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美国版“毛坦厂”的前世今生

关键词:

来源:《攀藤而上:常青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2017-06-09 13:59:12

美国版“毛坦厂”的前世今生

作者:于时语

由于大学教育原本属于精英特权,美国的预校一直以来都是类似英国的哈罗和伊顿公学那样的贵族子弟学校。像常春藤盟校一样,所有预校都以学费昂贵著称,成为平民子弟在先已生疏的“上流文化”外难于问津的另一重大障碍。

   由于大学教育原本属于精英特权,美国的预校一直以来都是类似英国的哈罗和伊顿公学那样的贵族子弟学校。像常春藤盟校一样,所有预校都以学费昂贵著称,成为平民子弟在先已生疏的“上流文化”外难于问津的另一重大障碍。

  ”

  精英教育竞争向下延伸,成为开始于学龄前和幼儿园的 “全方位”社会现象。但是名牌大学入学竞争的最热阶段,还是莫过于四年高中阶段。至于竞争的强化,则于美国名牌私立中学的演变中尤其可见一斑。

  美国名牌私立中学出现的历史要早于公立学校,尤其是在教育发达的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这些学校原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输送学生,因此获得了“预备学校”之称,简称“预校”。

  

 

  ▲ 常青藤联盟(Ivy League)

  由于大学教育原本属于精英特权,美国的预校一直以来都是类似英国的哈罗和伊顿公学那样的贵族子弟学校。例如,预校中的后起之秀格罗顿(Groton)学校,就是麻省“蓝血”世家后代恩迪科特· 皮博迪(Endicott Peabody)从剑桥大学毕业回到美国后,于1884 年在麻省格罗顿镇按照英国贵族中学的模式设立的。像常春藤盟校一样,所有预校都以学费昂贵著称,成为平民子弟在先已生疏的“上流文化”外难于问津的另一重大障碍。

  

 

  ▲ 格罗顿男校(Groton School for Boys)

  创始人 Endicott Peabody(1857-1944)

  几百年来,若干名牌大学分别与一些特定的预校建立了不成文的传统关系。例如布什总统父子就读的麻省安多佛(Andover)镇的菲利普学院(Phillips Academy,也通称Andover Academy),与耶鲁大学关系密切,而新罕布什尔州埃克赛特镇的菲利普埃克赛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简称Exeter Academy)则与哈佛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这几所常春藤大学都会从与之有关的特定预校招收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例如布什父子便是从安多佛学院进入的耶鲁大学。所以,这些学校也常常被称为“输送学校”(feeder school)。

  1932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新生85%来自这些私立预校,其中15家预校输送了近一半的新生。1906—1932年,新兴的格罗顿学校先后共有405名毕业生申请哈佛,只有3名被拒,合计录取率高达99.26%!

  

 

  ▲ 普林斯顿大学

  由于常春藤盟校的传统教育哲学是培养社会领袖,而不是学术精英,于是传统预校也采取了类似的方针,注重培养“全方位”(wellrounded)人才。这些学校都有很强的传统体育项目,并且强调社会活动和“领袖素质”的训练。因为常春藤盟校长期受到东北部“蓝血”世家的把持,传统预校自然也主要为这些世家子弟服务。富兰克林· 罗斯福、布什父子、2004 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等人,都毕业于这样的预校,再分别进入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就读。

  一个自然的结果是,预校毕业生成为常春藤精英校友的主体,因此充斥美国社会上层。有人做过统计,美国联邦政府和企业界的决策层精英人物中,大约分别有10% 和20% 来自30 多所著名预校。

  作为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的主力,东北部的名牌预校也像常春藤盟校一样,对20 世纪以来的美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英语中演变出的preppy(也拼成preppie)一词,原意是预校生,后来却成为东北部上流公子及其品位和习气的代名词和形容词,并且在势利的崇拜下,成为美国社会尤其是小资阶层群起模仿的“酷”文化。在20 世纪60—70 年代的“文化反叛”之后,塑造一时社会风气的《预校生正式手册》(The Official Preppy Handbook)于1980 年出版,此后便畅销不衰,重印达到40 次之多!直到2005 年,《纽约时报》还刊登了《我们现在都是预校生了》这样的评论。

  

 

