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林蕴晖:卡达尔的教训

关键词:

来源:《林蕴晖学术生涯》 2018-08-14 15:28:52

林蕴晖:卡达尔的教训

作者:林蕴晖

不难看出,战后基本上按苏联的传统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各国,在50年代中后期先后步入改革以后,都碰到了一个共同的难点,即计划与市场的问题。因为,这里要改变的不只是历史上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还要触及这个资源配置方式所承载的庞大的社会政治功能。这些社会政治功能不仅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长期以来成为人们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一部分,而且至今仍然和千千万万人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

   1989年到1990年,东欧匈牙利等六个共产党主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倒台易帜。对何以会发生这种突然剧变的深刻原因,人们都在从不同角度思考着。

0823dd54564e9258bd459e439782d158ccbf4e2d.jpg

东欧剧变

  (一)

        谈起社会主义应走符合本国自己的路,这个思想在东欧各国党内的领导层中,有一部分领导人一开始就是明确的。卡达尔,是在平息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出山主政的。卡达尔主政伊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从匈共前领导人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错误中,吸取教训。因此,他在整顿秩序和稳定政权的同时,就将经济改革的问题提上日程。1956年1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在卡达尔主持下通过决议,开宗明义地强调,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要“同匈牙利劳动人民党领导所犯的罪恶的教条主义错误、对列宁主义的歪曲划清界限”。同时指出:“政府必须吸收有关国家机关和优秀的经济专家来尽快地制定适应新形势的经济政策。我们的经济政策应当在各方面都以本国经济的特点和独立的条件为依据。”

下载.jpg

  鉴于当时国内外的紧张形势,党内思想也还有待逐步统一。匈党在1957年开始迈出了幅度较小的改革步子。即:1.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指令性计划指示,缩小由中央直接分配的产品范围;实行企业利润分红制;授予少数企业进行自主的外贸活动权。2.提高职工工资,进行工资改革。3.允许发展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并用各种优惠鼓励私人小手工业的发展。4.在农业政策方面采取的最重大的措施是废除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基于合同制的国家自由收购制度。

  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际条件有所松动,为匈牙利的改革提供了机遇。1962年卡达尔在匈党八大上表示:“必须进一步改进国民经济有计划的领导制度”,“我们想扩大直接生产管理的领导者的职权范围、自主权和责任感”,“要使中央的领导和监督更有成效”。会后,匈党中央成立了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分析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旧体制的弊端,研究和制定改革的基本原则,并组织试点。

  1966年5月匈党中央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关于新经济体制的特点,决议指出,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中央管理同商品关系和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据此,决议决定:

  1.在社会主义成分占绝对优势的同时,作为合法存在的私有成分,包括小手工业、零售商业、自产自销和非农民辅助经济仍有存在的必要。以利于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

  2.国家仍是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组织各项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必须自觉地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一方面在国民经济计划中仍由中央一级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主要比例,并集中种种手段保证比现在更有效地实现这些指标和比例;另一方面则在社会主义经济总体中保障给市场机制以更广泛的活动余地,即给供求价格以相互直接的影响,给卖者与买者之间真正的商品关系以广阔的活动余地。这样,就让大部分的经济决定权转到了企业。

  3.为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可以取消经济管理中“指令性计划下达”,让企业经营单位自主地制定计划。国家用贸易制度来代替由官方统配原料和产品的做法,充分利用受计划和调节手段控制的市场机制,把“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把利润作为中心,并运用价格、利润、税收、工资、奖金、利率等工具调节企业的活动,使企业生产适应国民经济计划的运转轨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有效活动服务。

  总之,国家机关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要以经济关系为主,行政关系为辅,以代替先前单一的行政干预的做法。

  嗣后,1966年,农业改革先行。当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扩大合作社的自主权和独立经营权。

  第二,改革税收、价格、信贷制度,通过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扶植和促进自留地经济和辅助经济的发展。

  以上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1968年全面改革开始出台。它涉及到计划经济体系的革新、调节手段的运用和组织制度的调整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中心则是改革中央的计划领导。基本措施是:

