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美国那些“白渣”家庭,是如何炼成的?

关键词:

来源:钝角网 2017-05-09 15:58:20

美国那些“白渣”家庭,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马维

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对改变个人和群体命运的重要作用:只要家庭和社会加大对教育和文化的投入,人类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不至于彻底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希望。

  沿着美国东海岸往西一百多英里,阿巴拉契亚山脉与海岸线平行,从西南向东北,延绵三千五百公里。这里风景秀丽,在很多文学作品、歌曲中多有体现。可居住在这里的苏格兰爱尔兰移民,在美国社会中被认为是愚笨的、落后的、还很暴力,被叫做 Hillbilly(近似中文里的乡巴佬)。二战之后,其中很多人向北移民至工业化的城市中,成为产业工人。全球化的浪潮让其中不少人失去工作。几十年间,他们从坚定的民主党票仓变成共和党大本营,并在2016年的选举中,成为支持川普的中坚力量。今天的美国正处在2016年大选之后空前的分化之中,了解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人群,是有意义的事情。作者的祖父母一辈二战之后从肯塔基州迁至俄亥俄州的一个工业城市,经济上成为典型的中产阶级,但从来没有在真正地脱离家暴、酗酒、拒绝学习和怨天尤人的文化与习惯。

img-1494495494998.jpg

书名:Hillbilly Elegy;作者: [美] J.D.万斯 

  作者的外祖父母,成天争吵不休。外祖父酗酒,外祖母性格刚烈,以牙还牙,有一天竟然把汽油倒在烂醉如泥的丈夫身上,再点上一把火。作者的母亲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虽聪明,却早早染上毒瘾,有一次为了躲过工作单位的检查,竟然求自己的孩子提供尿样!

  作者的母亲,高中尚未毕业就怀孕,和不同的男人有短暂的关系,取得了护士执照,又因为嗑药而失去工作,频繁经历离婚,虐待孩子(在作者12岁时在高速公路情绪失控,差点出车祸让母子二人罹难),最后吸毒,经济状况一团糟。作者的生父,早年放弃对作者的监护权,再婚后入教,“渐渐变好”,在肯塔基州过着农民生活,贫穷但是平静。作者的舅舅,全家第一个有“职业生涯”的人,居住在加州,家庭生活和谐。

  作者,基本成长于“一地鸡毛”的家庭环境中,所幸,姐姐一直保护着他,外公外婆住得近,最后高中三年和外婆住在一起,得到了安宁的环境和爱,也有舅舅,带着自己去加州度假没,有幸见识到了不同的世界。高中最后两年,作者因为母亲已经完全不能再照顾他,搬回来跟已分居的外祖母住,才第一次有了一个可以安静写作业的地方。高中毕业后,作者在海军服役四年,到过伊拉克战场,随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接着由耶鲁法学院毕业,成为他那个小镇和高中有史以来第一个从“常青藤名校”毕业的人。

  作者对自己亲人和文化有深刻的反思。他成长的环境中,没有成功的榜样,家家都是吵闹不休,酗酒,毒品泛滥。抱怨社会,仇视比自己过得好的人,成为自己不思进取、懒惰成性的借口。

  今天说到文化总好像是必须高大上的,但文化本身只是表示了一个族群的生活习性和状态。按照作者的说法,这个一来美国大陆就从事最底层的劳工工作的白人阶层,一直是被主流白人社会排斥,鄙视,隔绝的。这个阶层的白人,没有教养,有宗教信仰但是没有宗教道德,生活的环境又闭塞,因此,早孕,早婚,逃学,吸毒,酗酒,粗口,家庭暴力……是为这个“文化”的标签。

  即便很多人对美国社会了解不深,对种族主义却是耳熟能详的,但对白人阶层中的分化,往往并不清楚。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视角,告诉你,这些白渣阶层的生活糟糕到什么程度。作者回到家乡,看到一幢破败的小房子里,窗帘布后探出好几双渴望外部世界又惊疑的眼睛,屋外一个吸烟看起来就是吸毒者的男子敌视地看着自己。作者的表兄弟告诉自己,这个男人从来无业,有八个小孩……这个人的孩子的未来,不言而喻,十分堪忧。

