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钝角网 2017-10-10 10:28:58
作者:毛丹青,李岩/采
【钝角网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钝角网》记者受日本大使馆邀请赴日调研,就中日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采访了多位学者。节录如下,以飨读者。本文受访者毛丹青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
毛丹青
到中国看日本人的反映,和在日本听日本人对中国的反映完全不一样
《钝角网》:毛老师刚从中国回到日本,能否谈谈最近的情况。
毛丹青:这次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我带的全是中国留学生,16个留学生来自于中国的五湖四海,最远的来自宁夏、山西。我带他们去了上海,去上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为什么呢?我带他们到上海的日本大企业去研修,这么一个过程,用现在媒体上说的话叫做“借力打力”的方式来促进文化理解。我们这次去上海去的是著名企业,比如三井物产、美能达、无印良品等等。学生写了很多报告给我,他们都非常感慨。我觉得现在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了解日本未必在日本,而是可以离开日本,能了解得更好。
我的这个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因为我常年在日本,在日本三十年,尤其最近一段时间,看到日本媒体对中国报道的负面占绝对多数。这些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最受影响的是那些没有实地考察过中国的日本民众,同样也对中国留学生造成了心理阴影,因为他们刚到日本来的时间不多,学习、工作又很忙,看电视、报纸或者打工时听周围的日本人说,都不太能接收到中国的正面信息,所以我们想提供正能量,打开这个局面。这个格局要发生改变。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结识了很多日本企业的优秀的经营者和老板,我跟他们讲了我的概念,他们非常支持。这些中国学生到上海去,看到的是在上海、在自己的国家里展开企业活动的优秀的日本职员和高管,他们说的话给学生印象很深,这些人对于中国的印象和日本媒体报道的印象完全不一样,这是他们真实的感受。
有一个例子,我们参观美能达工厂,这是一个1600人的工厂,大概70%以上都是女工,我们知道做镜头这些东西比较细,而且要防菌的车间,一点灰尘打在镜头上就毁掉了。1600名女工里一定会有孕妇,孕妇在怀孕以后,按理说就不能上班,就走掉了。但是从企业的考虑来说,他们从人文角度出发,讲人文关怀,让孕妇也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于是就创造了一个专门的孕妇生产线:就是一个大桌子,孕妇围着坐在那儿;而且三个月的孕妇、六个月的孕妇都分开了。她们做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包装;镜头来了以后,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我的学生看了以后,当时就流泪了,他说这个做得太精彩了。我就问这个日企的老板,你们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是中国职员的想法。
这个例子我觉得非常生动。我的中国学生通过这一点,通过回到中国看到日本企业的经营、人文关怀,他们对日本有了新的看法。这就能说明,我在做日本文化教育的时候,让学生从实际角度去了解,我觉得可能会比书本上更生动。
《钝角网》:留学生通过这些接触,对日本人的印象有哪些方面的改变?
毛丹青:最大的改变是阅历的改变,不再以国家、而是以个人去衡量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的留学生都是“90后”,甚至还有“00后”,这些孩子在国内的时候,除了学日语以外也是接受父辈对日本的印象,包括看神剧的也有;到了日本以后,实际接触又是很有限的;所以我觉得现在他们的思维反过来了。而且我觉得对现在的中国学生,包括我的日本学生,也很重要,教育他们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格局,你要把握住你的视角,智慧要永远高于知识,知识是流水席,知识会发生变化,智慧不会。对日本学生也要采用同样的方法。冬天的时候我带的全是日本的学生到上海日企参观,他们也很感慨,觉得到中国看日本人的反映,和在日本听日本人对中国的反映完全不一样,这个很明显。采取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是比较好一点的。
日本文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倾听大于言说
《钝角网》:您现在还能回忆起三十年前刚到日本时候的感受吗?