  第一,改进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建立以中期计划为主、包括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的新体系。

  第二,改善计划管理的方法和程序,核心是,在坚持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基本上取消中央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指标的做法,让企业参照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自行制定计划;国家主要是抓宏观经济决策。

  在60—70年代,匈牙利国民经济取得了稳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后,成就尤为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66 —1980 年的15年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约6.6%。1978 年匈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中占第25—30位之间。

  (二)

  卡达尔领导匈牙利的改革,当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既有外部的阻力和压力,也有内部阻力和压力。因此,也曾出现曲折。

  从6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起步,计划和市场就成为一个争议的焦点。

  一种意见认为,“对旧经济体制的批评实际上是对计划经济本身的批评”,“经济体制的发展就意味着货币、价格和信贷关系的发展,与有计划的发展相对抗”;有些人认为,“触及经济结构就等于触犯了社会主义”。

  当时占主导的看法是:匈经济不是“市场经济”,也不是“市场社会主义经济”,而是存在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的经济,即在中央计划管理下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

  正当1968年匈牙利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遇上了苏联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由于匈当时改革计划的内容同捷克相当近似,因此70 年代初,苏联报刊指责匈的发展是“违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原则”,“助长了资本主义倾向”,要匈来个“方向性的转变”;同时对“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加以批判,向匈施加压力。民主德国对匈的改革展开了公开论战。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领导批评卡达尔“搞西化”,经济机构正在脱离党的领导,敦促匈立即“刹车”。

  与之同时,匈党内部的争论也趋激化。1972年春起,匈报刊杂志陆续发表文章,把经济改革说成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损害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把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民族模式说成是“鼓吹民族沙文主义”和“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甚至要求重新回到苏联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实行的传统模式中去。

  在此情况下,卡达尔不得不谨慎从事。他在捷克事件5年后说过,这一事件对匈的改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他因此而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迈步,从而失去了许多时机。

  接踵而来的是,1973年秋爆发的世界能源危机,使匈牙利的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

  1980年7月,波兰发生罢工。匈领导人担心会在匈引起连锁反应,决定把安抚群众情绪摆在重要地位,不惜继续借外债来对付困境。所借外债,不是用来改变落后的生产结构,而是一部分用来提高居民现代化消费水平,另一部分用于补贴那些生产结构落后、耗资大的企业。

  1984年4月,匈党中央再次通过《关于经济管理体制继续发展问题》的决议,继续强调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改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加强中央的经济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自主性和首创精神,扩大有控制的市场作用”。这时,这种坚持1968年的改革框框不能突破的思想和小心谨慎的做法,实际上已成为改革继续前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

  因为,搞活经济只有在结构改革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并取得成功。由于匈当时国民经济结构不完善,盲目扩大再生产只能导致比例失调。而结构改革,又不可避免地要触动原有的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并会导致部分工人失业等风险。卡达尔等领导人终究难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而下此决心。以致错误地将大量资金用于去拯救经营不善的企业(80年代起,政府每年都得拿2000亿福利补贴这类亏损企业),结果,不仅没有取得好效果,反而引起生产停滞,致使国民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

  由于经济危机,而引发政治危机。这就是何以在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和“公开性”的冲击下,匈党内部思想发生混乱,以致倒台的原因。

  卡达尔的改革何以未能走出原有体制的怪圈?

  《卡达尔与匈牙利》一书的作者认为,主要是缺乏全局性结构改革的战略原则和全面的发展规划。在指导思想上长期处于一种矛盾和混乱状态:即总体设想只是建立产品的自由市场,而忽视了劳动和资本的自由市场,也没有注意到国家机构对经营的影响作用。对于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领导人不是向市场引导,而是要各部门执行党政机构的指令。特别是加强计划性和强调社会利益。这样一来,反而强化了50年代以来业已形成的官僚主义的行政机制,使市场经济的因素和措施同中央的指令并列,企业的独立自主只是形式,造成改革的停滞。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987年7月在《改革的教训》一文中说, 匈经济现在的结局是一种混乱的折衷局面:既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又不按计划行事。如果匈牙利从过去20年吸取了什么有关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话,那就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像多瑙河一样宽。

  应该说,这些评论是很有见地的,是很值得我们的思索参考的。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使卡达尔等匈党领导人陷于此种矛盾境地而迈不开步呢?

