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东京也建“副都”,还不止一个

关键词:

来源:一览扶桑 2017-04-24 14:16:05

东京也建“副都”,还不止一个

作者:刘柠

三个日本人中,就有一名东京人。

  2017年4月1日,关于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开后,“副都”成了热词。可你若问“副都”到底啥意思,估计绝大多数人会莫名其妙。其实我自己也比较懵,于是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是“副首都”的意思。但因为中国在传统上一直是单一首都制(除了抗战时期的陪都外),对“副首都”的概念也还是陌生。笔者从未考证过这个词的来源,但我有些怀疑:这又是一个来自日文的外来语。

  日文中,有一个词“副都心”。权威的《广辞苑》的解释是:

  “在大都市的中心部,相对于原有的都心,在其周边发生的副次中心,如东京的新宿、池袋、涩谷等。”

  讲谈社《日本语大辞典》的解释,基本沿袭了上述释义,但多了一条:副都心“多处于通向郊外的交通机关和都市内交通机关的连接点上。”确实,东京开往郊外(主要是西郊)的通勤电铁,基本上都是从新宿、池袋、涩谷这三个大站始发的。

  这三大副都心,宛如三只巨大的蜂箱,日日夜夜,吞吐着蜂群。如JR涩谷站前广场的大交叉路口(Scramble Cross),一次信号变换,约有3000人通过,日通过量多达50万人。那种场景,令人想起威廉·克莱因拍摄的纽约,却有更为丰富的语义,令东京“土著”、摄影家荒木经惟一生迷恋不已:

  在银座SONY大厦前,或者涩谷车站广场那样的数不清有多少条路的交叉路口,绿灯一亮,杂沓的人流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好像要撞在一起似的,然而却不,只是擦肩而过,又四散而去……那才是东京的魅力呀。

  东京的都心在哪儿?从地理和文化传统上说,是江户城,即今天的皇居。江户城是由石砌的城墙及呈顺时针螺旋状延伸的内堀(内护城河)与外堀(外护城河)共同拱卫的防御性建筑结构。在内堀环抱的内城,坐落着以幕府中枢机构本丸(主城堡)为中心的御殿(府邸)。

640 (1).webp (3)_副本.jpg

  皇居周边的航空摄影(图/维基百科)

  在本丸之外,到外堀内侧的外城里,顺螺旋的中心向外,依次分布着谱代大名(世袭家臣)、外样大名(旁系诸侯),直属于将军的旗本(御林军)和御家人(下级武士)的居住区。再向外,直到外堀的外侧,则是町人(商人、职人)的生活区。如此,“四民”(士农工商)比邻而居,鸡犬相闻,和谐社会,此之谓也——此乃德川时代之江户城的特色。居于本丸之中的将军,号令天下。而江户城,则成为“天下的总城”,是“城下町中的城下町”。

  位于皇居以东一箭之遥的日本桥,是江户时代通往全国的五大街道(东海道、中山道、日光街道、奥州街道和甲州街道)的起点,从陆路到运河,真正是“九省通衢”的要冲,至今仍是通往大阪的1号国道和到青森的4号国道的起点。明治维新以降,江户改称东京,成为首都,日本桥被视为东京的原点,也是全国的地理中心,同时承担着最大的商业、流通中心的角色。

  作为江户时代即成百万级人口的大都市,江户早在近世就遭遇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如人口、交通、消防、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为应对这些“城市病”,幕府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在大江户的周边,设立“江户四宿”。具体地说,就是分别在五大街道(或其周边),在距离日本桥二里(日本古代的1里,约相当于今天的4公里)开外的放射线上,设置驿站:即东海道上的品川宿、甲州道上的内藤新宿、中山道上的板桥宿及日光和奥州道之间的千住宿。

  彼时,四宿均为扼守江户的玄关。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四宿带动了周围区域的发展,相对于都心的日本桥,渐成副都心。如品川和内藤新宿,是地方大名“参勤交代”(幕府为了遏制地方大名的势力,要求大名隔年到江户居住的人事制度)之际,进入江户的门户,终日华盖云集,车水马龙,渐成与吉原并称的游乐之地;板桥与千住,则由于周边原本就有农产品集市,从而演变成流通据点。四宿的设立,实际上扩充了江户的城市功能。

  从明治维新后的近代化,到关东大地震后的帝都复兴,直到二战后的重建,“江户四宿”不仅未凋敝,反而被一路强化。1956年,内阁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副标题为“日本经济的成长与近代化”)的结语——“已然不是战后了”成为流行语,标志着战后复兴结束,日本已并入高度增长的快车线。

责任编辑:

东京也建“副都”,还不止一个

关键词:

来源:一览扶桑 2017-04-24 14:16:05

东京也建“副都”,还不止一个

作者:刘柠

三个日本人中,就有一名东京人。

  2017年4月1日,关于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开后,“副都”成了热词。可你若问“副都”到底啥意思,估计绝大多数人会莫名其妙。其实我自己也比较懵,于是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是“副首都”的意思。但因为中国在传统上一直是单一首都制(除了抗战时期的陪都外),对“副首都”的概念也还是陌生。笔者从未考证过这个词的来源,但我有些怀疑:这又是一个来自日文的外来语。

