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出使日记”中的晚清外交

关键词: 日本

来源:《读书》 2016-12-27 17:51:10

“出使日记”中的晚清外交

作者:戴海斌

冈本隆司、箱田恵子、青山治世三位日本学者合著的《出使時代の日記――清末の中国と外交》,是近年晚清外交史方面的重要著作。本文对其两大特色——注重外交官的意识、观念变化对外交的影响和注重日记的稿本/版本差异、接受传播及体现的时代变异,作了非常细致的例举和分析,从中不仅可窥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外交的方法和视角,更可见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提到“出使日记”,中国读者第一时间浮现脑际的,大概都会是“钟叔河”“走向世界”这样的字眼。的确,钟先生编选的《走向世界丛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刊行以来,嘉惠几代知识人,至今影响不衰,可以说丛书本身在当代出版史上已写下传奇。关于这套书的英文译名,据说原有三个备选,即The Outer World in Chinese Eyes、Chinese Travelers Abroad、From East to West。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认定第三个较好,钟先生也十分同意,以为“From East to West就是从古老传统走向近世文明,走向变革和开放的现代化世界”(《我为什么要编〈走向世界丛书〉》)。以一套尚未出版完成的大书(拟目一百种,实出三十六种),在三十余年间有如此强劲且持久的思想/学术辐射力,或正印证了编辑宗旨中强烈的“中国本身拥有力量”的意识,也辩证地说明我们仍然还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QQ图片20161227175241.jpg

 

  《走向世界丛书》启发和推动了大量后续研究,收入丛书的外交使节、考察专使、政治流亡人士及旅行家的日记、游记常被提及,他们作为“洋务派”或“改良主义者”的变革观、西洋观、世界观也得到方方面面的讨论。相对年轻一辈的研究者,已不满于受“西方启蒙话语”指导的思想史研究,不愿意那么简单地承认国人被动地接受外来文明的挑战,也反对将传统中国作为铁板一块来对待,无论以文化身份认同、文学形象学、传记研究为视点,重审出使日记的文化/文明内涵,还是将出使日记作为“旅行写作”(travel writing)的文类(literary genre)之一,考察它在学术与文学两个维度上构成“游记新学”的变量因子(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二〇〇九年版;张治:《异域与新学:晚清海外旅行写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二〇一四年版),手眼身法均已更新,非“现代化”模式所能范围。

 

  不过,上述新出著述多偏重思想文化史或比较文学史,与出使日记关系最直接的外交史研究,反而成绩乏善可陈。尽管围绕清政府初次派遣驻外公使以及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刘锡鸿、陈兰彬、张德彝等人物,先行研究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相对零散,日记利用也偏同质化,尤其人物研究,重言论轻行事,对其观念、思想的考察仍是主流。近年来晚清史研究总体趋冷,新一代学者的关注点发生转移,关于外交使节及日记的新研究并不多见;而且,与思想史取向的研究存在问题类似,外交史学者同样欠缺对于作为“史料”的日记性质的敏感,通行刊本经常拿来就用,对日记文本的形成及版本流变少有究心。

 

QQ图片20161227175222.jpg

 

  冈本隆司、箱田惠子、青山治世三位日本学者,都是本色当行的中国外交史专家。他们合著的《出使時代の日記——清末の中国と外交》一书,积多年心力而成,可谓日本学界研究晚清出使日记集大成之作,很值得注意。全书按时分部,按人分章,各节据驻外公使、领事及随员存世日记的文本分析而展开,所涉时段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也即清政府向欧美、日本派出常驻使节的中前期。在笔者看来,本书至少有两点应特别留心:(一)将出使日记放回晚清外交的具体历史语境中,据日记信息,直接讨论外交官的观念、行动及其如何作用于清朝外交体制与对外关系;(二)特别重视日记文本的“制作”过程,通过版本调查、稿/刊本比勘,发现其异同,进而揭示日记作者思想的变迁轨迹、编纂刊行的时代背景及其被阅读与接受的情况。

 

  二

 

