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散步是为了邂逅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来源:一览扶桑 2017-07-25 09:46:29

散步是为了邂逅

作者:刘柠

我之爱往东京跑,倒也不单是为了散步,那些预谋中的目标之地和随机的斩获。

  在我看来,世上的城市分两种,一类适合散步,一类不适合。我居住的城市帝都,明显属于后者。人到中年,爱上散步,可北京却基本无处可散,于是,这步就散出了国门。

  当然,我之爱往东京跑,倒也不单是为了散步,那些预谋中的目标之地和随机的斩获——美术馆、文学馆、文豪故居和新旧书店,每每令我流连忘返,计划中的散步路线图屡遭改写。但,这不是问题。人,跟着脚走;脚,跟着感觉走。日出而行,日没而酌,随遇而安,不亦乐乎——人在东京的散步,几乎是纯感官性的。

  海明威在谈到战后初期的巴黎时,曾深情地说:“如果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无论你今后一生中去到哪里,它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而对我说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降的东京,亦不失为类似的存在。

  若单纯从购书观展的实用角度出发,在亚马逊商业模式已无远弗届,包括VR在内的信息化仿真手段甚至对性产业都构成巨大冲击的今天,按说实体书店和美术馆庶几已无存在之必要。可事实却刚好相反,书店和美术馆的存在感不仅未消失,反而在增殖。我曾经在一个书业同人的平台上,大胆放言:今天的茑屋(TSUTAYA)书店,包括不久前开始贩售图书的MUJI模式,实际上是创意产业对流行文化的重新整合,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低碳而文艺的生活方式,具有文化范式的意义和很强的可持续性。

7_副本.jpg

  就书店而言,它早已不复是单纯的物理性卷册交易的书肆,而成了一种多功能复合性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的有无和多寡,与那个城市的舒适宜居程度、有没有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有一家基督教背景的书店连锁,叫“Oasis”,在东京、横滨、京都、神户等大城市的核心区有很多店铺。书店本身的“高大上”倒在其次,我是很喜欢它的店名——Oasis。在我看来,书店之于钢混建筑密林的现代都市,确如沙漠中的绿洲(Oasis)。有它和没它,城市的生态迥异,不在话下。对一般市民来说,城里有多少间米其林餐厅,关系并不大。可在你居住的寻常巷陌,有没有那间每周泡三次以上的站前书店、深夜食堂或漫画咖啡,则至关重要。

  上个世纪末,日本曾出版过两种重要MOOK,都是当时所谓“世纪回眸”文化思潮的产物:一是与意大利DeAGOSTINI社同步出版的百年电影史视觉志《The Movie》的日文版,二是讲谈社回顾二十世纪历史的《日录20世纪》。二者均为编年体,从1900至1999年,一年一册,每周末发行,以类似“全球史”的广域视角,复现了那一年西方、日本和中国的历史,包括电影史。我那时已然意识到书太多,有限的生命将被书页埋没的现实,购书已开始节制,但这两种MOOK却志在必收。当时我住的公寓位于东京都板桥区,都营三田线一个叫志村三丁目的车站,站前有一爿小书店,我是常客。记得当时还是六天工作制,每逢周六,我即使在外面喝酒,也会掐好时间,在晚九点之前赶回志村三丁目车站,因为要去书店买这两种MOOK。碍于预算和存储空间,《The Movie》我大约只买了50册,但涵盖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从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电影史。而《日录20世纪》我则从第一期起,买到最后一期,外加100册的主系列之后,追加出版的副系列《日录20世纪·Special Issue》20册,也一并拿下。有时我到东京以外的地方出差,无法按时购买,便会给老板打个电话,让他帮我预留,待回东京后再去取。为了便于收纳、翻阅,我还特意购买了十只特制文件夹,按每个年代10册的顺序装订好,永久保存。这套MOOK作为编年史,兼具思想性、传媒性和视觉性,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二十世纪史,至今爱读不已。

  前日本笔会会长、剧作家井上厦说:“一个文化人,一生中总会有那么几家常打交道的书店,并承蒙它们的关照。”这话不错,也道出了一个事实:神保町的每家书肆,背后都有一群文人在支撑,其中颇不乏三岛由纪夫、立花隆这样的大作家、名记者。曾几何时,就读于圣心女子大学英文科的美智子皇后,在做毕业论文时,曾到神保町著名的文学系书店玉英堂淘书,找资料,后以首席的成绩毕业。司马辽太郎生前,虽住在关西大阪,但每当准备写新书,需要某一方面的资料时,神保町的文华堂等历史系旧书店会马上动起来,连夜翻捡库存,筛出来的书装满小卡车,由店员驾驶,送货上门。待作家挑选一过后,再把剩下的书拉回店里。读日本作家随笔,诸如此类的八卦过眼多多,不胜枚举。

