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下一个就是你“:通往乌托邦路上的谶语

关键词:

来源:作者赐稿 2021-02-19 15:05:26

”下一个就是你“:通往乌托邦路上的谶语

作者:段协平

赫鲁晓夫清算并终止了大清洗,但大清洗的流毒早已逸出国外。丹东讲的“下一个就是你”,并没有惊醒那些雄视阔步、舍我其谁的梦中人。比如那个被誉为好学生的波尔布特,以及卡扎菲、萨达姆。在他们后面,还有不少人正奔着“下一个”而去,只是来早来迟而已。

   在法国大革命高潮中,雅各宾党人三巨头罗伯斯庇尔、丹东和马拉,以无比神圣的名义展开了一场杀戮异己和疑似异己者的血腥比赛。对此,狄更斯在长篇小说《双城记》中做了纪录片式的再现。比赛结果,丹东和马拉输了,输掉了脑袋。在去往断头台的路上,丹东对罗伯斯庇尔撂下一句话:“下一个就是你!”几个月后,罗伯斯庇尔果然被愤怒的巴黎市民,打了个半死后送上断头台。

  (一)

  反抗压迫的人成为更残酷的压迫者,这是中外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现象,甚至是一个规律,似乎还有逻辑可循。也因此,“下一个就是你”就成了自法国大革命两百多年以来,通往乌托邦路上的一句谶语,成了独裁者和他们的奴才、刽子手的宿命。苏联在1936年到1938年大清洗期间,内务部即契卡(克格勃的前身)前后三位“一把手”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及其部下,为“下一个就是你”(下文简称“下一个”)做了生动的注解。

  斯大林一手导演的肃反、大清洗,当然不乏高尚的名义。当他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合伙——时人称他们为苏共最高层的三驾马车——把托洛茨基搞倒并于1929年将其驱逐出境后,按照斯大林的设想,“下一个”本来该是季氏、加氏这两个同伙,却意外地落到时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彼得堡苏共第一书记基洛夫头上。

  1934年,苏共召开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会前,对出现在主席台上的苏共领导人,应该给予什么样的礼遇,做了精细安排,规定:对每一位政治局委员鼓掌两分钟,对斯大林是十分钟。但基洛夫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其热烈的程度,鼓掌的时间,本来只应该属于斯大林一个人。

  斯大林很生气,基洛夫必须死。

  斯大林指示内务部负责人亚戈达去完成这一任务。亚戈达立即通过列宁格勒的契卡,物色了一名叫尼古拉耶夫的杀手。尼古拉耶夫干净利落地完成了任务,他领到的奖赏是被公开处死。理由很快就编造出来:尼古拉耶夫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指派,不仅杀害了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基洛夫,还图谋杀害斯大林,颠覆苏维埃政权,复辟资本主义,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石二鸟,斯大林既拔掉了眼中钉——风头盖过自己的基洛夫,也不由分说地把宿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押上被告席。苏联20世纪30年代大清洗的序幕就此拉开。

  (二)

  打开《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亚历山大.奥尔洛夫著,彭卓吾译,《红旗出版社1992年出版》),看亚戈达、叶若夫和贝利亚三位特务头子的下场,发现我们如果没有经历过那场“史无前例”,仅仅凭借常识来解读,是理解不了的。

  先看亚戈达,他第一个闪亮登场,也首先成为“下一个”而谢幕。

  为把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定为杀害基洛夫的主谋,完成斯大林导演的莫斯科第一次大审判的任务,亚戈达穷尽所有的智慧和手段。虽然也漏出了很多马脚,闹出了很多笑话,活是够脏的了,但主子很满意。论功行赏,1936年春天,斯大林授予亚戈达相当于元帅头衔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总政委职务,还受斯大林邀请,住进了克里姆林宫——这是只有政治局委员才有的待遇。当其时也,任何人都不怀疑,亚戈达是克里姆林宫上面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新星。但不到一年,1937年3月18日,斯大林就把亚戈达送上被告席,罪名居然是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同案犯”!

images.jpg

亚戈达

  这得需要多大的想象力和勇气!