  日文中,有一个词“副都心”。权威的《广辞苑》的解释是:

  “在大都市的中心部,相对于原有的都心,在其周边发生的副次中心,如东京的新宿、池袋、涩谷等。”

  讲谈社《日本语大辞典》的解释,基本沿袭了上述释义,但多了一条:副都心“多处于通向郊外的交通机关和都市内交通机关的连接点上。”确实,东京开往郊外(主要是西郊)的通勤电铁,基本上都是从新宿、池袋、涩谷这三个大站始发的。

  这三大副都心,宛如三只巨大的蜂箱,日日夜夜,吞吐着蜂群。如JR涩谷站前广场的大交叉路口(Scramble Cross),一次信号变换,约有3000人通过,日通过量多达50万人。那种场景,令人想起威廉·克莱因拍摄的纽约,却有更为丰富的语义,令东京“土著”、摄影家荒木经惟一生迷恋不已:

  在银座SONY大厦前,或者涩谷车站广场那样的数不清有多少条路的交叉路口,绿灯一亮,杂沓的人流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好像要撞在一起似的,然而却不,只是擦肩而过,又四散而去……那才是东京的魅力呀。

  东京的都心在哪儿?从地理和文化传统上说,是江户城,即今天的皇居。江户城是由石砌的城墙及呈顺时针螺旋状延伸的内堀(内护城河)与外堀(外护城河)共同拱卫的防御性建筑结构。在内堀环抱的内城,坐落着以幕府中枢机构本丸(主城堡)为中心的御殿(府邸)。

640 (1).webp (3)_副本.jpg

  皇居周边的航空摄影(图/维基百科)

  在本丸之外,到外堀内侧的外城里,顺螺旋的中心向外,依次分布着谱代大名(世袭家臣)、外样大名(旁系诸侯),直属于将军的旗本(御林军)和御家人(下级武士)的居住区。再向外,直到外堀的外侧,则是町人(商人、职人)的生活区。如此,“四民”(士农工商)比邻而居,鸡犬相闻,和谐社会,此之谓也——此乃德川时代之江户城的特色。居于本丸之中的将军,号令天下。而江户城,则成为“天下的总城”,是“城下町中的城下町”。

  位于皇居以东一箭之遥的日本桥,是江户时代通往全国的五大街道(东海道、中山道、日光街道、奥州街道和甲州街道)的起点,从陆路到运河,真正是“九省通衢”的要冲,至今仍是通往大阪的1号国道和到青森的4号国道的起点。明治维新以降,江户改称东京,成为首都,日本桥被视为东京的原点,也是全国的地理中心,同时承担着最大的商业、流通中心的角色。

  作为江户时代即成百万级人口的大都市,江户早在近世就遭遇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如人口、交通、消防、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为应对这些“城市病”,幕府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在大江户的周边,设立“江户四宿”。具体地说,就是分别在五大街道(或其周边),在距离日本桥二里(日本古代的1里,约相当于今天的4公里)开外的放射线上,设置驿站:即东海道上的品川宿、甲州道上的内藤新宿、中山道上的板桥宿及日光和奥州道之间的千住宿。

  彼时,四宿均为扼守江户的玄关。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四宿带动了周围区域的发展,相对于都心的日本桥,渐成副都心。如品川和内藤新宿,是地方大名“参勤交代”(幕府为了遏制地方大名的势力,要求大名隔年到江户居住的人事制度)之际,进入江户的门户,终日华盖云集,车水马龙,渐成与吉原并称的游乐之地;板桥与千住,则由于周边原本就有农产品集市,从而演变成流通据点。四宿的设立,实际上扩充了江户的城市功能。

  从明治维新后的近代化,到关东大地震后的帝都复兴,直到二战后的重建,“江户四宿”不仅未凋敝,反而被一路强化。1956年,内阁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副标题为“日本经济的成长与近代化”)的结语——“已然不是战后了”成为流行语,标志着战后复兴结束,日本已并入高度增长的快车线。

  从江户到东京,从最初的东京市到后来的东京府,再到今天的东京都,这座城市一再向外辐射,外延越来越大,但“都心”所指的区域,并没有太大变化。与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等国际大都市一样,传统上,以皇居为圆心5公里半径内的区域,被视为东京的都心部。

  这条5公里辐射线,大致与今天的山手线重合,如新宿站,刚好位于皇居正西5公里处。从东京的行政区划来看,23个区中,位于5公里半径圈内者,有4个:即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文京区;若把跨在5公里辐射线上的区域囊括进来的话,可以再加上新宿区、涩谷区和台东区。一般按距离城中心的远近,有“都心三区”“都心五区”“都心六区”的说法,但基本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但与纽约、巴黎等城市不同的是,东京城区的边界远不止于5公里辐射圈,而是呈放射线状,不断向外延伸。这一点,多少与大伦敦近似。而向外延伸的中继点,或者说副次中心,就是副都心。

