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明
来源:中外对话 2018-10-13 08:28:38
作者:黄泓翔
“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项目,有没有什么快钱好赚,赚一把就走的那种。”
知道我常去非洲和拉美,许多手握资金的中国人这么问我。
今天中国海外投资在非洲拉美等地影响巨大,但这种不考虑“长期”、“可持续”的思维方式,却在环境和社会方面造成种种问题。
一位朋友告诉我:“我的亲戚前些年去非洲,暴富了,开始不肯说在做什么,后来透露说是做木材生意。”
大多数中国人在非洲的木材生意涉及走私。他们故意利用当地的监管漏洞,让当地人为其非法砍木材,再通过行贿海关运回中国。他们并不在乎非洲森林的消失和这个生意是否可持续,只关心中国木材价格的走向。
当与当地的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环境冲突就会爆发并产生经济后果,这是许多中国企业不曾预料到的。
2012年,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遭遇当地环保组织、土著人组织、妇女组织的冲击,之后不久,厄瓜多尔发生全国规模的反矿大游行。我正好在那前后于厄瓜多尔调研,亲历了事件的始末:
中资企业ECSA当时准备在厄瓜多尔开发该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露天铜矿。公司认为该项目是中央政府支持的,便忽略了当地民间组织的声音,轻视环境保护。一些中国公司职员告诉我:“土著人保守、愚昧,不懂得矿业开采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但中国人并不了解,在厄瓜多尔,土著人有自己的价值观,且牢记西方石油公司漏油事件给他们带来的沉痛灾难;他们更不了解,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民间的声音也很重要。
当地一家环保组织负责人对我说:“总统与公司签订了协议又如何?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让这个矿业项目成功开采。”他们曾经试图与中方对话,但是中方并没有给予积极回应,导致他们最终采取“占领大使馆”的方法。在许多中方人员心里,NGO(非政府组织)类似于“反政府组织”,或者干脆就是西方反华势力支持的“走狗”,因此不愿意与他们对话。国际NGO“全球见证”在刚果金也有同样的遭遇:他们向几乎所有中方机构请求沟通,却得不到任何对话机会。
很多当地NGO告诉我,无论在环境影响还是社会影响方面,中资企业都不是当地最差的。 然而,中资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却显得笨手笨脚。
首钢秘铁便是这样一个例子。1990年代进入秘鲁的首钢堪称“中国走出去”的先驱,然而二十年来,它一直被剧烈的劳工冲突困扰,并因为罢工遭受大量经济损失。根据美国学者阿莫斯研究,无论是工资还是工作条件,首钢都并不比秘鲁的其他外企平均水平差,然而无论劳工冲突还是企业负面形象,首钢都非常突出的。
他们的思维与沟通方式,是其中一个重要病因。“我们花了很多钱在报纸上宣传,但是别人不信。”首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但他不知道,他们需要的不是“宣传”,而是“沟通”。
“我们曾接受纽约时报采访,后来发现他们不按我们说的写,我们就不接受他们采访了。”他说。他们认为外媒“怀有恶意”。他们也许没意识到, 不接受采访意味着自己在报道中的失语,是企业能采取的最糟的回应方式。
他们认为当地人不知感恩,“除了交税,我们给政府捐了那么多钱修大楼,当地人却不感激我们。”他这样对我说。他们不明白,交税并不是企业得到尊敬的充分理由,而捐钱给政府更不会得到当地人太多感激,尤其在沟通方式不当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必须真正做到当地人的心里。
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这是中国海外投资近年来最重大的变化。其实,企业社会责任是可以改变中国海外投资困局的银子弹。在西方的海外投资发展历程中已经证明了,它能有效地减少企业在非洲、拉美面对的环境与社会冲突,能够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与当地对话,融入当地,最终实现与当地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只可惜,大多数中资企业意识到需要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却不知道怎样做。一边轻视环境保护,一边搞植树;劳工关系差,却给政府修大楼;企业员工一边购买象牙制品,企业一边给环保组织捐钱且大搞捐赠仪式。
不过,在最近三年里,逐渐有一些中国企业和外交官在努力尝试改变。比方说,2014年,中航国际在肯尼亚第一次尝试实行大型、长期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为期6个月的非洲职业技能挑战赛。通过给当地青年进行技术培训,该项目致力于解决非洲青年失业的严峻挑战。这个项目培训更多合格的技术工人,也努力解决中国企业在非洲缺乏高质量当地劳工的问题。好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绝不是“赚钱回报社会”的慈善模式,而是将企业的发展与当地发展结合。 中航国际在项目中采取了开放的态度,积极在媒体发言,与中国和国际NGO进行开放性的合作。