  一般而言,“出使日记”有狭、广两种定义,前者专指常驻公使(出使大臣)义务性提交的日记,后者还包括公使以外的使节或下属所作日记。本书所论基本限定在狭义层面,则出使日记非仅单纯的私人著述,还具有外务报告的意义。尽管个别日记尚不脱地理情报的色彩,如陈兰彬立意制作最新的美国地理志,薛福成更有一庞大计划,欲编辑刊行一部足以替代《瀛环志略》的世界地理志,但其面对的世界毕竟已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日记内容也必然区别于传统的海外采风录、游历记或风土志。更重要的是,公使既有义务定期向总理衙门缴送出使日记,则不可避免已带有驻外公使馆的业务日志或报告书的性质。本书著者注意到作为复命形式的出使日记,相应在“制作方法”上有其特色,即所谓“公使与随员的共同作业”。首任驻英使馆副使刘锡鸿的《英轺日记》与张德彝的《四述奇》(即《随使英俄记》)有多处内容雷同,是否存在抄袭、到底谁抄了谁,一直是学界瞩目的一桩公案,朱维铮、张宇权、尹德祥等均有论列,而结论倾向于张德彝抄袭了刘锡鸿。区别于这类着眼文字异同比较、相对平面化的研究思路,本书将问题置于外交史脉络中,观察视角一变,结论也相应更新。经细致的文本核对,著者指出身为使馆翻译官的张德彝,受命于刘锡鸿,提供了大量资料以助其完成出使日记,而事后这些资料又作为张本人著作的一部分刊行。由公使与下属共同完成的出使日记,《英轺日记》绝非个例,复如陈兰彬《使美纪略》,便是取数人散记“合并参订”而成,而其本人执笔的部分可能还不到一半。一旦从“制作”原理的角度看问题,那么作为集众式的外务报告的“出使日记”便很难指认唯一作者,不同文本之间有无“抄袭”,或谁抄了谁,其实也非关键所在,更紧要的恐怕是,在作为“剽窃者”和作为“情报源”的两个张德彝形象的重叠处,析分出历史本来面目。

 

  目前关于海外使馆的研究,着眼人物以外,多由“条约体制”(Treaty System)视野考察其功能、定位,研究主要集中于早期,即使馆设置及制度化阶段;就具体外交作业而言,侧重与华人移民问题相关的部分。而以出使日记为素材,今人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解读晚清外交的制度建构及变化。相较于郭嵩焘所著《使西纪程》多记由海外见闻引发的主观感受与意见,而其继任者曾纪泽在使欧初期刊行的《曾侯日记》中,“与驻外使节(使馆)的外交活动直接相关的情报与见闻占很大篇幅,而描述作者感受的部分很少”(117—118页)。正缘于直接关系“外交”的记载构成了《曾侯日记》的核心,其作为“出使日记”的特征才得以彰显。同出自曾氏手笔的《金轺筹笔》记录了光绪六、七年(一八八〇至一八八一)间在圣彼得堡与俄方进行的五十二个回合的“问答节略”,反映出曾纪泽为收回伊犁所做的外交努力,也传达了中俄交涉的现场感。这一阶段,正是清朝外交官“对西洋式的国际关系全面摄取”的时期,学习西方外交知识与技术,创制适合于本国的外交之道成为当务之急。《曾侯日记》《金轺筹笔》的字里行间体现出这一意图,或者说,后来全面展开的所谓“曾纪泽的外交”已蕴含于此。不过,著者仍加以但书,提示“当时清朝对主权、国境观念的理解,以及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对外关系,尚未至全面转换的阶段”(152页)。

 

  这一“转换”的痕迹在何如璋、黄遵宪、张荫桓、薛福成等人著述中续有体现。清朝公使馆尚处于草创和初步发展阶段,无论组织还是功能,都远谈不上完善,但从“出使日记”仍可窥见公使“外交”的变迁轨道:

 

  海外公使馆的对外交涉,尤其是国际关系、“公法”意识,在曾纪泽任上,即一八八〇年代已开始从置身其“外”转向融入其“内”,所达成的阶段性成果在薛福成的对外交涉中即有体现。海外公使馆对外意识的这种变化,始于《金轺筹笔》,到了《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时已经呈现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与“出使日记”公刊过程几乎是并行对应的。

 

