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揭秘美国地下“末日避难所”

关键词: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2017-06-28 10:53:47

揭秘美国地下“末日避难所”

作者:震江

随着各种末日传说、“僵尸病毒”“机器人叛变”、恐怖分子引爆核弹乃至陨石撞地球等各种担忧,有不少富豪会一掷千金、为自己修建一个地下避难所,或者购买末日地堡。

  1945年,广岛和长崎引爆的两颗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当时只有美国人拥有这种毁灭性武器。不久,苏联紧随其后,在1949年成功引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随着冷战的升级,美国也在准备万一遭受苏联核打击时如何确保不丧失指挥能力。于是,在地下,一个“备份白宫”在悄悄地修建。

  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

  “9·11”事件发生后,正在佛罗里达一所小学视察的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被特勤局特工拉上了总统专车紧急撤离。小布什总统后来在其回忆录中抱怨“空军一号”的通信设备太落后,不仅无法连续收看卫星电视画面,甚至连给第一夫人劳拉的电话也打不通。后来证实事发后第一夫人正在被送入地下庇护所,所以电话无法接通。因为专机无法收到电视新闻转播画面,只能暂时降落在奥弗特空军基地。在那里,负责总统安全保卫的特工建议小布什躲到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的地下指挥中心。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的核心是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它位于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西南郊海拔2233米的夏延山下,距地表400多米深,上面覆盖380米厚的花岗岩石,是美军最坚固的指挥中心。据彼得森空军基地官员蒂姆斯·吉丁介绍说,地下指挥所有两道重达25吨的防爆门,内有15个像隧道一样的房间。它的墙壁用钢板焊接而成,可减少核爆炸产生的电磁效应,全部建筑物坐落在近千个螺旋弹簧和液压制动器上,以防止核爆炸震动或地震的破坏,所有出入口和通气道均用防爆阀门密封,内部设备完善,据称能经受核武器直接命中。该指挥中心有供电供水设施,在紧急情况下,可供1800人工作30天左右。

timg (3).jpg

  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

  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建于冷战时期,它的建设就是为了应对来自苏联的核威胁。北美航空航天防御联合司令部的历史学家托马斯·福勒说,当年美国和加拿大为侦察苏联的袭击,花费了数亿美元打造预警系统。系统所侦察到的信息都汇集到科罗拉多州恩特空军基地的一座两层防御工事内。但有关方面警告说,这个防御工事只需要一枚火箭炮就能击穿。于是一个工作队从1961年开始在夏延山选址,试图建造一个更隐蔽更安全的指挥所。为建造这个指挥中心,建筑队运走了70万吨花岗岩。地下指挥所从1966年正式投入使用,在整整40年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位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官员说,夏延山是一座花岗岩山,冷战指挥所位于夏延山下可保无虞。即便在冷战后期,人们制造出了定位更准确的炸弹,夏延山依然能够抵挡这种炸弹的攻击。但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个指挥所的重要性骤然下降。

  尽管小布什最后前往奥弗特空军基地进行指挥,没有躲进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但该中心发布了“一号清空命令”:美国上空所有非军用飞机立即停飞。当时,坐镇华盛顿白宫的是美国副总统切尼,飞机撞击世贸大厦之后,他就进入总统紧急作战中心(PEOC)。总统紧急作战中心是位于白宫东翼地下深处的一个加固掩体,可以抵御一枚小型核弹直接命中。据说即便白宫整体被夷为平地,这个地下掩体仍能毫发无损。掩体可以在没有任何外部补给的情况下支撑一个星期,里面有一整套独立于白宫的指挥与通信系统。

  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的三个国家地下指挥中心陆续曝光,除夏延山大型地下指挥中心外,位于威舍尔山腹中的联邦机构核避难所也由于20世纪70年代一架大型客机失事后正巧一头栽到指挥所大门外被媒体曝光。而位于西弗吉尼亚格林布赖尔地下的美国国会地下庇护所一直到1992年被《华盛顿邮报》杂志披露后,外界才知道它的存在。

  老百姓“深挖洞,广积粮”

  与美国官方准备避难所的各种高大上相比,民间的避难所堪称“小土群”。在冷战高峰期,美国人也开展了“深挖洞,广积粮”的运动。不少美国家庭在恐惧的驱使下,出资在自家的后院兴建各种各样的“防辐射避难所”。

