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来源:劳燕东飞 2019-08-19 15:34:24
作者:奕澜
一直对英国有着一份特殊的好感,不仅是因为现代的法治起源并形成于英国,也是因为英国人呈现给外界的处世与做事的风格。当然,必须承认,这很可能只是我意象中的英国,是文化意义上的,与今天的英国或许没有多少关联;正如很多外国人喜欢中国,也未必与现实的中国有关那样。
在日夜有些颠倒的这一周,花了两晚的时间,看完英剧《The Halcyon》(中文名为《繁华酒店》或《翡翠酒店》)的第1季。该剧讲的是在二战期间,伦敦一家豪华酒店内的生活日常。虽是以战争为背景,德军对伦敦的大规模空袭就发生在彼时,但整个叙述恰如其分地保持从容与节制。没有惨烈血腥的场面,也没有大悲大喜,我仍然被感动地热泪盈眶。
在剧中,无论是贵族、中产阶级还是低层民众,危难时刻身上所呈现出来的克制与担当,以及无论如何都要继续过好自己生活的那份从容与坚毅,都让我肃然起敬,让我不胜感动。人性中一些可贵的品质,应该是共通的吧。所以,尽管它们呈现在其他民族身上,仍然能够引起共鸣。
先说克制的品质。年少的时候,总以为纵情与极致才是值得追求的境界,而克制不过是古板的别称。年龄渐长,方意识到克制的可贵,于个人是如此,于社会也是同样。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剧中担任酒店电话接线员的佩姬,在听闻从军的儿子比利战死后,仍然努力在同事面前保持体面,跑到无人的角落方崩溃而放声痛哭。
这样的克制也体现在英国社会的其他方面。众所周知,伦敦在前几年遭遇多次恐怖袭击的事件。然而,我这次去伦敦,并没有见到那种风声鹤唳的架势。
安保工作自是有所加强。比如,火车中有显示屏提醒乘客,遇到异常之物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再如,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府,附近的一条街道也被封锁起来,街口大概有四五个安保人员在管理车辆与人员的进出;记得十几年前来伦敦时,这条街道好像是开放的。
然而,无论是地铁站还是火车站,都并无任何安检措施;排队进入大英博物馆时,也只是简单快速的开包检视。最高法院的大楼则完全向公众开放,人们可自由进入法庭旁听案件的审理。进最高法院需要安检,这也是除机场之外,此次英国之行碰到的唯一配有安检设备的地方。不过,只有物检的环节,并不实行人物同检,也不查验证件,安检级别还比不上北京的地铁。
另外,让我有些惊讶的是,在莱斯特参加会议时,英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Hodge勋爵也是参会者,就只见他独自一人前来,与我们同住一个宾馆,并没有专人的接送与保护。
不难看出,即便经历多次恐怖袭击,英国在安保工作的加强上也显得颇为克制。这份克制,恰恰表现出少有的从容。与动不动歇斯底里,犹如惊弓之鸟,显得分寸尽失相比,我还是更为欣赏这样的从容。它向民众传递的是这样的信息:一切并未失控,尽可安心生活。
反之,层层加码的安保,防的恐怕不只是恐怖分子,不仅显现出当政者的慌乱,而且只会带给人们由内而外的不安。不止如此,对安全问题的过度反应,还可能恶化政治的基本格局,让中立人士也赞同权力的集中,由此而走向自由的反面。在一个权力集中,监控又无所不在的社会里,怎么可能有自由可言呢?
