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第一夫人传奇人生:将自己活成了不可取代的传奇

关键词: 美国 世界历史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2017-03-06 16:09:44

第一夫人传奇人生:将自己活成了不可取代的传奇

作者:荠麦青青

这个果敢、坚定的女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与其让自己和儿女成为下一个被刺杀的目标,不如寻得一处避风港。女本柔弱,为母则强,那时她生命中最大的原则就是全力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杰奎琳传记电影《第一夫人》入围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名单,并收获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三大奖项提名。杰奎琳·肯尼迪作为曾经的美国第一夫人,她的个人魅力是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位第一夫人都不能比拟的。她独特的气质、高雅的举止、丰厚的知识底蕴以及开天辟地的胆识影响了同时代的美国人,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范。

     “ 突然一声脆响,像是汽车发动机逆火的声音。我的眼前蒙上了一层红雾。紧接着又是两响。杰克的身子像提线木偶似的一弹而起,又跌落在座位上。他的脑浆迸溅到我的腿上,鲜血混杂着碎骨和肌肉组织喷射到我身上......”

  这是杰奎琳回忆她的丈夫,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的场景。直至多年过去,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仍是她余生无法挥除的梦魇。

  1963年11月22日清早,肯尼迪到达拉斯城为连任拉选票。中午12点30分,当车队驶经一座大楼的时候,从五层楼的一个窗口连发的三颗子弹,猝然击中了肯尼迪的脑部和颈部,瞬间便将他置于死地......

  后来飞回华盛顿的途中,杰奎琳就坐在丈夫的灵柩边,杰奎琳的长筒袜和粉红衬衫上沾满了血迹和脑浆。无论是谁劝说她换下衣服时,杰奎琳都坚定地摇摇头,说道:“让他们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吧!”

  这个优雅得让全世界都膜拜的女人,却在那一刻展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孙子兵法》说:“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而杰奎琳胸藏千壑的大将之风可上溯至她支离破碎的童年。

  1

  1929年7月28日,杰奎琳出生在纽约长岛。父亲杰克·布维尔则是个出名的花花公子,放纵不羁,挥金如土。

640.webp (3)_副本.jpg

  童年的杰奎琳(中)和父母合影

  在杰奎琳幼年的记忆中,个性大相径庭的父母经常争吵不休,家里演变为硝烟弥漫的战场。杰奎琳13岁时,一直摇摇欲坠的家庭终于分崩离析。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杰奎琳从小就养成了叛逆的性格,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会奋力去争取。在彼此视作仇雠的父母中间“斡旋”,她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察言观色的本领,能够巧化干戈,泰然自如地应对每一次危机。

  1947年9月,杰奎琳进入享有盛誉的瓦萨大学。她学习起来游刃有余,成绩斐然。虽然魅力四射,却又不会抢尽风头。她幽默诙谐的语言常常令人如沐春风,尽管年纪轻轻,但已经表现出不甘于时、不苟于世的前瞻性。

  在她的一本笔记上,人们看到她写下这样雄心勃勃的句子:“绝不做一个家庭主妇。”

  从立意不做金丝雀开始,她便将目光放眼于更广阔的舞台。

  在获得《时尚》杂志举办的以全国女大学生为对象的表演大赛冠军后,杰奎琳以令人歆羡的出色成绩从大学毕业了。让人诧异不已的是,她甩掉了对自己痴心绝对的男友,只身前往加拿大。

  这个在大学校园里,令多少女生疯狂追逐的偶像式男友,高大、英俊,但他却不是杰奎琳渴望遇到的男人。

  所以,她挥剑斩情丝。这和她日后的诸多决定与行为如出一辙:不踌躇,不恋栈。该当机立断时绝不优柔寡断。

  大学毕业后,杰奎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盛顿先驱时报》担任摄影记者

  不久之后,杰奎琳认识了比自己大12岁,名字叫约翰·肯尼迪的36岁男人。当时的肯尼迪已经开始在政坛展露头角,正在进行马萨诸赛州参议员的竞选。

  认识肯尼迪以后,杰奎琳却对肯尼迪显得漠不关心,但她的若即若离让他心痒难耐。

  肯尼迪在美国算得上是一流王子,阅人无数的他从来没见过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女人。多少名媛绝色为得不到他的垂怜而黯然神伤,唯有她在他面前不卑不亢。

  每天杰奎琳在肯尼迪的办公室里上班,独自完成难度极高的资料编辑,而且还翻译了肯尼迪需要的各种外文书籍,并主动处理了运营办公室所需要的各种复杂的事务。每当有政治性晚餐时,她都会与他一同前往。但是,她却屡屡拒绝肯尼迪的殷勤相邀。

