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沈建光:11月中美领导人会面是避免中美转为全面对抗难得的时间窗口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特朗普 中国外交

来源:FT中文网 2018-10-31 15:27:13

沈建光:11月中美领导人会面是避免中美转为全面对抗难得的时间窗口

作者:沈建光

11月中美领导人会面,是贸易战降温的难得时间窗口,统筹考虑,尽量避免中美之间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转为全面对抗,仍然十分关键。相信经过贸易战以来,美国经济、政治方面的多方风险日益显现,特朗普全面对华贸易战的压力也将不小。

  目前各方对年前中美避免贸易战升级为全面贸易战,阻止2000亿产品关税从10%升至25%普遍比较悲观。例如,上周笔者在北京参加FT年会“中美贸易战和全球经济”的讨论中,美国商会会长毕艾伦表示中美贸易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双方都已没有接触。而笔者接触到的国内政府工作人员和学者也大多对贸易战终止的预期很低。

  但是,笔者认为,越是悲观,往往说明事态越严重;预期越低,往往越是有谈判的希望。在笔者看来,11月底G20会议或是年底为贸易战降温的宝贵窗口期,需要珍视。

  其实,当前大部分人对中美贸易战的缓和并未抱有太高期望,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9月24日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以来,中美双方谈判一度陷入停滞阶段;二是美方的要价水涨船高,希望中国在国企补贴、知识产权、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做出更多承诺,并将经济问题延伸至外交、政治等诸多领域,中美短期分歧看似无法调和;

  三是美方对待谈判态度软硬兼施,让人无法判断其底线与真实意图,如一方面表示贸易战有的谈,一方面又放话,如果中美领导人会话无法取得进展,美国准备在12月初宣布对所有剩余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trump-x-img-master1050.jpg

  在此背景下,避免全面的中美贸易战还有多大可能?相对而言,笔者并没有市场上大多数的判断那样悲观。在笔者看来,抓住11月G20中美高层会晤的关键时点,拖延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到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甚至是重启谈判,达成休战协议,都是有可能性的。实际上,从当前美国经济的一些表现、中美双方的政策取向和态度释放等方面来看,一些积极促和的迹象正在出现。

  从美国来看,笔者8月份曾在上海做过一次演讲(“贸易战中国很悲观,美国也很焦虑”)。在笔者看来,特朗普虽然对待贸易战咄咄逼人,但贸易战对美国而言绝非稳赚不赔。美国经济走势、金融市场波动、国内政治风向与企业界的反应,都将成为影响未来美国对待贸易战政策取向的关键变量。

  在金融市场方面,10月美国出现了“股债双杀”的局面。截至10月26日收盘,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分别较年内高点下跌了9.3%、8.4%、11.9%。同时,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则一路上扬,于10月9日升至3.256%的高位,刷新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国金融市场巨幅波动,凸显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一方面与美联储加息、估值过高等基本面因素有关,一方面也受到贸易战不确定的影响。

  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来看,美国经济到达阶段性顶点是大概率事件。三季度美国经济超预期达到3.5%,主要与税改企业盈利改善和居民薪酬上涨拉动消费支出增加密切相关。但随着明年税改利好基数效应消失,贸易战负面影响显现,且美国财政政策空间已越来越小,美国经济或将承压。IMF在10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5%,较今年4月的预期值下调了0.2个百分点。

  此外,贸易战或推高美国通胀水平。在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的2000亿美元清单中,家具、皮革制品均被纳入对华加征关税的范围,而这两类产品中美国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占据其进口的一半以上,加征关税无疑将加大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倘若特朗普更进一步,对全部来自中国的商品加税,考虑到美国目前九成的雨伞,八成的玩具、七成的头饰、六成的行李、五成以上的鞋类、纺织产品进口均来自中国,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另外,通胀的上行,使得美国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继续加息,这也是特朗普不愿看到的,其早前曾就美联储的加息行动大加指责,美国国内政策分歧也会进一步加大。

  从美国企业角度来看,贸易战对美国企业成本的影响开始显现。比如,全球最大的建筑设备生产商卡特彼勒近期表示,由于钢铁进口关税和货运费上升,导致公司最近一个季度产生了约4000万美元的额外成本。美国福特汽车9月就曾表示,钢铁关税已经导致公司获利减少10亿美元。