  亚戈达被处决前夕给接任者叶若夫带了一句话:“看来,上帝毕竟是存在的!”他解释:“我忠心耿耿地为斯大林效了力……我由于一千次地违背了上帝的戒条,所以我应当受到上帝最严厉的惩罚。现在你只要看一下我的下场,你自己就能判断出:是否有上帝。”。(引自《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以下同)他忘了给叶若夫再带一句话:“下一个就是你!”

  其实也不用带。叶若夫接过亚戈达手中的接力棒后,很快就发现自己走上了同亚戈达一样的不归路。

  这条不归路,是由他的部下和红军将领的骨肉和鲜血浇筑、铺就的。

  在《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中专门辟出一章《消灭肃反人员》。文中披露,从肉体上消灭内务部工作人员的计划,“是斯大林和叶若夫以军事作战那样的精心程度制定出来的。”资料显示,仅1937年就有3000多名内务部人员被处死。

  在清除内务部的“隐患”的同时,叶若夫对苏联红军将领大开杀戒。从1937年6月至1938年6月,在斯大林亲自领导和叶若夫的直接指挥下,先后杀害了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陆空军总司令阿尔克斯尼斯元帅等在内的三万五干多名军官,几乎是苏联军官总人数的一半。此时的叶若夫炙手可热,成为在苏联仅次于斯大林的最有影响的人物。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叶若夫从顶峰到谷底,从天堂到地狱,也不到一年时间。1939年4月10日,斯大林将叶若夫下狱,罪名是亚戈达的同党。

  拙劣到只能抄前面的作业了。这的确有点难看、难堪。但对斯大林来讲,这实在算不了什么。他有的是一手遮天的能力与自负。自圆其说,从来不是他要担心的。

  同亚戈达一样,叶若夫被全党共诛之、全民共讨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了。

  再“下一个”,本来应该毫无悬念地落到贝利亚头上。

  贝利亚接替了叶若夫的角色。贝利亚接任后,还是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但他担任的角色,决定了自己手上不能不沾满鲜血。上帝让他多活了几年,原因是,斯大林死在了他的前面,贝利亚作为“下一个”的命运,只好由赫鲁晓夫来了断。

  几乎与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同时,内务部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诸如奥尔忠尼启则,拉狄克、斯卢茨基、切尔托克、弗里诺夫斯基,等等,如走马灯似的,“下一个”接“下一个”,不绝如缕。斯大林把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贼喊捉贼、嫁祸于人的戏码演绎到极致。这是一场黄雀在后的扑杀,也是一场飞蛾扑火般的自杀——不仅是肉身的扑杀和自杀,也是从名誉、尊严到信仰、灵魂的扑杀和自杀。没有哪一个人整天不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中。

  这不能不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

  (三)

  在阅读《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时,我一直在想,不论是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还是他们的下属,对斯大林可谓忠心耿耿,不少人,还是他的铁杆、心腹,为什么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杀害?比如叶努基泽,从少年时代起就是斯大林最亲密的发小,忠于革命理想,品德十分高尚。一次,斯大林想拉他进苏共政治局,他谢绝了,转而推荐了卡冈诺维奇。叶努基泽对升官进阶、获得荣誉没有兴趣。有人写回忆录,对他早年的革命活动做了夸大宣传并写进《苏联大百科全书》,他立即在《真理报》上发文予以纠正。就是这样一个人,斯大林也没放过。

  原来,他们“犯了在苏联最为严重的罪恶,这就是他们知道了斯大林罪行的秘密。而这种罪恶总是招来一种惩罚——死刑。”无数工作人员正是“由于自己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所处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有关斯大林罪行的秘密情报”而难逃一命。

  原来,“斯大林不喜欢自己周围的人是一些忠于革命理想的人,他认为这样的人是不可靠的和危险的。一个为崇高理想献身的人……如果他看到自己昨天所崇拜的人,出于私利而出卖了和背叛了崇高理想时,他就有可能成为自己昨天所崇拜的人的敌人。”