  如果再放长眼光,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半至九十年代前半的公使馆还未脱“摇篮期”,而至甲午、戊戌、庚子各段,清朝外交一次次经历阵痛,其处理对外关系的观念与方式也发生了从“洋务”到“外务”的深刻转变。

 

  公使而外,本书对“随员日记”也有所涉猎,包括钱德培《欧游随笔》,黎庶常《西洋杂志》,蔡钧《出洋琐记》《出使须知》,王咏霓《道西斋日记》,陈春瀛《回颿日记》等。公使日记与随员日记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薛福成日记中的“论说”,与张德彝《述奇》中的“杂记”,便有很大不同,这不仅因为时代变化,还与公使与翻译官立场的差异有关。但在外交史视野下,两者位置又密切相关。著者强调,随员日记“在编辑时意识到公使馆的诸功能,分类整理相关资料,系统地介绍海外公使馆的外交活动,尤其明确表现了作为外政机关的海外公使馆的作用和存在意义”(270页)。如吴宗濂《随轺笔记》的出现,便配合了义和团事变前后清朝外交体制的变化趋势。

 

  然而,面临危机的中国不得不加速外交转型,当“外交”“外交官”概念成为常识的时代一旦到来,所谓“出使”经历不再特别,“出使日记”这一著述形式也不再必要。“出使日记”为“外交”应运而生,复因“外交”悄然而逝,这实在是启人深思的时代悖论。

 

  三

 

  钱锺书为《走向世界丛书》作“序”,有一句妙语,提示“由于作者的强充内行或自我吹捧”,一些出洋者所写旅行记“往往无稽失实,行使了英国老话所谓旅行家享有的凭空编造的特权(the traveller's leave to lie)”。“远来和尚会念经”,远游归来者会撒谎,原是常情,这“谎话”不管出于有心还是无意,在文化心理层面,都是值得细味的东西;而从史学研究角度出发,对于出使日记的“史料”性质,则不能不有所辨析。本书对此有高度自觉,意识到“一旦明了记述的意图和构造,执笔者的观念和活动自可清晰呈现,而明确了严密的认识与行动,亦即可对晚清外政机构的整体,及其成员的思想做出缜密的分析”(6页);甚而,除了清楚知道“有什么”,还要关心“少了什么”,也就是说,“在对日记记述部分进行解读之上,还要对未有记载的部分有所洞察,才能对当时‘出使’、驻在地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做客观的、充分的还原”(175页)。故此,利用出使日记研究晚清外交,文献学考察必不可少。三位著者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在日记版本调查和文本核校方面确下了很大功夫,书末附录的《出使日记关联史料总目录》,洋洋大观,便是明证。此处姑举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出使日记不仅非成于署名者一人之手,其著述、编纂、刊行形态之间也多有差别。就稿、刊本对照而言,薛福成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标本。其原有《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刻本六卷、续刻十卷通行,近年又有据南京图书馆藏日记手稿整理、包含使欧期间(一八九〇至一八九四)的全部日记的《薛福成日记》两巨册。著者比较了稿本与通行刊本,发现以下三种异同情况:(一)日期移动者。稿本一日所记,在刊本被分割为数日,或分配至稿本原无记载的日期;稿本一日所引长篇文书,在刊本被分割为数日引用,以填补前后日记的空白;稿本中某些关联内容的记述,在刊本也有日期移动的情况发生。(二)只见于稿本者。按刊本“凡例”所示,限于出使日记性质,与“洋务”无直接关联的内容多被删略;程式性的公文邸钞及一些私人函札,也被删略;与英俄两国对立有关的记载,或被删,或被改。(三)只见于刊本者。《出使四国日记》中有许多针对西方社会、文化及欧洲国际形势、中西学术比较的观察和议论,这也是先行研究最为关注的部分,而实际上这些内容几乎未见于稿本,多系出使日记刊行时追加;与南洋设置领事相关的外交文书也多为后来补充;刊本并增补了与《庸庵海外文编》《庸庵文外编》收录“论说”相对应的内容。

 

