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9-03-10 07:12:14
作者:陶短房
近日哈佛大学2021届新生家庭背景数据报告出炉,报告显示,近30%学生家中至少有一名亲人也毕业于哈佛,新生中30.1%出身私校,其中又有约46%来自富裕家庭。
报告在中国媒体、网络引发一片惊呼,却在北美社交网络上波澜不兴——因为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长期以来,北美中小学教育实行公立为主、私立为辅的政策,公立中小学实行学区制、义务教育和就近入学,学生无需缴纳学费、书本费,也基本无权择校;私立中小学实行自主招生,学生入校需经过校方筛选,并缴纳不菲的学费和赞助费。
由于公校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又需承担义务教育责任,因此不得不量入为出,尽量通过减少师资、压缩班级和缩减教育内容来节约成本,这造成北美公立中小学普遍存在国人难以理解的“怪现象”,如在中国仅偶见于“老少边穷”学校的多年级“复式班”,在北美公立中小学中居然是普遍存在的“标配”,教科书不能带回家、学年结束后会回收供新生使用等;与之相反,私立中小学“财大气粗”,不论教学质量、内容、师资配备,都远非公立学校可比。温哥华地区所在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智库“菲沙研究所”每年都会编制两期“省中小学排名”,排在前10位的中小学中公立学校最多时也不超过3所。
公立中小学和私立学校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首先,生源不同。公校只能就近招生,且不能筛选和拒绝任何合格申请者(除非额满),私校则可自主跨区域招生,也有权设立考试门槛。其次,师资不同。公校受政府财政制约,无力聘用优秀教师和增加教学资源,而私校财力充盈,在这些方面都无压力。第三,教学内容不同。因为资源有限,公校的教学以“满足基本需要”为前提,很多内容只能浅尝辄止,“数学课不讲公式,音乐课不教五线谱”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而私校很多课堂教学内容甚至比校外补习班的一些内容还深、还专业。
由于私校的费用门槛,能进私校者往往“非富即贵”,这就使得富裕家庭子弟在进入社会竞争前,基石就比其他同龄人高出三尺。
当然例外总是有的,一些公校也能跻身“好学校”行列,但它们往往坐落在富裕社区,因为富裕社区家庭比较愿意给所在社区学校捐款,使之拥有相对好一些的资源——而这又反过来抬高了所在社区房价,让这些公校也成为富裕家庭子弟的禁脔。
为平息公众对“阶层固化”的不满,政治家和社会学家们煞费苦心,为这种“基石不平等”设计了“听起来很美”的“台词”,如“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不把作业带回家”,等等,实际上所谓“素质”“快乐”,不过是“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遁词,而“不把作业带回家”一方面系教师不愿多干活,另一方面也避免教科书磨损。实际上,因为学校基本课程内容更丰富、更充实、更专业,私校学生有相对更多的课余时间和精力去上更多、更好、更丰富多彩的课后班,他们在诸如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往往也在公校学生之上。
由于私立中小学实行董事会制,且十分重视捐赠和人脉,因此优先挑选校友子弟或先录取哥哥姐姐再录取弟弟妹妹成为惯例,这一方面因为“裁判”大多就是校友甚至家长,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己人”知根知底,更愿意捐款和配合学校活动,而这种“自己人情结”又会促使校友家庭更积极地捐款和“配合”,形成一个“闭环”,从而加剧了这种私立学校的“近亲繁殖”。
尽管北美大学、尤其名校均不采取类似中国高考的“一考定终身”,而是通过多种门槛和面试进行“准入”,但门槛不外乎文化成绩、社会活动纪录、综合素质和“人脉”这四大类。
如前所述,由于资源配置、生源和“圈子”等因素,私立学校和富裕社区公校在教学质量方面本就“领先一步”,而这“领先的一步”又令上述学校的学生得以将更多精力、时间投入社会活动和“素质学习”。不仅如此,由于“非富即贵”家庭从能力、观念上都更有条件为自己孩子创造林林总总的学习、实践和“刷脸”机会,他们往往可以轻松地在每一条“准入门槛”前领先一步。
不仅如此,类似哈佛的许多北美名校是私立或校董会制,同样看重捐赠、人脉和“血缘”,在这些名校中出现类似北美私立中小学那样的“血缘闭环”和“近亲繁殖”,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北美(尤其加拿大)还有许多公立大学,这其中同样不乏名校,这些公立高校在招生时对“圈子”相对看得较淡,但其他“门槛”仍然往往是富家子弟领先一步——因为如前所述,他们的基石就先天高人三尺。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常春藤”盟校中,私立或校董制的学校占比很高。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北美名校对留学生会刻意降低“门槛”——因为留学生是“单独列编”的“外人”,许多都不会抢“自己人”饭碗,即便毕业后留下来抢,还有“工签”和更厉害的“玻璃天花板”等着他们呢。
