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十月,失去革命的俄罗斯还剩下什么?

关键词:

来源:思行学社 2017-11-08 10:14:06

十月,失去革命的俄罗斯还剩下什么?

作者:

当俄国的十月没有了革命,它还剩下些什么呢?

  11月的彼得堡是个让人绝望的地方。温度一天一天下降,芬兰湾湿冷的寒风从西边吹来,破旧泥泞的道路上冰和水混在一起,有时走在全城最繁华干净的涅瓦大街上也能溅得鞋上全是脏水。中亚人跑来跑去,经常被警察拦住翻包查护照。举着圣像画和勋章乞讨的老人以及贩卖小商品的大妈们站在路中间,小心地躲避着走得很快的行人。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在街上抽烟吸粉,酒吧外一地的碎酒瓶子。下午五点多天就黑了,室外温度迅速下降,路上小坑里的水很快结成了冰。这就是典型的圣彼得堡的“宜人气候”,简直是一个对俄罗斯社会的绝妙隐喻:天气已经很坏了,但是还在变得越来越坏,所以大家都很绝望。

  俄罗斯人都已经习惯这种绝望了。至今很多人对上世纪末转型的灾难性后果记忆犹新。2000到2012年,除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俄罗斯经济一直在缓慢但稳定地恢复发展。2013年乌克兰危机后,由于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俄罗斯经济又开始大幅度下滑。2014年GDP勉强维持了正增长0.73%,而在最黑暗的2015年GDP负增长2.82%。2016年负增长0.225%,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这些是世界银行的数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略有不同,不过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惨淡。)

  近年来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虽然已没有九十年代那么恐怖,但仍然很高。从2000到2016年的16年中,一共只有7年的通胀率低于10%。乌克兰危机之后,2014和2015年通货膨胀率都超过了10%。2016年通胀率降到5.4%,举国同庆,梅德韦杰夫还开心地在17年1月的政府会议上说这是创历史以来新低,表明政府维持了“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640 (1).webp (4).jpg

  我曾经在一节课上和俄罗斯老师闲聊的时候听她说过,2014年左右,有段时间很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都在飞快地持续地上涨,有些食物的价格两周就翻了一倍。而工资一点没变,甚至有些公司为了缩减开支还会下调工资。很多年轻人觉得难以忍受,经常上街游行示威。然而经历过苏联解体的年纪大一点的人都表示习惯了,和九十年代比起来,这还算不错呢。很多评论家说俄罗斯是不会发生革命的,无论生活水平有多低、生活质量如何恶化,因为人口中老年人所占比重太大。他们都活过了苏联解体后的经济转型,活过了98年经济危机接近百分之百的通胀率,见得太多了,还有什么能让他们活不下去的。

  因此,政治精英们普遍认为俄罗斯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可能性非常小,人口年龄结构就决定了这一点。这也是非常有俄罗斯特色的牢不可破的社会稳定基础。

  今年俄罗斯GDP增速达在1.3%到1.8%之间。明年预计增速能达到2%,通胀不超过4%,从数据来看,俄罗斯经济总算开始逐渐走出衰退了。

  俄罗斯人均GDP一直高于中国,直到2017年都还在中国之上,虽然近年来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但事实上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达到人均GDP8964美元应有的高度。很多第一次到莫斯科之外的俄罗斯工作和学习的中国人在刚到的时候都会震惊于房屋和街道的破旧、小到超乎想象的城市规模、荒凉的城区以及与这一切并不相称的高昂的物价。很多人会觉得旅游景点之外的圣彼得堡就和自己长大的那个十几线小县城很像,甚至会勾起思乡之情和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事实上,莫斯科以外的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至少最近十年间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很多中小城市的人甚至感觉和苏联时期也没什么差别。我问过很多上了年纪的俄罗斯人,单就生活水平而言,现在的日子和perestroika开始前的苏联有什么差别,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没什么差别,以及苏联时代的草莓/牛奶/酸奶/酸奶油/奶渣/馅饼味道更好。

  俄罗斯经济总量的增长虽然缓慢,但在十几年中还是增长了很多。

  按人均GDP已经属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提升?