  此外,波音公司也表示,去年中国航空公司的业务占该公司总业务量的30%,长期贸易战将对波音公司不利,目前波音公司未来考虑首次脱离美国本土,计划在中国内地投资修建完工和交付中心。此外,近期美国两党多名众议员亦有所行动,积极推动特朗普政府允许企业申请最新一轮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豁免。

  对于特朗普本人而言,如今其面临的内外部政治压力同样不小。于内,特朗普在11月初有赢得中期议会选举的政治目标。考虑到目前选举形势对共和党而言越来越有利,一旦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拿下两院多数席位,谋求连任将成为特朗普的主要任务,未来避免美国经济下滑十分关键。对外,通俄门的调查深入、与欧盟、日本传统盟友的间隙、以及土耳对沙特的步步紧逼打击特朗普在中东威信等等,都使得特朗普在对外关系上多面承压,如果再加上对华的全面对抗,特朗普很难游刃有余。

  于中国而言,避免贸易战升级的考虑一直都在,毕竟贸易战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虽然短期来看,美国进口商与零售商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人民币贬值、出口退税率调高也会减缓很大一部分压力。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替代美国的出口市场并不易得,贸易战对投资前景、企业家信心,产业链以及上下游行业的影响深远贸易战持续越久,风险越大。

  例如,虽然从理论上,中美爆发贸易战后,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可以转向其他国家地区。但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在其他几大出口国的进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已相当之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要想找到美国市场的替代市场或是十分困难的。

  尤其重要的是,中美贸易战对产业链的影响不容小视,这种影响是数学模型难以精确计算得出的。例如,出于对中美贸易战前景不确定的担心,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对中国投资存在迟疑,并在逐步调整其全球布局。据报道,为避免美国的高额进口关税,部分日本大型制造商已在重新审视其在中国的业务,并有计划将生产线转移出中国。苹果公司就加征关税表示担忧,但特朗普却在推特上表示,苹果只要把相关的工厂迁回美国就能够轻松解决。

  更进一步,可以预期,中美经贸关系始终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一旦经贸关系不稳,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矛盾会更容易急转直下。因此,珍视11月底G20中美领导人对话的难得时间窗口,尽量延缓贸易战的阶段成果,还是值得尝试的。

  可以看到,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政策信号正在为11月G20中美高层对话营造谈判的空间。例如,中国已经恢复了对美国大豆、玉米和石油的进口;《人民日报》文章《风雨过后是彩虹》中提到,中国已不屑于实施“以牙还牙”的直接报复,态度倾向有所缓和;此外,有报道称昆仑银行或于11月1日起停止接受伊朗向中国支付的人民币款项等等。

  除此以外,中国进一步的开放措施正在落地,包括习主席在博鳌讲话时提到的加大进口、降低汽车关税、开放服务业和金融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而近期,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G30国际银行会议上的发言时提到,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将加快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

  综上,对待贸易战,笔者认为,在特朗普底线不明的背景下,需做好两方面的打算。一方面,为最坏的情况做出准备,做好自己的事情,提振各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市场化改革的部署,改革措施的落实“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并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如加快中欧自贸区尝试,加强东盟16国之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以及推动中日韩FTA谈判,甚至主动参与加入CPTPP都是积极尝试,有效对冲外部风险。

  另一方面,11月中美领导人会面,是贸易战降温的难得时间窗口,统筹考虑,尽量避免中美之间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转为全面对抗,仍然十分关键。相信经过贸易战以来,美国经济、政治方面的多方风险日益显现,特朗普全面对华贸易战的压力也将不小。

  中国产业链完全,市场巨大,是美国企业也难以割舍中国的巨大市场,如在中国加快开放后,特斯拉、雪弗龙都表示在中国设厂,预计年底谈判,即便美方看似咄咄逼人,但也有望给出更加务实谈判条件。

  因此,积极把握住11月的G20中美谈判,促进中美在贸易问题上达成和解,值得一试。

   原题《不要错过贸易战降温的机遇期时间》

责任编辑: 昀舒

沈建光:11月中美领导人会面是避免中美转为全面对抗难得的时间窗口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特朗普 中国外交

