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9-11-21 10:11:21
作者:杨东平
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
占世界0.3%的人口比例,却在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坐拥22.3%的高地;
提起源自以色列这片土地的犹太民族,给人的印象是,虽几经战争摧毁、千年流徙,却是一个聪明的民族,最会赚钱的民族,科技先进精兵强将的民族……
是因为犹太人天生聪明么?还是以色列的教育体系拥有什么样的天才制造密码?
9月1日,21世纪教育沙龙邀请到以色列在华留学生高佑思(Raz Gahl-Or)、曾任以色列空军F-16战机飞行员、现为英飞尼迪投资集团总裁高哲铭(Amir Gahl-Or,高佑思父亲)、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以及一位远在以色列定居10年的中国妈妈,从不同角度解读以色列教育。
相信自己、敢于尝试是以色列教育的秘密
高佑思,一位90后大男孩,成长在一个以色列犹太家庭。从小在以色列接受犹太教育,在香港就读高中接受国际教育,后辗转来内地读大学。在他的成长轨迹中,总是充满着未知的挑战。
“很多犹太父母非常喜欢挑战他们的孩子,让他做非常难的事情。”高佑思说。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尝试着阅读犹太《圣经》,“非常难,就像中国的古文一样”。他认为,父母是有意让他挑战自己,将他放在艰难的环境里,让他学会独立、学会适应。
初到香港,高佑思英语很差,他被父亲放到当地一所国际学校就读高中;来到北京,一句中文都不懂时,却参加中国大学的入学考试,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录取,而今他仍打算继续申请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
“我爸爸常常跟我说,如果有些事情很艰难,那现在就开始做。所谓不可能的事情,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已。”在高佑思看来,给自己建立一个更高的目标,即使不能达到,也能更快地提升自己。“慢慢来,但是快快做!”操着并不熟练的中文,他笑着说道。即使失败,在他看来,只是给自己一次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机会。
从以色列到香港再到北京,高佑思觉得自己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但他总结了一个适应的方法,“Be clever,not only smart!(做一个有变通性的人,而不仅是聪明的)”他认为“聪明”只代表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但最重要的是在未知的环境中,要能学会变通适应环境进而能让自己拥有掌控权。“有变通能力,不怕失败,遇到麻烦,就转个弯,换一种办法!”
在以色列定居10年的中国妈妈董冰卉,也有同样的体会。她觉得国内的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放在同样的跑道上去竞争,拼应试教育,其实违背了人的个性发展。
“生活的问题,不是通过学习课本、参加考试就可以解决的。就像以色列人的生活,这不是个太平的国家,会有自杀式炸弹袭击、可能爆发的战争威胁, 这些问题课本上有答案吗?以色列人只能靠一颗成熟的心智来帮助自己去面对。” 董冰卉说。在她看来,以色列人正是在一次次挑战中,让自己适应未知的变化,掌握变通的能力。
不会提问的人最糟糕!
犹太传统节日逾越节有这样一个故事,让高佑思记忆尤为深刻:
上帝说,每个家庭有四种儿子,第一个是聪明的儿子,非常喜欢学习,熟悉世界上很多事情;第二个是坏孩子,他可能是聪明的,但却不喜欢学习,甚至做一些坏事儿;第三个是普通的儿子,没有突出的特点,不聪明也不笨;最后一个是不知道怎么提问的儿子,没有好奇心,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兴趣。犹太人认为,其他三种儿子都有教育的办法,唯独最后一个是最糟糕、最没有办法来教育的。
犹太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鼓励孩子问问题,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
以色列没有所谓的好学校、坏学校之分,每个学校都比较均衡。学校的目标是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而不是提高成绩。高佑思说:“以色列学校的一个优点是鼓励学生问问题。如果你不了解就去问,可以复杂,也可以很简单,比如你今天为什么这样穿戴?为什么会有上帝等等。”
这种贯穿在犹太教育的理念,让孩子在以色列接受教育的中国妈妈董冰卉对此深有体会。董曾在央视工作过,2004年随丈夫到以色列定居,有7岁的女儿和4岁的儿子,之前她曾犹豫过是否要回国发展,但为了孩子的教育,她最终选择留在了以色列。
董冰卉曾经为女儿选择哪所学校而苦恼不已,因为她根本不知道以色列学校的排名,没有任何相关的信息。最后将女儿送到一所蒙特梭利学校,现在回想起来,她觉得很庆幸。这所学校没有考试和作业,而主要通过老师观察和记录每个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定期跟家长沟通。
没有作业和考试,怎样来评判孩子?又怎样知道孩子和同班同学的差别?董冰卉曾抱着这些疑问咨询过学校的教导主任,而对方的回答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考试和作业是一种机械化的评判方式,是为了适应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教育,让不同的孩子用同样的步伐来学知识,完全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跟你女儿自己比就好,看现在的她是不是比过去的她有了进步!”教导主任说。
董冰卉觉得觉得,一个学期下来,女儿的变化很大,从一个敏感内敛的孩子变得更加勇敢,“老师对她最大的表扬是,她喜欢问问题,也开始知道如何问问题了!”