对于北美普通家庭及其子弟而言,当别人基石天生高你三尺,你能做的无非以下几条。
——认命。这是大多数。很多人自认“天生矮一截”,索性放弃提升,听天由命。
——以退为进。不少有志气的普通人家子弟自知“先天不足”,索性选择先工作、待有一定积累后再去高校“回炉”。通过这条“曲线”成才的贫家子弟大有人在,但这同样不简单,因为不论就业、创业,“富贵人家”的子弟基石同样高你三尺。
——“卖血恶补”。许多东亚裔家庭往往走这条路,他们或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把子女送进费用不菲的私校,或“校内不足校外补”,不惜工本让孩子们上各种课后班。通过这条路“补票上车”,最终成大器者也不少,但这条路一来大人孩子都非常辛苦,二来“硬件”易补,“软件”难偿,长期以来北美亚裔家长往往被私校家长会讥讽“抠门”,亚裔学生在中学、大学会被冷嘲热讽“不愿参加课后活动”“读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即在于此:不论家长、孩子,为在学业上“不掉队”已耗尽心力、竭尽资源,实在无力兼顾其他。
——“抄近”。既然学习和常规“素质学习”拼不过有钱人家,那就专挑“多快好省”的文体项目“拼特招”。这一招非洲裔家庭用得特别得心应手,费用门槛不高、身体素质占比较大的篮球、美式足球等尤其饱受欢迎。但即便这条看似最“大众化”的“捷径”也有许多心照不宣的“关卡”:林书豪这个哈佛高材生仅仅是有史以来第二位进入NBA的哈佛毕业生,这并非偶然,事实上北美以学术、专业著称的名校,很少有在篮球、美式足球等项目上见长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捍卫了“蓝血小圈子”的“纯洁性”。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教育改革呼声高涨,如何改革、如何取舍,成为各阶层热烈争议的焦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在教改中捍卫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效率,如何坚持中国教育的基本社会属性,避免教育资源分配成为破坏社会阶层平等的助推器、推动社会阶层固化的帮凶,是需要通过借鉴他人经验、教训,认真总结、完善,积极、稳妥地推动落实的。在探索、落实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出现类似北美“让某些家庭子弟基石高他人三尺”这种在中国历史上似曾相识的一幕重演。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9-03-10 07:12:14
作者:陶短房
近日哈佛大学2021届新生家庭背景数据报告出炉,报告显示,近30%学生家中至少有一名亲人也毕业于哈佛,新生中30.1%出身私校,其中又有约46%来自富裕家庭。
报告在中国媒体、网络引发一片惊呼,却在北美社交网络上波澜不兴——因为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长期以来,北美中小学教育实行公立为主、私立为辅的政策,公立中小学实行学区制、义务教育和就近入学,学生无需缴纳学费、书本费,也基本无权择校;私立中小学实行自主招生,学生入校需经过校方筛选,并缴纳不菲的学费和赞助费。
由于公校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又需承担义务教育责任,因此不得不量入为出,尽量通过减少师资、压缩班级和缩减教育内容来节约成本,这造成北美公立中小学普遍存在国人难以理解的“怪现象”,如在中国仅偶见于“老少边穷”学校的多年级“复式班”,在北美公立中小学中居然是普遍存在的“标配”,教科书不能带回家、学年结束后会回收供新生使用等;与之相反,私立中小学“财大气粗”,不论教学质量、内容、师资配备,都远非公立学校可比。温哥华地区所在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智库“菲沙研究所”每年都会编制两期“省中小学排名”,排在前10位的中小学中公立学校最多时也不超过3所。
公立中小学和私立学校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首先,生源不同。公校只能就近招生,且不能筛选和拒绝任何合格申请者(除非额满),私校则可自主跨区域招生,也有权设立考试门槛。其次,师资不同。公校受政府财政制约,无力聘用优秀教师和增加教学资源,而私校财力充盈,在这些方面都无压力。第三,教学内容不同。因为资源有限,公校的教学以“满足基本需要”为前提,很多内容只能浅尝辄止,“数学课不讲公式,音乐课不教五线谱”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而私校很多课堂教学内容甚至比校外补习班的一些内容还深、还专业。
由于私校的费用门槛,能进私校者往往“非富即贵”,这就使得富裕家庭子弟在进入社会竞争前,基石就比其他同龄人高出三尺。
当然例外总是有的,一些公校也能跻身“好学校”行列,但它们往往坐落在富裕社区,因为富裕社区家庭比较愿意给所在社区学校捐款,使之拥有相对好一些的资源——而这又反过来抬高了所在社区房价,让这些公校也成为富裕家庭子弟的禁脔。
