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周志兴:用延安精神打赢这场中美贸易战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贸易战

来源:周说A 2019-01-09 11:36:00

周志兴:用延安精神打赢这场中美贸易战

作者:周志兴

延安时期,共产党能够接受西方国家的媒体,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媒体,像史沫特莱,另外还有埃德加·斯诺等知名记者,他们用自己的笔把自己的感受介绍给了西方世界,可信度会更加高一些。我们现在对西方的媒体一般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认为它们不来就看不到我们的问题。

  去年春天,《环球时报》发表过一片社评:题目是《用抗美援朝的精神打赢这场中美贸易战》,当然出自胡锡进的手笔。火药味还是蛮浓的。

中美贸易谈判今天(7日)在北京重启,中国副总理刘鹤意外现身谈判现场.jpg

1月7日中美贸易谈判在北京重启,图为副总理刘鹤在谈判现场

  昨天,我参加了一场题为“延安情怀 中美友谊——纪念中美建交四十周年迎春联谊会”,在马晓力的主持下,很多延安的二代出席了。

  外交老兵,前副总理和外交部长黄华的夫人,93岁的何理良也冒着寒风来了,上台讲话,主办方建议她坐着讲,但是她执意站着讲了十几分钟,说到中美在上世纪的破冰之旅时,很多秘密是她印在脑子里的。

  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原进出口银行的行长李若谷,老布什总统的儿子也是小布什总统的弟弟尼尔·布什、以及学者武建东、雷颐等,都发表了讲话。我也上台讲了几分钟的话,没有题目,看讲话记录时,我想,索性以《 用延安精神打赢这场中美贸易战》,不过,我想说的打赢,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你输我赢,而是希望双赢。

微信图片_20190109104208.jpg

  下面是我的讲话记录:

  我去过三次延安。

  第一次是1966年大串连,我14岁,从西安步行走到延安,760里路,走了九天半。第二次是1996年,为组织柯受良驾车飞跃黄河,我是现场总指挥,延安市是主办单位之一,也去过延安。第三次是2014年,我们帮助延安果农卖苹果,后来我带着“共识网”的全体员工到陕西做了红、黄、绿旅游。红就是延安的精神,黄就是黄土高坡和中国的历史,绿是农业。我为什么要带员工去延安,在大家看来,“共识网”是一个和党的主旋律有一点差别的媒体,但实际上我是带大家去体会延安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延安精神都是宝贵的财富。 2008年,是王震100周年诞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六级纪录片《王震》是我做的撰稿人,对王震在延安的很多事情我比较了解,我知道,不仅仅是自力更生,那个时候还是很有很多的可以称道的东西,比如接受新鲜事物,他们除了种地以外,建了毛纺厂,生产的第一款呢料给了朱总司令,后来朱总司令在延安视察部队的时候,穿的就是用这块料子做的军装。他们做了日本的点心厂,是利用日本俘虏的专长做的。所以延安精神不仅仅是自力更生的精神。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中美之间的交流工作,我接触的人比较多,我说得多不是数量多,而是层次比较多,有官员有学者,有对中国友好的也有对中国不友好的。我认为,中美关系现在相对走到下坡路的时候,我们用延安精神来做一个比较,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统一战线的问题,那个时候党非常好的利用了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全中国很多的知识分子能够跑到延安,参加到共产党的队伍,和这个政策是分不开的。就是延安当地也是这样,比如说精兵简政,这个方案是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就是党外人士。不但接受了他的意见,还给了他职位。

  我们也知道,那个时候延安也有对共产党对毛主席的很多怨言,但是党能够容忍甚至是很高兴的接受,这样就团结了一大批的人。而我们现在的中美交往,常常是只接触对我们友好的人士。前不久我去美国,有美国的学者对我讲,中国现在有不少的代表团到美国来讲故事,但是他们讲的故事我们并不是都能接受的。于是,他们就找能够接受这些故事的人,就是对中国友好的人,这样的话,当然听不到不同的意见,更听不到尖锐的意见。这样,我们对美国的判断就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就会出现误判。

  延安时期,共产党能够接受西方国家的媒体,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媒体,像史沫特莱,另外还有埃德加·斯诺等知名记者,他们用自己的笔把自己的感受介绍给了西方世界,可信度会更加高一些。我们现在对西方的媒体一般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认为它们不来就看不到我们的问题。实际上,这样给西方带来的感觉,中国有一个铁幕,铁幕这个东西,对西方人来说,是非常不愿意接受的。

  另外,我们还要学习美国的智库制度,美国的智库是旋转门,政府的工作人员可以转到民间智库,民间智库的学者也可以转到政府,中国现在还没有这一条,所以所谓的智库就成了空中楼阁,很重要的工作是诠释领导人的讲话,而不是有独立的见解,更说不上智慧。我认为,这都应该是在将来的中美关系中得到改变,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国,减少误判。

  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当然,美国也要改变自己,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周说A推广.jpg

