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卡塔尔退群与国际原油巨头的博弈

关键词:

来源:天山老狼  2018-12-06 10:55:38

卡塔尔退群与国际原油巨头的博弈

作者:天山老狼

随着俄罗斯、美国的原油产量突飞猛进,世界原油版图已经呈现出美、俄、沙特三足鼎立的趋势,美、俄的产量可以与OPEC平分秋色,而这三大巨头的产量已占到世界石油产量的近60%。美俄的争斗又让沙特成了竞相争取的对象,所以OPEC对沙特来讲,也不像以前那样举足轻重。这个时候沙特有了傲人的资本,相对而言其他成员国则没有谈判的筹码,这种情况下,还呆在这名存实亡的机构里,对卡塔尔来讲就是徒增烦恼和伤害,眼看别人大把捞钱,自己却只能干瞪眼,所以不如择机果断退出。

    12月3日卡塔尔能源大臣发布了一条消息,称:“卡塔尔将从2019年1月1日起退出OPEC。”简短到很容易被忽略的一条消息,却内含了与当今国际热点时政有关的丰富信息。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1、为什么要退出?2、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退出?

  这个说来话长了,首先要弄明白“石油输出国组织(以下简称OPEC)”当年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我记得在谈委内瑞拉的一篇文章《十字路口》中,提到过石油工业的发展情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世界的石油勘探、开采、运输销售基本由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掌控,原油生产国在强势的技术、资本和渠道面前没有议价能力,只能赚点微薄的利润,这个背景下诞生了OPEC,目的就是抗衡西方石油垄断财团的剥削,通过协调石油政策掌控油价制定权,维护石油价格的稳定和生产国的利润。

  这个组织最辉煌的时刻就是成立之初的十几年,也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时,两次石油危机造成的油价飙升都给西方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到第三次石油危机的时候,世界石油的掌控权又逐步收回到以美国为主的美欧发达国家手中,完成这次切换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美国的影响力随着军事基地的建立而逐渐渗透并掌控海湾地区,OPEC核心国家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因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而不同程度遭到创伤,相互之间也矛盾重重,掌控OPEC的沙特与各成员国正策越来越难协调一致,以至于这个组织在后期由之前纯粹的经济组织逐步在向政治组织演化,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博弈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了OPEC的政策。

微信图片_20181206104237.jpg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成员国有5个,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委内瑞拉。近8年的两伊战争,使得中东两巨头中的伊朗和伊拉克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即走上反西方、反沙特、反逊尼派的道路,一直受到西方的打击和阿拉伯世界的孤立;伊拉克则在两伊战争后不久旋即陷入海湾战争,之后接着就是伊拉克战争、针对ISIS的反恐战争,国家支离破碎,元气大伤,曾经的中东一霸不复存在。委内瑞拉只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经历过油价上涨带来的短暂繁荣,其余时间经济影响力很有限,尤其是近年来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已经把这个国家推向地狱的门口,南美雄鹰已经折翼;科威特虽然经历了海湾战争,但在多国部队参与下,基本没有伤及元气,但国家小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很有限,所以掌控OPEC的实际大权长期以来都落在沙特手里,沙特也以此为筹码,夸大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成为继60年代的埃及之后在阿拉伯世界的实际盟主。

  在OPEC对世界原油价格的掌控力逐渐被削弱后,该组织实际上沦为一个政治组织,内部充斥着各种政治斗争,沙特与伊朗的矛盾、巴以中东问题、中东与西方的政治博弈以及阿拉伯世界内部争夺霸主的斗争都惨杂其中。卡塔尔在这个组织中其实没有多大的话语权,原油产量排不到前十,只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但这个国家真正的实力在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的生产能力上,目前稳坐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宝座,目前的原油产量只有60万桶左右,潜在产能却能增加到600万桶。如果继续呆在OPEC,能给它分配600万桶的份额的可能性很小,倒是限产的时候少不了它的份,这样好处捞不到,坏处免不了,自然是促使其退群的一个主要原因。说到OPEC组织内部的政治斗争,卡塔尔同样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到头来只能被迫沦为牺牲品,这与该国的雄心壮志格格不入。