责任编辑:

散步是为了邂逅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来源:一览扶桑 2017-07-25 09:46:29

散步是为了邂逅

作者:刘柠

我之爱往东京跑,倒也不单是为了散步,那些预谋中的目标之地和随机的斩获。

  在我看来,世上的城市分两种,一类适合散步,一类不适合。我居住的城市帝都,明显属于后者。人到中年,爱上散步,可北京却基本无处可散,于是,这步就散出了国门。

  当然,我之爱往东京跑,倒也不单是为了散步,那些预谋中的目标之地和随机的斩获——美术馆、文学馆、文豪故居和新旧书店,每每令我流连忘返,计划中的散步路线图屡遭改写。但,这不是问题。人,跟着脚走;脚,跟着感觉走。日出而行,日没而酌,随遇而安,不亦乐乎——人在东京的散步,几乎是纯感官性的。

  海明威在谈到战后初期的巴黎时,曾深情地说:“如果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无论你今后一生中去到哪里,它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而对我说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降的东京,亦不失为类似的存在。

  若单纯从购书观展的实用角度出发,在亚马逊商业模式已无远弗届,包括VR在内的信息化仿真手段甚至对性产业都构成巨大冲击的今天,按说实体书店和美术馆庶几已无存在之必要。可事实却刚好相反,书店和美术馆的存在感不仅未消失,反而在增殖。我曾经在一个书业同人的平台上,大胆放言:今天的茑屋(TSUTAYA)书店,包括不久前开始贩售图书的MUJI模式,实际上是创意产业对流行文化的重新整合,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低碳而文艺的生活方式,具有文化范式的意义和很强的可持续性。

7_副本.jpg

  就书店而言,它早已不复是单纯的物理性卷册交易的书肆,而成了一种多功能复合性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的有无和多寡,与那个城市的舒适宜居程度、有没有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有一家基督教背景的书店连锁,叫“Oasis”,在东京、横滨、京都、神户等大城市的核心区有很多店铺。书店本身的“高大上”倒在其次,我是很喜欢它的店名——Oasis。在我看来,书店之于钢混建筑密林的现代都市,确如沙漠中的绿洲(Oasis)。有它和没它,城市的生态迥异,不在话下。对一般市民来说,城里有多少间米其林餐厅,关系并不大。可在你居住的寻常巷陌,有没有那间每周泡三次以上的站前书店、深夜食堂或漫画咖啡,则至关重要。

  上个世纪末,日本曾出版过两种重要MOOK,都是当时所谓“世纪回眸”文化思潮的产物:一是与意大利DeAGOSTINI社同步出版的百年电影史视觉志《The Movie》的日文版,二是讲谈社回顾二十世纪历史的《日录20世纪》。二者均为编年体,从1900至1999年,一年一册,每周末发行,以类似“全球史”的广域视角,复现了那一年西方、日本和中国的历史,包括电影史。我那时已然意识到书太多,有限的生命将被书页埋没的现实,购书已开始节制,但这两种MOOK却志在必收。当时我住的公寓位于东京都板桥区,都营三田线一个叫志村三丁目的车站,站前有一爿小书店,我是常客。记得当时还是六天工作制,每逢周六,我即使在外面喝酒,也会掐好时间,在晚九点之前赶回志村三丁目车站,因为要去书店买这两种MOOK。碍于预算和存储空间,《The Movie》我大约只买了50册,但涵盖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从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电影史。而《日录20世纪》我则从第一期起,买到最后一期,外加100册的主系列之后,追加出版的副系列《日录20世纪·Special Issue》20册,也一并拿下。有时我到东京以外的地方出差,无法按时购买,便会给老板打个电话,让他帮我预留,待回东京后再去取。为了便于收纳、翻阅,我还特意购买了十只特制文件夹,按每个年代10册的顺序装订好,永久保存。这套MOOK作为编年史,兼具思想性、传媒性和视觉性,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二十世纪史,至今爱读不已。

  前日本笔会会长、剧作家井上厦说:“一个文化人,一生中总会有那么几家常打交道的书店,并承蒙它们的关照。”这话不错,也道出了一个事实:神保町的每家书肆,背后都有一群文人在支撑,其中颇不乏三岛由纪夫、立花隆这样的大作家、名记者。曾几何时,就读于圣心女子大学英文科的美智子皇后,在做毕业论文时,曾到神保町著名的文学系书店玉英堂淘书,找资料,后以首席的成绩毕业。司马辽太郎生前,虽住在关西大阪,但每当准备写新书,需要某一方面的资料时,神保町的文华堂等历史系旧书店会马上动起来,连夜翻捡库存,筛出来的书装满小卡车,由店员驾驶,送货上门。待作家挑选一过后,再把剩下的书拉回店里。读日本作家随笔,诸如此类的八卦过眼多多,不胜枚举。