来源:FT中文网 2018-10-31 15:27:13

沈建光:11月中美领导人会面是避免中美转为全面对抗难得的时间窗口

作者:沈建光

11月中美领导人会面,是贸易战降温的难得时间窗口,统筹考虑,尽量避免中美之间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转为全面对抗,仍然十分关键。相信经过贸易战以来,美国经济、政治方面的多方风险日益显现,特朗普全面对华贸易战的压力也将不小。

  目前各方对年前中美避免贸易战升级为全面贸易战,阻止2000亿产品关税从10%升至25%普遍比较悲观。例如,上周笔者在北京参加FT年会“中美贸易战和全球经济”的讨论中,美国商会会长毕艾伦表示中美贸易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双方都已没有接触。而笔者接触到的国内政府工作人员和学者也大多对贸易战终止的预期很低。

  但是,笔者认为,越是悲观,往往说明事态越严重;预期越低,往往越是有谈判的希望。在笔者看来,11月底G20会议或是年底为贸易战降温的宝贵窗口期,需要珍视。

  其实,当前大部分人对中美贸易战的缓和并未抱有太高期望,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9月24日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以来,中美双方谈判一度陷入停滞阶段;二是美方的要价水涨船高,希望中国在国企补贴、知识产权、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做出更多承诺,并将经济问题延伸至外交、政治等诸多领域,中美短期分歧看似无法调和;

  三是美方对待谈判态度软硬兼施,让人无法判断其底线与真实意图,如一方面表示贸易战有的谈,一方面又放话,如果中美领导人会话无法取得进展,美国准备在12月初宣布对所有剩余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trump-x-img-master1050.jpg

  在此背景下,避免全面的中美贸易战还有多大可能?相对而言,笔者并没有市场上大多数的判断那样悲观。在笔者看来,抓住11月G20中美高层会晤的关键时点,拖延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到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甚至是重启谈判,达成休战协议,都是有可能性的。实际上,从当前美国经济的一些表现、中美双方的政策取向和态度释放等方面来看,一些积极促和的迹象正在出现。

  从美国来看,笔者8月份曾在上海做过一次演讲(“贸易战中国很悲观,美国也很焦虑”)。在笔者看来,特朗普虽然对待贸易战咄咄逼人,但贸易战对美国而言绝非稳赚不赔。美国经济走势、金融市场波动、国内政治风向与企业界的反应,都将成为影响未来美国对待贸易战政策取向的关键变量。

  在金融市场方面,10月美国出现了“股债双杀”的局面。截至10月26日收盘,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分别较年内高点下跌了9.3%、8.4%、11.9%。同时,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则一路上扬,于10月9日升至3.256%的高位,刷新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国金融市场巨幅波动,凸显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一方面与美联储加息、估值过高等基本面因素有关,一方面也受到贸易战不确定的影响。

  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来看,美国经济到达阶段性顶点是大概率事件。三季度美国经济超预期达到3.5%,主要与税改企业盈利改善和居民薪酬上涨拉动消费支出增加密切相关。但随着明年税改利好基数效应消失,贸易战负面影响显现,且美国财政政策空间已越来越小,美国经济或将承压。IMF在10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5%,较今年4月的预期值下调了0.2个百分点。

  此外,贸易战或推高美国通胀水平。在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的2000亿美元清单中,家具、皮革制品均被纳入对华加征关税的范围,而这两类产品中美国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占据其进口的一半以上,加征关税无疑将加大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倘若特朗普更进一步,对全部来自中国的商品加税,考虑到美国目前九成的雨伞,八成的玩具、七成的头饰、六成的行李、五成以上的鞋类、纺织产品进口均来自中国,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另外,通胀的上行,使得美国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继续加息,这也是特朗普不愿看到的,其早前曾就美联储的加息行动大加指责,美国国内政策分歧也会进一步加大。

  从美国企业角度来看,贸易战对美国企业成本的影响开始显现。比如,全球最大的建筑设备生产商卡特彼勒近期表示,由于钢铁进口关税和货运费上升,导致公司最近一个季度产生了约4000万美元的额外成本。美国福特汽车9月就曾表示,钢铁关税已经导致公司获利减少10亿美元。

