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日本
来源:“一览扶桑”微信公众号 2016-12-19 16:13:22
作者:刘柠
前几天的事儿。出门下了电梯,在通往公寓大厅的走廊墙壁上,赫然发现挂了一只大镜框,里面郑重镶嵌着一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文24个字,隶书,很醒目。镜框的斜下方,是公寓的安全防盗门,出门需揿一下白色开关,进门时则刷卡。开关坏了好几个月,可始终没人修,白色塑料的底座上,只露出两粒花生米大小的“部品”(权且借用日文表达,没比这个单词更合适的了),上下排列。住户们见怪不怪,出门时都会准确地揿那两粒小花生。
我也见怪不怪,但恰好在揿花生之前,发现了核心价值观,就趁机学习了一下(以前从未学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实,我是想看看上面有无诸如“爱护公共财物”“损坏公物,照价赔偿”之类的公共性内容,果然是没有。于是,我扭头揿了花生。
因早年有过一段在东京生活的经历,后来又频密地在中日间游走,故对两国的文化差异比较敏感,特别是对一些渗透到日常生活细节之中的差异,喜欢感同身受地去体验。如上面的例子,在日本任何一栋公寓楼都是不大可能出现的:常时值守或定期巡视的管理员会及时发现并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会龟毛到忙碌的寓公们神经难以企及的地方。
京都·何必馆
公寓楼内如此,出了公寓,亦如此。人无论去哪个地方,都会上街溜达。所以,问题也来了:前些日子,一阵狂风过后,雾霾退去,天空湛蓝,空气清冽。我迫不及待地出门,在望京的主干道广顺北大街上散步。猛一抬头,发现眼前的电线杆竟然不是直的!
我起初怀疑自己的视力出了问题。于是,调整了一下焦距,眯起一只眼,果然目力所及的七八根电线杆里出外进,有的偏角颇大,差不多有七八度的样子。再走近些,以马路两侧巍峨壮丽的高层建筑的外沿线为基准,仔细测量每一根,发现确实是歪的。我当时就惊呆了,发了微信。
后来,有搞工程的朋友打趣我:你丫犯得着如此大惊小怪的嘛?就跟你不是中国人似的。也怪了,被人这样一说,我的“国族意识”立马复归,瞬间就释然了:可不是嘛,从大马路的电线杆,到楼宇里的公告牌,哪儿有笔管条直的?你见过吗?
电线杆子埋不直事小,中国城市的公共设施品质不高,易坏,而一旦损坏,便迟迟得不到修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客观说,即使在一线城市,中国大马路上除了街角的摄像头,值钱的东西真不多。
放眼无际的涂白漆的铸铁护栏,毫无设计感的垃圾桶、配电柜,加上凹凸不平的人行道及永远不可能无障碍走到头的盲道,是大小城市的标配。如果说,过去碍于国力,导致城建和市政管理不到位还算“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已然跃居经济大国的今天,这种过low的都市景观着实令人郁闷。可我后来发现,这事儿还真急不得,急也没用。笔者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但兹事体大,且确确实实关乎文化。
冲绳·那霸
相形之下,东瀛城市的马路上,值钱的东西可真不少,或者说公共设施的硬件版本高、品质好。大都市不用说,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那些观光城市、文化城市,如北陆的金泽、近畿地区的宝冢和一些温泉乡(如箱根、热海等),人行步道铺设着五颜六色的地砖,不锈钢的栏杆,富于设计感的工艺井盖动辄是纯铜制的,每一间公厕,都备有足够的手纸、洗手液和干手器。可你很难见到步道上地砖缺损,公厕的自动冲洗马桶故障,洗手盆的水龙头不出水等在北、上、广司空见惯的状况。