  卡塔尔国家虽小,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国际化的”步伐,不仅要在阿拉伯世界展现其重要的影响力,而且要做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翻看该国的承办世贸组织会议、亚运会、亚洲杯、世界杯等一系列的世界大事,你就能感觉到该国并不满足于寄人篱下的现状。重要的是卡塔尔还掌握阿拉伯世界的舆论话语权,这就是享誉世界的半岛电视台,这里成为了海湾及阿拉伯国家新闻的集散地,经常对各国时政进行点评,这让邻国很不舒服,尤其是盟主沙特。所以沙特一直视其为异类,逮准机会就敲打,去年6月由沙特牵头十几个国家参与的卡塔尔断交风波就是最好的例子,直接原因是卡塔尔埃米尔的不恰当言论,根本原因还是卡塔尔长期以来的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强国梦所导致的,沙特不能容忍觊觎它”阿拉伯世界领袖”地位的国家,更不能容忍亲近其死敌伊朗的阿拉伯国家。既然与老大已经公开产生了这么大的裂痕,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啦。这也是促使其决定退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另外一方面看,全球的能源格局已经不是40年前OPEC一统江湖的时代了,随着俄罗斯、美国的原油产量突飞猛进,世界原油版图已经呈现出美、俄、沙特三足鼎立的趋势,美、俄的产量可以与OPEC平分秋色,而这三大巨头的产量已占到世界石油产量的近60%,作为OPEC老大的沙特关键时刻也不得不参考美国和俄罗斯的想法。另一角度看,美俄的争斗又让沙特成了竞相争取的对象,所以OPEC对沙特来讲,也不像以前那样举足轻重啦。这个时候沙特有了傲人的资本,相对而言其他成员国则没有谈判的筹码,这种情况下,还呆在这名存实亡的机构里,对卡塔尔来讲就是徒增烦恼和伤害,眼看别人大把捞钱,自己却只能干瞪眼,所以不如择机果断退出。

  以上基本回答了“为什么要退出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探讨“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点退出”。这和美俄争夺石油定价权有直接的关系,除了海湾地区的OPEC,能影响到世界油价波动的只有俄罗斯啦,而目前这个不稳定因素还不在美国的完全掌控之内。因为石油的定价权和国际结算与美元有很大的关系,美元又是美国安身立命之所在,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家发展同样高度依赖能源出口,据一个知名媒体调研,卢布与能源价格相关度达到了0.9以上,油价下跌,必然导致卢布大幅贬值,所以这是两个国家的命运之争,这个问题关乎死活的问题上谁也不可能轻易让步。欧盟的能源供应以前绝大部分集中在中东海湾地区,因该地区经常爆发不稳定因素而影响供应,从而影响经济,之后开始与俄罗斯合作,包括现在还保持与伊朗的能源合作,目的都是为了分散风险的需要。

  近期,川总借沙特使馆门事件施压,让其增产,以达到打压高油价的目的,其实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不希望俄罗斯在高油价中收益,否则无疑又培养了一个难以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卡塔尔借此退出,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增加原油产量,这样既不至于太得罪沙特,也符合美国的利益,风险最小,压力最低。何况目前沙特深陷使馆门事件缠身,即便不高兴,也不至于会大动干戈,所以此时退出是难得机会,一石三鸟。等油价回升,大家都忙着增产增收的时候,你再想通过退出提高产量、扩大市场占有率,面临的组织内的挑战和压力会很大。我在前一篇文章中预测过,油价有可能明年会企稳回升,所以这样看来,卡塔尔的时间窗口拿捏的还是很到位的。

  我说的原油价格明年会企稳回升,不是说它马上会涨回来,而是在趋势上止跌,进入调整回升的阶段,底部调整周期多长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普京说过,60美元一桶的价格完全适合俄罗斯,不需要太高的油价。这个价格估计一时半活儿回不去。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俄罗斯的原油成本和经济状况,从这个角度来剖析美俄之间的争斗。俄罗斯的原油成本在20美元/桶左右,这里面包括接近一半的税,在2015、16、17年的三年时间内,原油价格基本维持在平均每桶50美元附近,而这三年中俄罗斯平均每年的财政赤字估算在200亿美元左右,如果油价维持到60美元,会多出20美元净利润,根据石油公司的股份初步估计这其中一半左右归俄罗斯所有,每桶能分到5美元的利润,结合2017年俄罗斯的出口量2.57亿吨,折算下来能增加10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加上每桶油抽10美元左右的税收,税收收入200亿美元左右,当然这只是粗略估计,这样看的话,60美元至少能保证俄罗斯财政不亏空还有点赚头,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出现新的制裁、客户需求减少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干扰。

  两国这种关乎国家命运的争斗,决定了俄罗斯外围环境不会太平,油价也不会那么顺从人意。压低油价除了有利于打击俄罗斯经济外,也会限制其新增油气产能。俄罗斯的原油成本抛去税收,实际只有10美元左右,这么低的价格,实际上是很难通过压低到成本价以下去打击,那样的话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石油工业都会死掉,最可能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俄罗斯石油的成本,想办法使得俄罗斯的成本与美国成本相当或高于美国成本,这样美国原油在欧洲和亚洲才会有竞争力。