  2010 年,在媒体的大力捧场之下,原作者之一出版了这一手册的续编,取名《正牌预校生:一个崭新的旧世界》(True Prep: It's a Whole New Old World),继续畅销。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势利风气下,哈佛大学才会于2009 年与服装公司签订十年合同,授权在正式的哈佛名号下生产销售“ 预校”样式的高档服装系列。根据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在《纽约时报》上的评论可知,代表“预校”的常春藤式样现在已经通过拉尔夫· 劳伦(RalphLauren)服装品牌而流行全球。

  

 

  如同常春藤的“自由学科”教育一样,预校传统注重人文学科,特别是英语写作,因此出现了许多出身于预校的美国著名作家。例如以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名噪天下的菲茨杰拉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艾略特(T. S. Eliot)、《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J. D. Salinger)、名剧《谁怕弗吉尼亚· 沃尔夫》(电影译名《灵欲毒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的作者爱德华 · 阿尔比(EdwardAlbee)、2008 年过世的保守派理论大亨小威廉· F · 巴克利等等。这是预校影响美国上层文化的另一主要途径。

  预校本身也常常成为这些作家的题材,例子有路易斯· 奥金克洛斯(Louis Auchincloss,格罗顿学校加耶鲁)的畅销小说《查士丁的校长》(The Rector of Justin)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得主约翰· 艾文(John Irving,埃克塞特学院)的小说《为欧文 · 米尼祈祷》(A Prayer for Owen Meany)和《盖普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等等。曾以小布什总统夫人劳拉为素材创作小说的女作家克蒂丝· 希坦菲(Curtis Sittenfeld,格罗顿学校加斯坦福),另有一部小说的题名就是《预校》(Prep)。

  

 

  然而,随着常春藤盟校招生政策从偏顾“蓝血”子弟向“凭才入学”演变,再加上公共教育普及引起日渐激烈的名校入学竞争,私立贵族预校的传统“常春藤”特权逐渐消失。以哈佛的招生为例,“二战”刚结束的1946 年,在复员老兵学生之外,东北部私立预校应届生申请的录取率高达80%,而名牌公立中学毕业生的录取率只有其三分之一。到了1966 年,这些预校申请哈佛的录取率跌落到45% 左右,但仍是当时一般录取率20% 的两倍以上。时至今日,这些预校毕业生申请哈佛的录取率已经很难超过20%。

  面对这样的挑战,私立预校不得不做出应变改革,改变办学方向。作为传统的常春藤“输送学校”,这些预校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常春藤“凭才入学”改革的中学版,可以说代表了预校的一种“常春藤化”趋势。

  顺便提一下,20 世纪70 年代,美国东北部的8 所著名私立预校联手成立了“八校联会”(Eight Schools Association),明显是仿效8所大学组成的常春藤盟校。“八校联会”强调学业、体育和课外活动,完全是以向常春藤和其他名校输送学生为己任。

  

 

  和常春藤名校一样,预校办学最重要的变化也是在招生对象上进行多样化的“知识投资”,扩大富有阶层以外的优秀生源。与此同时,名牌预校响应民权斗争带来的社会变革,开始注重招收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改变其传统的上层白人富家子弟乐园的形象。1963 年,23家名牌预校共同创立了“一个更好的机会”计划,建立奖学金制度招收贫穷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尖子生。麻省首任黑人州长帕特里克便是靠该计划从名牌预校麻省弥尔顿学院毕业进入哈佛就读。

  这样的改革一旦启动,私立预校便开始展现它们相对于公立中学的许多优势。最明显的优势莫过于能以庞大的校产基金提供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以此维持学校的品牌,从而建立学校声誉、学生质量与前途,以及学校未来财源之间的良性互动。

  预校还有另一个明显的优势—它们大多数是寄宿制中学,可以面向全美招生。前面提到的麻省首任黑人州长便是从芝加哥前往麻省就读弥尔顿学院。而再出名的“重点”公立中学,最多也只能在县市范围内跨区招生,在生源广度上便差了一大截。