  这就是斯大林的逻辑。知情成为知情者的死亡证,忠诚成为忠诚者的招魂曲。还有谁可信赖?没有了。斯大林已经不相信任何人。他把任何不同的声音和想象中的不同的声音,都视为敌人、阶级斗争。他失去了任何自信和安全感。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在他那里成为常态。如此,靠谁和什么手段去实施独裁统治?只能靠恐惧了。斯大林制造了恐惧,恐惧也俘虏、控制了他自己,也就只能走马灯似的,“下一个”接着“下一个”的循环往复,到了最后,连自己的贴身警卫队长也成了“下一个”。

  斯大林的贴身警卫队长叫保克尔。保克尔为斯大林的安全,殚精竭虑,做到了万无一失。斯大林每次乘车出行,总是保克尔坐在身旁。平日里,凡是与斯大林及其家庭有关的一切都必须由保克尔经办。未经许可,任何一块食品都不能出现在斯大林的餐桌上,任何人都不能进入斯大林的住宅和郊外别墅。“保克尔无权擅离自己的岗位一分钟。”他几乎成了斯大林家中的一员。

  保克尔像狗一样,为斯大林鞍前马后、尽心竭力服务了整整15年。当1938年3月,亚戈达在第三次莫斯科审判中招供,说保克尔是德国间谍时,作者奥尔洛夫说,“我明白,此时保克尔已不在人世了。”

  这下,轮到斯大林成为那“下一个”了。种种迹象表明,导致这个结果的,是贝利亚。只是,他做的很巧妙很有技术含量。其后,贝利亚成为苏联第二号人物。不过他也没高兴了几天。斯大林死后不到四个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贝利亚反党反国家罪行活动的决议》,1953年12月23日,贝利亚被执行枪决。

  赫鲁晓夫清算并终止了大清洗,但大清洗的流毒早已逸出国外。丹东讲的“下一个就是你”,并没有惊醒那些雄视阔步、舍我其谁的梦中人。比如那个被誉为好学生的波尔布特,以及卡扎菲、萨达姆。在他们后面,还有不少人正奔着“下一个”而去,只是来早来迟而已。(2021.2.19)

责任编辑:

”下一个就是你“:通往乌托邦路上的谶语

关键词:

来源:作者赐稿 2021-02-19 15:05:26

”下一个就是你“:通往乌托邦路上的谶语

作者:段协平

赫鲁晓夫清算并终止了大清洗,但大清洗的流毒早已逸出国外。丹东讲的“下一个就是你”,并没有惊醒那些雄视阔步、舍我其谁的梦中人。比如那个被誉为好学生的波尔布特,以及卡扎菲、萨达姆。在他们后面,还有不少人正奔着“下一个”而去,只是来早来迟而已。

   在法国大革命高潮中,雅各宾党人三巨头罗伯斯庇尔、丹东和马拉,以无比神圣的名义展开了一场杀戮异己和疑似异己者的血腥比赛。对此,狄更斯在长篇小说《双城记》中做了纪录片式的再现。比赛结果,丹东和马拉输了,输掉了脑袋。在去往断头台的路上,丹东对罗伯斯庇尔撂下一句话:“下一个就是你!”几个月后,罗伯斯庇尔果然被愤怒的巴黎市民,打了个半死后送上断头台。

  (一)

  反抗压迫的人成为更残酷的压迫者,这是中外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现象,甚至是一个规律,似乎还有逻辑可循。也因此,“下一个就是你”就成了自法国大革命两百多年以来,通往乌托邦路上的一句谶语,成了独裁者和他们的奴才、刽子手的宿命。苏联在1936年到1938年大清洗期间,内务部即契卡(克格勃的前身)前后三位“一把手”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及其部下,为“下一个就是你”(下文简称“下一个”)做了生动的注解。

  斯大林一手导演的肃反、大清洗,当然不乏高尚的名义。当他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合伙——时人称他们为苏共最高层的三驾马车——把托洛茨基搞倒并于1929年将其驱逐出境后,按照斯大林的设想,“下一个”本来该是季氏、加氏这两个同伙,却意外地落到时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彼得堡苏共第一书记基洛夫头上。