  石油的成本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税收、生产成本、管理运输成本、资本成本,就俄罗斯而言, 除了税收外,其他三个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部影响,税收由国家调控。压低油价,俄罗斯的经济会受到打击,从而引发俄罗斯的货币的贬值,进一步会引起通货膨胀,推高俄罗斯原油的生产成本、管理运输成本和资本成本。俄罗斯的原油成本目前在20美元左右,美国在25美元左右,理论上让俄罗斯货币贬值25%就可以做到,实际上应该不需要贬值这么多,25%的贬值已经算很大贬值了,我觉得一个国家货币贬值超过10%以上,都会在资本市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何况俄罗斯经济结构并不合理,相对比较脆弱。其实让卢布贬值25%,做起来并不困难,我们看一组数据就明白了,西方对俄罗斯发起经济制裁前:美元兑卢布

  2013年 1美元=34.0134 卢布

  2014年 1美元=34.0303 卢布

  制裁后:

  2014年12月25日 1美元=53.1337卢布

  2015年11月2日 1美元=64.0495卢布

  2016年01月21日 1美元=85.8卢布

  2016年11月21日 1美元=64.9351卢布

  2017年01月16日 1美元=66.6500卢布

  2017年11月12日 1美元=59.1825卢布

微信图片_20181206104245.jpg

  四年时间平均贬值了将近90%,平均每年22.5,接近25%。油价最低的时候,16年1月较制裁前贬值达到152%。这几年时间除了14年年初几个月油价在90美元以上,15、16、17年的大部分时间油价都在45-55这个区间,这三年较制裁前的平均贬值都在63.6%。如果油价下探30美元以下的区间,卢布有可能在17年或18年的基础上再贬值20%左右。这两三年,俄罗斯没有垮掉,因为基本生活物资有中国兜底保障供应,如果油价再低价徘徊上两三年,Z国是否还能做到给俄罗斯兜底?这个就不好说了。总之不削弱北极熊在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山姆大叔是难高枕无忧的,这种博弈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很快结束。

责任编辑:

卡塔尔退群与国际原油巨头的博弈

关键词:

来源:天山老狼  2018-12-06 10:55:38

卡塔尔退群与国际原油巨头的博弈

作者:天山老狼

随着俄罗斯、美国的原油产量突飞猛进,世界原油版图已经呈现出美、俄、沙特三足鼎立的趋势,美、俄的产量可以与OPEC平分秋色,而这三大巨头的产量已占到世界石油产量的近60%。美俄的争斗又让沙特成了竞相争取的对象,所以OPEC对沙特来讲,也不像以前那样举足轻重。这个时候沙特有了傲人的资本,相对而言其他成员国则没有谈判的筹码,这种情况下,还呆在这名存实亡的机构里,对卡塔尔来讲就是徒增烦恼和伤害,眼看别人大把捞钱,自己却只能干瞪眼,所以不如择机果断退出。

    12月3日卡塔尔能源大臣发布了一条消息,称:“卡塔尔将从2019年1月1日起退出OPEC。”简短到很容易被忽略的一条消息,却内含了与当今国际热点时政有关的丰富信息。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1、为什么要退出?2、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退出?

  这个说来话长了,首先要弄明白“石油输出国组织(以下简称OPEC)”当年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我记得在谈委内瑞拉的一篇文章《十字路口》中,提到过石油工业的发展情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世界的石油勘探、开采、运输销售基本由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掌控,原油生产国在强势的技术、资本和渠道面前没有议价能力,只能赚点微薄的利润,这个背景下诞生了OPEC,目的就是抗衡西方石油垄断财团的剥削,通过协调石油政策掌控油价制定权,维护石油价格的稳定和生产国的利润。

  这个组织最辉煌的时刻就是成立之初的十几年,也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时,两次石油危机造成的油价飙升都给西方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到第三次石油危机的时候,世界石油的掌控权又逐步收回到以美国为主的美欧发达国家手中,完成这次切换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美国的影响力随着军事基地的建立而逐渐渗透并掌控海湾地区,OPEC核心国家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因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而不同程度遭到创伤,相互之间也矛盾重重,掌控OPEC的沙特与各成员国正策越来越难协调一致,以至于这个组织在后期由之前纯粹的经济组织逐步在向政治组织演化,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博弈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了OPEC的政策。

