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来源:科学网 2017-10-11 15:26:43
作者:杨远帆
编者按:
本文作者杨远帆,曾任职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这篇文章记载的是作者2012年在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外科临床学习的日子。本文转自科学网。
这一个月的临床见习,能够和美国的住院医师们同吃同住同行,体味年轻同行们的工作激情和态度,这些给我的教育、感染,不亚于工作和学习本身。这次深入交流的美国之行,破除了我的许多迷思和定式思维,也带来许多关于生活与人生的感悟。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外科(UCSD Neurosurgery),并不能代表“美国医学院和医生”的普遍情况。UCSD是加州一流的医学院,很强调研究,而神经外科又是外科中最具挑战和最高要求的领域,这些年轻人带给我的影响,肯定是有偏倚的,所以我尽量在以下避免过度以偏概全,也请各位更有经验的老师指正。
你为什么学医?
众所周知,美国医学生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再进入4年制的医学院。其中一半人大学毕业后读过其他专业。在美国,做出读医学院的决定,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身后明摆着一条“不归路”。这次和我住在一起的Dave是法学博士(JD)毕业,做过三年律师,才决心重回校园走进医学院,毕业后等待他的是5-7年的住院医师培养,2-3年的Followship Training,才开始找工作行医,既便不再接受研究训练都已35岁左右。再加上高昂的学费和政府对每个人的投入,所以不论个人、学校还是政府都希望这些人能够留在本州做医生,学术和职业前景较为明了。
他们也知道,医生工作的本质是提供专业的帮助以及人性的关怀,不像纯科学家那样享受自由的创新与发现的荣光,可以过上小康的生活却不可能变得富有,这些都是清楚明白的。因而他们决心走医学道路的背后有着强烈的决心和动力,明白自己来干什么,有很强的责任心,也显得很敬业很成熟。医学院的招生,在美国也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即便这样,在进入医学院之前,没有人很了解医学院在教什么。师兄师姐们给我传下来一本书,是Ellen Rothman医生描写的医学院生涯——White Coat: Becoming a doctor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里面写道:进入医学院之前,我以为自己很清楚“我要当医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就在踏出医学的第一步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一点概念都没有。”这种期待和认识上的差异,在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体系中更加明显。刚刚成熟的高中生在18岁时,可以凭借很好的成绩与读书能力进入多数短学制的医学院,而长学制临床专业里,基础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让医学生对他们期待的“医学”看不清楚,最近这些年各医学院开设的“临床早期接触”课程作了很多改进。
美国的医学院置身于一个更平和的社会环境中,让医学生对医学的态度也少了几分浮躁。到底是为了追求社会地位和高收入?为了享受科学上的突破和荣光?还是为了尽力做最好的医生服务病人?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但总体而言这里的同龄人更为成熟与清晰,他们的单纯快乐,对我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我的同行们交流,很少关注排行、称号、职位,但是每天的工作踏实勤恳,享受当医生的过程。或许,在一个急剧上升和变动的社会中,许许多多的“成功故事”与光环,对于身心尚在塑造中的年轻人也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医学院,也是整个社会。这带来的,有飞速发展和成就,也有喧嚣和浮躁,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本身的印记吧。
成熟,始于明白自己什么时候该在什么地方出现
虽然国内顶尖医学院同样有最刻苦的医学生,但不可否认国内不少医学院实习阶段还常常使用的“点名”、“签到”、“突击检查上岗情况”等等手段。在UCSD显然是不需要的,因为没有医学生无故迟到早退。我想这和我们的教学内容有关系,但根本上是制度和环境造成的。
美国医学人员培养的阶段很多,人员流动性也很大,医学院毕业之后就面临着找住院医师职位的面试,外科住院医期间要完成ACGME明确规定的相应数量的培训并明确记录,住院医师毕业要找Fellowship,再毕业之后,就必须独立成为一名有独立手术能力的主治医师(Attending Physician)。每走一步,都需要在考核上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具有非常良好的同行评议,即所谓的“信誉”,才能通过选拔。
