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一个90后的思考: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发达国家?

关键词:

来源:财经潮 2020-04-23 10:48:51

一个90后的思考: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发达国家?

作者:张桐硕

这17年里,我从校园步入社会,不再是那个稚气少年,琢磨着中国的GDP,何时能与发达国家试比高。相比国家GDP涨幅,我更在意一飞冲天的猪肉价格把CPI拉高了多少。相比城市GDP排名,我更关心一座城市价值和它的房价是否匹配。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来袭。

  “难道是非典重来?”在举国惊恐的疑问声中,一场确诊人数远超“非典”的疫情拉开序幕。

  播报的病例数不断刷新,牵扯着所有人的神经,以至于很多人没注意到另一个跳动的数字——就在疫情全面爆发的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去年的经济数据,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

  在失去的生命面前,GDP确实容易显得苍白无力;不过,从衡量国家实力方面看,GDP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指标。

  跨上1万美元台阶,意味着什么?

  要衡量各地的发达程度或居民生活水平,就绕不开GDP。这里的GDP,普遍不看总量,看人均。

  主流经济学家将人均1万美元视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介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过渡状态)的标志。中国已经超越了主要发展中国家,再往上,发达国家的身影隐现云端。

  回望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是2003年我们来到了1000美元的关口。

  没错,是2003年,经历“非典”的那一年。

  经济量级上的差异,给人感觉2003年恍若隔世。新冠肺炎的很多场景似曾相识,当年又仿佛近在眼前。GDP增长曲线一划而过,串起了我从小到大无数回忆。

  这是我的故事,也可能是你的故事……

  如昨

  我生长在一个北方三线城市,“非典”发生时,正读小学四年级。

  2003年春天一开学,就被“非典”的阴霾笼罩。每天进校门必测体温,当红外线体温枪指着我的脑门,空气瞬间凝固,心怦怦直跳。

  这一幕在17年后重新上演,被网友们调侃为《无间道》里两大天王持枪对持。

  说来也巧,“非典”结束不到半年,《无间道3》上映,被业内誉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挽歌。此后香港经济活力衰退,港片也再难重现辉煌。

  撑了不久,学校停课。时至今日,防控此类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依旧是隔离。不同的是,当年互联网的渗透率还很低,隔绝了窗外雪花般的谣言和辟谣信息,也没法响应“停课不停学”旗号上网课。

  漫漫长假,放飞自我,拥抱电视机。

  白天,追最火爆的台剧《风云雄霸天下》;晚上,锁定央视八套的《走进共和》。

  《风云雄霸天下》拿下大陆当年的收视冠军,堪称现象级,男生们在课间打闹时,喊的都是剧中的招式;《走进共和》帮我走进世界近代史,却收视率惨淡。

  长大后发现,跟风的玄幻武侠IP剧仍满屏乱飞,端庄厚重如《走进共和》的巨制已成绝响。

  回顾整个2003年,一起风靡大陆的,还有周杰伦和SHE,旺旺雪饼和珍珠奶茶。娱乐和饮食文化繁盛,基础是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当年香港人均GDP2.4万美元,台湾1.4万美元,大陆的1000美元不过是个零头,港台文化的辐射力乃至相对独立性。

  简单粗暴的GDP数据背后,岂止是文化软实力,还代表了生猛的硬实力。

  非典横行之际,人均GDP接近4万美元的美国,联手人均GDP 3.4万美元的英国,在伊拉克打了一场炫目的高科技战争。央视频道中断正常节目,,全天滚动播报战争进程。如今的网红“局座”,当年就作为评论员坐镇直播间。

  没等我看过瘾,联军抢在“非典”前,宣布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耗时21天、阵亡100余人、美国大兵营区内吃麦当劳的镜头,让预测“伊军百万雄师、装甲洪流、人民战争”的“局座”停止了喋喋不休。他的失算,多年后仍被军迷朋友“津津乐道”。

  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速度和战损比,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当时的我还不知道,这短短21天里美国的花费,等于同期中国一整年的军费。

  地图

  我首次接触人均GDP的概念,还要等到三年后的初一地理课。那张2003年的GDP分布地图,我至今印象深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中国的处境,可谓是富邻环伺:

  日本在亚洲一骑绝尘,3.4万美元的人均GDP令中国望尘莫及。

  新加坡身轻马快,以2万美元紧随其后。

  韩国的人均GDP在“亚洲四小龙”中排名垫底,不足1万美元,却足有中国10倍。

  接下来是以马来西亚、泰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虎”,即使98年金融风暴后一蹶不振,人均也保持在中国2倍以上。

  就连西北边陲半山半荒漠的哈萨克斯坦,继承了一点苏联时期的底子,都高出中国一截。

  相信我的同龄人在课堂上翻看这张地图时,内心都无比泄气。

  中国难堪的GDP给我触动太大了,所以之后几节课我听得格外认真,地理老师陆续提及中国的前景:

  “不要嫌弃中国落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均GDP 100多美元,排在世界倒数第四名,2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超过了地图上的越南、蒙古和印度(地图所示,三国均为400多美元)。”

  “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中不错的(2003年巴西人均GPD为3000多美元),此时的巴西,很可能是20年后中国的样子。”

  “预计本世纪中叶,中国能达到现在韩国的水平,也就中等发达国家,到时你们都长白头发啦。”

  我们追问:“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三十多岁的地理老师轻叹了口气,说:“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了,希望你们能见证这一天。”