毛丹青:当然,三十年前刚到日本的时候很穷,我是1987年来的,是比较早的一代,那个时候没有家庭的支援,我记得我当时拿了50万日元,是靠自己原来在社会科学院攒下的工资。当时的50万日元根本没有用的,到这里来的话,我上的是三重大学,是国立大学,一半的学费大概就是30万日元。当时我们那一代人想要到海外,想更多地看这个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没有更多的想法。
《新视角》:当时日本文化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毛丹青:也是一个很偶然的契机,我在北大是学日语的,1980年的时候。我在北大待了五年,后来的两年到哲学系旁听,那时候我就喜欢比较思辨的东西。当时哲学系的老师是张岱年,他的一个朋友是李泽厚,是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在哲学系旁听的时候,念索绪尔的《简明语言教程》,张岱年就说你比较适合往这个方向。那个时候我们工作的时候还比较好,还不是像后来是求职的,是属于分配的,所以我一毕业以后就被他一下指点到哲学所里去了。到哲学所的时候,一开始是分配在哲学研究杂志社。
我一开始去的时候,我们的主编郭老师对我的指导就是要铺开,学哲学,要懂英文,不能光懂日文。后来很偶然的机会,跟李泽厚结识,他说日本的东西非常有意思,比如说日本的美学很有意思。他说有一个人叫今道友信,你应该去读一读他。后来他定期会找我,老拿一本原著,说你跟我说说书里说的是什么。我很慌地说着,他听得特别高兴。后来从这个渠道就一下进入,我觉得日本特别好玩,跟李泽厚老师在当时的指点很有关系。两年以后,正好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可以去日本留学,然后我就选择到日本来,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
《钝角网》:您能从哲学角度来谈谈日本文化的特点吗?
毛丹青:通过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我发现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日本文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倾听大于言说;这个很重要。鲁迅曾经说过一个词叫做“拿来主义”;那个年代,像郭沫若、鲁迅等很多文化人士都说过。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他们也说出了一个词,这个词特别好,叫做“请来主义”。我在后来的研究当中,在和日本人接触的现实当中,就发现了这个道理:多看别人,多向别人学习,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变成自己的东西又不去宣张,因为日本这个民族是一个“忍”强于“爆”,“爆”就是突发性的情感爆发。日本忍的东西比较多。从大的角度出发,为什么出现战争,就是因为他所见的东西格局太小了,不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所以变成了一种很狭窄的岛国心念。这个也不是我说的,日本有一个非常好的评论家叫加藤周一,他严厉地批评日本的思想。还有一位小说家叫司马辽太郎,他是日本的国民小说家,他对日本的批评特别棒,他说明治维新的格局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明治维新传统没有沿下来,明治维新那代人很聪明,不能办的事他们绝对不办,到了昭和时代,他们不能办的事偏得办,所以打了败仗。
对于我来说,整个这套系统我们特别应该学习的是这种向外倾听、向外讨教的姿态,这是常年以来我对日本文化的一个判断。
《钝角网》:您做过一本《知日》杂志。现在日本其实对中国的了解不是很够,那么您没有这种想法,就是做一本面向日本的类似杂志?