这对医师的职业精神(Professionalism)提出了极高要求,虽然不是唯一标准,但假如缺乏专业精神,很难在这样一个精英群体中获得好的同行评价。在美国医学院课程的开始,他们常常得到这样一段著名的引言——“如果你缺席,那么你不可能在临床这门课程中获得通过。因为,临床医师不可取代的特质是:责任感、被信赖、谨守时间、容易接近。你的责任感,始于明白自己什么年龄应该干什么事情,什么时候该在什么地方出现,并且在完成义务的过程中是可以信任的。对病人以及你的同事守时是基本的礼貌,而且在其他被需要的时候,你仍然需要挺身而出。”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上学期见习的最后一个月,内科考试加上16份手写的大病历,再加上生活中一些伤痛的事情,加在一起弄得我措手不及,不知该先处理什么。直到最后一天整晚没睡,才抄写完所有大病历,迟了半天诚惶诚恐地交到内科教秘手中,宁晓红老师和我严肃谈了一次:不论出现任何情况,责任就是责任,在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即使在觉得没有动力,没有精力,甚至认为没有意义的时候,仍然驱动我们尽力把它完成甚至做好的力量,是让一个人变得深沉、厚重、可靠的出发点。回过头看,当我们犯了错误,真的应该感激每一个批评我们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我们进步。
在这里,每天三点半开车带我去医院的住院医Brandon Gabel,本科毕业于华盛顿Georgetown University,医学院毕业于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在UCSD做神经外科培训,其间去凤凰城美国神外排行第一的Barrow Institure做过一年的临床Elective,毕业后打算去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做功能神经外科的Fellow培训,这里面每一个新的阶段,都是极大的考验,也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他在住院医师期间必须加班加点完成ACGME规定的手术例数,因为只有超额完成,才能够有资格申请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的Fellowship,他也非常明白再过两年自己就要做Attending,必须能够拿下手术,否则连工作都找不到。
自由和责任永远联系,但必须同心
这样的工作强度,肯定压力巨大,所以同行们非常珍惜每周一天的休息日,常常陪家人或者恋人去户外运动,放松心情,调整状态,保持健康。美国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同样灾难深重,给年轻人带来很多困扰,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他们抱怨工作本身的辛苦,这让我很讶异。美国神经外科与心脏外科最忙,住院医每天四点之前上班,一周工作六天,培训遥遥无期,其他外科开始工作的时间也都早于六点,内科相对好一点。而医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选择住院医师的方向,影像科、皮肤科都是很轻松又赚钱的科室,没有人逼他们来做不喜欢的事情,所以这些人来神经外科就属于纯自找的。“If you don’t like it, don’t come!”是主任在每年面试神外住院医的时候必讲的话。
反之,真正喜欢的人也很少觉得苦,因为对他们来说,正是在Enjoy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想,这就是美国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永远都是和“责任”联系在一起的。说来惭愧,我在北京见习的时候,常常7:20才到病房,还和朋友们喊着当医生辛苦,看来我真的应该把自己在加州早晨三点半出门的照片放在桌上,以后再也不敢坐井观天了。
如果能够在美国成为一名资深神经外科医生,年薪在70万美元以上,这远高于美国社会平均水平,在美国医师中间也算顶级。美国人崇尚能者多得,收入自然是很大的鼓励。而我们国家的外科教授可能还拿不到他们的一个零头,很难像美国一样优中选优,还要求大家四点钟工作。至于美国医疗的高昂费用,是否适用于中国,问题比较复杂,我们暂且搁置。
神经外科临床学习
走进外科团队,英文是第一块要啃的硬骨头
这次在美国学习期间,还有两位从中国军队医院来的主治医师,都是我的前辈,手术和临床经验都比我强得多。协和培养的医学生,专科培训少,管理相对松,实际工作能力不足是公开的秘密,相对而言我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年轻人的英文。这次大概用了一周时间,才能够适应超快节奏的临床要求和手术中间的指令,让我幸运地走进UCSD神经外科团队内部。
通过交流,他们也能够了解我的临床水平和程度,使我更好地与同行们配合,主治和住院医师们也逐渐交给我更多工作。从最简单的穿梭手术室和病房找资料开始,一直到后来能独立管1-2床病人,用英语完成问病史、查体和早查房的汇报。面对完全陌生的新医院、新语言、新面孔,每个“第一次”都是在诚惶诚恐和提心吊胆中度过的!