  有趣的是,随着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加剧,预校传统的富有家族生源比例却在不断下降。以著名的埃克塞特学院为例,1980 年,40%的美国家庭能够承担这一预校的学费;到了2004 年,只有区区6%的美国家庭还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但是与此同时,该校校产基金已达10 亿美元,平均每个在校生名下有100 万美元的基金支持。所以,这样的预校不仅能面向全美招生,同时也能如常春藤名校一般,向低收入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和生活补助。而且与哈佛大学等校产雄厚的名校一样,学校在学生教育开支上不吝花费,每年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平均开销达6 万多美元,远远超过4 万美元上下的全额学费,差额部分全由学校基金补足。

  

 

  名牌预校的雄厚校产也带来公立中学无法比拟的学校设施:埃克塞特学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学图书馆和两个游泳池;布什父子就读的安多佛学院则有世界水平的艺廊;而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镇的一所预校甚至拥有一个九洞高尔夫球场。如此资源与面向全国的招生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私立预校的学生质量。

  以埃克塞特学院为例,该校平均每个年级大约有250 名学生,但在2008 年却有25 名12 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获得全美荣誉奖学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的最后提名(Finalist)。这一奖学金根据全美高中11 年级PSAT 普考的成绩进行选拔,在140 多万美国高中生中,只有成绩属于最高1% 者才能获得最后提名。埃克塞特学院毕业班竟有10% 的学生入围,是美国一般中学的10 倍,可见其学生素质。2007 年,该校有一人获得高中生总统奖,另一人在全美数学奥赛中名列前茅,前者来自南方南卡罗莱纳州,而后者来自海外的波多黎各,遍布全国的学生地理分布从中可见一斑。

  学校设施只是“硬件”,私立预校的真正优势在于师资和人员管理的“软件”。众所周知,美国公共教育的僵化和低效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一大弊病在于历来吃“大锅饭”的教师队伍内部缺乏竞争,而政治力量超强的教师工会坚决反对引进“自相残杀”的行内竞争机制,再加上美国文化没有“师道尊严”传统,得不到竞争回报的大多数公立学校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与此相对照的是私立预校的高薪、竞争机制和荣誉传统,使得其师资质量和敬业精神远非公立学校可及。

  除了强大的师资和学校资源之外,私立预校的成绩还获益于小班教育的师生比例。这一点也远非经费有限的公立中学大班可比。就以小儿就读的有百多年历史的本地预校为例,小儿11 年级时参加了12年级的一门大学水平的数学课,开班后因为难度较高,原来注册的10余名学生纷纷打了退堂鼓,最后只剩下3 名学生,而校方坚持开课到底,让这门课成为事实上的讨论辅导班。3 名学生中,后来一人去了英国剑桥大学,另一名也进了美国排名相当前列的某大学,小儿则在次年进了哈佛。

  

 

  在精英教育竞争白热化的大势下,传统预校申请常春藤名校的录取率虽然也“水跌船落”,却维持甚至提升了相对于公立中学的竞争优势。所以,一边是这些私立预校高涨的学费,一边是大批望子成龙、依然趋之若鹜的学生家长,尤其是知识精英阶层。前面提到的2006年美联社关于大纽约区的名牌预校学费超过哈佛大学,仍然“生满为患”,有长长的候补排队名单的报道,是这一现实的反映。《纽约时报》大牌专栏作者布鲁克斯曾经挖苦:位于华盛顿市区西北的第三选区是联邦政府高层主管人员的聚集地,其特征是虽然行政权力很大,也都算是高工资,可是60% 的可支配收入都花在送子女上私立学校的学费上了。

  说到底,美国公立高中的毕业生人数是私立预校毕业生人数的近10 倍(在校生超过10 倍,但是辍学问题严重),可是除了强调“数理化”的麻省理工,在常春藤名校新生来源统计上,公立高中毕业生一般不超过私立预校的两倍(60% 左右对比30% 以上),这意味着预校毕业生获得常春藤名校录取的平均概率大约是公立高中毕业生的5 倍。

  从公立中学转向私立预校,是美国犹太人在经济上崛起之后,化金钱优势为教育优势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者做过详尽的调查,1998—2001 年,如果把美国所有高中按照毕业生进入常春藤老三大(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比例排名,那么前100 名中,竟然有94 所是私立预校!

