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李文采: 苏联官僚统治的实质

关键词:

来源:作者博客 2020-02-13 10:56:56

李文采: 苏联官僚统治的实质

作者:李文采

希克说,苏联和东欧“都不是社会主义”,苏联实行的是“独特的官僚体制的独特统治,它对外是霸权主义,对内是国家垄断主义”。他认为把这种制度叫做“ 党的官僚”体制和“国家垄断”体制最为恰当。

   《苏联共产主义体系》一书是奥塔•希克所著。该书完成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翌年由西德汉堡霍夫曼出版社出版,一九七八年三月在日本出版日文版。全书共分七章,重点在第二至六章:《苏联官僚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共产主义官僚体制的实质》、《共产主义政权体系的机制》、《反民主的官僚制》和《被歪曲了的社会主义》。希克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的体验,从历史上、哲理上和实践上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政权体系进行了分析批判。

下载 (1).jpg

  一、苏联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官僚垄断体制

  希克说,苏联和东欧“都不是社会主义”,苏联实行的是“独特的官僚体制的独特统治,它对外是霸权主义,对内是国家垄断主义”。他认为把这种制度叫做“ 党的官僚”体制和“国家垄断”体制最为恰当。前者说明政权机构所包含的官僚主义内容,后者反映了它执政的特点。在这种体制下,制定任何政策都必须符合党内官僚的利益,因为决定党的领导班子及其政策的,不是党本身,更不是工人阶级,而是已在政权中巩固了自己地位的官僚。

  希克指出,党的官僚掌握着实权,任何个人或领导班子都必须得到官僚集团的支持,否则就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希克说,“这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特权阶层”。在苏联的共产主义体制中,不仅产生了一个统治权限极大的官僚统治阶层,而且统治权又操纵在党的官僚手中。因此,苏联是“党阀专政”。

  希克指出,今天的苏联领导人为了逃避自己的罪责,把罪恶和弊病都归咎于斯大林个人性格上的专横,却不触及官僚体制这个根本性质的问题。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只是为了转移人们对官僚体制的批判,勃列日涅夫实际上继承和发展了官僚体制。希克揭露苏联官僚集团为了他们的统治,把干部政策当作争权夺利和镇压人民的手段。“干部问题成为最重要的权力工具,也是政治局委员最为关注的政治活动。”官僚们任用和提拔干部不是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是以唯命是从、拍马逢迎、看风使舵为条件,于是“机会主义的适应性和无原则性就成了个人行动的指南”。希克说,由这些人组成的领导集团,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借口下,加强了警察、法院和监狱等镇压工具,同时又利用特权封官许愿、堕落腐化和结党营私。“官僚体制异常膨胀,以致发展成为具有难以想像的镇压手段的新的统治阶层。”

  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是产生官僚体制的原因

  希克说,“官僚化的产生是与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和实行垄断的政治体制分不开的”。“这个国家缺乏民主传统和把社会主义理论简单化,也是一个原因”。希克对苏联官僚体制的形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苏联的官僚体制早在列宁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在十月革命后列宁曾主张取消市场交换,由国家直接分配产品,这种设想在理论上表观出严重的简单化,忽视了市场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客观上不能取消的种种原因。—九二一年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列宁在理论上认识到上述做法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列宁还强调企业独立核算的重要性。但是,列宁没有能够得出“企业生产不可能由中央机关具体决定”的结论。他过高估计了国家的管理能力和可能性,没有看到民主原则所造成的党和国家独特的官僚化,以及它给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不良影响。列宁后来对官僚化的发展感到震惊,并捉出了批评,但已无济于事了。

  希克认为斯大林就是通过已经形成的不民主制度上台的。在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之间苏共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利用布哈林关于市场的理论击败托洛茨基,但在实际上他又贯彻托洛茨基关于加速工业化的理论,并以此打倒布哈林。希克认为“布哈林关于充分利用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市场关系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他指出,布哈林主张企业必须有独立性的观点“本质上是反对官僚主义的,这必然要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实行民主化,而这种对严重官僚化和权力过份集中所作的批评,是斯大林难以忍受的。”希克说,官僚主义者在这场斗争中制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以取得自己的权益,斯大林也利用党的机构来加强自己的地位。布哈林被清洗后,特殊的官僚体制便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发展。

  三、苏联的发展违背了马克思的基本原则

  希克说,苏联虽标榜是社会主义国家,但马克思有关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却一个也没有实现。不能设想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在苏联,人民没有真正的民主自由。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是解放生产力;可是苏联劳动生产率之低“无法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希克指出,由于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给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比例失调,给人民生活造成灾难性后果。马克思的第二个原则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但苏联工人迄今仍无权处理自己的剩余产品,“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私有剥削被国家官僚的剥削所代替”。希克说,官僚集团力图加强军事实力而无视人民的生活,而马克思的一个基本思想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关心和自觉支持下才能获得发展,可是这个基本思想却与官僚主义格格不入。希克认为苏联向外侵略和剥夺其他民族的自决权,正是“不折不扣地证实了列宁所说的对社会主义的背叛”。希克说,马克思另一个根本愿望和社会准则是要克服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的异化,然而在苏联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异化更加严重,贪污盗窃、徇私午弊、利用特权行贿受贿等等之风盛行。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普通人和各种机关正在发生深刻的异化,也反映了人们本身的异化。