微信图片_20181206104237.jpg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成员国有5个,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委内瑞拉。近8年的两伊战争,使得中东两巨头中的伊朗和伊拉克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即走上反西方、反沙特、反逊尼派的道路,一直受到西方的打击和阿拉伯世界的孤立;伊拉克则在两伊战争后不久旋即陷入海湾战争,之后接着就是伊拉克战争、针对ISIS的反恐战争,国家支离破碎,元气大伤,曾经的中东一霸不复存在。委内瑞拉只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经历过油价上涨带来的短暂繁荣,其余时间经济影响力很有限,尤其是近年来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已经把这个国家推向地狱的门口,南美雄鹰已经折翼;科威特虽然经历了海湾战争,但在多国部队参与下,基本没有伤及元气,但国家小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很有限,所以掌控OPEC的实际大权长期以来都落在沙特手里,沙特也以此为筹码,夸大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成为继60年代的埃及之后在阿拉伯世界的实际盟主。

  在OPEC对世界原油价格的掌控力逐渐被削弱后,该组织实际上沦为一个政治组织,内部充斥着各种政治斗争,沙特与伊朗的矛盾、巴以中东问题、中东与西方的政治博弈以及阿拉伯世界内部争夺霸主的斗争都惨杂其中。卡塔尔在这个组织中其实没有多大的话语权,原油产量排不到前十,只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但这个国家真正的实力在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的生产能力上,目前稳坐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宝座,目前的原油产量只有60万桶左右,潜在产能却能增加到600万桶。如果继续呆在OPEC,能给它分配600万桶的份额的可能性很小,倒是限产的时候少不了它的份,这样好处捞不到,坏处免不了,自然是促使其退群的一个主要原因。说到OPEC组织内部的政治斗争,卡塔尔同样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到头来只能被迫沦为牺牲品,这与该国的雄心壮志格格不入。

  卡塔尔国家虽小,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国际化的”步伐,不仅要在阿拉伯世界展现其重要的影响力,而且要做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翻看该国的承办世贸组织会议、亚运会、亚洲杯、世界杯等一系列的世界大事,你就能感觉到该国并不满足于寄人篱下的现状。重要的是卡塔尔还掌握阿拉伯世界的舆论话语权,这就是享誉世界的半岛电视台,这里成为了海湾及阿拉伯国家新闻的集散地,经常对各国时政进行点评,这让邻国很不舒服,尤其是盟主沙特。所以沙特一直视其为异类,逮准机会就敲打,去年6月由沙特牵头十几个国家参与的卡塔尔断交风波就是最好的例子,直接原因是卡塔尔埃米尔的不恰当言论,根本原因还是卡塔尔长期以来的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强国梦所导致的,沙特不能容忍觊觎它”阿拉伯世界领袖”地位的国家,更不能容忍亲近其死敌伊朗的阿拉伯国家。既然与老大已经公开产生了这么大的裂痕,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啦。这也是促使其决定退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另外一方面看,全球的能源格局已经不是40年前OPEC一统江湖的时代了,随着俄罗斯、美国的原油产量突飞猛进,世界原油版图已经呈现出美、俄、沙特三足鼎立的趋势,美、俄的产量可以与OPEC平分秋色,而这三大巨头的产量已占到世界石油产量的近60%,作为OPEC老大的沙特关键时刻也不得不参考美国和俄罗斯的想法。另一角度看,美俄的争斗又让沙特成了竞相争取的对象,所以OPEC对沙特来讲,也不像以前那样举足轻重啦。这个时候沙特有了傲人的资本,相对而言其他成员国则没有谈判的筹码,这种情况下,还呆在这名存实亡的机构里,对卡塔尔来讲就是徒增烦恼和伤害,眼看别人大把捞钱,自己却只能干瞪眼,所以不如择机果断退出。

  以上基本回答了“为什么要退出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探讨“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点退出”。这和美俄争夺石油定价权有直接的关系,除了海湾地区的OPEC,能影响到世界油价波动的只有俄罗斯啦,而目前这个不稳定因素还不在美国的完全掌控之内。因为石油的定价权和国际结算与美元有很大的关系,美元又是美国安身立命之所在,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家发展同样高度依赖能源出口,据一个知名媒体调研,卢布与能源价格相关度达到了0.9以上,油价下跌,必然导致卢布大幅贬值,所以这是两个国家的命运之争,这个问题关乎死活的问题上谁也不可能轻易让步。欧盟的能源供应以前绝大部分集中在中东海湾地区,因该地区经常爆发不稳定因素而影响供应,从而影响经济,之后开始与俄罗斯合作,包括现在还保持与伊朗的能源合作,目的都是为了分散风险的需要。

