届十年。美国两党轮替固然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执政党领导团队的变化,也会在执政方针上产生变化。而如果人民之间的联系密切了,互相了解了,就会成为两国交往的坚强基石。

  中日之间这几年的关系得到改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之间的来往密切了。这几年,中国赴日旅行人数,从二百多万发展到七百多万,去日本的中国人了解了甚至喜爱了日本,两国关系自然会得到改善。

  中美之间现在似乎问题开始多起来,特朗普的国情咨文又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是对手,而且加上了“可怕的危险”这样的字眼,在这种情况下,民间交往更加重要。说实话,现在双方都有点缺少自信,美国人防着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中国人防着美国的颠覆和渗透,所以关闭了不少交流的管道。而关闭的结果,也许是误解更多。所以,还是需要真正的民间交往的渠道。

微信图片_20180202103941.jpg

  我知道这个微信微博会引起不少朋友的不快,但是,中美第四次青年学者论坛的主办者安排我和胡锡进同台阐述关于川普执政后的中美关系时在,我首先提了一个要求,和胡总正式合影。因为,有人知道我要和胡总同台后,提醒我千万不要和他合影。其实,合影不算什么,合影既不代表我赞成他,也不代表我反对他。当然也有赞同者,他们说,粥里放点胡椒面也许别有风味。讨论的结果,是有很多共同点,当然也有不同点。在主持人的挑动下,交锋也还算激烈。我说,不动手就好!这当然是玩笑,不会动手,结束的时候还握手了。我在做共识网的时候,强调的一点是要共识先认识,互相了解了才能交流更通畅。起码,今天的交锋没有刺伤对方,但是感到了锋芒,这就够了。

  这次和胡锡进的同台交流,还是很有收获。观点可以又不同,但是平心静气的交流,求同存异,是可以达到的目标。交流前,有个网友留言说,粥里加点胡椒面也不错。今天加了,果真不错。

责任编辑: 昀舒

周志兴:中美防着对方是缺少自信,搞好关系要抓住一个重心和三个基本点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特朗普 中国外交 朝核问题

来源:钝角网 2018-02-02 11:36:11

周志兴:中美防着对方是缺少自信,搞好关系要抓住一个重心和三个基本点

作者:周志兴

中美之间现在似乎问题开始多起来,特朗普的国情咨文又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是对手,而且加上了“可怕的危险”这样的字眼,在这种情况下,民间交往更加重要。说实话,现在双方都有点缺少自信,美国人防着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中国人防着美国的颠覆和渗透,所以关闭了不少交流的管道。而关闭的结果,也许是误解更多。所以,还是需要真正的民间交往的渠道。

  1月31号在美国亚特兰大卡特中心,第四次中美青年论坛的主办方安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和我做了一个午餐时间的讲演,主题是特朗普执政后的中美关系。据说,若干年来,卡特中心是第一次举办以中文为工作语言的活动来讨论问题。

微信图片_20180202103952.jpg

  一般的观点,是把胡锡进定义为左派,把我定义为右派,尽管我们自己不情愿承认。但是,也很难自辩得清楚。主办方希望我们碰撞出火花来,而且,主持人也竭尽挑逗之能事。

  说实话,除了对《环球时报》的评价上有些不同,中美关系得看法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我不说胡总的观点,这由他自己说,我大致写一下我的观点。

  最近以来,中美两国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一年来,新动作不断。很多动作也在撩动着中国。尤其是最近,很多棍子抡起来,目标主要是中国,那么,由于这样的变化,怎么来看待中美关系呢?

  我不是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但是,由于接触了很多美国智库的研究人员,多少也了解了中美之间的一些关系,所以,斗胆也说说中美关系的几个重要问题。

  再我看来,中美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一个重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重心是减少误判。

  中美两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国还是当仁不让地排在老大的位置,从世界发展的历史看,特别是从近百年的的历史看,世界列强为了争夺势力范围,总是在不断地挑起争斗,已经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例证。而老大和正在追赶的老二之间更是免不了有矛盾甚至会兵戎相见。当然,随着对历史经验的汲取和文明程度的增加,明火执仗的战争越来越不得人心,但是,绝不是不可能发生。从中国强调和平崛起和强调新型大国关系,就不难看到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担心。

  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和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制度的因素,中国的发展总会引起世界上某些国家的不安,由于这种不安,就会引起错误的判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误判。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人弯腰系鞋带的时候,狗是不这么看的,它认为人会捡石头打它,于是,不是吓得逃跑,就是扑上来攻击人。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减少误判。