  在俄罗斯,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受关注。较低且长期停滞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让俄罗斯人感到困惑,因为他们都习惯了。

  但我们对俄罗斯经济的印象应该大多还停留在普京打击寡头的时代,并且以为俄罗斯从此就没有寡头了。同时,以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发展起了成熟的资本主义。这种想法实在是太naive。俄罗斯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超过了经济总量的一半,而且这些由寡头和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集中在能源、矿产等部门,靠掠夺自然资源得来的大部分收入都被官僚和寡头拿走,留给俄罗斯民众的只是飞涨的物价、“停滞”的工资和拖欠的养老金。

责任编辑:

十月,失去革命的俄罗斯还剩下什么?

关键词:

来源:思行学社 2017-11-08 10:14:06

十月,失去革命的俄罗斯还剩下什么?

作者:

当俄国的十月没有了革命,它还剩下些什么呢?

  11月的彼得堡是个让人绝望的地方。温度一天一天下降,芬兰湾湿冷的寒风从西边吹来,破旧泥泞的道路上冰和水混在一起,有时走在全城最繁华干净的涅瓦大街上也能溅得鞋上全是脏水。中亚人跑来跑去,经常被警察拦住翻包查护照。举着圣像画和勋章乞讨的老人以及贩卖小商品的大妈们站在路中间,小心地躲避着走得很快的行人。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在街上抽烟吸粉,酒吧外一地的碎酒瓶子。下午五点多天就黑了,室外温度迅速下降,路上小坑里的水很快结成了冰。这就是典型的圣彼得堡的“宜人气候”,简直是一个对俄罗斯社会的绝妙隐喻:天气已经很坏了,但是还在变得越来越坏,所以大家都很绝望。

  俄罗斯人都已经习惯这种绝望了。至今很多人对上世纪末转型的灾难性后果记忆犹新。2000到2012年,除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俄罗斯经济一直在缓慢但稳定地恢复发展。2013年乌克兰危机后,由于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俄罗斯经济又开始大幅度下滑。2014年GDP勉强维持了正增长0.73%,而在最黑暗的2015年GDP负增长2.82%。2016年负增长0.225%,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这些是世界银行的数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略有不同,不过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惨淡。)

  近年来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虽然已没有九十年代那么恐怖,但仍然很高。从2000到2016年的16年中,一共只有7年的通胀率低于10%。乌克兰危机之后,2014和2015年通货膨胀率都超过了10%。2016年通胀率降到5.4%,举国同庆,梅德韦杰夫还开心地在17年1月的政府会议上说这是创历史以来新低,表明政府维持了“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640 (1).webp (4).jpg

  我曾经在一节课上和俄罗斯老师闲聊的时候听她说过,2014年左右,有段时间很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都在飞快地持续地上涨,有些食物的价格两周就翻了一倍。而工资一点没变,甚至有些公司为了缩减开支还会下调工资。很多年轻人觉得难以忍受,经常上街游行示威。然而经历过苏联解体的年纪大一点的人都表示习惯了,和九十年代比起来,这还算不错呢。很多评论家说俄罗斯是不会发生革命的,无论生活水平有多低、生活质量如何恶化,因为人口中老年人所占比重太大。他们都活过了苏联解体后的经济转型,活过了98年经济危机接近百分之百的通胀率,见得太多了,还有什么能让他们活不下去的。

  因此,政治精英们普遍认为俄罗斯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可能性非常小,人口年龄结构就决定了这一点。这也是非常有俄罗斯特色的牢不可破的社会稳定基础。

