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京都的出租车司机聊天都在聊些什么?

关键词:

来源:一览扶桑 2018-06-07 10:20:31

京都的出租车司机聊天都在聊些什么?

作者:苏枕书

像这样的聊天,总在一个很合适、丝毫不觉冗长啰嗦的节点戛然而止,真是所谓“一期一会”了。

  我听他的话也觉得开心,赞叹了好几句。

  “小姐您喜欢旧书?”

  “特别喜欢!”

  “那可真好,您学什么专业?”司机又问。我也照答。

  “您家乡在哪里?是京都人吗?”

  听到这句我终于绷不住,觉得或许是他在过度恭维我的日语,绝对当不得真,笑道:“怎么会……”

  他也笑道:“啊呀!这这,我是九州人,鹿儿岛的,萨摩!”

  我道:“我喜欢鹿儿岛,因为好喜欢笃姬。”

  话说到这里,目的地也到了,愉快地跟他告别。难怪如此爽朗,说是九州人就完全理解了,因为本地司机聊起天来往往更矜持一些,而且总有难掩的本地人骄傲,顶多将我错认成外地人,断不会说出“你是京都人吗”这种话。

  京都有不少外地出租车司机,有一回遇到一位福井司机,聊了几句之后,他说自己是福井人。我说好极了,前不久刚跟丈夫去了福井,遇到大雪,吃了大螃蟹。这位司机开心极了,立刻换了非常有特点的福井方言:“呀,小姐您真是太幸福了,雪天的螃蟹最好吃。而我们福井,不仅仅是螃蟹好吃,其他还有各种各样好吃的。您下次一定要和先生再去呀,不仅在雪天,其他季节都好!”又说,“我喜欢鲁迅,有篇文章写得好好,叫什么来着,他和朋友去偷一种豆子,烤了吃,特别好吃……我读了也好想吃啊!”

  我笑:“是《故乡》罢,那个豆子,其实就是蚕豆(日文曰空豆),鲁迅写作罗汉豆的。”

  “呀,竟是蚕豆!烤蚕豆的确非常美味。”

  因为路程往往很短,像这样的聊天,总在一个很合适、丝毫不觉冗长啰嗦的节点戛然而止,真是所谓“一期一会”了。

  上周从家附近打车去便利堂。上车后,给司机看手机地图:“我想去这里——便利堂。”

  京都人提及字号、寺庙,都会敬称“某某さん”,因此我说的自然也是“便利堂さん”。他研究了一会儿地图,明确了方位:“是在新町通上,丸太町通以下、竹屋町通以下、夷川通以上罢。”我仔细看地图,连连说是。京都人的方向感,以往南为“下”,往北为“上”,因为自古以来,平安京的宫城坐北朝南,其东为“左”,其西为“右”,南方为“下”,北方为“上”,这也成为京都人最核心的方向感。我虽早已知道此点,但除了几条交通要道之外,并不熟悉一些小路的名称,很难如此准确地报出方向。

  司机出发后不久,问道:“便利堂是什么地方?”

  我解释道,是京都一间历史悠久的美术印刷出版公司……但显然我会错了司机的意思,他打断道:“我开车几十年,第一次听说乘客要去这里。”停了一会儿又道,“小姐是外地人吧?其实京都人打车,很少说明确的目的地的。而会说,在某条路上,具体是某条路以上,某条路以下。等到附近的时候呢,往往会说,就在前面某个路口停罢。很少说自己到底要去哪儿。除非是要去大学、大商场、医院,这些特别一目了然的地方。比如你可以说,我要去京大,我要去高岛屋,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若你说,要去便利堂,这是不对的。”

  我洗耳恭听,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连连道谢。司机道:“我们京都人打车有自己的方式,如果要像京都人那样的话,出门打车就得熟记每一条道路的名字。小姐来京都多久了?下次不妨试试。”

  好在便利堂不算远,我也没有被教育太久。到了店里,与一位熟悉的姐姐道:“刚刚被司机教育,如何像京都人一样在京都打出租车——京都人果然都如此打车么?”她是宇治人,常说自己不是京都人,是“外面”来的。她听后笑道:“可别理他,也不是每个司机都是京都人,很多司机自己都记不清道路名呢。”又笑,“好过分,谁说我们便利堂不能像高岛屋一样有名啦?下次打车我也要直接说便利堂,就当是宣传罢了。”

  这是很有趣的经历,倘若读者诸君在京都打车,不妨也试试这位司机说的“上下方位法”,也许会得到京都籍司机的格外青眼。

责任编辑:

京都的出租车司机聊天都在聊些什么?