  1958年,东京都人口接近900万,且仍在持续膨胀,“大城市病”开始表面化,恶性交通堵塞呈常态,“通勤地狱”令上班族苦不堪言。东京都以都心的功能分散为目的,确立了三大副都心,即新宿、涩谷、池袋;1982年,又确立了上野·浅草、锦糸町·龟户和大崎三个副都心,旨在东京的城市均衡发展;1995年,进一步追加了临海副都心。

  每个副都心都以链接都心和郊外的枢纽车站为中心,形成了从地下到地上、复杂魔幻的立体商业设施网,其本身就是不亚于都心的重要文化据点。如新宿,因其多元而开放的场域及其强大气场,在六十年代末的安保运动中,被称为“解放区”;涩谷和池袋,则成为后现代文化的重要策源地。

  在三大副都心确立五十周年之际,2008年,在东京原本就密如蛛网的地铁线路中,连接新宿、涩谷、池袋的副都心线开通,成为东京西部纵贯南北到西南的一条重要地铁线,从池袋无需换乘,一线便可抵达横滨的中华街,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如此,东京城市的扩大并不是从都心,单纯线性地向外辐射,而是以副都心为中继,“充值”“增幅”后再向郊外延伸——副都心也成了辐射源。副都心直接带动了郊外的发展,形成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新城(New Town),如新宿以西、中央沿线的立川,便被称为“副副都心”。

  而耐人寻味的是,战后包括三大副都心在内的副都心建设规划,竟然与江户时代的“江户四宿”不谋而合,两者不仅都坐落在山手沿线,连相对坐标也相去不远。这当然不是单纯的巧合,恰恰反证了一个都市生成、发展和成熟的历史,绝非偶然,其背后有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基因”的支配。正因此,在日本经济持续萧条的所谓“失去的二十年”中,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以东京地域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江户东京学”日益显学化,不仅有大量的专著、学刊、MOOK,而且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江户东京博物馆(俗称“大江户博物馆”)及其附属的建筑博物馆——江户东京建物园。

640 (1).webp (4)_副本.jpg

  江户东京博物馆展览的城下町模型(图/维基百科)

  最近,神奈川县的川崎市,又开设了一处日本民家园:在偌大的一片丘陵地上,集中复现了江户时代有代表性的古老民居。且弥足珍贵的是,这些民居并不是仿造物,而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地方政府面向整个东日本征集的古董级古建,从全国的城乡津浦解体运输,再在园中重新组装而成的“移筑”物——全部是如假包换的真迹。如此规模的城市文化研究,加上现成的田野,想不出成果也难。

  笔者个人也是东京江户学的发烧者,身在北京,心在江户——甚至可以说,我对江户-东京的了解,远大于对北平-北京的了解——也是无奈:置身于今天的帝都,你上哪儿去了解老北京?触目可见的地标,都簇新簇新的。有关于北京文化的博物馆么?你见过连续出版五年以上的相关MOOK、文化志,哪怕是一份信息纸么?

  1990年12月,由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位于新宿西口的新都厅大厦竣工。以此为标志,可以说,东京都晚近的城市建设,基本上是以副都心为中心展开、推进的。经过近三十年的持续开发,东京都已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现代而魔幻的“大东京”——无论地域面积,还是人口。

  这甚至改变了东京,乃至整个关东地区住民的文化认同:因东京湾海岸线的再开发,东京都的江户川区、葛饰区与千叶县的边界已相当模糊;而随着“新东京国际空港”(即成田机场)和“东京迪斯尼乐园”这些超大型公共设施的落成,不知不觉间,“东京”已成了跨地域的“巨无霸”魔城。今天,除了23区和西部多摩地区的26市之外,“神奈川都民”“千叶都民”和“埼玉都民”的说法频密见诸媒体,首都圈内的非东京市民,也基本上觉得自己是“东京人”。

  当然,这不仅仅是文化认同的问题,势必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造成深刻的影响。从2005年起,日本人口陷入负增长,老龄少子化社会开始加速。日本原本就有所谓“东京一极集中”的倾向,但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目前,首都圈人口已从“泡沫经济”崩溃后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增至三分之一。就是说,三个日本人中,就有一名东京人。全国人口呈正增长态势的唯一地区也是东京。当然,这不仅是出生率所致,更大的因素是人口的迁出和迁入比:如2015年度,东京都的迁出人口为37万人,但迁入人口则达46万人。

  据经济学家和社会学者预测,东京都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增长拐点也将在2020年到来。但都心部,从“都心五区”到“都心三区”的增长拐点,则可望维持到2030年。有句俗话叫“人多好办事”,但对中国社会来说,对此话的实际效果只能作负面理解。可对日本来说,则刚好相反:人多的自治体,意味着足够的劳动力和消费者,经济才能维持良性循环,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才能维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东京——此诚非虚言。

  (本文为作者原创稿,原标题《东京的“副都”是怎样炼成的》,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除特别注明外,文中使用图片均由库索拍摄。)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