  今年俄罗斯GDP增速达在1.3%到1.8%之间。明年预计增速能达到2%,通胀不超过4%,从数据来看,俄罗斯经济总算开始逐渐走出衰退了。

  俄罗斯人均GDP一直高于中国,直到2017年都还在中国之上,虽然近年来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但事实上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达到人均GDP8964美元应有的高度。很多第一次到莫斯科之外的俄罗斯工作和学习的中国人在刚到的时候都会震惊于房屋和街道的破旧、小到超乎想象的城市规模、荒凉的城区以及与这一切并不相称的高昂的物价。很多人会觉得旅游景点之外的圣彼得堡就和自己长大的那个十几线小县城很像,甚至会勾起思乡之情和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事实上,莫斯科以外的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至少最近十年间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很多中小城市的人甚至感觉和苏联时期也没什么差别。我问过很多上了年纪的俄罗斯人,单就生活水平而言,现在的日子和perestroika开始前的苏联有什么差别,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没什么差别,以及苏联时代的草莓/牛奶/酸奶/酸奶油/奶渣/馅饼味道更好。

  俄罗斯经济总量的增长虽然缓慢,但在十几年中还是增长了很多。

  按人均GDP已经属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提升?

  在俄罗斯,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受关注。较低且长期停滞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让俄罗斯人感到困惑,因为他们都习惯了。

  但我们对俄罗斯经济的印象应该大多还停留在普京打击寡头的时代,并且以为俄罗斯从此就没有寡头了。同时,以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发展起了成熟的资本主义。这种想法实在是太naive。俄罗斯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超过了经济总量的一半,而且这些由寡头和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集中在能源、矿产等部门,靠掠夺自然资源得来的大部分收入都被官僚和寡头拿走,留给俄罗斯民众的只是飞涨的物价、“停滞”的工资和拖欠的养老金。

  除开寡头和官僚这种现政权的改革不可能触及的地方,俄罗斯在经济方面面临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单一的经济结构,二是不合理人口结构来带的劳动力短缺。

  首先是经济结构问题。俄罗斯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已经严重制约了俄罗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年来俄罗斯非石油收入占比上涨,俄罗斯政府对此大加宣传。不过最近几年油价下跌,油气收入当然要下降啊,这并不能说明经济结构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几年后随着油价上涨,所有资金技术又流向能源领域,刚刚发展起来的其他产业再次陷入困境。

  至于人口结构,就像前面提到的,俄罗斯老年人所占比重很大,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虽然老年人构成了俄罗斯“社会稳定的基石”,但缺少年轻人还是不可避免的给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就像是到了勃涅日列夫执政后期。

640 (1).webp (5).jpg

  (译文:上帝啊,让我从这致命的爱情中解脱出来吧)

  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低效率的医疗系统、严重的司法腐败、日益膨胀的东正教势力等。2018年又要选总统了,社会问题能否依靠新总统解决?ta是否能带领俄罗斯走出困境,应对结构性难题?

  然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普京。如果普京宣布竞选这一届总统,我们基本就可以断定普京会当总统。如果他不想当总统,就会钦定现任图拉州州长阿列克谢久明参选,并且赢得选举成为下一届总统,没有梅德韦杰夫什么事了。

640 (2).webp.jpg

  (译文:我们再换一次位置好不好?)

  不知大家有没有感觉上一次俄罗斯总统选举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了。如果当时没有注意看新闻,可能就不会发现俄罗斯在2008年梅德韦杰夫的总统任期改了宪法,从下一届(也就是现在这届)开始总统任期延长为六年。如果2018年普京再次当选,到任期结束他将执掌俄罗斯24年。比较一下勃涅日列夫也才掌权18年而已。

  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最多连任两届,等到2024年普京的任期结束,普京掌权的时代也就该结束了。虽然作为总理也可以在幕后“把持朝政”,但那时普京已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难免力不从心,并且由于宪法赋予总统的巨大权力,即便是扶持一个傀儡当了总统,这个傀儡也有可能会变得难以控制,梅德韦杰夫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当然,在统俄党占据国家杜马343席位的情况下(共有450个席位),普京在下一任期如果成功对宪法进行某种修改,那未来的局势就更加复杂了。