毛丹青:当然,我现在正在动员我的学生在做,很快就会出来。
我做文化是带着很多情感的。我有一名来自安徽的中国留学生,我做《知日》的整个过程,他都看在眼里,采风的时候我都带上他,跟《知日》的团队都待在一起。他很有志向,他就跟我说,希望跟老师来做自己的品牌。我们在上海做了一本《在日本》,我们做的《在中国》很快也要出来。就是有一批在中国的日本人为先导,我做出版人,我的学生来做主笔,全是由日本人来写中国。我们现在那个方案全都出来了,大概头一篇文章专门写北京的门墩,特别有意思。我追求的格局就是这样的。
来源:钝角网 2017-10-10 10:28:58
作者:毛丹青,李岩/采
【钝角网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钝角网》记者受日本大使馆邀请赴日调研,就中日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采访了多位学者。节录如下,以飨读者。本文受访者毛丹青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
毛丹青
到中国看日本人的反映,和在日本听日本人对中国的反映完全不一样
《钝角网》:毛老师刚从中国回到日本,能否谈谈最近的情况。
毛丹青:这次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我带的全是中国留学生,16个留学生来自于中国的五湖四海,最远的来自宁夏、山西。我带他们去了上海,去上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为什么呢?我带他们到上海的日本大企业去研修,这么一个过程,用现在媒体上说的话叫做“借力打力”的方式来促进文化理解。我们这次去上海去的是著名企业,比如三井物产、美能达、无印良品等等。学生写了很多报告给我,他们都非常感慨。我觉得现在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了解日本未必在日本,而是可以离开日本,能了解得更好。
我的这个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因为我常年在日本,在日本三十年,尤其最近一段时间,看到日本媒体对中国报道的负面占绝对多数。这些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最受影响的是那些没有实地考察过中国的日本民众,同样也对中国留学生造成了心理阴影,因为他们刚到日本来的时间不多,学习、工作又很忙,看电视、报纸或者打工时听周围的日本人说,都不太能接收到中国的正面信息,所以我们想提供正能量,打开这个局面。这个格局要发生改变。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结识了很多日本企业的优秀的经营者和老板,我跟他们讲了我的概念,他们非常支持。这些中国学生到上海去,看到的是在上海、在自己的国家里展开企业活动的优秀的日本职员和高管,他们说的话给学生印象很深,这些人对于中国的印象和日本媒体报道的印象完全不一样,这是他们真实的感受。
有一个例子,我们参观美能达工厂,这是一个1600人的工厂,大概70%以上都是女工,我们知道做镜头这些东西比较细,而且要防菌的车间,一点灰尘打在镜头上就毁掉了。1600名女工里一定会有孕妇,孕妇在怀孕以后,按理说就不能上班,就走掉了。但是从企业的考虑来说,他们从人文角度出发,讲人文关怀,让孕妇也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于是就创造了一个专门的孕妇生产线:就是一个大桌子,孕妇围着坐在那儿;而且三个月的孕妇、六个月的孕妇都分开了。她们做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包装;镜头来了以后,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我的学生看了以后,当时就流泪了,他说这个做得太精彩了。我就问这个日企的老板,你们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是中国职员的想法。
这个例子我觉得非常生动。我的中国学生通过这一点,通过回到中国看到日本企业的经营、人文关怀,他们对日本有了新的看法。这就能说明,我在做日本文化教育的时候,让学生从实际角度去了解,我觉得可能会比书本上更生动。
《钝角网》:留学生通过这些接触,对日本人的印象有哪些方面的改变?
毛丹青:最大的改变是阅历的改变,不再以国家、而是以个人去衡量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的留学生都是“90后”,甚至还有“00后”,这些孩子在国内的时候,除了学日语以外也是接受父辈对日本的印象,包括看神剧的也有;到了日本以后,实际接触又是很有限的;所以我觉得现在他们的思维反过来了。而且我觉得对现在的中国学生,包括我的日本学生,也很重要,教育他们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格局,你要把握住你的视角,智慧要永远高于知识,知识是流水席,知识会发生变化,智慧不会。对日本学生也要采用同样的方法。冬天的时候我带的全是日本的学生到上海日企参观,他们也很感慨,觉得到中国看日本人的反映,和在日本听日本人对中国的反映完全不一样,这个很明显。采取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是比较好一点的。
日本文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倾听大于言说
《钝角网》:您现在还能回忆起三十年前刚到日本时候的感受吗?