说起来容易,但这背后,其实是一整套文化及基于社会文化之上的制度机制运作的结果。大致说来,有如下三个层面的要素:
首先,是作为日人信仰基础的“草木成佛”思想。所谓“草木成佛”,即“山川草木悉皆成佛”,或曰“山川草木悉有佛性”,源于平安时代的佛教思想家、天台宗安然法师,后成为泛神论的核心理念。民间有所谓“八百万神”的说法,不仅涵盖了有情物与无情物,人与动物,甚至包括植物和无机物,那种整个部落膜拜一块巨石或一棵古树的现象,是稀松平常的事。如此思维,养成了日人敬畏身边器物,不会无端糟蹋东西的文化。所以,日本古书店的旧书,品相普遍优于大陆和港台的旧书——东洋书客们有福了。
推及上文中的例子,东京的寓公们不大会损坏公寓大厅的防盗装置;而名古屋的市政工程业者,断不敢把主干道的电线杆给埋歪了——姑且不论施工的工艺要求,他们惟恐遭附体于电线杆的神灵的惩罚。
其次,是日人公私观。据沟口雄三先生的考察,日文中“私”(watakushi)的概念,“具有秘密的、个人的、自家内部的属性,而这种属性的延长线上,便形成了以这一属性为核心的、作为第一人称的‘私’的世界”;“而只要迈出家门一步,外面的事情一律被看作公、公共的事情”——即“公”(ooyake)的世界。
与中国的公私观相比,日本的“公”与“私”并不包含中国所谓“公为平分”“私为奸邪”(许慎《说文解字》语)的伦理内涵(所以日本的“私”才成为第一人称),但边界清晰,是一种“领域的公”,不存在中国的那种“私与私之间相联结的公共”(即“连带的公”)。这种泾渭分明的公私观,是日本每一个社会人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所以日人在职场中,一般不会因私事而使用单位的资源,绝少在公事中掺入私情,更不会带孩子去上班。如此公私观,制约了日人在“私”以外的场域中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一出家门,就像置身于公园似的——公园是公共场所,可自由出入,但公众并没有建造公园或干预其经营的权利,当然更没有破坏的权利。所以日本的公园里不大会发生那种现象:景观绝佳处,架了一顶阳伞,伞下立着一支三脚架,有个身份不明的人专门负责给游人拍照——当然是有偿摄影。但游人则不可以占用那个黄金位置,哪怕只用自己的相机拍一张照片也不成。
金泽车站,随处可见的金箔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公众上街有如逛公园,不能作为,更不能作恶,那看到公物被破坏怎么办?看到电线杆子歪了怎么办?这就牵涉到问题的第三个层面,即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的主体,是官僚(okami)。日本的官僚阶层,独立于政治。政治家从代议士到政府阁僚,跟着任期走,而职业官僚,则是终身制。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能完全排除所谓政、官、财“铁三角”的利益勾结,但总的来说,基本做到了中立、廉洁。更重要的,他们是一群毕业于东大等少数几所国立大学的精英,终身服务于中央政府和地方自治体,有极强的专业性。他们工作的动力,不是靠政治或某届内阁,而是国民的税金。凡去过日本的国人,多少会对那个国家的公共服务内容之繁复、品质之到位而“友邦惊诧”。
惊诧是因为不知道所有那些服务,其实都是靠国民税金来推动的。所以,在东瀛的城乡转悠,若看到哪个地方拾掇的没那么整饬,公共设施不够高级,缺乏维护,不用问,一定是那个自治体因老龄少子化而导致产业萎缩,经济不景气,地税不足造成的。
而对日本国民来说,令我们“友邦惊诧”的公共服务,其实早已习以为常,像吃碗茶泡饭一样理所当然。相反,他们一旦出了家门,眼睛会专盯那些公共服务不够到位的“死角”。作为“私”,纵然无权作为,但不等于无权置喙,无权吐槽。动辄上纲上线到“滥用、浪费国民税金”的高度,也难怪各级官僚们战战兢兢,如临如履了。
(原标题《大马路上那些事》,文中插图均由库索拍摄)