  那么让我们来聊一聊普京。

  无论在中国还是俄国,普京大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他打击寡头,让人民觉得看到了公正和平等的希望。但事实上,普京打击的只不过是反对自己的寡头。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普京又培植了一批紧密团结在克里姆林宫周围的新寡头。200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俄罗斯是世界上亿万富翁第二多的国家,莫斯科市是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城市。寡头从来就没有退出俄罗斯历史,他们只是转变方向,与普京进行合作,和权力机构一起统治俄国经济。金融危机时期,这批寡头凭借与克里姆林宫的良好关系,接受政府援助。而其他没有得到政府庇护的大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则在危机中纷纷破产。

  普京并不反对寡头,不反对他们大肆搜刮不义之财抢走人民手中微薄的收入,也不反对官僚资本主义这种畸形的经济形式。只有在某些寡头试图推翻普京的时候,国家的橡皮警棍才会抡向他们。说到底,普京是由寡头扶持上台的,普京政权就是寡头的政权。在长达十几年的执政期间,普京和寡头达成了互利共赢的协议,在积累巨额个人财富的同时也充分回报了这些寡头。苏联时期的高层腐败来源于权力垄断一切,而现代俄罗斯只不过是改成了权力和金钱联合起来垄断一切。

  在2003年石油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后,普京在接受采访时曾明确表示,虽然私有化的结果并不理想,但他仍坚决反对重新审视私有化结果。2003年12月,普京签署法令取消刑法规定的没收财产这一惩罚手段。普京还曾公开表示,他从来都不想消灭亿万富翁,并且不觉得亿万富翁们这么富有什么不好。虽然我们并不能确切知道普京个人财富的数目,但从他戴的表以及巴拿马文件揭露的结果来看,普京自己很可能就是他“从来都不想消灭的”人中的一员。

  关于官僚和寡头的合作有一个最近的例子。军工领域的发展是俄罗斯近年来在改善经济结构方面的一大成果。除了出口油气,俄罗斯经济的支柱就是军火贸易。军工生产也成为俄罗斯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之一。然而这一领域也被一家普京支持的大企业垄断。这家大企业就是俄罗斯技术国家公司(Ростех),虽然有一个很低调的名字,却是俄罗斯最大的国有国防工业控股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07年,现在仍然在不断扩张。掌管俄罗斯技术公司的切梅佐夫是普京在东德的克格勃同事,也是普京的好朋友。据媒体报道,俄罗斯技术公司已掌握了俄罗斯国防工业的三分之二,而在它的扩张过程中,总统的支持是毫无疑问的。普京甚至利用总统令支持切梅佐夫兼并了诸多俄罗斯老牌国有军工企业,比如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集团、自动化科学研究所、乌拉尔机车设备厂等。现在,切梅佐夫掌管的俄罗斯技术公司已经在俄军工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并且还在十分活跃地四处兼并。同时,俄罗斯技术公司也在为政府进行着尖端武器系统的研发等工作,支持俄联邦在境外的战争。(这是Rostex的官网http://rostec.ru/ch/about/holdings,有中文版,介绍了一些子公司被兼并之前的历史,大家有兴趣可以点进去扒一扒)

  关于普京本人,其实黑料也很多,但由于俄罗斯安全部门的高超保密能力,大多找不到证据,这一段大家就当看八卦吧。大家首先要明白普京那些开飞机骑摩托的炫酷照片只能证明克里姆林宫摄影师和道具部门水平很高。那是作为一种竞选手段而刻意塑造的形象,而不是普京本人。