责任编辑:

第一夫人传奇人生:将自己活成了不可取代的传奇

关键词: 美国 世界历史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2017-03-06 16:09:44

第一夫人传奇人生:将自己活成了不可取代的传奇

作者:荠麦青青

这个果敢、坚定的女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与其让自己和儿女成为下一个被刺杀的目标,不如寻得一处避风港。女本柔弱,为母则强,那时她生命中最大的原则就是全力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杰奎琳传记电影《第一夫人》入围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名单,并收获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三大奖项提名。杰奎琳·肯尼迪作为曾经的美国第一夫人,她的个人魅力是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位第一夫人都不能比拟的。她独特的气质、高雅的举止、丰厚的知识底蕴以及开天辟地的胆识影响了同时代的美国人,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范。

     “ 突然一声脆响,像是汽车发动机逆火的声音。我的眼前蒙上了一层红雾。紧接着又是两响。杰克的身子像提线木偶似的一弹而起,又跌落在座位上。他的脑浆迸溅到我的腿上,鲜血混杂着碎骨和肌肉组织喷射到我身上......”

  这是杰奎琳回忆她的丈夫,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的场景。直至多年过去,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仍是她余生无法挥除的梦魇。

  1963年11月22日清早,肯尼迪到达拉斯城为连任拉选票。中午12点30分,当车队驶经一座大楼的时候,从五层楼的一个窗口连发的三颗子弹,猝然击中了肯尼迪的脑部和颈部,瞬间便将他置于死地......

  后来飞回华盛顿的途中,杰奎琳就坐在丈夫的灵柩边,杰奎琳的长筒袜和粉红衬衫上沾满了血迹和脑浆。无论是谁劝说她换下衣服时,杰奎琳都坚定地摇摇头,说道:“让他们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吧!”

  这个优雅得让全世界都膜拜的女人,却在那一刻展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孙子兵法》说:“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而杰奎琳胸藏千壑的大将之风可上溯至她支离破碎的童年。

  1

  1929年7月28日,杰奎琳出生在纽约长岛。父亲杰克·布维尔则是个出名的花花公子,放纵不羁,挥金如土。

640.webp (3)_副本.jpg

  童年的杰奎琳(中)和父母合影

  在杰奎琳幼年的记忆中,个性大相径庭的父母经常争吵不休,家里演变为硝烟弥漫的战场。杰奎琳13岁时,一直摇摇欲坠的家庭终于分崩离析。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杰奎琳从小就养成了叛逆的性格,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会奋力去争取。在彼此视作仇雠的父母中间“斡旋”,她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察言观色的本领,能够巧化干戈,泰然自如地应对每一次危机。

  1947年9月,杰奎琳进入享有盛誉的瓦萨大学。她学习起来游刃有余,成绩斐然。虽然魅力四射,却又不会抢尽风头。她幽默诙谐的语言常常令人如沐春风,尽管年纪轻轻,但已经表现出不甘于时、不苟于世的前瞻性。

  在她的一本笔记上,人们看到她写下这样雄心勃勃的句子:“绝不做一个家庭主妇。”

  从立意不做金丝雀开始,她便将目光放眼于更广阔的舞台。

  在获得《时尚》杂志举办的以全国女大学生为对象的表演大赛冠军后,杰奎琳以令人歆羡的出色成绩从大学毕业了。让人诧异不已的是,她甩掉了对自己痴心绝对的男友,只身前往加拿大。

  这个在大学校园里,令多少女生疯狂追逐的偶像式男友,高大、英俊,但他却不是杰奎琳渴望遇到的男人。

  所以,她挥剑斩情丝。这和她日后的诸多决定与行为如出一辙:不踌躇,不恋栈。该当机立断时绝不优柔寡断。

  大学毕业后,杰奎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盛顿先驱时报》担任摄影记者

  不久之后,杰奎琳认识了比自己大12岁,名字叫约翰·肯尼迪的36岁男人。当时的肯尼迪已经开始在政坛展露头角,正在进行马萨诸赛州参议员的竞选。

  认识肯尼迪以后,杰奎琳却对肯尼迪显得漠不关心,但她的若即若离让他心痒难耐。

  肯尼迪在美国算得上是一流王子,阅人无数的他从来没见过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女人。多少名媛绝色为得不到他的垂怜而黯然神伤,唯有她在他面前不卑不亢。

  每天杰奎琳在肯尼迪的办公室里上班,独自完成难度极高的资料编辑,而且还翻译了肯尼迪需要的各种外文书籍,并主动处理了运营办公室所需要的各种复杂的事务。每当有政治性晚餐时,她都会与他一同前往。但是,她却屡屡拒绝肯尼迪的殷勤相邀。