关键词:

来源:一览扶桑 2018-06-07 10:20:31

京都的出租车司机聊天都在聊些什么?

作者:苏枕书

像这样的聊天,总在一个很合适、丝毫不觉冗长啰嗦的节点戛然而止,真是所谓“一期一会”了。

  京都市内道路狭窄,地下交通仅南北、东西线,路上电车仅京阪、阪急、叡山电车、京福线等几条线路,大部分地方都只能依靠公交车。而京都公交车的种种不便,常为人所诟病,更是常常听到本地人抱怨。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清水寺、高台寺、祇园、知恩寺附近的交通要道——东大路,总是水泄不通,车辆完全无法通过。今年三月末某日,进城上韩语课,回来路上左等右等公交车都不来,便缓缓走过四条大桥,看看山色与流水之畔的无穷花树,去祇园附近相熟的书画店小坐之后,继续散步回家。走到三条时,想搭东大路的206路回百万遍,不料左等右等不来,天色已晚,也零星飘起小雨,便拦下一辆弥荣公司的出租车。

  司机说想走白川通,不想走东大路,因为东大路游客太多。我说好。走过平安神宫前一段较为拥挤的路,终于进入静寂的居民区。司机开始抱怨:“外国人未免太多了,车根本开不动,东大路上的公交车全堵住了。”

u=204651271,393375315&fm=27&gp=0.jpg

  我应道:“是啊,本来我想搭206。”

  “是吗?那可难办。206走的那段全是景区,路又窄。”司机道,“今年樱花开得太早了,往年四月初樱花开得最盛,今年三月底都谢了。那些四月来的游客,真是太可怜了。”

  “是啊。”我望着窗外幽深的街景,车已行过东天王町,马上就到真如堂了。

  “本地人也都在抱怨,游客这么多,我们出门特别麻烦。游客也很吵。”司机一口纯正的京都话,我不太清楚当时自己的口音有没有暴露,至少他知道我是外地人。

  我漫然应道:“也就是这三五年罢,旅游业突然发达起来了,和安倍的政策有关吧,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从前也并非如此。”

  “可不是!可真是大问题。我认识的好几家老店,因为竞争不过一些外面开的连锁大店,经营不下去,倒闭了。”司机絮絮叨叨,终于开始提到中国游客,“还有一些公司,专门做中国游客生意,也不正宗,但来的人特别多。真可怜啊,难得来了一次京都,却被带去那样的店。不过我不是很喜欢中国游客,太吵了。”

  我笑了笑,也缓缓道:“你说的情况倒的确有。真对不起,其实——我也是从中国来的。”

  这一幕很像从前某次,与从周在北京打车。从周开口的几句还是很纯正的北京口音,故而上车后,司机一直当他是本地人,沿途用各种脏字儿骂了外地人。我们默默的不说话,下车前从周忍不住道:“真对不住您,其实我们都是外地人。”司机大为尴尬:“啊——也不都说外地人不好,嗨!——”我们下了车,便也罢了,提起来有些好笑。

  这位司机果然也十分尴尬:“这位小姐——原来您从中国来!是在读书吗?还是工作?不不,我是很喜欢中国的,我小时候最喜欢《三国志》,家里还买了书。我喜欢关羽。”

  我笑道:“哇,真好。我是在这里读书——您就在前面的超市门口停吧。”

  雨已下得很大,我没有伞,想去超市买点食物,顺便买把伞。司机依然非常抱歉,很客气地打招呼告别。我想,他或许会跟人说,太可怕了,现在京都外国人越来越多。而且不单是游客!一眼认不出来,今后可不能乱说话了,真糟糕。想到这里,又笑起来。

  最近几年,出门经常打车。也遇到过很多可爱的情形。去年夏天,赶去下鸭神社的古本祭,司机问:“天下鸭有什么活动吗?”

  “古本祭呀!”

  司机很快活:“哦哦!我想起来了!您是,大学生吗?”

  我说是。司机又问:“几年级啦?”我照答。司机很活泼,猜了个岁数:“那您今年,大概某某岁?”

