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徐奇渊:海外食堂拾趣

关键词: 社会万象

来源:《金融文化》 2021-07-27 10:25:12

徐奇渊:海外食堂拾趣

作者:徐奇渊

国外研究所的食堂,既有西欧和北美的“厨房”模式,也有和中国相近的日本模式,还有德国基尔研究所这样的外包模式。三者的区别,反映了对于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理解有所不同,并且这种理念进一步成为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出发点,同时也体现为德国和中国政策性金融不同的业务模式。

  不同地方的美食,是体会当地文化重要的视角。不同地方的日常工作午餐,更是观察当地社会生态的有趣视角。在国内,凡是有些规模的机构总会有个食堂,这多多少少也算一种福利。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食堂文化也大有输出之势。很多时候,这不但留住了驻外人员的胃、也俘获了本地员工的心。笔者在出差、访学期间,体验了国外机构的工作午餐,也游览了一些食堂。

  比起美食,我对吃饭的地点和环境更感兴趣。不管是国内、国外,每天中午的工作餐都是大家闲聊、八卦的开心时刻。

  让我们暂且对食堂作一个宽泛定义,就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们、在一个集中和固定的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吃工作餐的地方。这似乎是绕舌的废话,大家应该都会同意。

  但即使在这个定义范围之内,既有跟我国典型意义上完全相同的食堂,也有差别甚远、风格迥异的情况。

  为了更具有可比性,笔者主要观察国外的研究所、智库,也就是中国社科院的对口机构。在西欧国家和北美的研究所,符合上述定义的食堂其实被称为“厨房”(kitchen)。

640.jpg

 

  例如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布鲁盖尔(Bruegel,也被称为欧洲全球经济治理实验室),以及加拿大滑铁卢的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

  这两个研究所都是全球知名的国际经济智库,厨房的格局也大体相似。其所谓的“厨房”,有电冰箱、各种厨具、刀叉和勺子、各种调料,以及洗水池等等,还有足够多的座位。不过除了微波炉并没有开火的地方,也不提供现成的午餐。

  所以几个可选的标准动作是:要么从家里带来沙拉存在冰箱里吃,要么带了披萨饼之类的放在冰箱、中午用微波炉热好了吃,要么叫上外卖在厨房吃,要么就自己出去吃饭。

  这种“厨房”完全符合前述食堂的定义,但是却和国内的食堂大有不同。

  一方面,吃什么东西完全是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而且也比较个性化,研究所不会统一提供。

  但是食物怎么保存、怎么做着吃、在哪里吃这是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所以研究所统一提供了“厨房”和各种设备。可见,食堂的不同表现形式,其实表现出的是很大的理念差异。

  在集体主义传统方面,日本和中国具有一些相似性。紧挨着日本央行的国际通货研究所(IIMA),隶属于东京三菱日联银行,这里的食堂是海外游历中遇到最接近国内风格的食堂,甚至其日本特色的精细化、标准化方面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在食堂入口处的展示柜当中,有A、B、C、D四档不同热量值的套餐模型,热量范围比如从560千卡开始到960千卡,以方便大家计算、控制每日的摄入热量水平。进门后跟各个窗口报套餐名称就可以。

  除了精细化水平更甚之外,食堂的风格和国内典型情况特别相似,就不再赘述了。所以尽管中日文化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从食堂文化来看,还是很有共同语言。

  最有趣还是要属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每到中午,研究所的同事们散着步,到几百米之外的市政厅去吃自助午餐。这个研究所和市政厅食堂长期合作、共享食堂。而且价格也不贵,多年前大概是每人5欧元。

  和西欧、北美研究所的“厨房”模式不同,基尔研究所为同事们提供了完整的工作午餐,包括午餐的“私人产品”部分,但是和中国、日本的典型食堂也不同,基尔研究所的食堂是和市政厅共享的。

  这背后反映的理念也很有趣,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德国的理念也介于东、西方之间。