  1934年,苏共召开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会前,对出现在主席台上的苏共领导人,应该给予什么样的礼遇,做了精细安排,规定:对每一位政治局委员鼓掌两分钟,对斯大林是十分钟。但基洛夫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其热烈的程度,鼓掌的时间,本来只应该属于斯大林一个人。

  斯大林很生气,基洛夫必须死。

  斯大林指示内务部负责人亚戈达去完成这一任务。亚戈达立即通过列宁格勒的契卡,物色了一名叫尼古拉耶夫的杀手。尼古拉耶夫干净利落地完成了任务,他领到的奖赏是被公开处死。理由很快就编造出来:尼古拉耶夫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指派,不仅杀害了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基洛夫,还图谋杀害斯大林,颠覆苏维埃政权,复辟资本主义,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石二鸟,斯大林既拔掉了眼中钉——风头盖过自己的基洛夫,也不由分说地把宿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押上被告席。苏联20世纪30年代大清洗的序幕就此拉开。

  (二)

  打开《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亚历山大.奥尔洛夫著,彭卓吾译,《红旗出版社1992年出版》),看亚戈达、叶若夫和贝利亚三位特务头子的下场,发现我们如果没有经历过那场“史无前例”,仅仅凭借常识来解读,是理解不了的。

  先看亚戈达,他第一个闪亮登场,也首先成为“下一个”而谢幕。

  为把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定为杀害基洛夫的主谋,完成斯大林导演的莫斯科第一次大审判的任务,亚戈达穷尽所有的智慧和手段。虽然也漏出了很多马脚,闹出了很多笑话,活是够脏的了,但主子很满意。论功行赏,1936年春天,斯大林授予亚戈达相当于元帅头衔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总政委职务,还受斯大林邀请,住进了克里姆林宫——这是只有政治局委员才有的待遇。当其时也,任何人都不怀疑,亚戈达是克里姆林宫上面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新星。但不到一年,1937年3月18日,斯大林就把亚戈达送上被告席,罪名居然是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同案犯”!

images.jpg

亚戈达

  这得需要多大的想象力和勇气!

  亚戈达被处决前夕给接任者叶若夫带了一句话:“看来,上帝毕竟是存在的!”他解释:“我忠心耿耿地为斯大林效了力……我由于一千次地违背了上帝的戒条,所以我应当受到上帝最严厉的惩罚。现在你只要看一下我的下场,你自己就能判断出:是否有上帝。”。(引自《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以下同)他忘了给叶若夫再带一句话:“下一个就是你!”

  其实也不用带。叶若夫接过亚戈达手中的接力棒后,很快就发现自己走上了同亚戈达一样的不归路。

  这条不归路,是由他的部下和红军将领的骨肉和鲜血浇筑、铺就的。

  在《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中专门辟出一章《消灭肃反人员》。文中披露,从肉体上消灭内务部工作人员的计划,“是斯大林和叶若夫以军事作战那样的精心程度制定出来的。”资料显示,仅1937年就有3000多名内务部人员被处死。

  在清除内务部的“隐患”的同时,叶若夫对苏联红军将领大开杀戒。从1937年6月至1938年6月,在斯大林亲自领导和叶若夫的直接指挥下,先后杀害了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陆空军总司令阿尔克斯尼斯元帅等在内的三万五干多名军官,几乎是苏联军官总人数的一半。此时的叶若夫炙手可热,成为在苏联仅次于斯大林的最有影响的人物。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叶若夫从顶峰到谷底,从天堂到地狱,也不到一年时间。1939年4月10日,斯大林将叶若夫下狱,罪名是亚戈达的同党。

  拙劣到只能抄前面的作业了。这的确有点难看、难堪。但对斯大林来讲,这实在算不了什么。他有的是一手遮天的能力与自负。自圆其说,从来不是他要担心的。

  同亚戈达一样,叶若夫被全党共诛之、全民共讨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了。

  再“下一个”,本来应该毫无悬念地落到贝利亚头上。

  贝利亚接替了叶若夫的角色。贝利亚接任后,还是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但他担任的角色,决定了自己手上不能不沾满鲜血。上帝让他多活了几年,原因是,斯大林死在了他的前面,贝利亚作为“下一个”的命运,只好由赫鲁晓夫来了断。