  《出使四国日记》与《续刻》的问世年代与刊行经纬各不相同,即内容偏重方面,亦多差异,前者最重要的是有关西洋观的“论说”,后者最引人注目处,则在于对世界地理的大篇幅介绍。《走向世界丛书》将两者合并整理,对上述差异似无意识;而因忽视版本差异,在利用日记论证薛福成思想变化时,也不免有风险。如钟叔河重点引据的薛福成抵达伦敦后的议论,包括对郭嵩焘赞赏西洋的认同、有关议会、教育制度、医院、铁道历史等记载,实际上在对应的稿本日记中全部没有。

 

  根据现有文集,阐述薛福成的思想主张,当然是一个简捷的研究方法。但是,从文本比较的结果来看,稿本日记的草稿与成文往往不同,而且文集收入“论说”,虽注干支日期,但作者的写作缘起、目的和语境,只有放在前后文脉中才能把握。现有足本《薛福成日记》的标点整理仍存在问题,其操作方式是同一日日记,凡刻本有而稿本无的内容,据刻本加以补充,但未考虑有移动日期的情况,结果导致稿本中其他日期的内容被重复补充。也就是说,《薛福成日记》并非稿本内容的完全重现,这是利用时必须注意的。

 

  除稿/刊本的差异,不同时期编辑、刊行的日记版本,反映各自时代状况,体现出相当不同的“性格”。如志刚《初使泰西记》有两个早期版本,著者注意到,光绪三年刊本中“基于传统思想对西洋的批评,大多数未被收录”,这体现避热主人的编辑方针,即精选关系“世道人心、民生国计”的西洋知识,与志刚本人的西洋观未必直接相关;光绪十六年《初使泰西纪要》本则包含了很多批评西方的内容,更接近志刚日记原稿的形态。这一差异,并不代表出使日记的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传播与接受出使日记的外部世界已然不同——

 

  总之,光绪三年刊本的编纂时期,认识到洋务的必要性者仍为少数,故倾向于认识西洋自身的特点,相比之下,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连续对外危机的背景下,包括以前的守旧派,各阶层广泛开始关注洋务及出使日记,而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即《纪要》编辑、刊行的时期,越来越意识到它们与传统思想的关联性。(80页)

 

  出使日记记载的内容,与政府公文书、个人文集所收奏折、信札,必须一边对照一边使用。曾纪泽日记中有关公使馆活动与人事的部分,多为“手稿日记”所无,系《曾侯日记》增补,在曾死后公刊的《遗集·日记》中再次被削删。著者经比对发现,《曾侯日记》引用的著名的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即不见于手稿日记(128页)。实际上,曾纪泽初见马建忠函之时,尚未踏足西洋,渡欧半年后,整理报告用日记,才将此函采录,而原有评价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本书著者虽然都是外交史专攻,但研究中表现出不俗的文献学素养,对于出版史也有相当的了解,对出使日记,未局限于文献本身,而能从其刊行、传播及被接受的角度,予以各方面的关照。特别让人感觉兴味的是,还注意到诸如“丛书”这一出版机制对于出使日记的影响。以中法战争为契机,中国知识人日益意识到洋务的重要性,对海外事情的关心开始高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王锡祺在上海编纂刊行《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后续有“补编”“再补编”,同时期出现的还有湖南学政江标主编的《灵鹣阁丛书》、湖南新学书局《游记汇刊》。在这里,著者关心的不仅是单一“著述”的出版命运,而且尝试触摸“时代风气的变化”。“节选日记、收入丛书或文集,这也是一个著述的独立性渐渐消失的过程。启蒙也好、彰显也好,多多少少都会与作者本来意图有所差异,包含一定的目的。”(288页)刘锡鸿《英轺私记》是一典型。著者考察了时人引用《英轺私记》以及外人摘译成英文的场合,判定《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相对更接近于原始日记;而《灵鹣阁丛书》本呈现的形态,更多受编者江标的影响,已与刘锡鸿自身诉求不尽一致。

 