正如赫拉利所说,恐怖分子其实就像一只苍蝇,想要摧毁一家瓷器店。苍蝇力气这么小,连一只茶杯都动不了,怎样才能如愿?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头公牛,飞进它的耳朵,让这头公牛因恐惧和愤怒而发狂,在瓷器店里横冲直撞。所以,恐怖分子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可能打败我们,唯一可能打败我们的,就是我们因为恐怖主义的挑衅而过度反应。
再说担当的问题。《繁华酒店》的剧中,人们同样恐惧与害怕战争的来临,但并不因此失去直面的勇气与担当。当战争真地来临,他们的选择不是消极的退缩或是逃避,而是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应有的担当。
年轻的汉密尔顿爵士,作为战斗机的飞行员参加阻击战,而他的弟弟托比在政府部门从事情报与数据的工作,即便被猜疑泄密,仍选择继续坚持;作为酒店经理助理的爱玛,白天敬业地工作,晚上则担当志愿者随消防车外出;酒店经理加兰德动用自己的人脉,设法为从奥地利逃难而来的厨师找寻他的妻女;美国记者奥哈拉坚持留在伦敦报道战时的信息,以便从外部世界寻求可能的支持与帮助;酒店服务生比利积极参军,作为炮兵驻守海德公园而不幸战死;在空袭来临之际,酒店的厨师长要求其他厨师去防空洞,自己则坚持完成婚礼蛋糕的裱花制作,等等。
这些人尽管所处的阶层不同,生活中各有自己的烦恼,偶然也会有崩溃的时候,但在危难时刻,不是一味地追求自我保全或是听天由命。他们知道,在国家陷于危难之际,逃避与退缩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各尽其职,积极应对,才有改变事态的可能。
以前总觉得不好理解,为什么在二战初期,英国会推行那么不明智的绥靖政策。读霍布斯鲍姆的《极端的年代》,方知一战时,单是西线战事,英国就失去整一代人,有50万名30岁以下的男子阵亡,其中尤以上层阶级损失最为严重。
这一阶层的青壮年,生来就得做绅士当军官,为众人立榜样,在战场上身先士卒。书中还特别提到,1914年从军的牛津、剑桥的学生,25岁以下者半数不幸为国捐躯。在国家有需要时,贵族阶层首当其冲出面承担。有这样的担当,无怪乎这一阶层在英国会受到普遍的尊重。
整个剧让我最为难忘的是,人们努力不让战争摧毁自己的生活。国家固然重要,危难关头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不在话下,但并不意味着应该失去自己的生活。剧中的各式人物,并未因战争的来临,国家处于危难关头,就成为单向度的政治动物,让政治成为个人生活的重心。他们该工作就工作,该恋爱就恋爱,该娱乐就娱乐,有着一份“无论如何,生活仍要继续”的从容与坚毅。
因而,尽管伦敦遭遇空袭是英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整个剧的基调却是温暖的、亮色的。既没有人为宣传的仇恨,也没有刻意渲染的悲苦,更没有听天由命的隐忍与一望无涯的黑暗。正如有剧评写的那样:在剧中,我们看不到无所适从的慌乱,抑或是难以自拔的悲恸,人们在泛黄的镜头下继续生活、恋爱、忙于生计、与过去告别。这份坚忍的从容感,是《繁华酒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如今,繁华已然消逝,英国也不再拥有昔日的强盛。然而,即便繁华不再,这个国家仍然因为对现代法治的开拓性贡献,而在人类的政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国的民众,也因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克制与担当,以及无论如何都要过好自己生活的那份坚毅,而让世人油然产生一份敬重。
本文节选自作者公号“劳燕东飞”8月17日文章《繁华不再的英国》
关键词:
来源:劳燕东飞 2019-08-19 15:34:24
作者:奕澜
一直对英国有着一份特殊的好感,不仅是因为现代的法治起源并形成于英国,也是因为英国人呈现给外界的处世与做事的风格。当然,必须承认,这很可能只是我意象中的英国,是文化意义上的,与今天的英国或许没有多少关联;正如很多外国人喜欢中国,也未必与现实的中国有关那样。
在日夜有些颠倒的这一周,花了两晚的时间,看完英剧《The Halcyon》(中文名为《繁华酒店》或《翡翠酒店》)的第1季。该剧讲的是在二战期间,伦敦一家豪华酒店内的生活日常。虽是以战争为背景,德军对伦敦的大规模空袭就发生在彼时,但整个叙述恰如其分地保持从容与节制。没有惨烈血腥的场面,也没有大悲大喜,我仍然被感动地热泪盈眶。
在剧中,无论是贵族、中产阶级还是低层民众,危难时刻身上所呈现出来的克制与担当,以及无论如何都要继续过好自己生活的那份从容与坚毅,都让我肃然起敬,让我不胜感动。人性中一些可贵的品质,应该是共通的吧。所以,尽管它们呈现在其他民族身上,仍然能够引起共鸣。
先说克制的品质。年少的时候,总以为纵情与极致才是值得追求的境界,而克制不过是古板的别称。年龄渐长,方意识到克制的可贵,于个人是如此,于社会也是同样。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剧中担任酒店电话接线员的佩姬,在听闻从军的儿子比利战死后,仍然努力在同事面前保持体面,跑到无人的角落方崩溃而放声痛哭。
这样的克制也体现在英国社会的其他方面。众所周知,伦敦在前几年遭遇多次恐怖袭击的事件。然而,我这次去伦敦,并没有见到那种风声鹤唳的架势。
安保工作自是有所加强。比如,火车中有显示屏提醒乘客,遇到异常之物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再如,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府,附近的一条街道也被封锁起来,街口大概有四五个安保人员在管理车辆与人员的进出;记得十几年前来伦敦时,这条街道好像是开放的。
然而,无论是地铁站还是火车站,都并无任何安检措施;排队进入大英博物馆时,也只是简单快速的开包检视。最高法院的大楼则完全向公众开放,人们可自由进入法庭旁听案件的审理。进最高法院需要安检,这也是除机场之外,此次英国之行碰到的唯一配有安检设备的地方。不过,只有物检的环节,并不实行人物同检,也不查验证件,安检级别还比不上北京的地铁。
另外,让我有些惊讶的是,在莱斯特参加会议时,英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Hodge勋爵也是参会者,就只见他独自一人前来,与我们同住一个宾馆,并没有专人的接送与保护。
不难看出,即便经历多次恐怖袭击,英国在安保工作的加强上也显得颇为克制。这份克制,恰恰表现出少有的从容。与动不动歇斯底里,犹如惊弓之鸟,显得分寸尽失相比,我还是更为欣赏这样的从容。它向民众传递的是这样的信息:一切并未失控,尽可安心生活。
反之,层层加码的安保,防的恐怕不只是恐怖分子,不仅显现出当政者的慌乱,而且只会带给人们由内而外的不安。不止如此,对安全问题的过度反应,还可能恶化政治的基本格局,让中立人士也赞同权力的集中,由此而走向自由的反面。在一个权力集中,监控又无所不在的社会里,怎么可能有自由可言呢?