印度裔的住院医Gunjan给我特别多帮助,每次只要我清晨四点以前来,时间充裕,她都鼓励我自己查病人,并且在早查房之前听我试讲一遍,她说相信我没问题,只是希望我交班时在总住院医师面前“Look Good”,每次去餐厅都请我们几个医学生吃饭,还说这是Tradition。后来我发现,除非我自己说来自北京,没有人会问我“Where are you from?”,找不认识的辅助科室人员办完事,他们也都看着我的胸牌叫一声“You are welcome, Dr. Yang”,让我从新来者的不安中找到信心。手术室里,那些关于美国神经外科历史人物还有一般的人文地理知识,也都帮助我很快与他们融合成一个团队,被开玩笑的时候还能一个玩笑回敬给同伴,氛围轻松了许多。
回过头来看,在医预阶段用英文学的那些物理、化学、生化、遗传、发育、解剖、胚胎等等课程,都给我许多帮助,能够在应用中回忆起来,反倒是新学的一些临床课程迫于形势没有好好读英文的“砖头块”,速效学习的回忆不太深,值得反思。在协和突击学完的药理学,不仅内容跟不上临床要求,英文的药品名更是让我无法应用。记得那学期做了一堆社会工作,年轻时总以为努力就可以改变世界,后来时间久了发现只能改变自己,并让周围的人生活舒心,倒有些后悔那时没把药理学得好点,现在给自己留了个硬伤,只能慢慢补上了。
打破思维定式,用开放的心态学习
以前来这边医学中心的人员,多数在实验室,或者是走马观花的参观交流。由于临床在美国太抢手,这个专业几乎没有接受过中国留学生,显得相当神秘。如果不能进手术室,英文交流也受限的话,常常只是看到结果:这边做一台手术的时间比国内要长,也很贸然得到“美国医师手术手艺并不如国内”的结论,于是成为媒体和业者普遍的印象。能够走到他们中间去,看到的东西更清楚,是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看到其中差异和原因。
从术前的每一个细节开始,这里的教授便教我们如何摆体位,避免长时间手术关节过伸带来的术后疼痛,头架要垂直地面以减小皮肤受侧向力挤压造成缺血,有利于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甚至连打开头皮这个操作都是有许多道理和讲究,从切口划线的哪一端下刀划向另一端能够更好控制头皮的供血,下刀的时候另一只手怎么加压,都很显著地影响到“开头皮”这个神经外科最简单操作的出血量。结果是,住院医只要按照这样一套标准的方法去做,每次开头皮只需要一块止血纱布,减少了患者的出血。现在国内医患关系不佳,患者有时候也比较挑剔,但是说句心里话,在治病这件事情上患者真的是弱势群体,手术做得稍微好一点次一点,我们当医生的自己心里清楚,但是患者基本上是不知道的。或许,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这对手术的结果意义不大,但是很多很多这样的细节,积累起来就很可观。
值得尊敬的细节
今后再听到单纯以手术速度来论英雄的说法,我可能不会着急下结论,还需要再多学习了解很多其他细节。这次经历让我亲眼看到,速度不是手术好坏的唯一标准,更不要因为我们手术速度快做得多就自以为是。因为我亲身看到,一台经蝶入路垂体手术,教授术前在影像上和我们讨论Rathke’s Pouch Cyst的特点与可能,手术室里拿着无菌的纸笔上画给我一步步的要义,耐心指导高年住院医师完成手术,给我们提问十几个问题,指出蝶鞍Communicating Sinus在人体上和教科书上其实不同,让我自己感受垂体前叶与后叶质地的差异……那台垂体瘤手术给我启示很多,我也在把学到的整理出来,留给科里作为见习同学学习资料使用。我们流传的考试复习资料多,但是真正的外科教学,手术该怎么看,没有很好的系统性的资料,手术台上讲得也少。或许我们自己把教学做好,让年轻人学到更多东西,就不用发愁招不到人才了。
包括剪开大脑硬膜的时候该怎么防止颅高压脑疝损伤,都有很多规矩,让我感觉他们的住院医事培训非常规范,手术量不大但是从第一次开始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独门绝技”不太常见。另一台额叶底部的血管瘤手术前,教授带着住院医和我一起详细讨论怎样的体位和入路能降低风险,果然到了术中,精心设计的体位让前颅窝良好显露,不需要用Brain Lab影像定位就能又快又准地从大脑表面透过血管瘤附近沉积的色素(Hemosiderin)找到深部的病灶,把手术变得简单。