关键词: 日本
来源:“一览扶桑”微信公众号 2016-12-19 16:13:22
作者:刘柠
前几天的事儿。出门下了电梯,在通往公寓大厅的走廊墙壁上,赫然发现挂了一只大镜框,里面郑重镶嵌着一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文24个字,隶书,很醒目。镜框的斜下方,是公寓的安全防盗门,出门需揿一下白色开关,进门时则刷卡。开关坏了好几个月,可始终没人修,白色塑料的底座上,只露出两粒花生米大小的“部品”(权且借用日文表达,没比这个单词更合适的了),上下排列。住户们见怪不怪,出门时都会准确地揿那两粒小花生。
我也见怪不怪,但恰好在揿花生之前,发现了核心价值观,就趁机学习了一下(以前从未学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实,我是想看看上面有无诸如“爱护公共财物”“损坏公物,照价赔偿”之类的公共性内容,果然是没有。于是,我扭头揿了花生。
因早年有过一段在东京生活的经历,后来又频密地在中日间游走,故对两国的文化差异比较敏感,特别是对一些渗透到日常生活细节之中的差异,喜欢感同身受地去体验。如上面的例子,在日本任何一栋公寓楼都是不大可能出现的:常时值守或定期巡视的管理员会及时发现并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会龟毛到忙碌的寓公们神经难以企及的地方。
京都·何必馆
公寓楼内如此,出了公寓,亦如此。人无论去哪个地方,都会上街溜达。所以,问题也来了:前些日子,一阵狂风过后,雾霾退去,天空湛蓝,空气清冽。我迫不及待地出门,在望京的主干道广顺北大街上散步。猛一抬头,发现眼前的电线杆竟然不是直的!
我起初怀疑自己的视力出了问题。于是,调整了一下焦距,眯起一只眼,果然目力所及的七八根电线杆里出外进,有的偏角颇大,差不多有七八度的样子。再走近些,以马路两侧巍峨壮丽的高层建筑的外沿线为基准,仔细测量每一根,发现确实是歪的。我当时就惊呆了,发了微信。
后来,有搞工程的朋友打趣我:你丫犯得着如此大惊小怪的嘛?就跟你不是中国人似的。也怪了,被人这样一说,我的“国族意识”立马复归,瞬间就释然了:可不是嘛,从大马路的电线杆,到楼宇里的公告牌,哪儿有笔管条直的?你见过吗?
电线杆子埋不直事小,中国城市的公共设施品质不高,易坏,而一旦损坏,便迟迟得不到修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客观说,即使在一线城市,中国大马路上除了街角的摄像头,值钱的东西真不多。
放眼无际的涂白漆的铸铁护栏,毫无设计感的垃圾桶、配电柜,加上凹凸不平的人行道及永远不可能无障碍走到头的盲道,是大小城市的标配。如果说,过去碍于国力,导致城建和市政管理不到位还算“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已然跃居经济大国的今天,这种过low的都市景观着实令人郁闷。可我后来发现,这事儿还真急不得,急也没用。笔者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但兹事体大,且确确实实关乎文化。
冲绳·那霸
相形之下,东瀛城市的马路上,值钱的东西可真不少,或者说公共设施的硬件版本高、品质好。大都市不用说,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那些观光城市、文化城市,如北陆的金泽、近畿地区的宝冢和一些温泉乡(如箱根、热海等),人行步道铺设着五颜六色的地砖,不锈钢的栏杆,富于设计感的工艺井盖动辄是纯铜制的,每一间公厕,都备有足够的手纸、洗手液和干手器。可你很难见到步道上地砖缺损,公厕的自动冲洗马桶故障,洗手盆的水龙头不出水等在北、上、广司空见惯的状况。
说起来容易,但这背后,其实是一整套文化及基于社会文化之上的制度机制运作的结果。大致说来,有如下三个层面的要素:
首先,是作为日人信仰基础的“草木成佛”思想。所谓“草木成佛”,即“山川草木悉皆成佛”,或曰“山川草木悉有佛性”,源于平安时代的佛教思想家、天台宗安然法师,后成为泛神论的核心理念。民间有所谓“八百万神”的说法,不仅涵盖了有情物与无情物,人与动物,甚至包括植物和无机物,那种整个部落膜拜一块巨石或一棵古树的现象,是稀松平常的事。如此思维,养成了日人敬畏身边器物,不会无端糟蹋东西的文化。所以,日本古书店的旧书,品相普遍优于大陆和港台的旧书——东洋书客们有福了。
推及上文中的例子,东京的寓公们不大会损坏公寓大厅的防盗装置;而名古屋的市政工程业者,断不敢把主干道的电线杆给埋歪了——姑且不论施工的工艺要求,他们惟恐遭附体于电线杆的神灵的惩罚。
其次,是日人公私观。据沟口雄三先生的考察,日文中“私”(watakushi)的概念,“具有秘密的、个人的、自家内部的属性,而这种属性的延长线上,便形成了以这一属性为核心的、作为第一人称的‘私’的世界”;“而只要迈出家门一步,外面的事情一律被看作公、公共的事情”——即“公”(ooyake)的世界。
与中国的公私观相比,日本的“公”与“私”并不包含中国所谓“公为平分”“私为奸邪”(许慎《说文解字》语)的伦理内涵(所以日本的“私”才成为第一人称),但边界清晰,是一种“领域的公”,不存在中国的那种“私与私之间相联结的公共”(即“连带的公”)。这种泾渭分明的公私观,是日本每一个社会人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所以日人在职场中,一般不会因私事而使用单位的资源,绝少在公事中掺入私情,更不会带孩子去上班。如此公私观,制约了日人在“私”以外的场域中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一出家门,就像置身于公园似的——公园是公共场所,可自由出入,但公众并没有建造公园或干预其经营的权利,当然更没有破坏的权利。所以日本的公园里不大会发生那种现象:景观绝佳处,架了一顶阳伞,伞下立着一支三脚架,有个身份不明的人专门负责给游人拍照——当然是有偿摄影。但游人则不可以占用那个黄金位置,哪怕只用自己的相机拍一张照片也不成。
金泽车站,随处可见的金箔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公众上街有如逛公园,不能作为,更不能作恶,那看到公物被破坏怎么办?看到电线杆子歪了怎么办?这就牵涉到问题的第三个层面,即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的主体,是官僚(okami)。日本的官僚阶层,独立于政治。政治家从代议士到政府阁僚,跟着任期走,而职业官僚,则是终身制。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能完全排除所谓政、官、财“铁三角”的利益勾结,但总的来说,基本做到了中立、廉洁。更重要的,他们是一群毕业于东大等少数几所国立大学的精英,终身服务于中央政府和地方自治体,有极强的专业性。他们工作的动力,不是靠政治或某届内阁,而是国民的税金。凡去过日本的国人,多少会对那个国家的公共服务内容之繁复、品质之到位而“友邦惊诧”。
惊诧是因为不知道所有那些服务,其实都是靠国民税金来推动的。所以,在东瀛的城乡转悠,若看到哪个地方拾掇的没那么整饬,公共设施不够高级,缺乏维护,不用问,一定是那个自治体因老龄少子化而导致产业萎缩,经济不景气,地税不足造成的。
而对日本国民来说,令我们“友邦惊诧”的公共服务,其实早已习以为常,像吃碗茶泡饭一样理所当然。相反,他们一旦出了家门,眼睛会专盯那些公共服务不够到位的“死角”。作为“私”,纵然无权作为,但不等于无权置喙,无权吐槽。动辄上纲上线到“滥用、浪费国民税金”的高度,也难怪各级官僚们战战兢兢,如临如履了。
(原标题《大马路上那些事》,文中插图均由库索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