  END

  

 

  本文摘编自

  于时语著《攀藤而上:常青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责任编辑:

美国版“毛坦厂”的前世今生

关键词:

来源:《攀藤而上:常青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2017-06-09 13:59:12

美国版“毛坦厂”的前世今生

作者:于时语

由于大学教育原本属于精英特权,美国的预校一直以来都是类似英国的哈罗和伊顿公学那样的贵族子弟学校。像常春藤盟校一样,所有预校都以学费昂贵著称,成为平民子弟在先已生疏的“上流文化”外难于问津的另一重大障碍。

   由于大学教育原本属于精英特权,美国的预校一直以来都是类似英国的哈罗和伊顿公学那样的贵族子弟学校。像常春藤盟校一样,所有预校都以学费昂贵著称,成为平民子弟在先已生疏的“上流文化”外难于问津的另一重大障碍。

  ”

  精英教育竞争向下延伸,成为开始于学龄前和幼儿园的 “全方位”社会现象。但是名牌大学入学竞争的最热阶段,还是莫过于四年高中阶段。至于竞争的强化,则于美国名牌私立中学的演变中尤其可见一斑。

  美国名牌私立中学出现的历史要早于公立学校,尤其是在教育发达的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这些学校原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输送学生,因此获得了“预备学校”之称,简称“预校”。

  

 

  ▲ 常青藤联盟(Ivy League)

  由于大学教育原本属于精英特权,美国的预校一直以来都是类似英国的哈罗和伊顿公学那样的贵族子弟学校。例如,预校中的后起之秀格罗顿(Groton)学校,就是麻省“蓝血”世家后代恩迪科特· 皮博迪(Endicott Peabody)从剑桥大学毕业回到美国后,于1884 年在麻省格罗顿镇按照英国贵族中学的模式设立的。像常春藤盟校一样,所有预校都以学费昂贵著称,成为平民子弟在先已生疏的“上流文化”外难于问津的另一重大障碍。

  

 

  ▲ 格罗顿男校(Groton School for Boys)

  创始人 Endicott Peabody(1857-1944)

  几百年来,若干名牌大学分别与一些特定的预校建立了不成文的传统关系。例如布什总统父子就读的麻省安多佛(Andover)镇的菲利普学院(Phillips Academy,也通称Andover Academy),与耶鲁大学关系密切,而新罕布什尔州埃克赛特镇的菲利普埃克赛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简称Exeter Academy)则与哈佛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这几所常春藤大学都会从与之有关的特定预校招收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例如布什父子便是从安多佛学院进入的耶鲁大学。所以,这些学校也常常被称为“输送学校”(feeder school)。

  1932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新生85%来自这些私立预校,其中15家预校输送了近一半的新生。1906—1932年,新兴的格罗顿学校先后共有405名毕业生申请哈佛,只有3名被拒,合计录取率高达99.26%!

  

 

  ▲ 普林斯顿大学

  由于常春藤盟校的传统教育哲学是培养社会领袖,而不是学术精英,于是传统预校也采取了类似的方针,注重培养“全方位”(wellrounded)人才。这些学校都有很强的传统体育项目,并且强调社会活动和“领袖素质”的训练。因为常春藤盟校长期受到东北部“蓝血”世家的把持,传统预校自然也主要为这些世家子弟服务。富兰克林· 罗斯福、布什父子、2004 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等人,都毕业于这样的预校,再分别进入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就读。

  一个自然的结果是,预校毕业生成为常春藤精英校友的主体,因此充斥美国社会上层。有人做过统计,美国联邦政府和企业界的决策层精英人物中,大约分别有10% 和20% 来自30 多所著名预校。

  作为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的主力,东北部的名牌预校也像常春藤盟校一样,对20 世纪以来的美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英语中演变出的preppy(也拼成preppie)一词,原意是预校生,后来却成为东北部上流公子及其品位和习气的代名词和形容词,并且在势利的崇拜下,成为美国社会尤其是小资阶层群起模仿的“酷”文化。在20 世纪60—70 年代的“文化反叛”之后,塑造一时社会风气的《预校生正式手册》(The Official Preppy Handbook)于1980 年出版,此后便畅销不衰,重印达到40 次之多!直到2005 年,《纽约时报》还刊登了《我们现在都是预校生了》这样的评论。