所有脑血管开放手术,都讲究Proximal and Distal Control的原则,等得到有效的风险控制,做好出血的预防措施之后,才稳稳下手,不急于求成。对神经外科而言,我是个还未入门的菜鸟,但这些原则确实将手术变得更安全,更逻辑,更标准化,更好理解,似乎精彩的手术也不是什么“独孤九剑”,而是可以一步步简化和执行的操作。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做得手术量并不大,却在Neurosurgery杂志的临床手术版面占有一席之地,也造就了那么多的新技术和“第一例”背后的原因吧。如果不按照最高的要求去做,手术多并不一定代表每台手术的质量都是最高,尽管患者并无法了解这些细节的意义,但这些可能都是医生的“专业精神”之一: simply do the best you can。
记得介绍美国神经外科著名医师Ben Carson的传记《Gifted Hands》一书中,介绍到他最了不起的一台手术:头部连体婴儿分离术。患者的家庭来自德国,找遍了欧洲和美国的顶级医学中心,希望同时保全两个婴儿,最后,只有霍普金斯敢尝试这样的手术。Ben Carson和他的团队经历了五个月的术前准备、动物实验、药物控制,最后经历了一台多科协作的大手术,才让两个婴儿都安返病房,并且独立开来。1000张病床的霍普金斯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神经外科,这个真实故事又给我别样的感动。对于一家医院来说,变成几千张病床的巨无霸,可能对病例资源、收入来源有直接的帮助,但是要成为一家更值得尊敬的医院,还需要在品质和教育上做得更好。
当然了,也不能说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边外科无菌观念普遍不严,可能是仗着美国空气干净,否则伤口感染率不会很低。但是此次既然出来学习,就要抱着最开放的心态,了解他们出色的地方,希望能增进交流,促进双方进步。从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来说,我们和他们的同龄人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内科方面协和可能还占优势。但对外科医师而言,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住院医师阶段,5-7年下来,从培养目标上就已经高下立现,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
在学习结束,重返北京校园生活之际,将我一月以来学习的心得记录下来,或许仍然受到我的年龄和阅历限制有很多偏颇和不足,但足以给我留下心灵的震撼与触动,作为勉励,也希望各位前辈多指正。
加州的蓝色大海,和那一抹海军蓝,在我心里留下难忘的一笔。
关键词:
来源:科学网 2017-10-11 15:26:43
作者:杨远帆
编者按:
本文作者杨远帆,曾任职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这篇文章记载的是作者2012年在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外科临床学习的日子。本文转自科学网。
这一个月的临床见习,能够和美国的住院医师们同吃同住同行,体味年轻同行们的工作激情和态度,这些给我的教育、感染,不亚于工作和学习本身。这次深入交流的美国之行,破除了我的许多迷思和定式思维,也带来许多关于生活与人生的感悟。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外科(UCSD Neurosurgery),并不能代表“美国医学院和医生”的普遍情况。UCSD是加州一流的医学院,很强调研究,而神经外科又是外科中最具挑战和最高要求的领域,这些年轻人带给我的影响,肯定是有偏倚的,所以我尽量在以下避免过度以偏概全,也请各位更有经验的老师指正。
你为什么学医?
