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我站在中间”:那些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亚裔

关键词: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9-02-20 09:52:35

“我站在中间”:那些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亚裔

作者:SARA ARIDI

在1999年至2011年间,美国拥有亚洲背景的被收养者的比例几乎翻了三番,而大多数养父母都是“年龄较大、受过良好教育且相对富裕的白人”。

   曹梦雯从中国搬到了纽约,她开始感觉到自己跨越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对于她家乡的朋友和家人来说,她已变得“太过美国”。而在纽约,她说,自己“永远是个外国人”。

  为了理解在“长得不像你”的家人身边成长起来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她开始拍摄出生在亚洲但由美国白人家长抚养的被收养者,使之成为一个名为“我站在中间”(I Stand Between)的系列作品。家庭研究所(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的一项分析比较了两项针对美国的被领养幼儿园儿童的全国调查,结果发现,1999年至2011年间,美国拥有亚洲背景的被收养者的比例几乎翻了三番,而大多数养父母都是“年龄较大、受过良好教育且相对富裕的白人”。

images (1).jpg

  28岁的曹梦雯觉得这一特定的家庭结构很有趣。对她来说,亚洲被收养者和他们的养父母似乎始终不得不考虑他们的种族和文化认同。2016年,她向朋友和非营利组织寻求帮助,寻找愿意自由谈论收养这一话题的对象——曹她说,她很感激人们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特别是因为她自己并没有被领养。她所建立的一些联系人已经通过他们自己的创作行动来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说这个话题在中国很大程度上被污名化了。

  在中国东南部被收养的西德妮·布利策(Cydney Blitzer)是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s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摄影专业学生,她创作了一个摄影计划,将自我肖像和人们对其被收养经历的伤害性言论结合起来,比如“我很遗憾你妈妈不够爱你而将你抛弃”。

  布利策由一个公开谈论领养一事的单身母亲抚养长大。但尽管如此,她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感。“我从来没有真正觉得我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因为我的过去有这个大问号存在,”她告诉曹梦雯。“自信地走向未来是有点困难的,因为我觉得我对自己的了解并不多。”

  米娅·鲁宾(Mia Rubin)毕业于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在从中国被收养后,她在芝加哥一个白人犹太家庭长大。在她的论文课题中,她用童年照片和艺术品来设计织物,用于讲述自己和其他人被领养的故事。

  她告诉曹梦雯,她认同自己是犹太人,但也在艰难地接受中国文化。“每次做些亚洲人的事,”她承认,“我都觉得自己像骗子。”

  曹梦雯发现,她遇到的大多数人都在担心是否地道的问题,也就是“真正的”亚洲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这差不多是在表示,真相只有一个,但与他们交谈让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亚洲人或美国人,或者成为一个人,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曹梦雯说。“接受我们之间的差异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其他受访者也表示赞同:马修·卢斯(Mathew Luce)来自印度尼西亚,住在罗斯福岛。“我为自己是亚裔而自豪,也为自己有时表现得像白人而自豪,”他对曹梦雯说。“这就是我。我就是这样长大的。

  尤娜(Una)的父母要求不公开她的姓,曹梦雯在布鲁克林的家里给她拍照时,她才九岁。但是她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家人支持下,她联系了一家韩国收养机构,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她被告知年纪太小,无法立案。

  她告诉曹梦雯,如果找不到亲生父母,曾经尝试过这一点已经让她可以知足了。

  曹梦雯希望将这篇摄影散文扩展到其他民族背景的人。她说,被收养的人可能觉得没有必要在家里解决种族问题,但“当他们长大步入社会后,种族会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这个项目也帮助曹梦雯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我不想强迫自己去适应任何类别,”她说。“现在我觉得真的很舒服,因为我知道没有什么能抹杀我的中国根。”

责任编辑:

“我站在中间”:那些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亚裔

关键词: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9-02-20 09:52:35

“我站在中间”:那些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亚裔

作者:SARA ARIDI

在1999年至2011年间,美国拥有亚洲背景的被收养者的比例几乎翻了三番,而大多数养父母都是“年龄较大、受过良好教育且相对富裕的白人”。

   曹梦雯从中国搬到了纽约,她开始感觉到自己跨越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对于她家乡的朋友和家人来说,她已变得“太过美国”。而在纽约,她说,自己“永远是个外国人”。

  为了理解在“长得不像你”的家人身边成长起来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她开始拍摄出生在亚洲但由美国白人家长抚养的被收养者,使之成为一个名为“我站在中间”(I Stand Between)的系列作品。家庭研究所(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的一项分析比较了两项针对美国的被领养幼儿园儿童的全国调查,结果发现,1999年至2011年间,美国拥有亚洲背景的被收养者的比例几乎翻了三番,而大多数养父母都是“年龄较大、受过良好教育且相对富裕的白人”。

images (1).jpg

  28岁的曹梦雯觉得这一特定的家庭结构很有趣。对她来说,亚洲被收养者和他们的养父母似乎始终不得不考虑他们的种族和文化认同。2016年,她向朋友和非营利组织寻求帮助,寻找愿意自由谈论收养这一话题的对象——曹她说,她很感激人们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特别是因为她自己并没有被领养。她所建立的一些联系人已经通过他们自己的创作行动来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说这个话题在中国很大程度上被污名化了。

  在中国东南部被收养的西德妮·布利策(Cydney Blitzer)是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s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摄影专业学生,她创作了一个摄影计划,将自我肖像和人们对其被收养经历的伤害性言论结合起来,比如“我很遗憾你妈妈不够爱你而将你抛弃”。

  布利策由一个公开谈论领养一事的单身母亲抚养长大。但尽管如此,她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感。“我从来没有真正觉得我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因为我的过去有这个大问号存在,”她告诉曹梦雯。“自信地走向未来是有点困难的,因为我觉得我对自己的了解并不多。”

  米娅·鲁宾(Mia Rubin)毕业于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在从中国被收养后,她在芝加哥一个白人犹太家庭长大。在她的论文课题中,她用童年照片和艺术品来设计织物,用于讲述自己和其他人被领养的故事。

  她告诉曹梦雯,她认同自己是犹太人,但也在艰难地接受中国文化。“每次做些亚洲人的事,”她承认,“我都觉得自己像骗子。”

  曹梦雯发现,她遇到的大多数人都在担心是否地道的问题,也就是“真正的”亚洲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这差不多是在表示,真相只有一个,但与他们交谈让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亚洲人或美国人,或者成为一个人,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曹梦雯说。“接受我们之间的差异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其他受访者也表示赞同:马修·卢斯(Mathew Luce)来自印度尼西亚,住在罗斯福岛。“我为自己是亚裔而自豪,也为自己有时表现得像白人而自豪,”他对曹梦雯说。“这就是我。我就是这样长大的。

  尤娜(Una)的父母要求不公开她的姓,曹梦雯在布鲁克林的家里给她拍照时,她才九岁。但是她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家人支持下,她联系了一家韩国收养机构,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她被告知年纪太小,无法立案。

  她告诉曹梦雯,如果找不到亲生父母,曾经尝试过这一点已经让她可以知足了。

  曹梦雯希望将这篇摄影散文扩展到其他民族背景的人。她说,被收养的人可能觉得没有必要在家里解决种族问题,但“当他们长大步入社会后,种族会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这个项目也帮助曹梦雯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我不想强迫自己去适应任何类别,”她说。“现在我觉得真的很舒服,因为我知道没有什么能抹杀我的中国根。”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