关键词: 文明
来源:中外对话 2018-10-13 08:28:38
作者:黄泓翔
“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项目,有没有什么快钱好赚,赚一把就走的那种。”
知道我常去非洲和拉美,许多手握资金的中国人这么问我。
今天中国海外投资在非洲拉美等地影响巨大,但这种不考虑“长期”、“可持续”的思维方式,却在环境和社会方面造成种种问题。
一位朋友告诉我:“我的亲戚前些年去非洲,暴富了,开始不肯说在做什么,后来透露说是做木材生意。”
大多数中国人在非洲的木材生意涉及走私。他们故意利用当地的监管漏洞,让当地人为其非法砍木材,再通过行贿海关运回中国。他们并不在乎非洲森林的消失和这个生意是否可持续,只关心中国木材价格的走向。
当与当地的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环境冲突就会爆发并产生经济后果,这是许多中国企业不曾预料到的。
2012年,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遭遇当地环保组织、土著人组织、妇女组织的冲击,之后不久,厄瓜多尔发生全国规模的反矿大游行。我正好在那前后于厄瓜多尔调研,亲历了事件的始末:
中资企业ECSA当时准备在厄瓜多尔开发该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露天铜矿。公司认为该项目是中央政府支持的,便忽略了当地民间组织的声音,轻视环境保护。一些中国公司职员告诉我:“土著人保守、愚昧,不懂得矿业开采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但中国人并不了解,在厄瓜多尔,土著人有自己的价值观,且牢记西方石油公司漏油事件给他们带来的沉痛灾难;他们更不了解,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民间的声音也很重要。
当地一家环保组织负责人对我说:“总统与公司签订了协议又如何?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让这个矿业项目成功开采。”他们曾经试图与中方对话,但是中方并没有给予积极回应,导致他们最终采取“占领大使馆”的方法。在许多中方人员心里,NGO(非政府组织)类似于“反政府组织”,或者干脆就是西方反华势力支持的“走狗”,因此不愿意与他们对话。国际NGO“全球见证”在刚果金也有同样的遭遇:他们向几乎所有中方机构请求沟通,却得不到任何对话机会。
很多当地NGO告诉我,无论在环境影响还是社会影响方面,中资企业都不是当地最差的。 然而,中资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却显得笨手笨脚。
首钢秘铁便是这样一个例子。1990年代进入秘鲁的首钢堪称“中国走出去”的先驱,然而二十年来,它一直被剧烈的劳工冲突困扰,并因为罢工遭受大量经济损失。根据美国学者阿莫斯研究,无论是工资还是工作条件,首钢都并不比秘鲁的其他外企平均水平差,然而无论劳工冲突还是企业负面形象,首钢都非常突出的。
他们的思维与沟通方式,是其中一个重要病因。“我们花了很多钱在报纸上宣传,但是别人不信。”首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但他不知道,他们需要的不是“宣传”,而是“沟通”。
“我们曾接受纽约时报采访,后来发现他们不按我们说的写,我们就不接受他们采访了。”他说。他们认为外媒“怀有恶意”。他们也许没意识到, 不接受采访意味着自己在报道中的失语,是企业能采取的最糟的回应方式。
他们认为当地人不知感恩,“除了交税,我们给政府捐了那么多钱修大楼,当地人却不感激我们。”他这样对我说。他们不明白,交税并不是企业得到尊敬的充分理由,而捐钱给政府更不会得到当地人太多感激,尤其在沟通方式不当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必须真正做到当地人的心里。
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这是中国海外投资近年来最重大的变化。其实,企业社会责任是可以改变中国海外投资困局的银子弹。在西方的海外投资发展历程中已经证明了,它能有效地减少企业在非洲、拉美面对的环境与社会冲突,能够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与当地对话,融入当地,最终实现与当地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只可惜,大多数中资企业意识到需要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却不知道怎样做。一边轻视环境保护,一边搞植树;劳工关系差,却给政府修大楼;企业员工一边购买象牙制品,企业一边给环保组织捐钱且大搞捐赠仪式。
不过,在最近三年里,逐渐有一些中国企业和外交官在努力尝试改变。比方说,2014年,中航国际在肯尼亚第一次尝试实行大型、长期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为期6个月的非洲职业技能挑战赛。通过给当地青年进行技术培训,该项目致力于解决非洲青年失业的严峻挑战。这个项目培训更多合格的技术工人,也努力解决中国企业在非洲缺乏高质量当地劳工的问题。好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绝不是“赚钱回报社会”的慈善模式,而是将企业的发展与当地发展结合。 中航国际在项目中采取了开放的态度,积极在媒体发言,与中国和国际NGO进行开放性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