正如赫拉利所说,恐怖分子其实就像一只苍蝇,想要摧毁一家瓷器店。苍蝇力气这么小,连一只茶杯都动不了,怎样才能如愿?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头公牛,飞进它的耳朵,让这头公牛因恐惧和愤怒而发狂,在瓷器店里横冲直撞。所以,恐怖分子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可能打败我们,唯一可能打败我们的,就是我们因为恐怖主义的挑衅而过度反应。
再说担当的问题。《繁华酒店》的剧中,人们同样恐惧与害怕战争的来临,但并不因此失去直面的勇气与担当。当战争真地来临,他们的选择不是消极的退缩或是逃避,而是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应有的担当。
年轻的汉密尔顿爵士,作为战斗机的飞行员参加阻击战,而他的弟弟托比在政府部门从事情报与数据的工作,即便被猜疑泄密,仍选择继续坚持;作为酒店经理助理的爱玛,白天敬业地工作,晚上则担当志愿者随消防车外出;酒店经理加兰德动用自己的人脉,设法为从奥地利逃难而来的厨师找寻他的妻女;美国记者奥哈拉坚持留在伦敦报道战时的信息,以便从外部世界寻求可能的支持与帮助;酒店服务生比利积极参军,作为炮兵驻守海德公园而不幸战死;在空袭来临之际,酒店的厨师长要求其他厨师去防空洞,自己则坚持完成婚礼蛋糕的裱花制作,等等。
这些人尽管所处的阶层不同,生活中各有自己的烦恼,偶然也会有崩溃的时候,但在危难时刻,不是一味地追求自我保全或是听天由命。他们知道,在国家陷于危难之际,逃避与退缩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各尽其职,积极应对,才有改变事态的可能。
以前总觉得不好理解,为什么在二战初期,英国会推行那么不明智的绥靖政策。读霍布斯鲍姆的《极端的年代》,方知一战时,单是西线战事,英国就失去整一代人,有50万名30岁以下的男子阵亡,其中尤以上层阶级损失最为严重。
这一阶层的青壮年,生来就得做绅士当军官,为众人立榜样,在战场上身先士卒。书中还特别提到,1914年从军的牛津、剑桥的学生,25岁以下者半数不幸为国捐躯。在国家有需要时,贵族阶层首当其冲出面承担。有这样的担当,无怪乎这一阶层在英国会受到普遍的尊重。
整个剧让我最为难忘的是,人们努力不让战争摧毁自己的生活。国家固然重要,危难关头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不在话下,但并不意味着应该失去自己的生活。剧中的各式人物,并未因战争的来临,国家处于危难关头,就成为单向度的政治动物,让政治成为个人生活的重心。他们该工作就工作,该恋爱就恋爱,该娱乐就娱乐,有着一份“无论如何,生活仍要继续”的从容与坚毅。
因而,尽管伦敦遭遇空袭是英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整个剧的基调却是温暖的、亮色的。既没有人为宣传的仇恨,也没有刻意渲染的悲苦,更没有听天由命的隐忍与一望无涯的黑暗。正如有剧评写的那样:在剧中,我们看不到无所适从的慌乱,抑或是难以自拔的悲恸,人们在泛黄的镜头下继续生活、恋爱、忙于生计、与过去告别。这份坚忍的从容感,是《繁华酒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如今,繁华已然消逝,英国也不再拥有昔日的强盛。然而,即便繁华不再,这个国家仍然因为对现代法治的开拓性贡献,而在人类的政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国的民众,也因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克制与担当,以及无论如何都要过好自己生活的那份坚毅,而让世人油然产生一份敬重。
本文节选自作者公号“劳燕东飞”8月17日文章《繁华不再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