  当肯尼迪向她求婚的时候,安之若素的她并没有表现出大喜过望,甚至,根本就不跟肯尼迪打招呼,突然去欧洲旅游,而且一去就是四周。把肯尼迪一个人丢在美国,让他独自尝尽了被轻慢被抛弃的痛苦与羞辱。

  敢采用这种方式对待肯尼迪的,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人。让当时美国最优秀的男人肯尼迪成为自己丈夫的那个晚上,杰奎琳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将参议院最有希望的男人掌握在自己手中。”

640.webp (4)_副本.jpg

  杰奎琳与肯尼迪

  有人说,“英雄,必须驾驭最难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自己。”而与自己博弈的过程,就是摒弃游移不定,畏葸懦弱,连同井底之蛙的短视,妄自菲薄的彷徨。

  所以,从一开始,游戏的主动权就始终掌握在杰奎琳的手中。战争雄鹰、美男子、屈指可数的富翁之子、现任参议院议员的肯尼迪,完全被一个性格独立、富有远见卓识的女人——杰奎琳——所征服。

  2

  1960年11月,约翰·肯尼迪当上了美国第35届总统。杰奎琳不愿意聊作花瓶,她也要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热情与才智。

  其实杰奎琳对政治的热衷在肯尼迪竞选总统时就已显露出来。她不是政治武器,但她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政治活动,她写了两万多封信,并在那些刚入籍的选民面前分别用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发表讲话。即使在杰奎琳快临产的时候,仍不辍笔耕,为报纸写名为“竞选夫人”的专栏。

640.webp (5)_副本.jpg

  陪着丈夫肯尼迪一起参加竞选活动的杰奎琳

  深谙夫妻相处之道的杰奎琳曾经说过,“婚姻成功的决窍在于妻子应该让丈夫去干他应该干、喜欢干、干得好的事情,那样,妻子的满足感也会随之而来。”杰奎琳在肯尼迪竞选总统的过程中,一直帮丈夫站台助威,她优雅的气质与丰富的学识给民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无疑让士气正酣的肯尼迪如虎添翼。

  第一夫人杰奎琳入住白宫后,并不想成为养尊处优的贵妇,她要在自己的疆域纵横捭阖。于是,在她的主持下,成立了“白宫艺术委员会”,对白宫进行了颠覆性的整修与重建。

  杰奎琳通过各种方式募集到了大量的资金,整个的装修过程并未动用国家一分钱。她亲自撰写了《白宫:一部历史的指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录制了宣传展示白宫的纪录片,第一次揭开了白宫,这座美国最著名的政治建筑的神秘面纱。

  杰奎琳用法语与西班牙语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解说,为了宣传美国,并将该片隆重推向海外。此举使得杰奎琳名声大噪,让肯尼迪对她刮目相看,两人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和灵魂伴侣。

  在白宫的3年中,杰奎琳作为第一夫人,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她展现出的天才的外交能力,卓越的语言天分和傲世群侪的动人风采,至今无人能超越。以至美国电台的广播员在预报完天气之后,总要补上一句:“晚安,肯尼迪夫人,不论你现在在哪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前法国总统戴高乐见到杰奎琳以后,也完全被她的魅力所折服,这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在杰奎琳面前两腿发软,行为都不自在”。

  幸亏有了杰奎琳,肯尼迪才能从被称为世界上最挑剔的政治家之一的戴高乐那里,获得了一个年轻稚嫩的总统最需要的政治上的襄助与支持。

  肯尼迪访问法国时,《时代周刊》曾报道称:“自光芒四射的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抵达ORLY机场的时刻起,她成了比总统更重要的人物。”肯尼迪本人也在有540多名人参加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我是这次陪同杰奎琳·肯尼迪来法国旅游的一个男人。”公开表示对她的赞美和尊敬。

  3

  但这样无上的尊荣,却随着几声刺耳的枪响戛然而止。

  肯尼迪遇刺后,强忍悲恸的她拉着两个孩子的手主持丈夫的葬礼,在国会大厦和女儿一起在灵柩前下跪,并跟随灵车从白宫一直步行走到圣马修斯教堂,最后在阿灵顿公墓点燃她丈夫墓前的常明火炬。《伦敦晚报》称赞她:“杰奎琳·肯尼迪给了美国人他们最缺少的一种东西——皇族的威仪。”

640 (1).webp.jpg

  杰奎琳点燃肯尼迪墓前的常明火炬

  肯尼迪下葬时,杰奎琳把结婚戒指摘下来,缓缓地放到了肯尼迪身边,并深深地凝望只与她共同生活了十年的丈夫。她用这样的方式与他作最后的告别。彼时,她哀戚的面容努力呈现出一种克制下的镇定,她要给美国人,肯尼迪的同盟,他的民众,甚至敌人,展示出永远无法被褫夺的强大意志与力量,更要给他们的孩子树立一种在一切劫难前不能被击溃的信念......