  她的这些话,像埋入我心底的一颗种子。随后的日子里,种子将顶破初始记忆的土壤,我对时代变迁的感知和思考,滋养着它萌发。

  崛起

  2005年,我上初中了。

  中国人均GDP来到1600美元的位置,比2000年的800美元翻了一番。

  我们先后超越了同样古老而贫穷的埃及、以政治腐败著称的保姆输出国菲律宾、以毒品和游击队闻名的玻利维亚,以及战乱频仍的叙利亚、巴勒斯坦、格鲁吉亚。

  整个中学时代,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施工现场,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尘土的味道。四周的楼越建越高,头顶的天空越来越狭小。

  短短二十分钟的上学路,大拆大建的剧目未曾中断。建筑物的穿凿声、钢管的碰撞声、车流的鸣笛声、街头音像店播放的动感热曲,合奏成一曲激昂的交响乐,陪伴我走过心性躁动、成绩飘忽的青春时光。

  高楼、汽车、工厂变多了,随之而来的,雾霾天气也变多了。

  冬天早晨一出门,就等于进入了云雾缭绕的仙境,连骑车同学擦肩而过,都辨认不清是谁。

  多年后一个雾霾肆虐的晚冬,《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刷屏,大学舍友把诧异的目光投向我,我半开玩笑说:“‘铁肺’就是这么炼成的。”

  蓝天常跟碧水相伴,可惜与我都无缘。

  上学途径的那条护城河,可追溯到北宋初年,千年流淌不息,在我妈小时候,夏天能钓鱼,冬天能溜冰。而到我这一代,变得恶臭熏天,孱弱的水流奄奄一息,部分河段甚至露出黑浊的淤泥。

  护城河最终汇入有“华北之肾”美誉的白洋淀。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白洋淀苇绿荷红、碧波万顷,让游客心驰神往,我却目睹到水域萎缩和水质污染的境况。

  趁十·一长假,我跟家人去那玩,见岸边垃圾堆积,游人稀少。我们包下一只木船,摇船的当地老爷爷讲起白洋淀连年干涸,感叹“大淀就靠外地调水续命喽”。

  十几年后,环绕白洋淀的这片区域,有了一个新名字——雄安新区,生态修复随即启动……

  初中三年,中国GDP保持10%以上的增速,GDP总量从世界第6蹿升至第3——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这串傲人的数字,出现在我那届中考文综试卷中。

  中国沉浸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崛起”成为一个社会热词。适逢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晚间首播,庆幸当年的作业量比现在的孩子少,给我留出时间一集不落地追完它,然后领会到它的深意:中国的崛起之路还很长。

  瞩目

  2008年,我上高中了。

  中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总算进入到中等收入水平。

  我们超越了位于是非之地尚能独善其身的约旦、危地马拉、摩洛哥。

  一个巨大的“中等收入陷阱”摆在我们身前,几十个国家落入其中,等候我们多时了。它们也曾意气风发,可挣扎数十载,依旧停滞不前,晋升发达国家彻底梦碎。

  2008年,注定不凡。

  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接连不断的考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担当与力量。

  那一年,祸起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经济体应声倒地,GDP陷入负增长。

  当外界预测中国经济就要熄火时,中国政府祭出“四万亿计划”的大手笔,以未来十年房价的大幅上涨为代价,为GDP逆势上扬杀出一条血路。

  在我高中三年里,中国可谓一枝独秀,GDP保持了9%以上的高速增长,一跃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到2010年,中国的工业规模超过美国,建成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同年GDP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至此,中国坐实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不到十年的光阴,浓缩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工业革命。

  美国自19世纪末登上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宝座,还是首次被反超,岂能坐视不管,一套凌厉的组合拳指向中国。

  其中包括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向中国周边增派军力,拉拢亚太国家形成对华同盟。

  一时间,钓鱼岛、南海、藏南,这些曾被“搁置的争议”,风波骤起。

  彼时,有观察者给GDP崇拜症以当头棒喝,把GDP按拼音唤作“狗的屁”,抨击不顾GDP的质量和构成、陶醉于GDP总量的现象。

  他们直戳中国GDP的痛点:靠房地产堆砌,像样的现代制造业比重太低,难以转化为国防力量。比如航空工业的短板,暴露在2008年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军队运输机奇缺,远程投送能力薄弱,制约了救援行动。相反,美日等国的GDP多由硬核的高科技产业组成,极具武装性。

  不管耸人听闻的“2030肢解中国”是否真的应验,入世以来助力中国经济腾飞的外部窗口正在关闭,已成事实。我们此后,正如这些著作所呼吁的,开始“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那段时间,拖运1.5万海里而来的航母外壳加紧改造,中断20年的大飞机研制重新上马。

  今年新冠疫情,国产运-20鲲鹏搭载医疗队驰援武汉,取代汶川抗震中的俄制伊尔-76,成为救援运输的中流砥柱。

  转型

  2011年,我上大学了。

  中国在全球经济的低迷期仍未停歇,人均GDP冲上5000美元。

  我们超越了弥漫着米香和榴莲味的泰国,南欧遗孤波黑和马其顿,以及素有“美女之都”、“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

  2011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催生了新场景下的社交和消费。

  2003年被“非典”倒逼着上线的淘宝和京东商城,通过手机客户端迎来了订单飞速增长。

  大学生带起了第一波网购热。我们校门口的快递集散地,成了校园人气最旺的一景。传闻有些女生储物间,快递箱垒成了小山;像我这种不爱逛街、懒得货比三家的男生,一来二去,也等待起购物车里的降价通知。