为平息公众对“阶层固化”的不满,政治家和社会学家们煞费苦心,为这种“基石不平等”设计了“听起来很美”的“台词”,如“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不把作业带回家”,等等,实际上所谓“素质”“快乐”,不过是“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遁词,而“不把作业带回家”一方面系教师不愿多干活,另一方面也避免教科书磨损。实际上,因为学校基本课程内容更丰富、更充实、更专业,私校学生有相对更多的课余时间和精力去上更多、更好、更丰富多彩的课后班,他们在诸如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往往也在公校学生之上。
由于私立中小学实行董事会制,且十分重视捐赠和人脉,因此优先挑选校友子弟或先录取哥哥姐姐再录取弟弟妹妹成为惯例,这一方面因为“裁判”大多就是校友甚至家长,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己人”知根知底,更愿意捐款和配合学校活动,而这种“自己人情结”又会促使校友家庭更积极地捐款和“配合”,形成一个“闭环”,从而加剧了这种私立学校的“近亲繁殖”。
尽管北美大学、尤其名校均不采取类似中国高考的“一考定终身”,而是通过多种门槛和面试进行“准入”,但门槛不外乎文化成绩、社会活动纪录、综合素质和“人脉”这四大类。
如前所述,由于资源配置、生源和“圈子”等因素,私立学校和富裕社区公校在教学质量方面本就“领先一步”,而这“领先的一步”又令上述学校的学生得以将更多精力、时间投入社会活动和“素质学习”。不仅如此,由于“非富即贵”家庭从能力、观念上都更有条件为自己孩子创造林林总总的学习、实践和“刷脸”机会,他们往往可以轻松地在每一条“准入门槛”前领先一步。
不仅如此,类似哈佛的许多北美名校是私立或校董会制,同样看重捐赠、人脉和“血缘”,在这些名校中出现类似北美私立中小学那样的“血缘闭环”和“近亲繁殖”,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北美(尤其加拿大)还有许多公立大学,这其中同样不乏名校,这些公立高校在招生时对“圈子”相对看得较淡,但其他“门槛”仍然往往是富家子弟领先一步——因为如前所述,他们的基石就先天高人三尺。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常春藤”盟校中,私立或校董制的学校占比很高。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北美名校对留学生会刻意降低“门槛”——因为留学生是“单独列编”的“外人”,许多都不会抢“自己人”饭碗,即便毕业后留下来抢,还有“工签”和更厉害的“玻璃天花板”等着他们呢。
对于北美普通家庭及其子弟而言,当别人基石天生高你三尺,你能做的无非以下几条。
——认命。这是大多数。很多人自认“天生矮一截”,索性放弃提升,听天由命。
——以退为进。不少有志气的普通人家子弟自知“先天不足”,索性选择先工作、待有一定积累后再去高校“回炉”。通过这条“曲线”成才的贫家子弟大有人在,但这同样不简单,因为不论就业、创业,“富贵人家”的子弟基石同样高你三尺。
——“卖血恶补”。许多东亚裔家庭往往走这条路,他们或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把子女送进费用不菲的私校,或“校内不足校外补”,不惜工本让孩子们上各种课后班。通过这条路“补票上车”,最终成大器者也不少,但这条路一来大人孩子都非常辛苦,二来“硬件”易补,“软件”难偿,长期以来北美亚裔家长往往被私校家长会讥讽“抠门”,亚裔学生在中学、大学会被冷嘲热讽“不愿参加课后活动”“读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即在于此:不论家长、孩子,为在学业上“不掉队”已耗尽心力、竭尽资源,实在无力兼顾其他。
——“抄近”。既然学习和常规“素质学习”拼不过有钱人家,那就专挑“多快好省”的文体项目“拼特招”。这一招非洲裔家庭用得特别得心应手,费用门槛不高、身体素质占比较大的篮球、美式足球等尤其饱受欢迎。但即便这条看似最“大众化”的“捷径”也有许多心照不宣的“关卡”:林书豪这个哈佛高材生仅仅是有史以来第二位进入NBA的哈佛毕业生,这并非偶然,事实上北美以学术、专业著称的名校,很少有在篮球、美式足球等项目上见长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捍卫了“蓝血小圈子”的“纯洁性”。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教育改革呼声高涨,如何改革、如何取舍,成为各阶层热烈争议的焦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在教改中捍卫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效率,如何坚持中国教育的基本社会属性,避免教育资源分配成为破坏社会阶层平等的助推器、推动社会阶层固化的帮凶,是需要通过借鉴他人经验、教训,认真总结、完善,积极、稳妥地推动落实的。在探索、落实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出现类似北美“让某些家庭子弟基石高他人三尺”这种在中国历史上似曾相识的一幕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