  从这本书里,也可以看到作者对自己这些乡亲的态度:既同情他们的处境,认为社会有责任扶助这些人脱离贫困,同时又觉得这些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咎由自取的结果。

  比如,作者曾经为了得到一些收入支持自己的学业,在假期去当地的瓷砖店搬瓷砖,店主提供一小时13美元的收入。这个收入其实不错,但前来打工的一个白人(女友19岁怀孕)十有八九迟到,一去厕所就是一小时,旷工严重,最后被店主开除,结果气急败坏,认为“所有人都在欺负自己”。——这就是白渣的生活态度,总之:自己没错,错在别人。

  这个文化与群体在今天社会中的不断落后,不完全是一个经济现象,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文化的现象。作者有一年暑假找到一个搬地砖的工作,薪水不低,很珍惜。可一位年轻同事,上班偷奸耍滑,被开除的时候却大叫:"你怎么能开除我?你不知道我女朋友要生孩子了吗?"

  作者的小姨在第一次婚姻失败之后,嫁给了一位"外人"丈夫。姨夫来自一个不是Hillbilly的家庭,从不大声吵闹,不欺负妻子,他的家人更是互相照应,从不背后说彼此的坏话。这让作者认识到,家原来还可以是这样,家人之间可以彼此相爱,父母可以尽到自己的责任。而直到参加了海军陆战队,作者才第一次认识到个人的责任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不只是一个空谈,可以真有其事。当他第一次跑完三英里,用时25分,心满意足的时候,他的教官却对他说:"跑完三英理,如果你没吐的话,就是偷懒。别他妈地偷懒!"然后命令他再跑,大声告诉他,在海军陆战队,每天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才行!

  作者虽然对自己从小成长起来的文化充满反思、批评,但他对自己亲人朋友的一腔热情也跃然纸上。

  如何冲破牢笼?这是全书贯穿始终在探讨的问题。

ae57950330606875df12793a1a6b54ef551ba40da8543be8ea90b3aa0b7e3df8d0876f6fd7149376d7a35b9b79183142e33d69b41aa5b675c646466055ebab3b0da195c4c4a079fc395ed0c68e51f142ce15ef78ae261162ff8ba67b56fd1c8c60933c27c0a5deb29a38f.jpg

  白渣的逻辑是,破罐子破摔。而作者的幸运在于,他的外公外婆还是肯定教育的意义的。当然他的遗传基因也不差(属于天生精力充沛活力十足的人,一天睡四小时也没问题= =,我大概就要挂了)。他的生活里还是有爱的存在(主要是姐姐和外公外婆)。大家族中还是有像舅舅这样好的家庭榜样可以参照。高中还是有好老师的存在。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地方,其实还是作者的诚实。从底层文化中脱胎换骨,来到精英云集的耶鲁法学院,却发现自己缺失的不只是经济上的富足,更多是文化资源上的落后;大律师所面试会上,作者不知道白葡萄酒还分各种品种,不知道餐桌上为什么各有三把刀叉,甚至不知道“苏打水”是什么;作者童年中所受的所有不幸,最后依然深深印刻在他的日常行为上:易怒,情绪不稳定,时而自得自傲,时而自暴自弃……总之,与他的那从小成长优越幸福的妻子相比,他还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这些缺点。

  这本书,既展现了一个整体人群的文化,也有对作者个人成长的经历的生动描述。一个原本差点不能高中毕业的孩子,一个原本极可能像很多亲人一样颓废、消沉,甚至更糟的孩子,却因为几个人在他生命中关键时刻给了他义无反顾的帮助而得以成为一个健康、学有专长、贡献社会的人。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对改变个人和群体命运的重要作用:只要家庭和社会加大对教育和文化的投入,人类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不至于彻底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希望。

责任编辑:

美国那些“白渣”家庭,是如何炼成的?