  有携程、美团、百度地图这类APP来搞定食宿交通,我们宅男F4迈开了腿,组织了几波假期穷游,玩得不亦乐乎。

  雨后春笋般的电子商务释放了内需潜力,消解掉一部分外贸萎缩的影响,却掩盖不住经济大盘的下行压力。

  维系GDP飞速增长的世纪红利消耗殆尽。过去一直作为增长引擎的工业化,以及中小城市主导的城镇化,都基本告一段落了。

  当制造业的引擎逐渐让位给服务业后,经济增速就会放缓,还没有哪个国家能逃脱这个“魔咒”,“L”形软着陆已属万幸。2012年,我国服务业的GDP占比超过工业,GDP增速跌至7%。

  从2013年开始,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我们这届也开始思考毕业后的人生转型。

  2014到2015年,一批行动纲要密集出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对于我们这代大学生,究竟是机遇,还是虚妄?

  负重

  2016年,我留在天津继续读研。

  中国顶住下行压力,人均GDP爬上8000美元。

  我们超越了封闭但物产富饶的古巴和伊朗,以及守着黄金和钻石的非洲首富南非。

  研一的公共课上,政思老师聊了些题外话:“今年形势艰难,但纸面上的GDP增速不会低,瞧瞧房价就有信心了”。讲台下哄堂大笑,笑中夹着苦涩。

  2016年是房价暴涨的一年,上调幅度创历年之最。一线城市带头拉升,尔后蔓延全国,许多城市直接翻倍。

  我们校区在城乡交界处,周边小区的业主晚上睡一觉,手里的房子就上窜好几万。

  几家欢喜几家愁,“90后”生不逢时啊。

  北上深扬眉吐气了一把,论房价,跟纽约、伦敦、巴黎之流的国际大都会称兄道弟。论人均GDP,前者2.1~2.9万美元,后者6.2~11.9万美元,中国房市的觉悟很超前嘛。

  一二线房价吞噬着青春和梦想,退回三四线喘口气,棚改货币化又让那里的房价一拥而上,留下一地鸡毛,有价无市。

  中国房地产投资的GDP占比从2003年的7.4%,一路狂飙到2015年的14.2%,这个数字有多危险?日本9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被戳破时也不过8.7%,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为6.5%。

  究其原因,在一系列政绩考核指标中,官员的个人晋升与GDP紧密挂钩。还记得2017年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一心只为GDP的达康书记吗。而培育先进产业要花大力气,哪如钢筋水泥现代化立竿见影。一个工具越是高效,越是令人沉迷。

  GDP的“指挥棒”一甩,上下一片浮躁,数据传递陷入怪圈:每年各市上报的GDP总和超过省里的统计,各省上报的GDP总和超过全国的统计。

  以天津为例,2017年其下辖滨海新区对重复核算的数据“挤水分”,GDP近乎腰斩,当年天津GDP增速全国垫底。而2013年,天津的GDP增速可是排名第一,让还在犹豫“挤水分”的省市捏了一把冷汗。

  普通人感受到的国富民强,似乎并不与GDP的增长同步。

  从2016年开始,银行出现新增贷款>新增存款的态势,住房贷款按揭余额2年内翻了一倍。人们背着高负债,过回了精打细算的生活。

  “消费降级”呼号如潮,“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的文案猛戳当代社畜的泪点。更接地气的拼多多,在淘宝和京东的眼皮底下崛起了。

  冰冷的经济状况,捂热了“口红效应”。收藏几支200元的文创口红,手捧一杯20元的网红奶茶,唇齿间的慰藉和甜蜜,撑起年轻人了生活仪式感,找回了那份补偿和宠幸。

  难受想哭时,叼着直播和短视频的“奶嘴”不香吗。我刷故我在,贡献流量也是一种自我实现。

  我两耳不闻网红事,一头扎进实验室。科研狗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2018年3月的某天,课题组教授突然召集学生开会,她列出一张进口试剂清单,催促我们:“关税要涨了,赶快联系代理商,多屯点货,咱的经费可不富裕,省点是点。”

  中美贸易战的号角,竟在我耳边吹响。

  蜕变

  2019年,我毕业南下工作。

  中国经济承受着内部高杠杆和外部贸易摩擦的双重压力,负重前行,以求寸进。正如开头所说,2020年初对前一年的GDP完成核算——人均10276美元。

  我们超过了同属于G20集团成员国、在第三世界举足轻重的墨西哥、土耳其、巴西。

  GDP一路上涨,为军费开支提供了增长空间,国防工业得以井喷式发展。

  2019年举办的珠海航展、海军节阅舰式、国庆70周年阅兵上,各类新锐武器装备集中亮相,军力提升明显。

  中国该年6.1%的GDP增速创下“非典”以来最低记录,但相比他国普遍1%~2%的增速,这个成绩足够领跑世界。

  毫无悬念,近期又将超越一批熟悉的面孔:俄罗斯、阿根廷、马来西亚。10余个国家扎堆在人均GDP 1万~1.2万美元,刚好卡在我们半步之内。届时,中国的人均GDP将高于80%的全球人口,站在发展中国家阵营的最前列。

  我回想起初中地理上留下的那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

  全球经济博弈,犹如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没有谁会原地踏步等中国赶上,发达国家的标准线也在水涨船高。