毛丹青:当然,三十年前刚到日本的时候很穷,我是1987年来的,是比较早的一代,那个时候没有家庭的支援,我记得我当时拿了50万日元,是靠自己原来在社会科学院攒下的工资。当时的50万日元根本没有用的,到这里来的话,我上的是三重大学,是国立大学,一半的学费大概就是30万日元。当时我们那一代人想要到海外,想更多地看这个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没有更多的想法。
《新视角》:当时日本文化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毛丹青:也是一个很偶然的契机,我在北大是学日语的,1980年的时候。我在北大待了五年,后来的两年到哲学系旁听,那时候我就喜欢比较思辨的东西。当时哲学系的老师是张岱年,他的一个朋友是李泽厚,是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在哲学系旁听的时候,念索绪尔的《简明语言教程》,张岱年就说你比较适合往这个方向。那个时候我们工作的时候还比较好,还不是像后来是求职的,是属于分配的,所以我一毕业以后就被他一下指点到哲学所里去了。到哲学所的时候,一开始是分配在哲学研究杂志社。
我一开始去的时候,我们的主编郭老师对我的指导就是要铺开,学哲学,要懂英文,不能光懂日文。后来很偶然的机会,跟李泽厚结识,他说日本的东西非常有意思,比如说日本的美学很有意思。他说有一个人叫今道友信,你应该去读一读他。后来他定期会找我,老拿一本原著,说你跟我说说书里说的是什么。我很慌地说着,他听得特别高兴。后来从这个渠道就一下进入,我觉得日本特别好玩,跟李泽厚老师在当时的指点很有关系。两年以后,正好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可以去日本留学,然后我就选择到日本来,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
《钝角网》:您能从哲学角度来谈谈日本文化的特点吗?
毛丹青:通过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我发现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日本文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倾听大于言说;这个很重要。鲁迅曾经说过一个词叫做“拿来主义”;那个年代,像郭沫若、鲁迅等很多文化人士都说过。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他们也说出了一个词,这个词特别好,叫做“请来主义”。我在后来的研究当中,在和日本人接触的现实当中,就发现了这个道理:多看别人,多向别人学习,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变成自己的东西又不去宣张,因为日本这个民族是一个“忍”强于“爆”,“爆”就是突发性的情感爆发。日本忍的东西比较多。从大的角度出发,为什么出现战争,就是因为他所见的东西格局太小了,不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所以变成了一种很狭窄的岛国心念。这个也不是我说的,日本有一个非常好的评论家叫加藤周一,他严厉地批评日本的思想。还有一位小说家叫司马辽太郎,他是日本的国民小说家,他对日本的批评特别棒,他说明治维新的格局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明治维新传统没有沿下来,明治维新那代人很聪明,不能办的事他们绝对不办,到了昭和时代,他们不能办的事偏得办,所以打了败仗。
对于我来说,整个这套系统我们特别应该学习的是这种向外倾听、向外讨教的姿态,这是常年以来我对日本文化的一个判断。
《钝角网》:您做过一本《知日》杂志。现在日本其实对中国的了解不是很够,那么您没有这种想法,就是做一本面向日本的类似杂志?
毛丹青:当然,我现在正在动员我的学生在做,很快就会出来。
我做文化是带着很多情感的。我有一名来自安徽的中国留学生,我做《知日》的整个过程,他都看在眼里,采风的时候我都带上他,跟《知日》的团队都待在一起。他很有志向,他就跟我说,希望跟老师来做自己的品牌。我们在上海做了一本《在日本》,我们做的《在中国》很快也要出来。就是有一批在中国的日本人为先导,我做出版人,我的学生来做主笔,全是由日本人来写中国。我们现在那个方案全都出来了,大概头一篇文章专门写北京的门墩,特别有意思。我追求的格局就是这样的。
日本不同地域人文之间的差别不大,这是一个没有文盲的国家
《钝角网》:现在日本文化在中国比较流行,您能对此进行一下梳理吗?