  最后附带但不得不提的是,著者梳理曾纪泽研究现状时,指出:“关于中国大陆的研究,最近有黄小用《曾纪泽的外交活动与思想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三年版)一书出版,其第一章、第二章的结构和内容,几乎完全剽窃自李恩涵前揭书(笔者按:《曾纪泽的外交》,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九六六年)的第一至第五章。”笔者经过复核,也不得不对这一判断表示同意。一位中国大陆的学者,抄袭台湾前辈的著作,而在日本学界被揭露,这无论如何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本书的意义,或在研究与规范两方面,都给我们上了一课。古人云“礼失而求诸野”。如果除去“出使日记时代”特有的那一份“虚骄”,对本书叙及的先行者真有同情之理解,那么,今天“睁眼看世界”的吾辈人,或许也会从异邦文明有所得罢。

 

  (冈本隆司、箱田惠子、青山治世:《出使時代の日記—―清末の中国と外交》,名古屋大学出版会二〇一四年版)

责任编辑:

“出使日记”中的晚清外交

关键词: 日本

来源:《读书》 2016-12-27 17:51:10

“出使日记”中的晚清外交

作者:戴海斌

冈本隆司、箱田恵子、青山治世三位日本学者合著的《出使時代の日記――清末の中国と外交》,是近年晚清外交史方面的重要著作。本文对其两大特色——注重外交官的意识、观念变化对外交的影响和注重日记的稿本/版本差异、接受传播及体现的时代变异,作了非常细致的例举和分析,从中不仅可窥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外交的方法和视角,更可见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提到“出使日记”,中国读者第一时间浮现脑际的,大概都会是“钟叔河”“走向世界”这样的字眼。的确,钟先生编选的《走向世界丛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刊行以来,嘉惠几代知识人,至今影响不衰,可以说丛书本身在当代出版史上已写下传奇。关于这套书的英文译名,据说原有三个备选,即The Outer World in Chinese Eyes、Chinese Travelers Abroad、From East to West。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认定第三个较好,钟先生也十分同意,以为“From East to West就是从古老传统走向近世文明,走向变革和开放的现代化世界”(《我为什么要编〈走向世界丛书〉》)。以一套尚未出版完成的大书(拟目一百种,实出三十六种),在三十余年间有如此强劲且持久的思想/学术辐射力,或正印证了编辑宗旨中强烈的“中国本身拥有力量”的意识,也辩证地说明我们仍然还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QQ图片20161227175241.jpg

 

  《走向世界丛书》启发和推动了大量后续研究,收入丛书的外交使节、考察专使、政治流亡人士及旅行家的日记、游记常被提及,他们作为“洋务派”或“改良主义者”的变革观、西洋观、世界观也得到方方面面的讨论。相对年轻一辈的研究者,已不满于受“西方启蒙话语”指导的思想史研究,不愿意那么简单地承认国人被动地接受外来文明的挑战,也反对将传统中国作为铁板一块来对待,无论以文化身份认同、文学形象学、传记研究为视点,重审出使日记的文化/文明内涵,还是将出使日记作为“旅行写作”(travel writing)的文类(literary genre)之一,考察它在学术与文学两个维度上构成“游记新学”的变量因子(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二〇〇九年版;张治:《异域与新学:晚清海外旅行写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二〇一四年版),手眼身法均已更新,非“现代化”模式所能范围。

 

  不过,上述新出著述多偏重思想文化史或比较文学史,与出使日记关系最直接的外交史研究,反而成绩乏善可陈。尽管围绕清政府初次派遣驻外公使以及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刘锡鸿、陈兰彬、张德彝等人物,先行研究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相对零散,日记利用也偏同质化,尤其人物研究,重言论轻行事,对其观念、思想的考察仍是主流。近年来晚清史研究总体趋冷,新一代学者的关注点发生转移,关于外交使节及日记的新研究并不多见;而且,与思想史取向的研究存在问题类似,外交史学者同样欠缺对于作为“史料”的日记性质的敏感,通行刊本经常拿来就用,对日记文本的形成及版本流变少有究心。

 

QQ图片20161227175222.jpg

 