众所周知,美国医学生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再进入4年制的医学院。其中一半人大学毕业后读过其他专业。在美国,做出读医学院的决定,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身后明摆着一条“不归路”。这次和我住在一起的Dave是法学博士(JD)毕业,做过三年律师,才决心重回校园走进医学院,毕业后等待他的是5-7年的住院医师培养,2-3年的Followship Training,才开始找工作行医,既便不再接受研究训练都已35岁左右。再加上高昂的学费和政府对每个人的投入,所以不论个人、学校还是政府都希望这些人能够留在本州做医生,学术和职业前景较为明了。
他们也知道,医生工作的本质是提供专业的帮助以及人性的关怀,不像纯科学家那样享受自由的创新与发现的荣光,可以过上小康的生活却不可能变得富有,这些都是清楚明白的。因而他们决心走医学道路的背后有着强烈的决心和动力,明白自己来干什么,有很强的责任心,也显得很敬业很成熟。医学院的招生,在美国也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即便这样,在进入医学院之前,没有人很了解医学院在教什么。师兄师姐们给我传下来一本书,是Ellen Rothman医生描写的医学院生涯——White Coat: Becoming a doctor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里面写道:进入医学院之前,我以为自己很清楚“我要当医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就在踏出医学的第一步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一点概念都没有。”这种期待和认识上的差异,在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体系中更加明显。刚刚成熟的高中生在18岁时,可以凭借很好的成绩与读书能力进入多数短学制的医学院,而长学制临床专业里,基础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让医学生对他们期待的“医学”看不清楚,最近这些年各医学院开设的“临床早期接触”课程作了很多改进。
美国的医学院置身于一个更平和的社会环境中,让医学生对医学的态度也少了几分浮躁。到底是为了追求社会地位和高收入?为了享受科学上的突破和荣光?还是为了尽力做最好的医生服务病人?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但总体而言这里的同龄人更为成熟与清晰,他们的单纯快乐,对我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我的同行们交流,很少关注排行、称号、职位,但是每天的工作踏实勤恳,享受当医生的过程。或许,在一个急剧上升和变动的社会中,许许多多的“成功故事”与光环,对于身心尚在塑造中的年轻人也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医学院,也是整个社会。这带来的,有飞速发展和成就,也有喧嚣和浮躁,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本身的印记吧。
成熟,始于明白自己什么时候该在什么地方出现
虽然国内顶尖医学院同样有最刻苦的医学生,但不可否认国内不少医学院实习阶段还常常使用的“点名”、“签到”、“突击检查上岗情况”等等手段。在UCSD显然是不需要的,因为没有医学生无故迟到早退。我想这和我们的教学内容有关系,但根本上是制度和环境造成的。
美国医学人员培养的阶段很多,人员流动性也很大,医学院毕业之后就面临着找住院医师职位的面试,外科住院医期间要完成ACGME明确规定的相应数量的培训并明确记录,住院医师毕业要找Fellowship,再毕业之后,就必须独立成为一名有独立手术能力的主治医师(Attending Physician)。每走一步,都需要在考核上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具有非常良好的同行评议,即所谓的“信誉”,才能通过选拔。
这对医师的职业精神(Professionalism)提出了极高要求,虽然不是唯一标准,但假如缺乏专业精神,很难在这样一个精英群体中获得好的同行评价。在美国医学院课程的开始,他们常常得到这样一段著名的引言——“如果你缺席,那么你不可能在临床这门课程中获得通过。因为,临床医师不可取代的特质是:责任感、被信赖、谨守时间、容易接近。你的责任感,始于明白自己什么年龄应该干什么事情,什么时候该在什么地方出现,并且在完成义务的过程中是可以信任的。对病人以及你的同事守时是基本的礼貌,而且在其他被需要的时候,你仍然需要挺身而出。”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上学期见习的最后一个月,内科考试加上16份手写的大病历,再加上生活中一些伤痛的事情,加在一起弄得我措手不及,不知该先处理什么。直到最后一天整晚没睡,才抄写完所有大病历,迟了半天诚惶诚恐地交到内科教秘手中,宁晓红老师和我严肃谈了一次:不论出现任何情况,责任就是责任,在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即使在觉得没有动力,没有精力,甚至认为没有意义的时候,仍然驱动我们尽力把它完成甚至做好的力量,是让一个人变得深沉、厚重、可靠的出发点。回过头看,当我们犯了错误,真的应该感激每一个批评我们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我们进步。