毛丹青:是这样,我一直在观察这个东西。因为中国的格局和日本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举一个简单的道理,中国一年出版的书籍大概是50万点,这里面新书有25万左右。你知道2016年日本的新书有多少点?8万点,这个差别巨大。这8万点是什么概念?我刚刚参加了上海书展,这个书展仅仅两个星期,它的点数是多少?15万点,新书都投放在这里。日本的文化进入到中国的书籍文化当中,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东西,对吧?我觉得有些关于日本文化的说法是很夸张的,尤其是日本媒体的说法,比如说村上春树在中国非常火,东野圭吾非常火;的确是非常火,但是你要知道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格局里他的火实际上是限定的,他只是在喜欢日语、喜欢日本文化的这个圈子里面火。
如果我要作为“交通警”,我可以把它划分成什么呢?一个叫生活篇,这个生活篇包括像《断舍离》,包括像“手账”(现在“手账”很火),还有比如说日式家居,比如像无印良品,这是生活类。还有一种叫鸡汤类,鸡汤类是非常厉害的,日本的鸡汤类最大的表现是在于老人的力量,我们叫做“夕阳文学”。老人写的很多东西在中国是很畅销的。还有一个是励志类。励志类也很厉害,我自己就翻译过一本励志类的书,叫做《异端者的快乐》。《异端者的快乐》这本书的作者见城彻是幻冬舍的老板,他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
再就是文学类。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产品就是艺术类,像建筑、摄影、巴黎T台这种东西,基本上可以划分出来。
《钝角网》:您去过日本所有的地区?
毛丹青:是的。
《钝角网》:最喜欢其中哪一个?
毛丹青:1997年的时候,正好我作为日语作家,差不多出道小二十年左右。那个时候我就干脆离开公司,因为我过去可能有这方面的素养,我特别喜欢写,我就想干脆用日语来写。用日语写什么呢?如果说读很多经典,读很多日本人写的东西,那就被他洗脑了,写的东西就像他了。因为我有一定的积蓄,我就用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开着一辆车走遍了整个日本。那个时候是有这个目的性而去的,就是所谓叫采风,然后就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那个时候采风的状态和现在的这种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时候的状态是非常心平气和的,没有任何忧郁感,确实是想了解日本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会喜欢北海道,就是因为碰到很多真人真事,很感人,因为我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人的。我在《知日》做了五年主笔,我很看重形式。在《孤岛集》这本书中,我写了12个颜色、12个人、12种心情、12段旅程。这些内容实际不是我后来去采风的成果,而都是我二十年前走过的地方,变成了我的回忆,然后信手拈来,很容易就写出来了。是这么一个状态。
我觉得能够成为一个写作的人,或者说成为一个作家,最大的幸福就是所有的记忆,所有的经历都不浪费,这一点是最幸福的。
《钝角网》:您觉得日本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吗?
毛丹青:人文的差异并不大,当然物质环境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比如说人口的减少,乡村的衰败,年轻人都跑到东京去了嘛,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人文之间的差别,我觉得不大。日本有几点很好,一个是这是一个没有文盲的国家。还有一个,就是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因为日本没有孝的文化,它讲究忠,不讲究孝。你看我周围的很多日本人,很少有跟他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父母大了以后都和孩子分开的,他们没有那种四世同堂、天伦之乐。其实从社会的角度上来讲,这是合理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你才会发现日本的老人都在工作,开出租车的有很多老人,打扫房间的也有很多老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想日本的人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中国国庆7天假期期间,日本观光业者和百货商家迎接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
在文化层面,中国和日本的渗透是非常深入的
《钝角网》:许多日方人士都提到中日之间的误解还是很严重的。从文化角度上来讲,我们能通过怎样的途径去消除这种误解?