  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来分析,卡达尔既然在50年代后期就敢于在国内起步改革,并在1968年全面推开,说明他还是有相当胆略的。他曾经公开表示过:“如果莫斯科下雨,匈牙利不必打伞。”至于,1968年苏联武装镇压“布拉格之春”,卡达尔不得不放慢改革的步伐,这与由战后雅尔塔体制形成的华沙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有着密切的关系。何况他并未因此而使改革停步。可见,更为重要的是内因,即主观认识上的原因:

  其一,是囿于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框架,把计划经济和国家所有制的公有制形式,当成社会主义的固有本质。

  其二,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始终坚持以中央的计划管理为主。

  其三,是对匈现实社会主义的成熟程度估计过高。1973年3月, 匈党十一大提出了“为建立发达的社会主义和过渡到共产主义建设创造条件”的目标和任务。

  这样,卡达尔始终未能从原有的计划体制中走出来;由于企业自主权实际上仍停留在口头上并未真正实现,致使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营企业未能从困境中得到振兴;而建立发达的社会主义目标的提出,更使匈党在严重困境中的现实经济生活面前将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从以上对卡达尔主政匈牙利改革过程的简述中,不难看出,战后基本上按苏联的传统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各国,在50年代中后期先后步入改革以后,都碰到了一个共同的难点,即计划与市场的问题。因为,这里要改变的不只是历史上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还要触及这个资源配置方式所承载的庞大的社会政治功能。这些社会政治功能不仅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长期以来成为人们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一部分,而且至今仍然和千千万万人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它既涉及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又涉及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以至政治生活的广泛问题。而能否正确解决好这个问题,恰是社会主义各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前进、停滞、后退以致夭折的关键。

责任编辑:

林蕴晖:卡达尔的教训

关键词:

来源:《林蕴晖学术生涯》 2018-08-14 15:28:52

林蕴晖:卡达尔的教训

作者:林蕴晖

不难看出,战后基本上按苏联的传统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各国,在50年代中后期先后步入改革以后,都碰到了一个共同的难点,即计划与市场的问题。因为,这里要改变的不只是历史上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还要触及这个资源配置方式所承载的庞大的社会政治功能。这些社会政治功能不仅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长期以来成为人们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一部分,而且至今仍然和千千万万人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

   1989年到1990年,东欧匈牙利等六个共产党主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倒台易帜。对何以会发生这种突然剧变的深刻原因,人们都在从不同角度思考着。

0823dd54564e9258bd459e439782d158ccbf4e2d.jpg

东欧剧变

  (一)

        谈起社会主义应走符合本国自己的路,这个思想在东欧各国党内的领导层中,有一部分领导人一开始就是明确的。卡达尔,是在平息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出山主政的。卡达尔主政伊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从匈共前领导人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错误中,吸取教训。因此,他在整顿秩序和稳定政权的同时,就将经济改革的问题提上日程。1956年1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在卡达尔主持下通过决议,开宗明义地强调,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要“同匈牙利劳动人民党领导所犯的罪恶的教条主义错误、对列宁主义的歪曲划清界限”。同时指出:“政府必须吸收有关国家机关和优秀的经济专家来尽快地制定适应新形势的经济政策。我们的经济政策应当在各方面都以本国经济的特点和独立的条件为依据。”

下载.jpg

  鉴于当时国内外的紧张形势,党内思想也还有待逐步统一。匈党在1957年开始迈出了幅度较小的改革步子。即:1.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指令性计划指示,缩小由中央直接分配的产品范围;实行企业利润分红制;授予少数企业进行自主的外贸活动权。2.提高职工工资,进行工资改革。3.允许发展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并用各种优惠鼓励私人小手工业的发展。4.在农业政策方面采取的最重大的措施是废除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基于合同制的国家自由收购制度。