关键词:

来源:钝角网 2017-05-09 15:58:20

美国那些“白渣”家庭,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马维

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对改变个人和群体命运的重要作用:只要家庭和社会加大对教育和文化的投入,人类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不至于彻底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希望。

  沿着美国东海岸往西一百多英里,阿巴拉契亚山脉与海岸线平行,从西南向东北,延绵三千五百公里。这里风景秀丽,在很多文学作品、歌曲中多有体现。可居住在这里的苏格兰爱尔兰移民,在美国社会中被认为是愚笨的、落后的、还很暴力,被叫做 Hillbilly(近似中文里的乡巴佬)。二战之后,其中很多人向北移民至工业化的城市中,成为产业工人。全球化的浪潮让其中不少人失去工作。几十年间,他们从坚定的民主党票仓变成共和党大本营,并在2016年的选举中,成为支持川普的中坚力量。今天的美国正处在2016年大选之后空前的分化之中,了解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人群,是有意义的事情。作者的祖父母一辈二战之后从肯塔基州迁至俄亥俄州的一个工业城市,经济上成为典型的中产阶级,但从来没有在真正地脱离家暴、酗酒、拒绝学习和怨天尤人的文化与习惯。

img-1494495494998.jpg

书名:Hillbilly Elegy;作者: [美] J.D.万斯 

  作者的外祖父母,成天争吵不休。外祖父酗酒,外祖母性格刚烈,以牙还牙,有一天竟然把汽油倒在烂醉如泥的丈夫身上,再点上一把火。作者的母亲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虽聪明,却早早染上毒瘾,有一次为了躲过工作单位的检查,竟然求自己的孩子提供尿样!

  作者的母亲,高中尚未毕业就怀孕,和不同的男人有短暂的关系,取得了护士执照,又因为嗑药而失去工作,频繁经历离婚,虐待孩子(在作者12岁时在高速公路情绪失控,差点出车祸让母子二人罹难),最后吸毒,经济状况一团糟。作者的生父,早年放弃对作者的监护权,再婚后入教,“渐渐变好”,在肯塔基州过着农民生活,贫穷但是平静。作者的舅舅,全家第一个有“职业生涯”的人,居住在加州,家庭生活和谐。

  作者,基本成长于“一地鸡毛”的家庭环境中,所幸,姐姐一直保护着他,外公外婆住得近,最后高中三年和外婆住在一起,得到了安宁的环境和爱,也有舅舅,带着自己去加州度假没,有幸见识到了不同的世界。高中最后两年,作者因为母亲已经完全不能再照顾他,搬回来跟已分居的外祖母住,才第一次有了一个可以安静写作业的地方。高中毕业后,作者在海军服役四年,到过伊拉克战场,随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接着由耶鲁法学院毕业,成为他那个小镇和高中有史以来第一个从“常青藤名校”毕业的人。

  作者对自己亲人和文化有深刻的反思。他成长的环境中,没有成功的榜样,家家都是吵闹不休,酗酒,毒品泛滥。抱怨社会,仇视比自己过得好的人,成为自己不思进取、懒惰成性的借口。

  今天说到文化总好像是必须高大上的,但文化本身只是表示了一个族群的生活习性和状态。按照作者的说法,这个一来美国大陆就从事最底层的劳工工作的白人阶层,一直是被主流白人社会排斥,鄙视,隔绝的。这个阶层的白人,没有教养,有宗教信仰但是没有宗教道德,生活的环境又闭塞,因此,早孕,早婚,逃学,吸毒,酗酒,粗口,家庭暴力……是为这个“文化”的标签。

  即便很多人对美国社会了解不深,对种族主义却是耳熟能详的,但对白人阶层中的分化,往往并不清楚。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视角,告诉你,这些白渣阶层的生活糟糕到什么程度。作者回到家乡,看到一幢破败的小房子里,窗帘布后探出好几双渴望外部世界又惊疑的眼睛,屋外一个吸烟看起来就是吸毒者的男子敌视地看着自己。作者的表兄弟告诉自己,这个男人从来无业,有八个小孩……这个人的孩子的未来,不言而喻,十分堪忧。