  几乎与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同时,内务部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诸如奥尔忠尼启则,拉狄克、斯卢茨基、切尔托克、弗里诺夫斯基,等等,如走马灯似的,“下一个”接“下一个”,不绝如缕。斯大林把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贼喊捉贼、嫁祸于人的戏码演绎到极致。这是一场黄雀在后的扑杀,也是一场飞蛾扑火般的自杀——不仅是肉身的扑杀和自杀,也是从名誉、尊严到信仰、灵魂的扑杀和自杀。没有哪一个人整天不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中。

  这不能不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

  (三)

  在阅读《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时,我一直在想,不论是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还是他们的下属,对斯大林可谓忠心耿耿,不少人,还是他的铁杆、心腹,为什么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杀害?比如叶努基泽,从少年时代起就是斯大林最亲密的发小,忠于革命理想,品德十分高尚。一次,斯大林想拉他进苏共政治局,他谢绝了,转而推荐了卡冈诺维奇。叶努基泽对升官进阶、获得荣誉没有兴趣。有人写回忆录,对他早年的革命活动做了夸大宣传并写进《苏联大百科全书》,他立即在《真理报》上发文予以纠正。就是这样一个人,斯大林也没放过。

  原来,他们“犯了在苏联最为严重的罪恶,这就是他们知道了斯大林罪行的秘密。而这种罪恶总是招来一种惩罚——死刑。”无数工作人员正是“由于自己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所处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有关斯大林罪行的秘密情报”而难逃一命。

  原来,“斯大林不喜欢自己周围的人是一些忠于革命理想的人,他认为这样的人是不可靠的和危险的。一个为崇高理想献身的人……如果他看到自己昨天所崇拜的人,出于私利而出卖了和背叛了崇高理想时,他就有可能成为自己昨天所崇拜的人的敌人。”

  这就是斯大林的逻辑。知情成为知情者的死亡证,忠诚成为忠诚者的招魂曲。还有谁可信赖?没有了。斯大林已经不相信任何人。他把任何不同的声音和想象中的不同的声音,都视为敌人、阶级斗争。他失去了任何自信和安全感。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在他那里成为常态。如此,靠谁和什么手段去实施独裁统治?只能靠恐惧了。斯大林制造了恐惧,恐惧也俘虏、控制了他自己,也就只能走马灯似的,“下一个”接着“下一个”的循环往复,到了最后,连自己的贴身警卫队长也成了“下一个”。

  斯大林的贴身警卫队长叫保克尔。保克尔为斯大林的安全,殚精竭虑,做到了万无一失。斯大林每次乘车出行,总是保克尔坐在身旁。平日里,凡是与斯大林及其家庭有关的一切都必须由保克尔经办。未经许可,任何一块食品都不能出现在斯大林的餐桌上,任何人都不能进入斯大林的住宅和郊外别墅。“保克尔无权擅离自己的岗位一分钟。”他几乎成了斯大林家中的一员。

  保克尔像狗一样,为斯大林鞍前马后、尽心竭力服务了整整15年。当1938年3月,亚戈达在第三次莫斯科审判中招供,说保克尔是德国间谍时,作者奥尔洛夫说,“我明白,此时保克尔已不在人世了。”

  这下,轮到斯大林成为那“下一个”了。种种迹象表明,导致这个结果的,是贝利亚。只是,他做的很巧妙很有技术含量。其后,贝利亚成为苏联第二号人物。不过他也没高兴了几天。斯大林死后不到四个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贝利亚反党反国家罪行活动的决议》,1953年12月23日,贝利亚被执行枪决。

  赫鲁晓夫清算并终止了大清洗,但大清洗的流毒早已逸出国外。丹东讲的“下一个就是你”,并没有惊醒那些雄视阔步、舍我其谁的梦中人。比如那个被誉为好学生的波尔布特,以及卡扎菲、萨达姆。在他们后面,还有不少人正奔着“下一个”而去,只是来早来迟而已。(2021.2.19)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