  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际条件有所松动,为匈牙利的改革提供了机遇。1962年卡达尔在匈党八大上表示:“必须进一步改进国民经济有计划的领导制度”,“我们想扩大直接生产管理的领导者的职权范围、自主权和责任感”,“要使中央的领导和监督更有成效”。会后,匈党中央成立了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分析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旧体制的弊端,研究和制定改革的基本原则,并组织试点。

  1966年5月匈党中央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关于新经济体制的特点,决议指出,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中央管理同商品关系和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据此,决议决定:

  1.在社会主义成分占绝对优势的同时,作为合法存在的私有成分,包括小手工业、零售商业、自产自销和非农民辅助经济仍有存在的必要。以利于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

  2.国家仍是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组织各项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必须自觉地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一方面在国民经济计划中仍由中央一级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主要比例,并集中种种手段保证比现在更有效地实现这些指标和比例;另一方面则在社会主义经济总体中保障给市场机制以更广泛的活动余地,即给供求价格以相互直接的影响,给卖者与买者之间真正的商品关系以广阔的活动余地。这样,就让大部分的经济决定权转到了企业。

  3.为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可以取消经济管理中“指令性计划下达”,让企业经营单位自主地制定计划。国家用贸易制度来代替由官方统配原料和产品的做法,充分利用受计划和调节手段控制的市场机制,把“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把利润作为中心,并运用价格、利润、税收、工资、奖金、利率等工具调节企业的活动,使企业生产适应国民经济计划的运转轨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有效活动服务。

  总之,国家机关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要以经济关系为主,行政关系为辅,以代替先前单一的行政干预的做法。

  嗣后,1966年,农业改革先行。当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扩大合作社的自主权和独立经营权。

  第二,改革税收、价格、信贷制度,通过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扶植和促进自留地经济和辅助经济的发展。

  以上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1968年全面改革开始出台。它涉及到计划经济体系的革新、调节手段的运用和组织制度的调整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中心则是改革中央的计划领导。基本措施是:

  第一,改进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建立以中期计划为主、包括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的新体系。

  第二,改善计划管理的方法和程序,核心是,在坚持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基本上取消中央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指标的做法,让企业参照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自行制定计划;国家主要是抓宏观经济决策。

  在60—70年代,匈牙利国民经济取得了稳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后,成就尤为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66 —1980 年的15年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约6.6%。1978 年匈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中占第25—30位之间。

  (二)

  卡达尔领导匈牙利的改革,当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既有外部的阻力和压力,也有内部阻力和压力。因此,也曾出现曲折。

  从6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起步,计划和市场就成为一个争议的焦点。

  一种意见认为,“对旧经济体制的批评实际上是对计划经济本身的批评”,“经济体制的发展就意味着货币、价格和信贷关系的发展,与有计划的发展相对抗”;有些人认为,“触及经济结构就等于触犯了社会主义”。

  当时占主导的看法是:匈经济不是“市场经济”,也不是“市场社会主义经济”,而是存在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的经济,即在中央计划管理下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

  正当1968年匈牙利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遇上了苏联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由于匈当时改革计划的内容同捷克相当近似,因此70 年代初,苏联报刊指责匈的发展是“违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原则”,“助长了资本主义倾向”,要匈来个“方向性的转变”;同时对“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加以批判,向匈施加压力。民主德国对匈的改革展开了公开论战。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领导批评卡达尔“搞西化”,经济机构正在脱离党的领导,敦促匈立即“刹车”。

  与之同时,匈党内部的争论也趋激化。1972年春起,匈报刊杂志陆续发表文章,把经济改革说成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损害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把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民族模式说成是“鼓吹民族沙文主义”和“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甚至要求重新回到苏联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实行的传统模式中去。

  在此情况下,卡达尔不得不谨慎从事。他在捷克事件5年后说过,这一事件对匈的改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他因此而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迈步,从而失去了许多时机。

  接踵而来的是,1973年秋爆发的世界能源危机,使匈牙利的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