  我急忙摆手:“怎么会!这可快三十岁啦。”

  “啊啊,那可一点都看不出来。”他快乐地笑着,开始讲自己的事,“我呀,以前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之后呢,干了跟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工作。后来又开了公司,然后破产了。破产了可怎么办?不想东山再起了,出来开出租车。出租车开开还挺开心的,五年前终于把债还清了,更开心了,每天下了班都去喝酒。”

  我听他的话也觉得开心,赞叹了好几句。

  “小姐您喜欢旧书?”

  “特别喜欢!”

  “那可真好,您学什么专业?”司机又问。我也照答。

  “您家乡在哪里?是京都人吗?”

  听到这句我终于绷不住,觉得或许是他在过度恭维我的日语,绝对当不得真,笑道:“怎么会……”

  他也笑道:“啊呀!这这,我是九州人,鹿儿岛的,萨摩!”

  我道:“我喜欢鹿儿岛,因为好喜欢笃姬。”

  话说到这里,目的地也到了,愉快地跟他告别。难怪如此爽朗,说是九州人就完全理解了,因为本地司机聊起天来往往更矜持一些,而且总有难掩的本地人骄傲,顶多将我错认成外地人,断不会说出“你是京都人吗”这种话。

  京都有不少外地出租车司机,有一回遇到一位福井司机,聊了几句之后,他说自己是福井人。我说好极了,前不久刚跟丈夫去了福井,遇到大雪,吃了大螃蟹。这位司机开心极了,立刻换了非常有特点的福井方言:“呀,小姐您真是太幸福了,雪天的螃蟹最好吃。而我们福井,不仅仅是螃蟹好吃,其他还有各种各样好吃的。您下次一定要和先生再去呀,不仅在雪天,其他季节都好!”又说,“我喜欢鲁迅,有篇文章写得好好,叫什么来着,他和朋友去偷一种豆子,烤了吃,特别好吃……我读了也好想吃啊!”

  我笑:“是《故乡》罢,那个豆子,其实就是蚕豆(日文曰空豆),鲁迅写作罗汉豆的。”

  “呀,竟是蚕豆!烤蚕豆的确非常美味。”

  因为路程往往很短,像这样的聊天,总在一个很合适、丝毫不觉冗长啰嗦的节点戛然而止,真是所谓“一期一会”了。

  上周从家附近打车去便利堂。上车后,给司机看手机地图:“我想去这里——便利堂。”

  京都人提及字号、寺庙,都会敬称“某某さん”,因此我说的自然也是“便利堂さん”。他研究了一会儿地图,明确了方位:“是在新町通上,丸太町通以下、竹屋町通以下、夷川通以上罢。”我仔细看地图,连连说是。京都人的方向感,以往南为“下”,往北为“上”,因为自古以来,平安京的宫城坐北朝南,其东为“左”,其西为“右”,南方为“下”,北方为“上”,这也成为京都人最核心的方向感。我虽早已知道此点,但除了几条交通要道之外,并不熟悉一些小路的名称,很难如此准确地报出方向。

  司机出发后不久,问道:“便利堂是什么地方?”

  我解释道,是京都一间历史悠久的美术印刷出版公司……但显然我会错了司机的意思,他打断道:“我开车几十年,第一次听说乘客要去这里。”停了一会儿又道,“小姐是外地人吧?其实京都人打车,很少说明确的目的地的。而会说,在某条路上,具体是某条路以上,某条路以下。等到附近的时候呢,往往会说,就在前面某个路口停罢。很少说自己到底要去哪儿。除非是要去大学、大商场、医院,这些特别一目了然的地方。比如你可以说,我要去京大,我要去高岛屋,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若你说,要去便利堂,这是不对的。”

  我洗耳恭听,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连连道谢。司机道:“我们京都人打车有自己的方式,如果要像京都人那样的话,出门打车就得熟记每一条道路的名字。小姐来京都多久了?下次不妨试试。”

  好在便利堂不算远,我也没有被教育太久。到了店里,与一位熟悉的姐姐道:“刚刚被司机教育,如何像京都人一样在京都打出租车——京都人果然都如此打车么?”她是宇治人,常说自己不是京都人,是“外面”来的。她听后笑道:“可别理他,也不是每个司机都是京都人,很多司机自己都记不清道路名呢。”又笑,“好过分,谁说我们便利堂不能像高岛屋一样有名啦?下次打车我也要直接说便利堂,就当是宣传罢了。”

  这是很有趣的经历,倘若读者诸君在京都打车,不妨也试试这位司机说的“上下方位法”,也许会得到京都籍司机的格外青眼。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