2_副本.jpg

  在书业和内容产业空前严峻的竞争之下,日本书店孕育出复杂多元的生态,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图书交易的范畴,日益演变成一种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人们自由交流、思考、创意和休闲的场所。就书店的形态而言,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新旧书店外,还有各种经营模式,如移动书店(BOOK TRUCK)。在东京都内的代官山、惠比寿等繁街闹市或大森海滨、高尾山等首都圈近郊,有时能见到由小型房车改造的“书车”:拆除座位,四周的空间全部预装书架,书架上插满了书。后车门一打开,折叠式台阶架在轿厢底部,房车瞬间变身成一爿袖珍书店。少则三四百,多则五六百种,多带有主题性。如古董、咖啡、漫画,或根据环境,今天去海边开店,便载满与海有关的书;明儿去山口的话,则换成登山本。店主坐在折叠椅上,边练摊儿,边看漫画,有的还提供咖啡服务。

  如架空书店。在东京西郊荻窪等地的一些Live House里,与特定的音乐小组和演出相配合,常有一些图书即卖会活动,题材多与音乐有关,如爵士、蓝调等。这些书店并无法定地址的店铺,网上也查不到库存,但却是固定的书店,有自己的看板(如“章鱼文库”等),销售有带有自己LOGO的书袋、革书皮和手机套等精品文具。虽“无形”,但其实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音乐酒吧里开业,在社交媒体和主页上定期更新营业活动的广告。作为依赖Live House生存的“寄生”书店,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和粉丝。且由于粉丝的趣味小众而同构,反而多铁粉,不易流失。

  如无人旧书店。从中央线三鹰站北口出来,在徒步13分钟的商店街深处,有一家叫“BOOK ROAD”的旧书店,店面很小,但24小时营业,年中无休。店主是一位上班族,爱书店却无暇照应。于是,开了一间自助式书店,从收款到包装,全部机械化自助服务。据说,深夜是销售高峰。当然,也不乏把店铺当成变相的休息室,甚至留宿处的书客。

  说到留宿,东京还真有可住宿的书店:位于西池袋的“BOOK AND BED TOKYO”,其实是一家胶囊旅馆。委托一间著名文化书店精选的3200册图书,充斥在从公共大厅到洗手间的各个空间,连天花板都以书籍装饰。店内有威士忌等酒精饮品贩售,书客们可边自酌,边读书。读累了,钻进胶囊——书客变宿客。胶囊里的橘黄色LED照明是专为阅读设计,温暖而舒适。但那儿的书,只借不买,确切地说,是一间图书馆式胶囊旅馆。

  面对如此多元到“变态”的书店生态,书客们的诉求自然不复拘泥于淘书本身,也呈现出一种复合型需求的形态。因此,独立书店提供的纸书皮、免费索取的书店内刊(Free Paper)、书店定制的文具和精品萌饰,以及书店举办的各种以图书为主题的作家讲座、对谈、签售等活动,自然也成了书客们淘书之余的“猎物”。

  不过,东京的书店毕竟太多了,有近1500家!除了在生活中常打交道的书店,大多数书店,哪怕对书客来说,也是一种“邂逅”的关系。而至于说能否邂逅,何时邂逅和邂逅的次数,恐怕是一个机缘问题。但社会有足够多的文化资讯,各种关于书店的书,书店散步的MOOK、杂志,电车广告,多到无处不在的程度。一些著名的独立书店,其实在你走进它的大门之前,就已经被“扫”进大脑,作为内存存储起来了。有一天,当你在某个街角散步,不经意间偶然发现一个似曾相识的看板,脑中的内存瞬间被激活,那间书店就像老朋友似的,一见如故,熟稔而无需时间。而这,也是我对东京书店的个人化感受:

  书店一直在那儿,作为书客,无需焦虑,也基本无需做功课,权且任性地散步就是。总有一天,你会链接到它,那就是你们的邂逅。而我在书中写了,邂逅书店,就像在美术馆里约会似的,是一桩相当感官性的、很妙的勾当。对有的人来说,甚至意味着某种人生重启,也未可知。

  言重了,赶紧打住。

  注:此文系为《东京文艺散策》的台湾繁体版而写跋文,即将有台湾远景出版社出版。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