  2003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就算成功上岸,位列发达国家了。

  202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2万美元,而且仅是入门资格。去年韩国人均GDP踩线3万美元,才被WTO移除“发展中国家”名单。

  今日中国大陆的人均GDP水平,相当于1978年的美国、1981年的日本、1988年的香港、1992年的台湾、2003年的韩国。

  这17年里,我们在全世界接近200个国家中的排位,从120名跃升到70名左右。

  极目远眺,越过1.2万~2万美元这段人烟稀薄的地带,望见了发达国家的守门员:希腊、捷克、葡萄牙。

  接着是中低段位的发达国家:人均3万+的意大利和西班牙。

  然后翻山涉水,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腹地:人均4万+的德国、英国、法国。

  定睛一看,最远处耸立着一个王者:人均6万+的美国。

  点缀其间的,要么是人口1000万以下的蕞尔小邦,要么是靠矿吃饭的土豪,纵使如卡塔尔人均7万+,也登不上发达国家的大雅之堂。正如东营和鄂尔多斯,人均GDP力压京沪,依然做不了一线城市。

  这17年里,我从校园步入社会,不再是那个稚气少年,琢磨着中国的GDP,何时能与发达国家试比高。

  相比国家GDP涨幅,我更在意一飞冲天的猪肉价格把CPI拉高了多少。

  相比城市GDP排名,我更关心一座城市价值和它的房价是否匹配。

  你说,这算不算迈向成熟的蜕变?

  轮回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大家在一起经历疫情的洗礼。

  17年前的非典,让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17年后的今天,中国GDP总量是非典时的10倍,整体的御险能力,相应有了质的提升吗?

  病毒来袭时,我们手忙脚乱。体制层面的漏洞和痼疾,在疫情中纷纷炸雷。但很快,国家从恐慌中回过神来,组织隔离,保障生产,展现出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一线工作人员不分昼夜,高强高压和疫情抗争。

  在4.2万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名是和我一样的“90后”。奋战在其他一线岗位的“90后”更是数不胜数。

  17年前的孩子们,成了今天的抗疫主力军。

  2003年,全中国守护着“90后”;2020年,轮到“90后”守护全国。

  身在医疗行业的我,没能前往抗疫一线。借隔离之机,我把亲身经历的时代变迁付诸笔下,为自己,也为纪念我辈与国家的共同成长。

  我们扛着长辈眼中的幸福,从小赶上了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

  小学时,我们见证了大踏步的全球化;

  中学时,我们见证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化;

  大学时,我们见证了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

  可来不及分享时代红利,我们就要为高增长遗留的高污染、高房价、高积累低支配来埋单,闯着不易的人生路。

  GDP有它的局限性,但的确是个简单易行的观察视角,帮我们认清与世界的差距,丈量中国的进步。

  人均GDP三倍于中国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四倍于中国的英、法、德,乃至六倍于中国的美国,以及八倍于中国的瑞士,他们在防疫物资的生产调动上陷入被动。

  中国亡羊补牢,在全国警报拉响之后,应急状态下展现了强大的灵活性和韧性:

  火神山、雷神山火速建成的背后,是设计、施工、通讯、电力、物流以及背后无数大大小小零配件厂商共同努力的成果。

  为了弥补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物资的产能缺口,五菱宏光、比亚迪、美丽策、中顺洁柔、中石化等公司纷纷加入“跨界生产”的队伍。紧缺防疫物品的产量,已经是百倍增长。

  大数据筛查、AI助力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5G网络保障即时通信和远程问诊、手机领取健康码出入小区和商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通行和防控的效率,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不禁让人反思,比起光鲜的GDP,究竟什么才是灾难压力测试下的“承重墙”?

  是完备的工业体系、是数字化的新基建,为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创造了条件,让国人在疫情期间,享受到远超GDP 1万美元的生活质量、医疗服务和安全感。

  如今,我们逐步走出疫情阴霾,没钱的恐惧,超越了死亡的的威胁,前方摆着更大的生计难题。

  相较于17年前的“非典”,本次疫情传播性更广、感染性更强,对我国社会民生的冲击更大。

  2003年各月GDP增速画出 “V”形曲线,会在2020年重现吗?专家们忧心忡忡地探讨着,我不做赘述。

  然而,以GDP为提振目标,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中国对GDP的认知回归务实和本质。

  总理本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只要今年就业稳住了,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没什么了不起的。”

  是啊,经济需要展示高度,更需要传递温度。扒开干燥的数据、冰冷的公式,群众的冷暖温饱,才一个国家热乎乎的气息。

  中央政府正在淡化GDP挂帅的考核包袱,实行差别化的地方政绩考核。

  新版初中地理课本,悄悄删掉了那幅亚洲人均GDP分布图。

  阅尽人生百态,我不再被GDP迷惑,但并不妨碍GDP作为我记录时代变迁的时间轴,因为上面烙印着:知耻而后勇,奋起而直追。

  不知不觉,90后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

  下一代也将从课堂或媒体上接触到GDP的概念。中国人均GDP从几百涨到几万的乘风破浪,彼时已成孩子眼中的波澜不惊。我会找机会告诫他/她:

  第一,GDP是你创造的,而不是你拿到手里的,GDP的分配更能决定社会幸福感。

  第二,没有强大的产能支撑,高高在上GDP不过是空中楼阁,不要太当回事。

  第三,与GDP同样重要的,是每个个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他们能自在从容地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

一个90后的思考: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发达国家?