  2017年我参与一项各国开发性银行的对比研究。德国同行对KFW业务模式的研究使我联想到了基尔研究所的食堂合作模式,两者确有神似之处。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是一家政策银行,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环境项目提供融资。但是其业务模式并不是贯穿业务的全部流程,而是在设计好业务的方向、贷款具体标准之后,把资金提供给商业银行,后续具体操作流程由商业银行按照贷款标准来落实。如果贷款如现亏损,代理的商业银行也将承担责任。

  这种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同基尔研究所和当地市政厅的工作午餐合作,两种合作关系都体现了这样的理念: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不重复建设、不互相越界。

  基尔研究所再建一个食堂,显然是有些浪费,而共享食堂模式,更是放大了市政厅食堂的公共产品作用。

  政策性银行在提供政策性融资的同时,不是去和现有的商业银行做同质竞争,而是利用商业银行的现有网络的客户渠道、信息系统,发挥互补的作用。

  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国家开发银行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这种业务模式。特别是在其业务开展早期的1990年代,国家开发银行也同商业银行进行了类似的业务合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这反过来说明,德国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合作、政府与市场协调的一个前提是,市场本身就比较完善、市场体系具有较强的有效性。

  而在1990年代,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本身就处于初建阶段,金融市场体系也不成熟。这就好比是在荒郊野外,让大家去外面吃饭并不现实,肯定得建一个大而全的食堂。

  由此,国家开发银行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走出了不同的业务模式,这不仅反映了两个国家的理念、文化差异,也反映出了市场环境发展阶段的不同。

  不过跟西欧、北美国家国内缺乏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者成立时间较晚、规模较小相比,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成立时间早(1948年)、规模较大(3000亿欧元左右,是德国最大的银行之一)。这也体现出了德国金融理念与西欧、北美国家也有些许差异。

  所以国外研究所的食堂,既有西欧和北美的“厨房”模式,也有和中国相近的日本模式,还有德国基尔研究所这样的外包模式。

  三者的区别,反映了对于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理解有所不同,并且这种理念进一步成为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出发点,同时也体现为德国和中国政策性金融不同的业务模式。

  所以,不仅是各国食堂的美食值得回味,这些食堂的不同吃法也值得品味。

责任编辑: 昀舒

徐奇渊:海外食堂拾趣

关键词: 社会万象

来源:《金融文化》 2021-07-27 10:25:12

徐奇渊:海外食堂拾趣

作者:徐奇渊

国外研究所的食堂,既有西欧和北美的“厨房”模式,也有和中国相近的日本模式,还有德国基尔研究所这样的外包模式。三者的区别,反映了对于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理解有所不同,并且这种理念进一步成为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出发点,同时也体现为德国和中国政策性金融不同的业务模式。

  不同地方的美食,是体会当地文化重要的视角。不同地方的日常工作午餐,更是观察当地社会生态的有趣视角。在国内,凡是有些规模的机构总会有个食堂,这多多少少也算一种福利。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食堂文化也大有输出之势。很多时候,这不但留住了驻外人员的胃、也俘获了本地员工的心。笔者在出差、访学期间,体验了国外机构的工作午餐,也游览了一些食堂。

  比起美食,我对吃饭的地点和环境更感兴趣。不管是国内、国外,每天中午的工作餐都是大家闲聊、八卦的开心时刻。

  让我们暂且对食堂作一个宽泛定义,就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们、在一个集中和固定的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吃工作餐的地方。这似乎是绕舌的废话,大家应该都会同意。

  但即使在这个定义范围之内,既有跟我国典型意义上完全相同的食堂,也有差别甚远、风格迥异的情况。

  为了更具有可比性,笔者主要观察国外的研究所、智库,也就是中国社科院的对口机构。在西欧国家和北美的研究所,符合上述定义的食堂其实被称为“厨房”(kitchen)。

640.jpg

 

  例如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布鲁盖尔(Bruegel,也被称为欧洲全球经济治理实验室),以及加拿大滑铁卢的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

  这两个研究所都是全球知名的国际经济智库,厨房的格局也大体相似。其所谓的“厨房”,有电冰箱、各种厨具、刀叉和勺子、各种调料,以及洗水池等等,还有足够多的座位。不过除了微波炉并没有开火的地方,也不提供现成的午餐。