  1980年7月,波兰发生罢工。匈领导人担心会在匈引起连锁反应,决定把安抚群众情绪摆在重要地位,不惜继续借外债来对付困境。所借外债,不是用来改变落后的生产结构,而是一部分用来提高居民现代化消费水平,另一部分用于补贴那些生产结构落后、耗资大的企业。

  1984年4月,匈党中央再次通过《关于经济管理体制继续发展问题》的决议,继续强调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改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加强中央的经济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自主性和首创精神,扩大有控制的市场作用”。这时,这种坚持1968年的改革框框不能突破的思想和小心谨慎的做法,实际上已成为改革继续前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

  因为,搞活经济只有在结构改革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并取得成功。由于匈当时国民经济结构不完善,盲目扩大再生产只能导致比例失调。而结构改革,又不可避免地要触动原有的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并会导致部分工人失业等风险。卡达尔等领导人终究难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而下此决心。以致错误地将大量资金用于去拯救经营不善的企业(80年代起,政府每年都得拿2000亿福利补贴这类亏损企业),结果,不仅没有取得好效果,反而引起生产停滞,致使国民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

  由于经济危机,而引发政治危机。这就是何以在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和“公开性”的冲击下,匈党内部思想发生混乱,以致倒台的原因。

  卡达尔的改革何以未能走出原有体制的怪圈?

  《卡达尔与匈牙利》一书的作者认为,主要是缺乏全局性结构改革的战略原则和全面的发展规划。在指导思想上长期处于一种矛盾和混乱状态:即总体设想只是建立产品的自由市场,而忽视了劳动和资本的自由市场,也没有注意到国家机构对经营的影响作用。对于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领导人不是向市场引导,而是要各部门执行党政机构的指令。特别是加强计划性和强调社会利益。这样一来,反而强化了50年代以来业已形成的官僚主义的行政机制,使市场经济的因素和措施同中央的指令并列,企业的独立自主只是形式,造成改革的停滞。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987年7月在《改革的教训》一文中说, 匈经济现在的结局是一种混乱的折衷局面:既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又不按计划行事。如果匈牙利从过去20年吸取了什么有关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话,那就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像多瑙河一样宽。

  应该说,这些评论是很有见地的,是很值得我们的思索参考的。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使卡达尔等匈党领导人陷于此种矛盾境地而迈不开步呢?

  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来分析,卡达尔既然在50年代后期就敢于在国内起步改革,并在1968年全面推开,说明他还是有相当胆略的。他曾经公开表示过:“如果莫斯科下雨,匈牙利不必打伞。”至于,1968年苏联武装镇压“布拉格之春”,卡达尔不得不放慢改革的步伐,这与由战后雅尔塔体制形成的华沙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有着密切的关系。何况他并未因此而使改革停步。可见,更为重要的是内因,即主观认识上的原因:

  其一,是囿于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框架,把计划经济和国家所有制的公有制形式,当成社会主义的固有本质。

  其二,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始终坚持以中央的计划管理为主。

  其三,是对匈现实社会主义的成熟程度估计过高。1973年3月, 匈党十一大提出了“为建立发达的社会主义和过渡到共产主义建设创造条件”的目标和任务。

  这样,卡达尔始终未能从原有的计划体制中走出来;由于企业自主权实际上仍停留在口头上并未真正实现,致使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营企业未能从困境中得到振兴;而建立发达的社会主义目标的提出,更使匈党在严重困境中的现实经济生活面前将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从以上对卡达尔主政匈牙利改革过程的简述中,不难看出,战后基本上按苏联的传统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各国,在50年代中后期先后步入改革以后,都碰到了一个共同的难点,即计划与市场的问题。因为,这里要改变的不只是历史上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还要触及这个资源配置方式所承载的庞大的社会政治功能。这些社会政治功能不仅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长期以来成为人们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一部分,而且至今仍然和千千万万人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它既涉及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又涉及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以至政治生活的广泛问题。而能否正确解决好这个问题,恰是社会主义各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前进、停滞、后退以致夭折的关键。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