关键词:

来源:财经潮 2020-04-23 10:48:51

一个90后的思考: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发达国家?

作者:张桐硕

这17年里,我从校园步入社会,不再是那个稚气少年,琢磨着中国的GDP,何时能与发达国家试比高。相比国家GDP涨幅,我更在意一飞冲天的猪肉价格把CPI拉高了多少。相比城市GDP排名,我更关心一座城市价值和它的房价是否匹配。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来袭。

  “难道是非典重来?”在举国惊恐的疑问声中,一场确诊人数远超“非典”的疫情拉开序幕。

  播报的病例数不断刷新,牵扯着所有人的神经,以至于很多人没注意到另一个跳动的数字——就在疫情全面爆发的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去年的经济数据,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

  在失去的生命面前,GDP确实容易显得苍白无力;不过,从衡量国家实力方面看,GDP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指标。

  跨上1万美元台阶,意味着什么?

  要衡量各地的发达程度或居民生活水平,就绕不开GDP。这里的GDP,普遍不看总量,看人均。

  主流经济学家将人均1万美元视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介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过渡状态)的标志。中国已经超越了主要发展中国家,再往上,发达国家的身影隐现云端。

  回望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是2003年我们来到了1000美元的关口。

  没错,是2003年,经历“非典”的那一年。

  经济量级上的差异,给人感觉2003年恍若隔世。新冠肺炎的很多场景似曾相识,当年又仿佛近在眼前。GDP增长曲线一划而过,串起了我从小到大无数回忆。

  这是我的故事,也可能是你的故事……

  如昨

  我生长在一个北方三线城市,“非典”发生时,正读小学四年级。

  2003年春天一开学,就被“非典”的阴霾笼罩。每天进校门必测体温,当红外线体温枪指着我的脑门,空气瞬间凝固,心怦怦直跳。

  这一幕在17年后重新上演,被网友们调侃为《无间道》里两大天王持枪对持。

  说来也巧,“非典”结束不到半年,《无间道3》上映,被业内誉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挽歌。此后香港经济活力衰退,港片也再难重现辉煌。

  撑了不久,学校停课。时至今日,防控此类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依旧是隔离。不同的是,当年互联网的渗透率还很低,隔绝了窗外雪花般的谣言和辟谣信息,也没法响应“停课不停学”旗号上网课。

  漫漫长假,放飞自我,拥抱电视机。

  白天,追最火爆的台剧《风云雄霸天下》;晚上,锁定央视八套的《走进共和》。

  《风云雄霸天下》拿下大陆当年的收视冠军,堪称现象级,男生们在课间打闹时,喊的都是剧中的招式;《走进共和》帮我走进世界近代史,却收视率惨淡。

  长大后发现,跟风的玄幻武侠IP剧仍满屏乱飞,端庄厚重如《走进共和》的巨制已成绝响。

  回顾整个2003年,一起风靡大陆的,还有周杰伦和SHE,旺旺雪饼和珍珠奶茶。娱乐和饮食文化繁盛,基础是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当年香港人均GDP2.4万美元,台湾1.4万美元,大陆的1000美元不过是个零头,港台文化的辐射力乃至相对独立性。

  简单粗暴的GDP数据背后,岂止是文化软实力,还代表了生猛的硬实力。

  非典横行之际,人均GDP接近4万美元的美国,联手人均GDP 3.4万美元的英国,在伊拉克打了一场炫目的高科技战争。央视频道中断正常节目,,全天滚动播报战争进程。如今的网红“局座”,当年就作为评论员坐镇直播间。

  没等我看过瘾,联军抢在“非典”前,宣布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耗时21天、阵亡100余人、美国大兵营区内吃麦当劳的镜头,让预测“伊军百万雄师、装甲洪流、人民战争”的“局座”停止了喋喋不休。他的失算,多年后仍被军迷朋友“津津乐道”。

  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速度和战损比,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当时的我还不知道,这短短21天里美国的花费,等于同期中国一整年的军费。

  地图

  我首次接触人均GDP的概念,还要等到三年后的初一地理课。那张2003年的GDP分布地图,我至今印象深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中国的处境,可谓是富邻环伺:

  日本在亚洲一骑绝尘,3.4万美元的人均GDP令中国望尘莫及。

  新加坡身轻马快,以2万美元紧随其后。

  韩国的人均GDP在“亚洲四小龙”中排名垫底,不足1万美元,却足有中国10倍。

  接下来是以马来西亚、泰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虎”,即使98年金融风暴后一蹶不振,人均也保持在中国2倍以上。

  就连西北边陲半山半荒漠的哈萨克斯坦,继承了一点苏联时期的底子,都高出中国一截。

  相信我的同龄人在课堂上翻看这张地图时,内心都无比泄气。

  中国难堪的GDP给我触动太大了,所以之后几节课我听得格外认真,地理老师陆续提及中国的前景:

  “不要嫌弃中国落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均GDP 100多美元,排在世界倒数第四名,2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超过了地图上的越南、蒙古和印度(地图所示,三国均为400多美元)。”

  “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中不错的(2003年巴西人均GPD为3000多美元),此时的巴西,很可能是20年后中国的样子。”

  “预计本世纪中叶,中国能达到现在韩国的水平,也就中等发达国家,到时你们都长白头发啦。”

  我们追问:“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三十多岁的地理老师轻叹了口气,说:“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了,希望你们能见证这一天。”