在这里,每天三点半开车带我去医院的住院医Brandon Gabel,本科毕业于华盛顿Georgetown University,医学院毕业于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在UCSD做神经外科培训,其间去凤凰城美国神外排行第一的Barrow Institure做过一年的临床Elective,毕业后打算去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做功能神经外科的Fellow培训,这里面每一个新的阶段,都是极大的考验,也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他在住院医师期间必须加班加点完成ACGME规定的手术例数,因为只有超额完成,才能够有资格申请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的Fellowship,他也非常明白再过两年自己就要做Attending,必须能够拿下手术,否则连工作都找不到。
自由和责任永远联系,但必须同心
这样的工作强度,肯定压力巨大,所以同行们非常珍惜每周一天的休息日,常常陪家人或者恋人去户外运动,放松心情,调整状态,保持健康。美国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同样灾难深重,给年轻人带来很多困扰,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他们抱怨工作本身的辛苦,这让我很讶异。美国神经外科与心脏外科最忙,住院医每天四点之前上班,一周工作六天,培训遥遥无期,其他外科开始工作的时间也都早于六点,内科相对好一点。而医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选择住院医师的方向,影像科、皮肤科都是很轻松又赚钱的科室,没有人逼他们来做不喜欢的事情,所以这些人来神经外科就属于纯自找的。“If you don’t like it, don’t come!”是主任在每年面试神外住院医的时候必讲的话。
反之,真正喜欢的人也很少觉得苦,因为对他们来说,正是在Enjoy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想,这就是美国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永远都是和“责任”联系在一起的。说来惭愧,我在北京见习的时候,常常7:20才到病房,还和朋友们喊着当医生辛苦,看来我真的应该把自己在加州早晨三点半出门的照片放在桌上,以后再也不敢坐井观天了。
如果能够在美国成为一名资深神经外科医生,年薪在70万美元以上,这远高于美国社会平均水平,在美国医师中间也算顶级。美国人崇尚能者多得,收入自然是很大的鼓励。而我们国家的外科教授可能还拿不到他们的一个零头,很难像美国一样优中选优,还要求大家四点钟工作。至于美国医疗的高昂费用,是否适用于中国,问题比较复杂,我们暂且搁置。
神经外科临床学习
走进外科团队,英文是第一块要啃的硬骨头
这次在美国学习期间,还有两位从中国军队医院来的主治医师,都是我的前辈,手术和临床经验都比我强得多。协和培养的医学生,专科培训少,管理相对松,实际工作能力不足是公开的秘密,相对而言我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年轻人的英文。这次大概用了一周时间,才能够适应超快节奏的临床要求和手术中间的指令,让我幸运地走进UCSD神经外科团队内部。
通过交流,他们也能够了解我的临床水平和程度,使我更好地与同行们配合,主治和住院医师们也逐渐交给我更多工作。从最简单的穿梭手术室和病房找资料开始,一直到后来能独立管1-2床病人,用英语完成问病史、查体和早查房的汇报。面对完全陌生的新医院、新语言、新面孔,每个“第一次”都是在诚惶诚恐和提心吊胆中度过的!
印度裔的住院医Gunjan给我特别多帮助,每次只要我清晨四点以前来,时间充裕,她都鼓励我自己查病人,并且在早查房之前听我试讲一遍,她说相信我没问题,只是希望我交班时在总住院医师面前“Look Good”,每次去餐厅都请我们几个医学生吃饭,还说这是Tradition。后来我发现,除非我自己说来自北京,没有人会问我“Where are you from?”,找不认识的辅助科室人员办完事,他们也都看着我的胸牌叫一声“You are welcome, Dr. Yang”,让我从新来者的不安中找到信心。手术室里,那些关于美国神经外科历史人物还有一般的人文地理知识,也都帮助我很快与他们融合成一个团队,被开玩笑的时候还能一个玩笑回敬给同伴,氛围轻松了许多。
回过头来看,在医预阶段用英文学的那些物理、化学、生化、遗传、发育、解剖、胚胎等等课程,都给我许多帮助,能够在应用中回忆起来,反倒是新学的一些临床课程迫于形势没有好好读英文的“砖头块”,速效学习的回忆不太深,值得反思。在协和突击学完的药理学,不仅内容跟不上临床要求,英文的药品名更是让我无法应用。记得那学期做了一堆社会工作,年轻时总以为努力就可以改变世界,后来时间久了发现只能改变自己,并让周围的人生活舒心,倒有些后悔那时没把药理学得好点,现在给自己留了个硬伤,只能慢慢补上了。
打破思维定式,用开放的心态学习
以前来这边医学中心的人员,多数在实验室,或者是走马观花的参观交流。由于临床在美国太抢手,这个专业几乎没有接受过中国留学生,显得相当神秘。如果不能进手术室,英文交流也受限的话,常常只是看到结果:这边做一台手术的时间比国内要长,也很贸然得到“美国医师手术手艺并不如国内”的结论,于是成为媒体和业者普遍的印象。能够走到他们中间去,看到的东西更清楚,是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看到其中差异和原因。