微信图片_20180202103945.jpg

  最近几年来,我很多次到美国,和不少美国人有交流,在我看来,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签贴在美国身上,无论是友好、攻击、冷战、互利等等,都不合适。因为美国也是复杂的。人民和政府想的不一定一样,白宫和国会山想的不一定一样,五角大楼和国务院想的不一定一样,此时和彼时想的不一定一样。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打量光怪陆离的美国,就会出错。而因为误判而采取行动,这种行动一定是祸及双方的。

  就拿最近的贸易制裁来说,也是需要分析的。

  所以,对中美两国来说,目前的重心是减少误判。

  怎么样保证这个重心呢?我看有三个基本点。

  第一个是互相了解更多一点。

  说到互相了解,我要加上“真正的”三个字。

  你说中美两国互相不了解吗?似乎不能这么说,就算是1949到1979隔断了三十年,但是,最近四十年来,中美两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每天飞行在太平洋上空往返于中美之间的人数是五位数,两国之间有几百个对话机制,两国的智库之间研讨会不计其数,还有数百位中国记者,数十万中国留学生不停地在了解美国。当然,美国的记者和留学生数量少一些,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也算是很多的。但是,还是不能说是真正的了解。

  首先是美国人并不是真正地了解中国。实际上,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要多于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这也是正常的,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出于毫无所知的,有的就算了解,也是停留在表面上。美国基辛格研究所的所长对我说,美国的汉学家,如果一年不在中国住上几个月,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可是,有几个美国学者能够做到呢?

  第二个是互相体谅更多一点。

  只是了解还不够,要多一些谅解。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都不同,不能用自己的观点看待对方的问题。例如,美国是一个选举国家,选票非常重要,当然选票由选民掌握,所以政治家就要讨好选民,尤其在大选期间,政治家为讨选民欢心,会说一些极端的话,作为中国人,不必太在意。一般来说,选举的硝烟散尽后,还是会按照常识行事的。

  而美国人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的核心利益是稳定地执政,稳定地执政是中国稳定的基础,所以,美国人轻易不要挑战这个底线。

  这里面没有对错的判断,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客观情况,如果说你对我错或者是你错我对,那么,就会纠缠不清。

  其实,事实是清楚的,无非是多一点谅解。多了谅解,才能减少矛盾。

  第三个是群众基础更广泛一点。

  政府是更迭的,美国政府四年大选一次,一般两届八年,中国五年一次执政党大会,一般两届十年。美国两党轮替固然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执政党领导团队的变化,也会在执政方针上产生变化。而如果人民之间的联系密切了,互相了解了,就会成为两国交往的坚强基石。

  中日之间这几年的关系得到改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之间的来往密切了。这几年,中国赴日旅行人数,从二百多万发展到七百多万,去日本的中国人了解了甚至喜爱了日本,两国关系自然会得到改善。

  中美之间现在似乎问题开始多起来,特朗普的国情咨文又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是对手,而且加上了“可怕的危险”这样的字眼,在这种情况下,民间交往更加重要。说实话,现在双方都有点缺少自信,美国人防着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中国人防着美国的颠覆和渗透,所以关闭了不少交流的管道。而关闭的结果,也许是误解更多。所以,还是需要真正的民间交往的渠道。

微信图片_20180202103941.jpg

  我知道这个微信微博会引起不少朋友的不快,但是,中美第四次青年学者论坛的主办者安排我和胡锡进同台阐述关于川普执政后的中美关系时在,我首先提了一个要求,和胡总正式合影。因为,有人知道我要和胡总同台后,提醒我千万不要和他合影。其实,合影不算什么,合影既不代表我赞成他,也不代表我反对他。当然也有赞同者,他们说,粥里放点胡椒面也许别有风味。讨论的结果,是有很多共同点,当然也有不同点。在主持人的挑动下,交锋也还算激烈。我说,不动手就好!这当然是玩笑,不会动手,结束的时候还握手了。我在做共识网的时候,强调的一点是要共识先认识,互相了解了才能交流更通畅。起码,今天的交锋没有刺伤对方,但是感到了锋芒,这就够了。

  这次和胡锡进的同台交流,还是很有收获。观点可以又不同,但是平心静气的交流,求同存异,是可以达到的目标。交流前,有个网友留言说,粥里加点胡椒面也不错。今天加了,果真不错。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