  她的这些话,像埋入我心底的一颗种子。随后的日子里,种子将顶破初始记忆的土壤,我对时代变迁的感知和思考,滋养着它萌发。

  崛起

  2005年,我上初中了。

  中国人均GDP来到1600美元的位置,比2000年的800美元翻了一番。

  我们先后超越了同样古老而贫穷的埃及、以政治腐败著称的保姆输出国菲律宾、以毒品和游击队闻名的玻利维亚,以及战乱频仍的叙利亚、巴勒斯坦、格鲁吉亚。

  整个中学时代,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施工现场,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尘土的味道。四周的楼越建越高,头顶的天空越来越狭小。

  短短二十分钟的上学路,大拆大建的剧目未曾中断。建筑物的穿凿声、钢管的碰撞声、车流的鸣笛声、街头音像店播放的动感热曲,合奏成一曲激昂的交响乐,陪伴我走过心性躁动、成绩飘忽的青春时光。

  高楼、汽车、工厂变多了,随之而来的,雾霾天气也变多了。

  冬天早晨一出门,就等于进入了云雾缭绕的仙境,连骑车同学擦肩而过,都辨认不清是谁。

  多年后一个雾霾肆虐的晚冬,《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刷屏,大学舍友把诧异的目光投向我,我半开玩笑说:“‘铁肺’就是这么炼成的。”

  蓝天常跟碧水相伴,可惜与我都无缘。

  上学途径的那条护城河,可追溯到北宋初年,千年流淌不息,在我妈小时候,夏天能钓鱼,冬天能溜冰。而到我这一代,变得恶臭熏天,孱弱的水流奄奄一息,部分河段甚至露出黑浊的淤泥。

  护城河最终汇入有“华北之肾”美誉的白洋淀。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白洋淀苇绿荷红、碧波万顷,让游客心驰神往,我却目睹到水域萎缩和水质污染的境况。

  趁十·一长假,我跟家人去那玩,见岸边垃圾堆积,游人稀少。我们包下一只木船,摇船的当地老爷爷讲起白洋淀连年干涸,感叹“大淀就靠外地调水续命喽”。

  十几年后,环绕白洋淀的这片区域,有了一个新名字——雄安新区,生态修复随即启动……

  初中三年,中国GDP保持10%以上的增速,GDP总量从世界第6蹿升至第3——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这串傲人的数字,出现在我那届中考文综试卷中。

  中国沉浸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崛起”成为一个社会热词。适逢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晚间首播,庆幸当年的作业量比现在的孩子少,给我留出时间一集不落地追完它,然后领会到它的深意:中国的崛起之路还很长。

  瞩目

  2008年,我上高中了。

  中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总算进入到中等收入水平。

  我们超越了位于是非之地尚能独善其身的约旦、危地马拉、摩洛哥。

  一个巨大的“中等收入陷阱”摆在我们身前,几十个国家落入其中,等候我们多时了。它们也曾意气风发,可挣扎数十载,依旧停滞不前,晋升发达国家彻底梦碎。

  2008年,注定不凡。

  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接连不断的考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担当与力量。

  那一年,祸起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经济体应声倒地,GDP陷入负增长。

  当外界预测中国经济就要熄火时,中国政府祭出“四万亿计划”的大手笔,以未来十年房价的大幅上涨为代价,为GDP逆势上扬杀出一条血路。

  在我高中三年里,中国可谓一枝独秀,GDP保持了9%以上的高速增长,一跃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到2010年,中国的工业规模超过美国,建成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同年GDP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至此,中国坐实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不到十年的光阴,浓缩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工业革命。

  美国自19世纪末登上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宝座,还是首次被反超,岂能坐视不管,一套凌厉的组合拳指向中国。

  其中包括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向中国周边增派军力,拉拢亚太国家形成对华同盟。

  一时间,钓鱼岛、南海、藏南,这些曾被“搁置的争议”,风波骤起。

  彼时,有观察者给GDP崇拜症以当头棒喝,把GDP按拼音唤作“狗的屁”,抨击不顾GDP的质量和构成、陶醉于GDP总量的现象。

  他们直戳中国GDP的痛点:靠房地产堆砌,像样的现代制造业比重太低,难以转化为国防力量。比如航空工业的短板,暴露在2008年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军队运输机奇缺,远程投送能力薄弱,制约了救援行动。相反,美日等国的GDP多由硬核的高科技产业组成,极具武装性。

  不管耸人听闻的“2030肢解中国”是否真的应验,入世以来助力中国经济腾飞的外部窗口正在关闭,已成事实。我们此后,正如这些著作所呼吁的,开始“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那段时间,拖运1.5万海里而来的航母外壳加紧改造,中断20年的大飞机研制重新上马。

  今年新冠疫情,国产运-20鲲鹏搭载医疗队驰援武汉,取代汶川抗震中的俄制伊尔-76,成为救援运输的中流砥柱。

  转型

  2011年,我上大学了。

  中国在全球经济的低迷期仍未停歇,人均GDP冲上5000美元。

  我们超越了弥漫着米香和榴莲味的泰国,南欧遗孤波黑和马其顿,以及素有“美女之都”、“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

  2011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催生了新场景下的社交和消费。

  2003年被“非典”倒逼着上线的淘宝和京东商城,通过手机客户端迎来了订单飞速增长。

  大学生带起了第一波网购热。我们校门口的快递集散地,成了校园人气最旺的一景。传闻有些女生储物间,快递箱垒成了小山;像我这种不爱逛街、懒得货比三家的男生,一来二去,也等待起购物车里的降价通知。