  

 

  2010 年,在媒体的大力捧场之下,原作者之一出版了这一手册的续编,取名《正牌预校生:一个崭新的旧世界》(True Prep: It's a Whole New Old World),继续畅销。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势利风气下,哈佛大学才会于2009 年与服装公司签订十年合同,授权在正式的哈佛名号下生产销售“ 预校”样式的高档服装系列。根据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在《纽约时报》上的评论可知,代表“预校”的常春藤式样现在已经通过拉尔夫· 劳伦(RalphLauren)服装品牌而流行全球。

  

 

  如同常春藤的“自由学科”教育一样,预校传统注重人文学科,特别是英语写作,因此出现了许多出身于预校的美国著名作家。例如以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名噪天下的菲茨杰拉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艾略特(T. S. Eliot)、《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J. D. Salinger)、名剧《谁怕弗吉尼亚· 沃尔夫》(电影译名《灵欲毒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的作者爱德华 · 阿尔比(EdwardAlbee)、2008 年过世的保守派理论大亨小威廉· F · 巴克利等等。这是预校影响美国上层文化的另一主要途径。

  预校本身也常常成为这些作家的题材,例子有路易斯· 奥金克洛斯(Louis Auchincloss,格罗顿学校加耶鲁)的畅销小说《查士丁的校长》(The Rector of Justin)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得主约翰· 艾文(John Irving,埃克塞特学院)的小说《为欧文 · 米尼祈祷》(A Prayer for Owen Meany)和《盖普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等等。曾以小布什总统夫人劳拉为素材创作小说的女作家克蒂丝· 希坦菲(Curtis Sittenfeld,格罗顿学校加斯坦福),另有一部小说的题名就是《预校》(Prep)。

  

 

  然而,随着常春藤盟校招生政策从偏顾“蓝血”子弟向“凭才入学”演变,再加上公共教育普及引起日渐激烈的名校入学竞争,私立贵族预校的传统“常春藤”特权逐渐消失。以哈佛的招生为例,“二战”刚结束的1946 年,在复员老兵学生之外,东北部私立预校应届生申请的录取率高达80%,而名牌公立中学毕业生的录取率只有其三分之一。到了1966 年,这些预校申请哈佛的录取率跌落到45% 左右,但仍是当时一般录取率20% 的两倍以上。时至今日,这些预校毕业生申请哈佛的录取率已经很难超过20%。

  面对这样的挑战,私立预校不得不做出应变改革,改变办学方向。作为传统的常春藤“输送学校”,这些预校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常春藤“凭才入学”改革的中学版,可以说代表了预校的一种“常春藤化”趋势。

  顺便提一下,20 世纪70 年代,美国东北部的8 所著名私立预校联手成立了“八校联会”(Eight Schools Association),明显是仿效8所大学组成的常春藤盟校。“八校联会”强调学业、体育和课外活动,完全是以向常春藤和其他名校输送学生为己任。

  

 

  和常春藤名校一样,预校办学最重要的变化也是在招生对象上进行多样化的“知识投资”,扩大富有阶层以外的优秀生源。与此同时,名牌预校响应民权斗争带来的社会变革,开始注重招收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改变其传统的上层白人富家子弟乐园的形象。1963 年,23家名牌预校共同创立了“一个更好的机会”计划,建立奖学金制度招收贫穷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尖子生。麻省首任黑人州长帕特里克便是靠该计划从名牌预校麻省弥尔顿学院毕业进入哈佛就读。

  这样的改革一旦启动,私立预校便开始展现它们相对于公立中学的许多优势。最明显的优势莫过于能以庞大的校产基金提供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以此维持学校的品牌,从而建立学校声誉、学生质量与前途,以及学校未来财源之间的良性互动。

  预校还有另一个明显的优势—它们大多数是寄宿制中学,可以面向全美招生。前面提到的麻省首任黑人州长便是从芝加哥前往麻省就读弥尔顿学院。而再出名的“重点”公立中学,最多也只能在县市范围内跨区招生,在生源广度上便差了一大截。