责任编辑: 昀舒

周志兴:用延安精神打赢这场中美贸易战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贸易战

来源:周说A 2019-01-09 11:36:00

周志兴:用延安精神打赢这场中美贸易战

作者:周志兴

延安时期,共产党能够接受西方国家的媒体,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媒体,像史沫特莱,另外还有埃德加·斯诺等知名记者,他们用自己的笔把自己的感受介绍给了西方世界,可信度会更加高一些。我们现在对西方的媒体一般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认为它们不来就看不到我们的问题。

  去年春天,《环球时报》发表过一片社评:题目是《用抗美援朝的精神打赢这场中美贸易战》,当然出自胡锡进的手笔。火药味还是蛮浓的。

中美贸易谈判今天(7日)在北京重启,中国副总理刘鹤意外现身谈判现场.jpg

1月7日中美贸易谈判在北京重启,图为副总理刘鹤在谈判现场

  昨天,我参加了一场题为“延安情怀 中美友谊——纪念中美建交四十周年迎春联谊会”,在马晓力的主持下,很多延安的二代出席了。

  外交老兵,前副总理和外交部长黄华的夫人,93岁的何理良也冒着寒风来了,上台讲话,主办方建议她坐着讲,但是她执意站着讲了十几分钟,说到中美在上世纪的破冰之旅时,很多秘密是她印在脑子里的。

  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原进出口银行的行长李若谷,老布什总统的儿子也是小布什总统的弟弟尼尔·布什、以及学者武建东、雷颐等,都发表了讲话。我也上台讲了几分钟的话,没有题目,看讲话记录时,我想,索性以《 用延安精神打赢这场中美贸易战》,不过,我想说的打赢,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你输我赢,而是希望双赢。

微信图片_20190109104208.jpg

  下面是我的讲话记录:

  我去过三次延安。

  第一次是1966年大串连,我14岁,从西安步行走到延安,760里路,走了九天半。第二次是1996年,为组织柯受良驾车飞跃黄河,我是现场总指挥,延安市是主办单位之一,也去过延安。第三次是2014年,我们帮助延安果农卖苹果,后来我带着“共识网”的全体员工到陕西做了红、黄、绿旅游。红就是延安的精神,黄就是黄土高坡和中国的历史,绿是农业。我为什么要带员工去延安,在大家看来,“共识网”是一个和党的主旋律有一点差别的媒体,但实际上我是带大家去体会延安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延安精神都是宝贵的财富。 2008年,是王震100周年诞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六级纪录片《王震》是我做的撰稿人,对王震在延安的很多事情我比较了解,我知道,不仅仅是自力更生,那个时候还是很有很多的可以称道的东西,比如接受新鲜事物,他们除了种地以外,建了毛纺厂,生产的第一款呢料给了朱总司令,后来朱总司令在延安视察部队的时候,穿的就是用这块料子做的军装。他们做了日本的点心厂,是利用日本俘虏的专长做的。所以延安精神不仅仅是自力更生的精神。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中美之间的交流工作,我接触的人比较多,我说得多不是数量多,而是层次比较多,有官员有学者,有对中国友好的也有对中国不友好的。我认为,中美关系现在相对走到下坡路的时候,我们用延安精神来做一个比较,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统一战线的问题,那个时候党非常好的利用了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全中国很多的知识分子能够跑到延安,参加到共产党的队伍,和这个政策是分不开的。就是延安当地也是这样,比如说精兵简政,这个方案是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就是党外人士。不但接受了他的意见,还给了他职位。

  我们也知道,那个时候延安也有对共产党对毛主席的很多怨言,但是党能够容忍甚至是很高兴的接受,这样就团结了一大批的人。而我们现在的中美交往,常常是只接触对我们友好的人士。前不久我去美国,有美国的学者对我讲,中国现在有不少的代表团到美国来讲故事,但是他们讲的故事我们并不是都能接受的。于是,他们就找能够接受这些故事的人,就是对中国友好的人,这样的话,当然听不到不同的意见,更听不到尖锐的意见。这样,我们对美国的判断就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就会出现误判。

  延安时期,共产党能够接受西方国家的媒体,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媒体,像史沫特莱,另外还有埃德加·斯诺等知名记者,他们用自己的笔把自己的感受介绍给了西方世界,可信度会更加高一些。我们现在对西方的媒体一般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认为它们不来就看不到我们的问题。实际上,这样给西方带来的感觉,中国有一个铁幕,铁幕这个东西,对西方人来说,是非常不愿意接受的。

  另外,我们还要学习美国的智库制度,美国的智库是旋转门,政府的工作人员可以转到民间智库,民间智库的学者也可以转到政府,中国现在还没有这一条,所以所谓的智库就成了空中楼阁,很重要的工作是诠释领导人的讲话,而不是有独立的见解,更说不上智慧。我认为,这都应该是在将来的中美关系中得到改变,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国,减少误判。

  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当然,美国也要改变自己,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周说A推广.jpg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