  艾森豪威尔任美国总统期间就倡议民众在自家的后院修建地下室,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全面核战争,还推出了相应的免税政策,动员民众主动修建地下室,充当核战避难所。同时,美国民防部门开始向民众派发各种工程手册并加以指导。一时间,美国家庭兴起了“在后院挖坑建避难所”的风潮,几乎每家每户在周六日时都会动员起来,在后院大兴土木。不过,到肯尼迪上台执政后,他认为民众的力量是有限的,政府应该出资修建大规模的专业核避难所。与此同时,肯尼迪政府也承认,不可能让所有避难所都拥有抵御核弹直击的防御力,这等于把整个北美大陆都建成一个巨大混凝土掩体。于是,退而求其次,开始在国内大规模修建能够抵御核爆后核辐射侵害的避难所。这些避难所通常位于大型建筑物的底层或者中间楼层,规模足以容纳数百人。当发生核爆后,民众可以进入到这些避难所中求生。按照政府的标准,在避难所内部存放有大量的补给品,足以让避难的民众至少坚持两个星期。

责任编辑:

揭秘美国地下“末日避难所”

关键词: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2017-06-28 10:53:47

揭秘美国地下“末日避难所”

作者:震江

随着各种末日传说、“僵尸病毒”“机器人叛变”、恐怖分子引爆核弹乃至陨石撞地球等各种担忧,有不少富豪会一掷千金、为自己修建一个地下避难所,或者购买末日地堡。

  1945年,广岛和长崎引爆的两颗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当时只有美国人拥有这种毁灭性武器。不久,苏联紧随其后,在1949年成功引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随着冷战的升级,美国也在准备万一遭受苏联核打击时如何确保不丧失指挥能力。于是,在地下,一个“备份白宫”在悄悄地修建。

  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

  “9·11”事件发生后,正在佛罗里达一所小学视察的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被特勤局特工拉上了总统专车紧急撤离。小布什总统后来在其回忆录中抱怨“空军一号”的通信设备太落后,不仅无法连续收看卫星电视画面,甚至连给第一夫人劳拉的电话也打不通。后来证实事发后第一夫人正在被送入地下庇护所,所以电话无法接通。因为专机无法收到电视新闻转播画面,只能暂时降落在奥弗特空军基地。在那里,负责总统安全保卫的特工建议小布什躲到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的地下指挥中心。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的核心是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它位于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西南郊海拔2233米的夏延山下,距地表400多米深,上面覆盖380米厚的花岗岩石,是美军最坚固的指挥中心。据彼得森空军基地官员蒂姆斯·吉丁介绍说,地下指挥所有两道重达25吨的防爆门,内有15个像隧道一样的房间。它的墙壁用钢板焊接而成,可减少核爆炸产生的电磁效应,全部建筑物坐落在近千个螺旋弹簧和液压制动器上,以防止核爆炸震动或地震的破坏,所有出入口和通气道均用防爆阀门密封,内部设备完善,据称能经受核武器直接命中。该指挥中心有供电供水设施,在紧急情况下,可供1800人工作30天左右。

timg (3).jpg

  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

  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建于冷战时期,它的建设就是为了应对来自苏联的核威胁。北美航空航天防御联合司令部的历史学家托马斯·福勒说,当年美国和加拿大为侦察苏联的袭击,花费了数亿美元打造预警系统。系统所侦察到的信息都汇集到科罗拉多州恩特空军基地的一座两层防御工事内。但有关方面警告说,这个防御工事只需要一枚火箭炮就能击穿。于是一个工作队从1961年开始在夏延山选址,试图建造一个更隐蔽更安全的指挥所。为建造这个指挥中心,建筑队运走了70万吨花岗岩。地下指挥所从1966年正式投入使用,在整整40年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位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官员说,夏延山是一座花岗岩山,冷战指挥所位于夏延山下可保无虞。即便在冷战后期,人们制造出了定位更准确的炸弹,夏延山依然能够抵挡这种炸弹的攻击。但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个指挥所的重要性骤然下降。

  尽管小布什最后前往奥弗特空军基地进行指挥,没有躲进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但该中心发布了“一号清空命令”:美国上空所有非军用飞机立即停飞。当时,坐镇华盛顿白宫的是美国副总统切尼,飞机撞击世贸大厦之后,他就进入总统紧急作战中心(PEOC)。总统紧急作战中心是位于白宫东翼地下深处的一个加固掩体,可以抵御一枚小型核弹直接命中。据说即便白宫整体被夷为平地,这个地下掩体仍能毫发无损。掩体可以在没有任何外部补给的情况下支撑一个星期,里面有一整套独立于白宫的指挥与通信系统。

  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的三个国家地下指挥中心陆续曝光,除夏延山大型地下指挥中心外,位于威舍尔山腹中的联邦机构核避难所也由于20世纪70年代一架大型客机失事后正巧一头栽到指挥所大门外被媒体曝光。而位于西弗吉尼亚格林布赖尔地下的美国国会地下庇护所一直到1992年被《华盛顿邮报》杂志披露后,外界才知道它的存在。

  老百姓“深挖洞,广积粮”