  近期,川总借沙特使馆门事件施压,让其增产,以达到打压高油价的目的,其实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不希望俄罗斯在高油价中收益,否则无疑又培养了一个难以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卡塔尔借此退出,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增加原油产量,这样既不至于太得罪沙特,也符合美国的利益,风险最小,压力最低。何况目前沙特深陷使馆门事件缠身,即便不高兴,也不至于会大动干戈,所以此时退出是难得机会,一石三鸟。等油价回升,大家都忙着增产增收的时候,你再想通过退出提高产量、扩大市场占有率,面临的组织内的挑战和压力会很大。我在前一篇文章中预测过,油价有可能明年会企稳回升,所以这样看来,卡塔尔的时间窗口拿捏的还是很到位的。

  我说的原油价格明年会企稳回升,不是说它马上会涨回来,而是在趋势上止跌,进入调整回升的阶段,底部调整周期多长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普京说过,60美元一桶的价格完全适合俄罗斯,不需要太高的油价。这个价格估计一时半活儿回不去。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俄罗斯的原油成本和经济状况,从这个角度来剖析美俄之间的争斗。俄罗斯的原油成本在20美元/桶左右,这里面包括接近一半的税,在2015、16、17年的三年时间内,原油价格基本维持在平均每桶50美元附近,而这三年中俄罗斯平均每年的财政赤字估算在200亿美元左右,如果油价维持到60美元,会多出20美元净利润,根据石油公司的股份初步估计这其中一半左右归俄罗斯所有,每桶能分到5美元的利润,结合2017年俄罗斯的出口量2.57亿吨,折算下来能增加10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加上每桶油抽10美元左右的税收,税收收入200亿美元左右,当然这只是粗略估计,这样看的话,60美元至少能保证俄罗斯财政不亏空还有点赚头,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出现新的制裁、客户需求减少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干扰。

  两国这种关乎国家命运的争斗,决定了俄罗斯外围环境不会太平,油价也不会那么顺从人意。压低油价除了有利于打击俄罗斯经济外,也会限制其新增油气产能。俄罗斯的原油成本抛去税收,实际只有10美元左右,这么低的价格,实际上是很难通过压低到成本价以下去打击,那样的话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石油工业都会死掉,最可能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俄罗斯石油的成本,想办法使得俄罗斯的成本与美国成本相当或高于美国成本,这样美国原油在欧洲和亚洲才会有竞争力。

  石油的成本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税收、生产成本、管理运输成本、资本成本,就俄罗斯而言, 除了税收外,其他三个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部影响,税收由国家调控。压低油价,俄罗斯的经济会受到打击,从而引发俄罗斯的货币的贬值,进一步会引起通货膨胀,推高俄罗斯原油的生产成本、管理运输成本和资本成本。俄罗斯的原油成本目前在20美元左右,美国在25美元左右,理论上让俄罗斯货币贬值25%就可以做到,实际上应该不需要贬值这么多,25%的贬值已经算很大贬值了,我觉得一个国家货币贬值超过10%以上,都会在资本市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何况俄罗斯经济结构并不合理,相对比较脆弱。其实让卢布贬值25%,做起来并不困难,我们看一组数据就明白了,西方对俄罗斯发起经济制裁前:美元兑卢布

  2013年 1美元=34.0134 卢布

  2014年 1美元=34.0303 卢布

  制裁后:

  2014年12月25日 1美元=53.1337卢布

  2015年11月2日 1美元=64.0495卢布

  2016年01月21日 1美元=85.8卢布

  2016年11月21日 1美元=64.9351卢布

  2017年01月16日 1美元=66.6500卢布

  2017年11月12日 1美元=59.1825卢布

微信图片_20181206104245.jpg

  四年时间平均贬值了将近90%,平均每年22.5,接近25%。油价最低的时候,16年1月较制裁前贬值达到152%。这几年时间除了14年年初几个月油价在90美元以上,15、16、17年的大部分时间油价都在45-55这个区间,这三年较制裁前的平均贬值都在63.6%。如果油价下探30美元以下的区间,卢布有可能在17年或18年的基础上再贬值20%左右。这两三年,俄罗斯没有垮掉,因为基本生活物资有中国兜底保障供应,如果油价再低价徘徊上两三年,Z国是否还能做到给俄罗斯兜底?这个就不好说了。总之不削弱北极熊在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山姆大叔是难高枕无忧的,这种博弈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很快结束。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