责任编辑:

李文采: 苏联官僚统治的实质

关键词:

来源:作者博客 2020-02-13 10:56:56

李文采: 苏联官僚统治的实质

作者:李文采

希克说,苏联和东欧“都不是社会主义”,苏联实行的是“独特的官僚体制的独特统治,它对外是霸权主义,对内是国家垄断主义”。他认为把这种制度叫做“ 党的官僚”体制和“国家垄断”体制最为恰当。

   《苏联共产主义体系》一书是奥塔•希克所著。该书完成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翌年由西德汉堡霍夫曼出版社出版,一九七八年三月在日本出版日文版。全书共分七章,重点在第二至六章:《苏联官僚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共产主义官僚体制的实质》、《共产主义政权体系的机制》、《反民主的官僚制》和《被歪曲了的社会主义》。希克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的体验,从历史上、哲理上和实践上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政权体系进行了分析批判。

下载 (1).jpg

  一、苏联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官僚垄断体制

  希克说,苏联和东欧“都不是社会主义”,苏联实行的是“独特的官僚体制的独特统治,它对外是霸权主义,对内是国家垄断主义”。他认为把这种制度叫做“ 党的官僚”体制和“国家垄断”体制最为恰当。前者说明政权机构所包含的官僚主义内容,后者反映了它执政的特点。在这种体制下,制定任何政策都必须符合党内官僚的利益,因为决定党的领导班子及其政策的,不是党本身,更不是工人阶级,而是已在政权中巩固了自己地位的官僚。

  希克指出,党的官僚掌握着实权,任何个人或领导班子都必须得到官僚集团的支持,否则就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希克说,“这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特权阶层”。在苏联的共产主义体制中,不仅产生了一个统治权限极大的官僚统治阶层,而且统治权又操纵在党的官僚手中。因此,苏联是“党阀专政”。

  希克指出,今天的苏联领导人为了逃避自己的罪责,把罪恶和弊病都归咎于斯大林个人性格上的专横,却不触及官僚体制这个根本性质的问题。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只是为了转移人们对官僚体制的批判,勃列日涅夫实际上继承和发展了官僚体制。希克揭露苏联官僚集团为了他们的统治,把干部政策当作争权夺利和镇压人民的手段。“干部问题成为最重要的权力工具,也是政治局委员最为关注的政治活动。”官僚们任用和提拔干部不是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是以唯命是从、拍马逢迎、看风使舵为条件,于是“机会主义的适应性和无原则性就成了个人行动的指南”。希克说,由这些人组成的领导集团,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借口下,加强了警察、法院和监狱等镇压工具,同时又利用特权封官许愿、堕落腐化和结党营私。“官僚体制异常膨胀,以致发展成为具有难以想像的镇压手段的新的统治阶层。”

  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是产生官僚体制的原因

  希克说,“官僚化的产生是与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和实行垄断的政治体制分不开的”。“这个国家缺乏民主传统和把社会主义理论简单化,也是一个原因”。希克对苏联官僚体制的形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苏联的官僚体制早在列宁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在十月革命后列宁曾主张取消市场交换,由国家直接分配产品,这种设想在理论上表观出严重的简单化,忽视了市场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客观上不能取消的种种原因。—九二一年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列宁在理论上认识到上述做法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列宁还强调企业独立核算的重要性。但是,列宁没有能够得出“企业生产不可能由中央机关具体决定”的结论。他过高估计了国家的管理能力和可能性,没有看到民主原则所造成的党和国家独特的官僚化,以及它给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不良影响。列宁后来对官僚化的发展感到震惊,并捉出了批评,但已无济于事了。

  希克认为斯大林就是通过已经形成的不民主制度上台的。在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之间苏共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利用布哈林关于市场的理论击败托洛茨基,但在实际上他又贯彻托洛茨基关于加速工业化的理论,并以此打倒布哈林。希克认为“布哈林关于充分利用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市场关系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他指出,布哈林主张企业必须有独立性的观点“本质上是反对官僚主义的,这必然要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实行民主化,而这种对严重官僚化和权力过份集中所作的批评,是斯大林难以忍受的。”希克说,官僚主义者在这场斗争中制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以取得自己的权益,斯大林也利用党的机构来加强自己的地位。布哈林被清洗后,特殊的官僚体制便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发展。

  三、苏联的发展违背了马克思的基本原则

  希克说,苏联虽标榜是社会主义国家,但马克思有关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却一个也没有实现。不能设想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在苏联,人民没有真正的民主自由。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是解放生产力;可是苏联劳动生产率之低“无法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希克指出,由于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给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比例失调,给人民生活造成灾难性后果。马克思的第二个原则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但苏联工人迄今仍无权处理自己的剩余产品,“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私有剥削被国家官僚的剥削所代替”。希克说,官僚集团力图加强军事实力而无视人民的生活,而马克思的一个基本思想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关心和自觉支持下才能获得发展,可是这个基本思想却与官僚主义格格不入。希克认为苏联向外侵略和剥夺其他民族的自决权,正是“不折不扣地证实了列宁所说的对社会主义的背叛”。希克说,马克思另一个根本愿望和社会准则是要克服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的异化,然而在苏联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异化更加严重,贪污盗窃、徇私午弊、利用特权行贿受贿等等之风盛行。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普通人和各种机关正在发生深刻的异化,也反映了人们本身的异化。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