  有携程、美团、百度地图这类APP来搞定食宿交通,我们宅男F4迈开了腿,组织了几波假期穷游,玩得不亦乐乎。

  雨后春笋般的电子商务释放了内需潜力,消解掉一部分外贸萎缩的影响,却掩盖不住经济大盘的下行压力。

  维系GDP飞速增长的世纪红利消耗殆尽。过去一直作为增长引擎的工业化,以及中小城市主导的城镇化,都基本告一段落了。

  当制造业的引擎逐渐让位给服务业后,经济增速就会放缓,还没有哪个国家能逃脱这个“魔咒”,“L”形软着陆已属万幸。2012年,我国服务业的GDP占比超过工业,GDP增速跌至7%。

  从2013年开始,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我们这届也开始思考毕业后的人生转型。

  2014到2015年,一批行动纲要密集出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对于我们这代大学生,究竟是机遇,还是虚妄?

  负重

  2016年,我留在天津继续读研。

  中国顶住下行压力,人均GDP爬上8000美元。

  我们超越了封闭但物产富饶的古巴和伊朗,以及守着黄金和钻石的非洲首富南非。

  研一的公共课上,政思老师聊了些题外话:“今年形势艰难,但纸面上的GDP增速不会低,瞧瞧房价就有信心了”。讲台下哄堂大笑,笑中夹着苦涩。

  2016年是房价暴涨的一年,上调幅度创历年之最。一线城市带头拉升,尔后蔓延全国,许多城市直接翻倍。

  我们校区在城乡交界处,周边小区的业主晚上睡一觉,手里的房子就上窜好几万。

  几家欢喜几家愁,“90后”生不逢时啊。

  北上深扬眉吐气了一把,论房价,跟纽约、伦敦、巴黎之流的国际大都会称兄道弟。论人均GDP,前者2.1~2.9万美元,后者6.2~11.9万美元,中国房市的觉悟很超前嘛。

  一二线房价吞噬着青春和梦想,退回三四线喘口气,棚改货币化又让那里的房价一拥而上,留下一地鸡毛,有价无市。

  中国房地产投资的GDP占比从2003年的7.4%,一路狂飙到2015年的14.2%,这个数字有多危险?日本9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被戳破时也不过8.7%,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为6.5%。

  究其原因,在一系列政绩考核指标中,官员的个人晋升与GDP紧密挂钩。还记得2017年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一心只为GDP的达康书记吗。而培育先进产业要花大力气,哪如钢筋水泥现代化立竿见影。一个工具越是高效,越是令人沉迷。

  GDP的“指挥棒”一甩,上下一片浮躁,数据传递陷入怪圈:每年各市上报的GDP总和超过省里的统计,各省上报的GDP总和超过全国的统计。

  以天津为例,2017年其下辖滨海新区对重复核算的数据“挤水分”,GDP近乎腰斩,当年天津GDP增速全国垫底。而2013年,天津的GDP增速可是排名第一,让还在犹豫“挤水分”的省市捏了一把冷汗。

  普通人感受到的国富民强,似乎并不与GDP的增长同步。

  从2016年开始,银行出现新增贷款>新增存款的态势,住房贷款按揭余额2年内翻了一倍。人们背着高负债,过回了精打细算的生活。

  “消费降级”呼号如潮,“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的文案猛戳当代社畜的泪点。更接地气的拼多多,在淘宝和京东的眼皮底下崛起了。

  冰冷的经济状况,捂热了“口红效应”。收藏几支200元的文创口红,手捧一杯20元的网红奶茶,唇齿间的慰藉和甜蜜,撑起年轻人了生活仪式感,找回了那份补偿和宠幸。

  难受想哭时,叼着直播和短视频的“奶嘴”不香吗。我刷故我在,贡献流量也是一种自我实现。

  我两耳不闻网红事,一头扎进实验室。科研狗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2018年3月的某天,课题组教授突然召集学生开会,她列出一张进口试剂清单,催促我们:“关税要涨了,赶快联系代理商,多屯点货,咱的经费可不富裕,省点是点。”

  中美贸易战的号角,竟在我耳边吹响。

  蜕变

  2019年,我毕业南下工作。

  中国经济承受着内部高杠杆和外部贸易摩擦的双重压力,负重前行,以求寸进。正如开头所说,2020年初对前一年的GDP完成核算——人均10276美元。

  我们超过了同属于G20集团成员国、在第三世界举足轻重的墨西哥、土耳其、巴西。

  GDP一路上涨,为军费开支提供了增长空间,国防工业得以井喷式发展。

  2019年举办的珠海航展、海军节阅舰式、国庆70周年阅兵上,各类新锐武器装备集中亮相,军力提升明显。

  中国该年6.1%的GDP增速创下“非典”以来最低记录,但相比他国普遍1%~2%的增速,这个成绩足够领跑世界。

  毫无悬念,近期又将超越一批熟悉的面孔:俄罗斯、阿根廷、马来西亚。10余个国家扎堆在人均GDP 1万~1.2万美元,刚好卡在我们半步之内。届时,中国的人均GDP将高于80%的全球人口,站在发展中国家阵营的最前列。

  我回想起初中地理上留下的那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

  全球经济博弈,犹如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没有谁会原地踏步等中国赶上,发达国家的标准线也在水涨船高。