  有趣的是,随着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加剧,预校传统的富有家族生源比例却在不断下降。以著名的埃克塞特学院为例,1980 年,40%的美国家庭能够承担这一预校的学费;到了2004 年,只有区区6%的美国家庭还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但是与此同时,该校校产基金已达10 亿美元,平均每个在校生名下有100 万美元的基金支持。所以,这样的预校不仅能面向全美招生,同时也能如常春藤名校一般,向低收入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和生活补助。而且与哈佛大学等校产雄厚的名校一样,学校在学生教育开支上不吝花费,每年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平均开销达6 万多美元,远远超过4 万美元上下的全额学费,差额部分全由学校基金补足。

  

 

  名牌预校的雄厚校产也带来公立中学无法比拟的学校设施:埃克塞特学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学图书馆和两个游泳池;布什父子就读的安多佛学院则有世界水平的艺廊;而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镇的一所预校甚至拥有一个九洞高尔夫球场。如此资源与面向全国的招生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私立预校的学生质量。

  以埃克塞特学院为例,该校平均每个年级大约有250 名学生,但在2008 年却有25 名12 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获得全美荣誉奖学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的最后提名(Finalist)。这一奖学金根据全美高中11 年级PSAT 普考的成绩进行选拔,在140 多万美国高中生中,只有成绩属于最高1% 者才能获得最后提名。埃克塞特学院毕业班竟有10% 的学生入围,是美国一般中学的10 倍,可见其学生素质。2007 年,该校有一人获得高中生总统奖,另一人在全美数学奥赛中名列前茅,前者来自南方南卡罗莱纳州,而后者来自海外的波多黎各,遍布全国的学生地理分布从中可见一斑。

  学校设施只是“硬件”,私立预校的真正优势在于师资和人员管理的“软件”。众所周知,美国公共教育的僵化和低效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一大弊病在于历来吃“大锅饭”的教师队伍内部缺乏竞争,而政治力量超强的教师工会坚决反对引进“自相残杀”的行内竞争机制,再加上美国文化没有“师道尊严”传统,得不到竞争回报的大多数公立学校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与此相对照的是私立预校的高薪、竞争机制和荣誉传统,使得其师资质量和敬业精神远非公立学校可及。

  除了强大的师资和学校资源之外,私立预校的成绩还获益于小班教育的师生比例。这一点也远非经费有限的公立中学大班可比。就以小儿就读的有百多年历史的本地预校为例,小儿11 年级时参加了12年级的一门大学水平的数学课,开班后因为难度较高,原来注册的10余名学生纷纷打了退堂鼓,最后只剩下3 名学生,而校方坚持开课到底,让这门课成为事实上的讨论辅导班。3 名学生中,后来一人去了英国剑桥大学,另一名也进了美国排名相当前列的某大学,小儿则在次年进了哈佛。

  

 

  在精英教育竞争白热化的大势下,传统预校申请常春藤名校的录取率虽然也“水跌船落”,却维持甚至提升了相对于公立中学的竞争优势。所以,一边是这些私立预校高涨的学费,一边是大批望子成龙、依然趋之若鹜的学生家长,尤其是知识精英阶层。前面提到的2006年美联社关于大纽约区的名牌预校学费超过哈佛大学,仍然“生满为患”,有长长的候补排队名单的报道,是这一现实的反映。《纽约时报》大牌专栏作者布鲁克斯曾经挖苦:位于华盛顿市区西北的第三选区是联邦政府高层主管人员的聚集地,其特征是虽然行政权力很大,也都算是高工资,可是60% 的可支配收入都花在送子女上私立学校的学费上了。

  说到底,美国公立高中的毕业生人数是私立预校毕业生人数的近10 倍(在校生超过10 倍,但是辍学问题严重),可是除了强调“数理化”的麻省理工,在常春藤名校新生来源统计上,公立高中毕业生一般不超过私立预校的两倍(60% 左右对比30% 以上),这意味着预校毕业生获得常春藤名校录取的平均概率大约是公立高中毕业生的5 倍。

  从公立中学转向私立预校,是美国犹太人在经济上崛起之后,化金钱优势为教育优势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者做过详尽的调查,1998—2001 年,如果把美国所有高中按照毕业生进入常春藤老三大(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比例排名,那么前100 名中,竟然有94 所是私立预校!

  END

  

 

  本文摘编自

  于时语著《攀藤而上:常青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