毛丹青:误会非常多,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去做一种实践。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无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真是这样的,人见得多,国家就会好。人与人相识,人与人相知,人与人相思,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美丽。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误解?是因为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一年中国到日本来的人有600万,而日本到中国的人还不足250万人。我们要知道二十年前,日本大概有450万人到中国去。二十年来,减少了200万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吗?反过来说,在二十年前不到100万中国人到日本来,近二十年来变成600万人。从中国到日本来的人和从日本到中国来的人,差距会越来越大,误会就产生了。
我们不能仅仅把人当作一个观光的标记,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都是有印象的。现在的旅游业也发生了“地壳变化”,比如说所谓的团队旅游分量下降了。为什么?人家不愿意跟团了,每个人都自己走了。这就说明中日的关系通过人员的来往,已经发展到每一个家庭的细胞内部去了。我的学生就是这样,他们要跟老师一起来做一本杂志,是经过他们家族的,他的父亲带着他的母亲,非常认真地跑到我这里来,说我的家族拜托你了,带我的孩子做文化。可见中国和日本的渗透是非常深入的,所以我想日方有很多的担心,说中国和日本的这种误会会越来越大,我觉得更多的原因可能会来自于日本,而不是来自于中国。中国是非常激进地在做,不断地有人前往日本,就会形成印象网。而日本对于中国的印象网,现在已经支离破碎了。特别是我这么多日本学生,不愿意去中国,甚至连欧美都不愿意去,他觉得没有必要,没有这种愿望。
我觉得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日本的一个很大的成就,就是国家形象做得很好,这一点非常厉害。
我们这一次到北京市参加一个交流会,我一再表示,日本在国家形象工程上的成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都用力太猛,用力过猛其实反而不行。虽然每个个人,特别是年轻的学生,他们都有意愿去了解对方,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来说,他的文化的含金量、“颜值”都非常重要。比如说在世界上说“豆腐”,你说“doufu”没人能明白的,你要跟欧美人说“tofu”,他们能明白,这是日语发音。你要到世界上说我们有禅宗,没有人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但是你跟人说“zen”,所有的人都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就是中国的元素经过日本的转化以后,把它扩散出去了,变成日本文化的一个载体。为什么会形成这个元素?我们为什么不能形成?这是我们应该研究的一方面。
《钝角网》:刚才提到说日本年轻人没有向外走、了解中国的意愿。有什么方法能改变这个局面?
毛丹青:这个非常需要时间,急功近利不行。其实我做的这个工作,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工作。
《钝角网》:着手点在哪里?
毛丹青:着手点就是人与人的相识。现在人都是在虚拟的世界里面,像社交媒体这种,它把虚拟幻觉成现实,就是不愿意接触现实。我的很多中国留学生,他们喜欢看动漫,看完动漫他就愿意到真实的日本来。日本的年轻人没有中国的动漫给他作载体,他一天到晚看的都是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没有类似于动漫的载体,就没有前往中国的意愿。
《钝角网》:这个跟您刚才提到的打造国家形象是不是能够联系起来?
毛丹青:当然,所以我们现在急需要打造关系。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变化,我们在和现实接触的时候,接点的选择特别多,过去则是单一的。所以我相信现在的时代会是“小众”强于“大众”,特别是在文化这个领域里。中国现在特别需要这方面的努力,不是对日本,对全世界都是这样。我们的外交最差一张牌,这张牌叫文化牌。说得更精准一点,缺的是软实力。我们太多的硬实力是不够的,未来的世界一定是软实力走在前面的,所以在这种角度上,我们应该做大量的分析。
《钝角网》:现在国内有一种说法,称日本是低欲望社会,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毛丹青:日本有“三无主义”,叫无气力、无关心、无感动。日本社会平均水平比较一致,低欲望的国家是一个非常好管理的国家,日本没有那种大规模的游行,即使是有游行也是非常和平的,没有大的冲突;也没有罢工。低欲就是这样的。低欲生活其实跟低碳生活有点像,是不是?低碳生活带来的是什么呢?是经济、不铺张、节省。所以和低碳生活一样,低欲生活也是值得研究的。
造成这种心态和社会氛围非常有关系,此外我觉得日本形成此种社会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仪式。日本是非常讲究仪式的。比如去吃饭之前都得说两句仪式性的话,见人就要鞠躬,等等,仪式感特别强。仪式感就带来人和人的距离,仪式是什么?仪式就是人和人的相间之距,保持一个稳定的元素,这就是仪式。日本的祭日特别多,祭日是什么?就是每一年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人和人之间相互接洽起来,就是这样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在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时候,仪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