从术前的每一个细节开始,这里的教授便教我们如何摆体位,避免长时间手术关节过伸带来的术后疼痛,头架要垂直地面以减小皮肤受侧向力挤压造成缺血,有利于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甚至连打开头皮这个操作都是有许多道理和讲究,从切口划线的哪一端下刀划向另一端能够更好控制头皮的供血,下刀的时候另一只手怎么加压,都很显著地影响到“开头皮”这个神经外科最简单操作的出血量。结果是,住院医只要按照这样一套标准的方法去做,每次开头皮只需要一块止血纱布,减少了患者的出血。现在国内医患关系不佳,患者有时候也比较挑剔,但是说句心里话,在治病这件事情上患者真的是弱势群体,手术做得稍微好一点次一点,我们当医生的自己心里清楚,但是患者基本上是不知道的。或许,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这对手术的结果意义不大,但是很多很多这样的细节,积累起来就很可观。
值得尊敬的细节
今后再听到单纯以手术速度来论英雄的说法,我可能不会着急下结论,还需要再多学习了解很多其他细节。这次经历让我亲眼看到,速度不是手术好坏的唯一标准,更不要因为我们手术速度快做得多就自以为是。因为我亲身看到,一台经蝶入路垂体手术,教授术前在影像上和我们讨论Rathke’s Pouch Cyst的特点与可能,手术室里拿着无菌的纸笔上画给我一步步的要义,耐心指导高年住院医师完成手术,给我们提问十几个问题,指出蝶鞍Communicating Sinus在人体上和教科书上其实不同,让我自己感受垂体前叶与后叶质地的差异……那台垂体瘤手术给我启示很多,我也在把学到的整理出来,留给科里作为见习同学学习资料使用。我们流传的考试复习资料多,但是真正的外科教学,手术该怎么看,没有很好的系统性的资料,手术台上讲得也少。或许我们自己把教学做好,让年轻人学到更多东西,就不用发愁招不到人才了。
包括剪开大脑硬膜的时候该怎么防止颅高压脑疝损伤,都有很多规矩,让我感觉他们的住院医事培训非常规范,手术量不大但是从第一次开始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独门绝技”不太常见。另一台额叶底部的血管瘤手术前,教授带着住院医和我一起详细讨论怎样的体位和入路能降低风险,果然到了术中,精心设计的体位让前颅窝良好显露,不需要用Brain Lab影像定位就能又快又准地从大脑表面透过血管瘤附近沉积的色素(Hemosiderin)找到深部的病灶,把手术变得简单。
所有脑血管开放手术,都讲究Proximal and Distal Control的原则,等得到有效的风险控制,做好出血的预防措施之后,才稳稳下手,不急于求成。对神经外科而言,我是个还未入门的菜鸟,但这些原则确实将手术变得更安全,更逻辑,更标准化,更好理解,似乎精彩的手术也不是什么“独孤九剑”,而是可以一步步简化和执行的操作。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做得手术量并不大,却在Neurosurgery杂志的临床手术版面占有一席之地,也造就了那么多的新技术和“第一例”背后的原因吧。如果不按照最高的要求去做,手术多并不一定代表每台手术的质量都是最高,尽管患者并无法了解这些细节的意义,但这些可能都是医生的“专业精神”之一: simply do the best you can。
记得介绍美国神经外科著名医师Ben Carson的传记《Gifted Hands》一书中,介绍到他最了不起的一台手术:头部连体婴儿分离术。患者的家庭来自德国,找遍了欧洲和美国的顶级医学中心,希望同时保全两个婴儿,最后,只有霍普金斯敢尝试这样的手术。Ben Carson和他的团队经历了五个月的术前准备、动物实验、药物控制,最后经历了一台多科协作的大手术,才让两个婴儿都安返病房,并且独立开来。1000张病床的霍普金斯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神经外科,这个真实故事又给我别样的感动。对于一家医院来说,变成几千张病床的巨无霸,可能对病例资源、收入来源有直接的帮助,但是要成为一家更值得尊敬的医院,还需要在品质和教育上做得更好。
当然了,也不能说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边外科无菌观念普遍不严,可能是仗着美国空气干净,否则伤口感染率不会很低。但是此次既然出来学习,就要抱着最开放的心态,了解他们出色的地方,希望能增进交流,促进双方进步。从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来说,我们和他们的同龄人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内科方面协和可能还占优势。但对外科医师而言,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住院医师阶段,5-7年下来,从培养目标上就已经高下立现,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
在学习结束,重返北京校园生活之际,将我一月以来学习的心得记录下来,或许仍然受到我的年龄和阅历限制有很多偏颇和不足,但足以给我留下心灵的震撼与触动,作为勉励,也希望各位前辈多指正。
加州的蓝色大海,和那一抹海军蓝,在我心里留下难忘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