  真正的勇士,既能与厄运短兵相接,也可内敛与自控,仿佛一把插在刀鞘中的利刃,寒光凛凛,却能收束行藏。

  而不到三岁的小约翰,认真地把右手举到额头,向灵柩里的父亲致敬。这一幕,让无数人心碎。

  1964年9月,杰奎琳搬到了位于曼哈顿东区第五大街,与孩子们开始新的生活。卡洛林与小约翰是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下长大的。还没有从肯尼迪离去的伤痛中走出来的杰奎琳曾对朋友说:“我现在唯一没有完成的事就是照顾孩子们,我必须要确保他们健康地成长。”

  约翰幼时较为内向害羞,有很强的依赖性,但在母亲的苦心栽培下,成长为一个自信、积极、敢于面对一切挑战的青年。

  本来这个家族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约翰·肯尼迪身上。甚至有人估计,只要他宣布出山竞选总统,几乎无人能与之抗衡。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999年7月16日,小约翰·肯尼迪驾机出行时,坠毁在茫茫的大西洋......

  父子二人都在英年时死于非命,这个恶毒的魔咒不仅施加于肯尼迪家族,更是对身为人妻与人母的杰奎琳的双重剥夺。

  幸好,小约翰的空难发生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五年,否则她将如何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怆?

  4

  1968年7月,肯尼迪的弟弟,总统竞选人罗伯特·肯尼迪被暗杀,杰奎琳认为肯尼迪家族已经成为暗杀的目标,为了保护孩子,她决定离开美国,并于1968年10月20日嫁给了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

  杰奎琳再婚的消息使美国民众大为震惊,他们不能接受心目中的女神嫁给一个身材矮小、名声不佳的亿万富翁,大家都认为杰奎琳被一个希腊海盗拐跑了。

  “美国失去了一个圣人

  美国神话坍塌了!

  全世界都感到愤怒!”

  但这个果敢、坚定的女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与其让自己和儿女成为下一个被刺杀的目标,不如寻得一处避风港。女本柔弱,为母则强,那时她生命中最大的原则就是全力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640 (1).webp (1)_副本.jpg

  1968年,杰奎琳嫁给希腊船王奥纳西斯

  婚后奥纳西斯对杰奎琳极为慷慨大方。杰奎琳曾说过:“如果我要月亮,他也会为我摘下来。”同时奥纳西斯对小约翰与卡洛琳也关爱有加,予取予求。

  但性格上的巨大差异还是让两人龃龉不断。1975年3月,奥纳西斯在巴黎逝世,去世前他签署了与杰奎琳的离婚书。

  然而他们并没有成为互相诋毁的怨偶。在奥纳西斯的葬礼结束后,杰奎琳向外界发表了声明:“当我的生活充满阴影的时候,是奥纳西斯挽救了我,他对我恩重如山。他把我带进了幸福和爱的世界,我们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我将感激不尽,永生难忘!”

  1994年5月19日,一生备受荣宠又饱尝非议的杰奎琳因患淋巴癌离开了人世。23日,她被安葬在阿灵顿公墓已故的丈夫肯尼迪身边。她生前一直信奉并身体力行的是:“我生来并非是为了支配别人或是忍辱负重。我的生活只关我自己的事。”

  杰奎琳·肯尼迪作为曾经的美国第一夫人,她的个人魅力是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位第一夫人都不能比拟的。她独特的气质、高雅的举止、丰厚的知识底蕴以及开天辟地的胆识影响了同时代的美国人,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范。

  在杰奎琳的葬礼上,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称她为“勇气与尊严的楷模”,算得上是对她一生最高的评价。

  尼采说过,“我经历了一百个灵魂,一百个摇篮,一百次分娩的阵痛,我的创造意志和命运甘愿如此。”从她做出的第一次人生选择开始,她便将命运之舵驶进了吉凶难测的汪洋大海,在险象环生中,在惊涛骇浪里,她不仅要做出清醒明晰的判断,而且随时要在颠簸及倾覆里扭转生命的航线。

  事实上,杰奎琳不仅征服了世界,亦驾驭住了一个屡遭重创,不甘向命运投降的自己。

  所以,她的全部荣耀,不止是美国第一夫人的桂冠,更是卓越的勇气与非凡的意志写就的传奇。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