犹太文化的一脉传承
成长在传统犹太家庭,高佑思认为,很多教育都依托传统文化传递给他。其中,父亲和儿子的关系特别重要。
犹太人的“两个成人礼”,是每个以色列犹太人成长阶段中必须经历的考验。。
13岁时,高佑思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成人礼。犹太人认为,每个人13岁就可以算作成年人,因为已经拥有了阅读能力,能够熟悉犹太圣经。在13岁生日那天,每个人要去教堂,当着所有亲戚朋友的面背诵犹太圣经里的一个专门章节,然后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理解。在成人礼上,父亲会和儿子进行沟通,将自己的人生阅历传递给他,这也是一个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高佑思的父亲高哲铭说:“我们不会把别人孩子成功案例直接套到自己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小孩都是不同的。我会在成人礼上把这个理念告诉他。”
18岁时则有第二个成人礼——参军服兵役。“以色列学生高中毕业以后,都要服兵役,他们把这当成提高自己竞争力以及职责之内的事情,对社会负责冰服务社会。”高佑思说。如同中国的高考,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以色列学生需要认真准备才能进入自己想进的部门。高哲铭介绍说,按照以色列的传统,孩子到了18岁都要参军,通常会去父亲曾经参军的部队,使得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更加亲近。
以色列教育不同于东方式教育,也有别于欧美教育。经过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熏陶,以色列学生一般会形成这么几个品质:自信、独立、好奇和创造力。对此,杨东平教授总结说,犹太文化中存在一种密码,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能够从中受益。
“在犹太文化当中,‘知识’是一个动词,他们认为获得知识就是参与、交流、探讨的过程,而不是把知识等同于我们所说的书面知识。在家庭当中父亲承担了老师的功能,家长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发现和放大属于孩子自己的独特智慧。”杨东平表示。
关键词:
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9-11-21 10:11:21
作者:杨东平
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
占世界0.3%的人口比例,却在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坐拥22.3%的高地;
提起源自以色列这片土地的犹太民族,给人的印象是,虽几经战争摧毁、千年流徙,却是一个聪明的民族,最会赚钱的民族,科技先进精兵强将的民族……
是因为犹太人天生聪明么?还是以色列的教育体系拥有什么样的天才制造密码?
9月1日,21世纪教育沙龙邀请到以色列在华留学生高佑思(Raz Gahl-Or)、曾任以色列空军F-16战机飞行员、现为英飞尼迪投资集团总裁高哲铭(Amir Gahl-Or,高佑思父亲)、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以及一位远在以色列定居10年的中国妈妈,从不同角度解读以色列教育。
相信自己、敢于尝试是以色列教育的秘密
高佑思,一位90后大男孩,成长在一个以色列犹太家庭。从小在以色列接受犹太教育,在香港就读高中接受国际教育,后辗转来内地读大学。在他的成长轨迹中,总是充满着未知的挑战。
“很多犹太父母非常喜欢挑战他们的孩子,让他做非常难的事情。”高佑思说。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尝试着阅读犹太《圣经》,“非常难,就像中国的古文一样”。他认为,父母是有意让他挑战自己,将他放在艰难的环境里,让他学会独立、学会适应。
初到香港,高佑思英语很差,他被父亲放到当地一所国际学校就读高中;来到北京,一句中文都不懂时,却参加中国大学的入学考试,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录取,而今他仍打算继续申请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
“我爸爸常常跟我说,如果有些事情很艰难,那现在就开始做。所谓不可能的事情,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已。”在高佑思看来,给自己建立一个更高的目标,即使不能达到,也能更快地提升自己。“慢慢来,但是快快做!”操着并不熟练的中文,他笑着说道。即使失败,在他看来,只是给自己一次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机会。
从以色列到香港再到北京,高佑思觉得自己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但他总结了一个适应的方法,“Be clever,not only smart!(做一个有变通性的人,而不仅是聪明的)”他认为“聪明”只代表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但最重要的是在未知的环境中,要能学会变通适应环境进而能让自己拥有掌控权。“有变通能力,不怕失败,遇到麻烦,就转个弯,换一种办法!”