  所以几个可选的标准动作是:要么从家里带来沙拉存在冰箱里吃,要么带了披萨饼之类的放在冰箱、中午用微波炉热好了吃,要么叫上外卖在厨房吃,要么就自己出去吃饭。

  这种“厨房”完全符合前述食堂的定义,但是却和国内的食堂大有不同。

  一方面,吃什么东西完全是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而且也比较个性化,研究所不会统一提供。

  但是食物怎么保存、怎么做着吃、在哪里吃这是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所以研究所统一提供了“厨房”和各种设备。可见,食堂的不同表现形式,其实表现出的是很大的理念差异。

  在集体主义传统方面,日本和中国具有一些相似性。紧挨着日本央行的国际通货研究所(IIMA),隶属于东京三菱日联银行,这里的食堂是海外游历中遇到最接近国内风格的食堂,甚至其日本特色的精细化、标准化方面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在食堂入口处的展示柜当中,有A、B、C、D四档不同热量值的套餐模型,热量范围比如从560千卡开始到960千卡,以方便大家计算、控制每日的摄入热量水平。进门后跟各个窗口报套餐名称就可以。

  除了精细化水平更甚之外,食堂的风格和国内典型情况特别相似,就不再赘述了。所以尽管中日文化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从食堂文化来看,还是很有共同语言。

  最有趣还是要属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每到中午,研究所的同事们散着步,到几百米之外的市政厅去吃自助午餐。这个研究所和市政厅食堂长期合作、共享食堂。而且价格也不贵,多年前大概是每人5欧元。

  和西欧、北美研究所的“厨房”模式不同,基尔研究所为同事们提供了完整的工作午餐,包括午餐的“私人产品”部分,但是和中国、日本的典型食堂也不同,基尔研究所的食堂是和市政厅共享的。

  这背后反映的理念也很有趣,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德国的理念也介于东、西方之间。

  2017年我参与一项各国开发性银行的对比研究。德国同行对KFW业务模式的研究使我联想到了基尔研究所的食堂合作模式,两者确有神似之处。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是一家政策银行,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环境项目提供融资。但是其业务模式并不是贯穿业务的全部流程,而是在设计好业务的方向、贷款具体标准之后,把资金提供给商业银行,后续具体操作流程由商业银行按照贷款标准来落实。如果贷款如现亏损,代理的商业银行也将承担责任。

  这种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同基尔研究所和当地市政厅的工作午餐合作,两种合作关系都体现了这样的理念: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不重复建设、不互相越界。

  基尔研究所再建一个食堂,显然是有些浪费,而共享食堂模式,更是放大了市政厅食堂的公共产品作用。

  政策性银行在提供政策性融资的同时,不是去和现有的商业银行做同质竞争,而是利用商业银行的现有网络的客户渠道、信息系统,发挥互补的作用。

  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国家开发银行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这种业务模式。特别是在其业务开展早期的1990年代,国家开发银行也同商业银行进行了类似的业务合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这反过来说明,德国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合作、政府与市场协调的一个前提是,市场本身就比较完善、市场体系具有较强的有效性。

  而在1990年代,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本身就处于初建阶段,金融市场体系也不成熟。这就好比是在荒郊野外,让大家去外面吃饭并不现实,肯定得建一个大而全的食堂。

  由此,国家开发银行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走出了不同的业务模式,这不仅反映了两个国家的理念、文化差异,也反映出了市场环境发展阶段的不同。

  不过跟西欧、北美国家国内缺乏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者成立时间较晚、规模较小相比,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成立时间早(1948年)、规模较大(3000亿欧元左右,是德国最大的银行之一)。这也体现出了德国金融理念与西欧、北美国家也有些许差异。

  所以国外研究所的食堂,既有西欧和北美的“厨房”模式,也有和中国相近的日本模式,还有德国基尔研究所这样的外包模式。

  三者的区别,反映了对于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理解有所不同,并且这种理念进一步成为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出发点,同时也体现为德国和中国政策性金融不同的业务模式。

  所以,不仅是各国食堂的美食值得回味,这些食堂的不同吃法也值得品味。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