  与美国官方准备避难所的各种高大上相比,民间的避难所堪称“小土群”。在冷战高峰期,美国人也开展了“深挖洞,广积粮”的运动。不少美国家庭在恐惧的驱使下,出资在自家的后院兴建各种各样的“防辐射避难所”。

  艾森豪威尔任美国总统期间就倡议民众在自家的后院修建地下室,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全面核战争,还推出了相应的免税政策,动员民众主动修建地下室,充当核战避难所。同时,美国民防部门开始向民众派发各种工程手册并加以指导。一时间,美国家庭兴起了“在后院挖坑建避难所”的风潮,几乎每家每户在周六日时都会动员起来,在后院大兴土木。不过,到肯尼迪上台执政后,他认为民众的力量是有限的,政府应该出资修建大规模的专业核避难所。与此同时,肯尼迪政府也承认,不可能让所有避难所都拥有抵御核弹直击的防御力,这等于把整个北美大陆都建成一个巨大混凝土掩体。于是,退而求其次,开始在国内大规模修建能够抵御核爆后核辐射侵害的避难所。这些避难所通常位于大型建筑物的底层或者中间楼层,规模足以容纳数百人。当发生核爆后,民众可以进入到这些避难所中求生。按照政府的标准,在避难所内部存放有大量的补给品,足以让避难的民众至少坚持两个星期。

640.webp (1)_副本.jpg

  1955年冷战期间,位于美国纽约的一家防辐射避难所内,一对成年夫妇和三个孩子在双层床上休息,避难所内有收音机、罐装食品和水等

  1999年上映的由休·威尔逊导演的喜剧电影《超时空宠爱》(Blast from the Past)就以此事件作为背景。1962年,正值古巴导弹危机之际,美苏两国剑拔弩张,片中讲述了主角的父母为美国国防部专家,冷战期间自己家地下有个核避难所,一次空难主角父母误以为核战爆发,躲入避难所。30年后主角已经30岁,被派到地面去探查核污染情况,于是搞出很多笑料。

  美国摄影师詹尼·米夏·贝尔斯花了很长时间,用照片记录了在冷战时期美国人修建的地下核避难所,记录了那个特殊的年代。她甚至有幸拍摄到肯尼迪总统的私人原子弹避难所,就位于这位总统在佛罗里达州花生岛度假屋的旁边。但实际上,这些避难所大多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建筑,要么就是早已拆毁。

  据媒体报道,2015年12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名男子近期在家中后院的草坪下偶然发现了一处冷战时期的核避难所,并拍摄照片公布到了网站上。西姆斯称,目前该避难所内并没有相应的设备和家具,应该是由人为关闭。他将对这个避难所重新装修,让其恢复“往日荣光”。

  不过近来,随着各种末日传说、“僵尸病毒”“机器人叛变”、恐怖分子引爆核弹乃至陨石撞地球等各种担忧,有不少富豪会一掷千金、为自己修建一个地下避难所,或者购买末日地堡。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2年报道,美国开发商拉里·霍尔目前正在堪萨斯州的大草原建造一座深入地下50多米的豪华“世界末日避难所”,以供富翁们在太阳耀斑、火山喷发、恐怖袭击或病毒流行等特大灾难情况下安然脱险。

  与其他避难所不同,霍尔建造的豪华避难所是由美国阿特拉斯F型运载火箭的地下发射井改造而来。霍尔在原来深53米、厚约2.74米、可抵御核武器袭击的混凝土火箭发射井内又进行了加固处理,而且将其分割成了14层空间,其中7层将被改造成公寓式套房。买家可出200万美元购买整层空间,或者出一半的钱购买其中半层空间。避难所内除了将修建图书馆、电影院、游泳池、学校和医疗中心以外,还将修建一个室内农场,以便种植足够的蔬菜,饲养大量鱼类。此外,里面还有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和电力供应设施等,而且储备的粮食将可以满足70人食用5年时间。

  避难所内的安保和防盗系统也将十分完善。从地面入口深入地下的电梯只能凭借入住者的指纹才能启动。入口附近将设有带刺的铁丝网,防止未经授权的人靠近,监控摄像头还将记录下避难所内外的异常情况。

  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包括体育明星、著名赛车手、电影制片人和知名政客等。霍尔对“世界末日避难所”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地球变暖现象的加剧,以及各种极端天气的不时出现,人们对于世界末日将要来临的担忧会越来越严重。

  (参考资料:冰川《这里悄悄打核战》;《美国冷战时期地下战时指挥所揭秘》;徐国强《美国首脑的五大末日避难所》;点兵堂《深挖洞、广积粮”:冷战美国的民间避难所文化》;柳洪杰《美大草原下建"挪亚方舟"供富豪躲避灾难》等)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