  关于普京的早年生活的很多材料在最近几年都被刻意模糊化了。在某些中文网站上还能找到一些年代久远、来历不明的描述。官方介绍非常简短:普京出生于列宁格勒,毕业于列大法律系,毕业后在东德工作。据某位和普京关系密切的议员所说,普京出身贫寒,成长于圣彼得堡西北犯罪率最高的区域Ligovka,青少年时代生活很艰难。这也是很多普通俄罗斯人对普京怀有亲近感的原因。很多普京的传记美化了他的家庭背景,但普京本人倒是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过自己出身于工人家庭(关于普京身世有很多传闻,甚至有不靠谱的说他出生成长于格鲁吉亚。大家如果茶余饭后缺少谈资可以去搜一下相关资料,非常毁三观)。苏联解体后普京呆在圣彼得堡,在索布恰克手下工作。现在俄罗斯权力的最核心圈子中有很多人就是当时普京在圣彼得堡的同事和下属,比如大家熟悉的总理梅德韦杰夫,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还有而联邦总统办公厅主席伊万诺夫,现任议会主席和俄铁前任董事长。索布恰克很器重普京,很多重要项目都让普京负责。在九十年代圣彼得堡粮食危机时,有一个“能源换粮食”的项目是由普京负责操作的,然而有一批能源到了欧洲,粮食却没有到圣彼得堡。普京因此被指贪污和渎职,但随着他当上总统,案件最后不了了之了。

  虽然九十年代出了点小插曲,总体上来看普京在年轻时也曾是一个有理想的正直的人,直到2000年当上总统时都还保持着朴实而真诚的平民作风。他在第一任期,刚上任就飞往车臣前线鼓舞士气。关心民生疾苦,到地方视察时常常打乱接待计划,随意走进没有事先安排的普通俄罗斯人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解决人们生活上的困难。迅速稳定形势,为国家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发展。饱受动乱之苦的俄罗斯人民因此爱戴普京,将他视为自己人,相信只有他才能为俄罗斯带来繁荣和稳定,改善普通人的生活。这也是中国人民对普京的第一印象。

  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普京:现在的普京已经不是17年前那个年富力强、正直勇敢、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理想主义和一头浓密金发的新总统了,现在的普京是寡头的代言人——为了维持寡头和官僚的统治偶尔给人民一点好处,让他们不至于起来造反。

  普京政权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日益满足不了人民的并没有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来源于寡头——克格勃联盟统治和俄罗斯人民根本利益的冲突。对于俄罗斯面临的困境,政府没有能力作出让人民满意的回应。正是因为寡头和官僚勾结控制了俄罗斯经济命脉,从能源出口中大量获益,成为单一经济结构的既得利益者,俄罗斯的结构性改革才会如此步履维艰。官僚依靠寡头控制主流媒体,在社交网络上扶植政府喉舌,对发表反对意见者进行打压,操纵选举,挤压反对党的生存空间,以接受西方资金为由取缔政府看不惯的政治性非营利组织,事实上也没有民主可言。

  由于收复克里米亚来的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普京现在仍享有较高的支持率(虽然很有可能是造假的数据),但俄罗斯人民总有一天会意识到这一冲突。虽然他们可能早已意识到并且已经习惯了。

  俄罗斯又一次像一百年前那样站在了十字路口。不同的是,现在的俄罗斯没有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没有工兵代表苏维埃,没有在政治上成熟的人民,没有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政党的领导。

  精英们悲观认为,俄罗斯不会迅速复苏,不会有激烈的社会动荡,不会崩溃也不会革命,而是会或多或少地维持原状,缓慢地发生一些微小的变化。这是比剧烈社会动荡更糟糕的事情,就这样半死不活地呆在原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数量日益增大的反对派,社交媒体带来的不可阻挡的信息传播,战争,由于不当外交政策招来的制裁而下降的生活水平……俄罗斯人民可能不会采取什么行动,因为他们都习惯了,但更大的危机总会来临,在动荡的社会状态下,原地不动是不可能的。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