在以色列定居10年的中国妈妈董冰卉,也有同样的体会。她觉得国内的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放在同样的跑道上去竞争,拼应试教育,其实违背了人的个性发展。
“生活的问题,不是通过学习课本、参加考试就可以解决的。就像以色列人的生活,这不是个太平的国家,会有自杀式炸弹袭击、可能爆发的战争威胁, 这些问题课本上有答案吗?以色列人只能靠一颗成熟的心智来帮助自己去面对。” 董冰卉说。在她看来,以色列人正是在一次次挑战中,让自己适应未知的变化,掌握变通的能力。
不会提问的人最糟糕!
犹太传统节日逾越节有这样一个故事,让高佑思记忆尤为深刻:
上帝说,每个家庭有四种儿子,第一个是聪明的儿子,非常喜欢学习,熟悉世界上很多事情;第二个是坏孩子,他可能是聪明的,但却不喜欢学习,甚至做一些坏事儿;第三个是普通的儿子,没有突出的特点,不聪明也不笨;最后一个是不知道怎么提问的儿子,没有好奇心,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兴趣。犹太人认为,其他三种儿子都有教育的办法,唯独最后一个是最糟糕、最没有办法来教育的。
犹太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鼓励孩子问问题,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
以色列没有所谓的好学校、坏学校之分,每个学校都比较均衡。学校的目标是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而不是提高成绩。高佑思说:“以色列学校的一个优点是鼓励学生问问题。如果你不了解就去问,可以复杂,也可以很简单,比如你今天为什么这样穿戴?为什么会有上帝等等。”
这种贯穿在犹太教育的理念,让孩子在以色列接受教育的中国妈妈董冰卉对此深有体会。董曾在央视工作过,2004年随丈夫到以色列定居,有7岁的女儿和4岁的儿子,之前她曾犹豫过是否要回国发展,但为了孩子的教育,她最终选择留在了以色列。
董冰卉曾经为女儿选择哪所学校而苦恼不已,因为她根本不知道以色列学校的排名,没有任何相关的信息。最后将女儿送到一所蒙特梭利学校,现在回想起来,她觉得很庆幸。这所学校没有考试和作业,而主要通过老师观察和记录每个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定期跟家长沟通。
没有作业和考试,怎样来评判孩子?又怎样知道孩子和同班同学的差别?董冰卉曾抱着这些疑问咨询过学校的教导主任,而对方的回答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考试和作业是一种机械化的评判方式,是为了适应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教育,让不同的孩子用同样的步伐来学知识,完全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跟你女儿自己比就好,看现在的她是不是比过去的她有了进步!”教导主任说。
董冰卉觉得觉得,一个学期下来,女儿的变化很大,从一个敏感内敛的孩子变得更加勇敢,“老师对她最大的表扬是,她喜欢问问题,也开始知道如何问问题了!”
犹太文化的一脉传承
成长在传统犹太家庭,高佑思认为,很多教育都依托传统文化传递给他。其中,父亲和儿子的关系特别重要。
犹太人的“两个成人礼”,是每个以色列犹太人成长阶段中必须经历的考验。。
13岁时,高佑思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成人礼。犹太人认为,每个人13岁就可以算作成年人,因为已经拥有了阅读能力,能够熟悉犹太圣经。在13岁生日那天,每个人要去教堂,当着所有亲戚朋友的面背诵犹太圣经里的一个专门章节,然后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理解。在成人礼上,父亲会和儿子进行沟通,将自己的人生阅历传递给他,这也是一个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高佑思的父亲高哲铭说:“我们不会把别人孩子成功案例直接套到自己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小孩都是不同的。我会在成人礼上把这个理念告诉他。”
18岁时则有第二个成人礼——参军服兵役。“以色列学生高中毕业以后,都要服兵役,他们把这当成提高自己竞争力以及职责之内的事情,对社会负责冰服务社会。”高佑思说。如同中国的高考,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以色列学生需要认真准备才能进入自己想进的部门。高哲铭介绍说,按照以色列的传统,孩子到了18岁都要参军,通常会去父亲曾经参军的部队,使得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更加亲近。
以色列教育不同于东方式教育,也有别于欧美教育。经过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熏陶,以色列学生一般会形成这么几个品质:自信、独立、好奇和创造力。对此,杨东平教授总结说,犹太文化中存在一种密码,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能够从中受益。
“在犹太文化当中,‘知识’是一个动词,他们认为获得知识就是参与、交流、探讨的过程,而不是把知识等同于我们所说的书面知识。在家庭当中父亲承担了老师的功能,家长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发现和放大属于孩子自己的独特智慧。”杨东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