  2003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就算成功上岸,位列发达国家了。

  202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2万美元,而且仅是入门资格。去年韩国人均GDP踩线3万美元,才被WTO移除“发展中国家”名单。

  今日中国大陆的人均GDP水平,相当于1978年的美国、1981年的日本、1988年的香港、1992年的台湾、2003年的韩国。

  这17年里,我们在全世界接近200个国家中的排位,从120名跃升到70名左右。

  极目远眺,越过1.2万~2万美元这段人烟稀薄的地带,望见了发达国家的守门员:希腊、捷克、葡萄牙。

  接着是中低段位的发达国家:人均3万+的意大利和西班牙。

  然后翻山涉水,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腹地:人均4万+的德国、英国、法国。

  定睛一看,最远处耸立着一个王者:人均6万+的美国。

  点缀其间的,要么是人口1000万以下的蕞尔小邦,要么是靠矿吃饭的土豪,纵使如卡塔尔人均7万+,也登不上发达国家的大雅之堂。正如东营和鄂尔多斯,人均GDP力压京沪,依然做不了一线城市。

  这17年里,我从校园步入社会,不再是那个稚气少年,琢磨着中国的GDP,何时能与发达国家试比高。

  相比国家GDP涨幅,我更在意一飞冲天的猪肉价格把CPI拉高了多少。

  相比城市GDP排名,我更关心一座城市价值和它的房价是否匹配。

  你说,这算不算迈向成熟的蜕变?

  轮回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大家在一起经历疫情的洗礼。

  17年前的非典,让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17年后的今天,中国GDP总量是非典时的10倍,整体的御险能力,相应有了质的提升吗?

  病毒来袭时,我们手忙脚乱。体制层面的漏洞和痼疾,在疫情中纷纷炸雷。但很快,国家从恐慌中回过神来,组织隔离,保障生产,展现出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一线工作人员不分昼夜,高强高压和疫情抗争。

  在4.2万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名是和我一样的“90后”。奋战在其他一线岗位的“90后”更是数不胜数。

  17年前的孩子们,成了今天的抗疫主力军。

  2003年,全中国守护着“90后”;2020年,轮到“90后”守护全国。

  身在医疗行业的我,没能前往抗疫一线。借隔离之机,我把亲身经历的时代变迁付诸笔下,为自己,也为纪念我辈与国家的共同成长。

  我们扛着长辈眼中的幸福,从小赶上了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

  小学时,我们见证了大踏步的全球化;

  中学时,我们见证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化;

  大学时,我们见证了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

  可来不及分享时代红利,我们就要为高增长遗留的高污染、高房价、高积累低支配来埋单,闯着不易的人生路。

  GDP有它的局限性,但的确是个简单易行的观察视角,帮我们认清与世界的差距,丈量中国的进步。

  人均GDP三倍于中国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四倍于中国的英、法、德,乃至六倍于中国的美国,以及八倍于中国的瑞士,他们在防疫物资的生产调动上陷入被动。

  中国亡羊补牢,在全国警报拉响之后,应急状态下展现了强大的灵活性和韧性:

  火神山、雷神山火速建成的背后,是设计、施工、通讯、电力、物流以及背后无数大大小小零配件厂商共同努力的成果。

  为了弥补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物资的产能缺口,五菱宏光、比亚迪、美丽策、中顺洁柔、中石化等公司纷纷加入“跨界生产”的队伍。紧缺防疫物品的产量,已经是百倍增长。

  大数据筛查、AI助力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5G网络保障即时通信和远程问诊、手机领取健康码出入小区和商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通行和防控的效率,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不禁让人反思,比起光鲜的GDP,究竟什么才是灾难压力测试下的“承重墙”?

  是完备的工业体系、是数字化的新基建,为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创造了条件,让国人在疫情期间,享受到远超GDP 1万美元的生活质量、医疗服务和安全感。

  如今,我们逐步走出疫情阴霾,没钱的恐惧,超越了死亡的的威胁,前方摆着更大的生计难题。

  相较于17年前的“非典”,本次疫情传播性更广、感染性更强,对我国社会民生的冲击更大。

  2003年各月GDP增速画出 “V”形曲线,会在2020年重现吗?专家们忧心忡忡地探讨着,我不做赘述。

  然而,以GDP为提振目标,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中国对GDP的认知回归务实和本质。

  总理本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只要今年就业稳住了,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没什么了不起的。”

  是啊,经济需要展示高度,更需要传递温度。扒开干燥的数据、冰冷的公式,群众的冷暖温饱,才一个国家热乎乎的气息。

  中央政府正在淡化GDP挂帅的考核包袱,实行差别化的地方政绩考核。

  新版初中地理课本,悄悄删掉了那幅亚洲人均GDP分布图。

  阅尽人生百态,我不再被GDP迷惑,但并不妨碍GDP作为我记录时代变迁的时间轴,因为上面烙印着:知耻而后勇,奋起而直追。

  不知不觉,90后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

  下一代也将从课堂或媒体上接触到GDP的概念。中国人均GDP从几百涨到几万的乘风破浪,彼时已成孩子眼中的波澜不惊。我会找机会告诫他/她:

  第一,GDP是你创造的,而不是你拿到手里的,GDP的分配更能决定社会幸福感。

  第二,没有强大的产能支撑,高高在上GDP不过是空中楼阁,不要太当回事。

  第三,与GDP同样重要的,是每个个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他们能自在从容地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