  此外,波音公司也表示,去年中国航空公司的业务占该公司总业务量的30%,长期贸易战将对波音公司不利,目前波音公司未来考虑首次脱离美国本土,计划在中国内地投资修建完工和交付中心。此外,近期美国两党多名众议员亦有所行动,积极推动特朗普政府允许企业申请最新一轮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豁免。

  对于特朗普本人而言,如今其面临的内外部政治压力同样不小。于内,特朗普在11月初有赢得中期议会选举的政治目标。考虑到目前选举形势对共和党而言越来越有利,一旦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拿下两院多数席位,谋求连任将成为特朗普的主要任务,未来避免美国经济下滑十分关键。对外,通俄门的调查深入、与欧盟、日本传统盟友的间隙、以及土耳对沙特的步步紧逼打击特朗普在中东威信等等,都使得特朗普在对外关系上多面承压,如果再加上对华的全面对抗,特朗普很难游刃有余。

  于中国而言,避免贸易战升级的考虑一直都在,毕竟贸易战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虽然短期来看,美国进口商与零售商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人民币贬值、出口退税率调高也会减缓很大一部分压力。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替代美国的出口市场并不易得,贸易战对投资前景、企业家信心,产业链以及上下游行业的影响深远贸易战持续越久,风险越大。

  例如,虽然从理论上,中美爆发贸易战后,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可以转向其他国家地区。但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在其他几大出口国的进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已相当之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要想找到美国市场的替代市场或是十分困难的。

  尤其重要的是,中美贸易战对产业链的影响不容小视,这种影响是数学模型难以精确计算得出的。例如,出于对中美贸易战前景不确定的担心,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对中国投资存在迟疑,并在逐步调整其全球布局。据报道,为避免美国的高额进口关税,部分日本大型制造商已在重新审视其在中国的业务,并有计划将生产线转移出中国。苹果公司就加征关税表示担忧,但特朗普却在推特上表示,苹果只要把相关的工厂迁回美国就能够轻松解决。

  更进一步,可以预期,中美经贸关系始终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一旦经贸关系不稳,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矛盾会更容易急转直下。因此,珍视11月底G20中美领导人对话的难得时间窗口,尽量延缓贸易战的阶段成果,还是值得尝试的。

  可以看到,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政策信号正在为11月G20中美高层对话营造谈判的空间。例如,中国已经恢复了对美国大豆、玉米和石油的进口;《人民日报》文章《风雨过后是彩虹》中提到,中国已不屑于实施“以牙还牙”的直接报复,态度倾向有所缓和;此外,有报道称昆仑银行或于11月1日起停止接受伊朗向中国支付的人民币款项等等。

  除此以外,中国进一步的开放措施正在落地,包括习主席在博鳌讲话时提到的加大进口、降低汽车关税、开放服务业和金融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而近期,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G30国际银行会议上的发言时提到,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将加快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

  综上,对待贸易战,笔者认为,在特朗普底线不明的背景下,需做好两方面的打算。一方面,为最坏的情况做出准备,做好自己的事情,提振各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市场化改革的部署,改革措施的落实“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并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如加快中欧自贸区尝试,加强东盟16国之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以及推动中日韩FTA谈判,甚至主动参与加入CPTPP都是积极尝试,有效对冲外部风险。

  另一方面,11月中美领导人会面,是贸易战降温的难得时间窗口,统筹考虑,尽量避免中美之间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转为全面对抗,仍然十分关键。相信经过贸易战以来,美国经济、政治方面的多方风险日益显现,特朗普全面对华贸易战的压力也将不小。

  中国产业链完全,市场巨大,是美国企业也难以割舍中国的巨大市场,如在中国加快开放后,特斯拉、雪弗龙都表示在中国设厂,预计年底谈判,即便美方看似咄咄逼人,但也有望给出更加务实谈判条件。

  因此,积极把握住11月的G20中美谈判,促进中美在贸易问题上达成和解,值得一试。

   原题《不要错过贸易战降温的机遇期时间》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