  从这本书里,也可以看到作者对自己这些乡亲的态度:既同情他们的处境,认为社会有责任扶助这些人脱离贫困,同时又觉得这些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咎由自取的结果。

  比如,作者曾经为了得到一些收入支持自己的学业,在假期去当地的瓷砖店搬瓷砖,店主提供一小时13美元的收入。这个收入其实不错,但前来打工的一个白人(女友19岁怀孕)十有八九迟到,一去厕所就是一小时,旷工严重,最后被店主开除,结果气急败坏,认为“所有人都在欺负自己”。——这就是白渣的生活态度,总之:自己没错,错在别人。

  这个文化与群体在今天社会中的不断落后,不完全是一个经济现象,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文化的现象。作者有一年暑假找到一个搬地砖的工作,薪水不低,很珍惜。可一位年轻同事,上班偷奸耍滑,被开除的时候却大叫:"你怎么能开除我?你不知道我女朋友要生孩子了吗?"

  作者的小姨在第一次婚姻失败之后,嫁给了一位"外人"丈夫。姨夫来自一个不是Hillbilly的家庭,从不大声吵闹,不欺负妻子,他的家人更是互相照应,从不背后说彼此的坏话。这让作者认识到,家原来还可以是这样,家人之间可以彼此相爱,父母可以尽到自己的责任。而直到参加了海军陆战队,作者才第一次认识到个人的责任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不只是一个空谈,可以真有其事。当他第一次跑完三英里,用时25分,心满意足的时候,他的教官却对他说:"跑完三英理,如果你没吐的话,就是偷懒。别他妈地偷懒!"然后命令他再跑,大声告诉他,在海军陆战队,每天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才行!

  作者虽然对自己从小成长起来的文化充满反思、批评,但他对自己亲人朋友的一腔热情也跃然纸上。

  如何冲破牢笼?这是全书贯穿始终在探讨的问题。

ae57950330606875df12793a1a6b54ef551ba40da8543be8ea90b3aa0b7e3df8d0876f6fd7149376d7a35b9b79183142e33d69b41aa5b675c646466055ebab3b0da195c4c4a079fc395ed0c68e51f142ce15ef78ae261162ff8ba67b56fd1c8c60933c27c0a5deb29a38f.jpg

  白渣的逻辑是,破罐子破摔。而作者的幸运在于,他的外公外婆还是肯定教育的意义的。当然他的遗传基因也不差(属于天生精力充沛活力十足的人,一天睡四小时也没问题= =,我大概就要挂了)。他的生活里还是有爱的存在(主要是姐姐和外公外婆)。大家族中还是有像舅舅这样好的家庭榜样可以参照。高中还是有好老师的存在。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地方,其实还是作者的诚实。从底层文化中脱胎换骨,来到精英云集的耶鲁法学院,却发现自己缺失的不只是经济上的富足,更多是文化资源上的落后;大律师所面试会上,作者不知道白葡萄酒还分各种品种,不知道餐桌上为什么各有三把刀叉,甚至不知道“苏打水”是什么;作者童年中所受的所有不幸,最后依然深深印刻在他的日常行为上:易怒,情绪不稳定,时而自得自傲,时而自暴自弃……总之,与他的那从小成长优越幸福的妻子相比,他还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这些缺点。

  这本书,既展现了一个整体人群的文化,也有对作者个人成长的经历的生动描述。一个原本差点不能高中毕业的孩子,一个原本极可能像很多亲人一样颓废、消沉,甚至更糟的孩子,却因为几个人在他生命中关键时刻给了他义无反顾的帮助而得以成为一个健康、学有专长、贡献社会的人。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对改变个人和群体命运的重要作用:只要家庭和社会加大对教育和文化的投入,人类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不至于彻底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希望。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