  冈本隆司、箱田惠子、青山治世三位日本学者,都是本色当行的中国外交史专家。他们合著的《出使時代の日記——清末の中国と外交》一书,积多年心力而成,可谓日本学界研究晚清出使日记集大成之作,很值得注意。全书按时分部,按人分章,各节据驻外公使、领事及随员存世日记的文本分析而展开,所涉时段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也即清政府向欧美、日本派出常驻使节的中前期。在笔者看来,本书至少有两点应特别留心:(一)将出使日记放回晚清外交的具体历史语境中,据日记信息,直接讨论外交官的观念、行动及其如何作用于清朝外交体制与对外关系;(二)特别重视日记文本的“制作”过程,通过版本调查、稿/刊本比勘,发现其异同,进而揭示日记作者思想的变迁轨迹、编纂刊行的时代背景及其被阅读与接受的情况。

 

  二

 

  一般而言,“出使日记”有狭、广两种定义,前者专指常驻公使(出使大臣)义务性提交的日记,后者还包括公使以外的使节或下属所作日记。本书所论基本限定在狭义层面,则出使日记非仅单纯的私人著述,还具有外务报告的意义。尽管个别日记尚不脱地理情报的色彩,如陈兰彬立意制作最新的美国地理志,薛福成更有一庞大计划,欲编辑刊行一部足以替代《瀛环志略》的世界地理志,但其面对的世界毕竟已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日记内容也必然区别于传统的海外采风录、游历记或风土志。更重要的是,公使既有义务定期向总理衙门缴送出使日记,则不可避免已带有驻外公使馆的业务日志或报告书的性质。本书著者注意到作为复命形式的出使日记,相应在“制作方法”上有其特色,即所谓“公使与随员的共同作业”。首任驻英使馆副使刘锡鸿的《英轺日记》与张德彝的《四述奇》(即《随使英俄记》)有多处内容雷同,是否存在抄袭、到底谁抄了谁,一直是学界瞩目的一桩公案,朱维铮、张宇权、尹德祥等均有论列,而结论倾向于张德彝抄袭了刘锡鸿。区别于这类着眼文字异同比较、相对平面化的研究思路,本书将问题置于外交史脉络中,观察视角一变,结论也相应更新。经细致的文本核对,著者指出身为使馆翻译官的张德彝,受命于刘锡鸿,提供了大量资料以助其完成出使日记,而事后这些资料又作为张本人著作的一部分刊行。由公使与下属共同完成的出使日记,《英轺日记》绝非个例,复如陈兰彬《使美纪略》,便是取数人散记“合并参订”而成,而其本人执笔的部分可能还不到一半。一旦从“制作”原理的角度看问题,那么作为集众式的外务报告的“出使日记”便很难指认唯一作者,不同文本之间有无“抄袭”,或谁抄了谁,其实也非关键所在,更紧要的恐怕是,在作为“剽窃者”和作为“情报源”的两个张德彝形象的重叠处,析分出历史本来面目。

 

  目前关于海外使馆的研究,着眼人物以外,多由“条约体制”(Treaty System)视野考察其功能、定位,研究主要集中于早期,即使馆设置及制度化阶段;就具体外交作业而言,侧重与华人移民问题相关的部分。而以出使日记为素材,今人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解读晚清外交的制度建构及变化。相较于郭嵩焘所著《使西纪程》多记由海外见闻引发的主观感受与意见,而其继任者曾纪泽在使欧初期刊行的《曾侯日记》中,“与驻外使节(使馆)的外交活动直接相关的情报与见闻占很大篇幅,而描述作者感受的部分很少”(117—118页)。正缘于直接关系“外交”的记载构成了《曾侯日记》的核心,其作为“出使日记”的特征才得以彰显。同出自曾氏手笔的《金轺筹笔》记录了光绪六、七年(一八八〇至一八八一)间在圣彼得堡与俄方进行的五十二个回合的“问答节略”,反映出曾纪泽为收回伊犁所做的外交努力,也传达了中俄交涉的现场感。这一阶段,正是清朝外交官“对西洋式的国际关系全面摄取”的时期,学习西方外交知识与技术,创制适合于本国的外交之道成为当务之急。《曾侯日记》《金轺筹笔》的字里行间体现出这一意图,或者说,后来全面展开的所谓“曾纪泽的外交”已蕴含于此。不过,著者仍加以但书,提示“当时清朝对主权、国境观念的理解,以及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对外关系,尚未至全面转换的阶段”(152页)。

 

  这一“转换”的痕迹在何如璋、黄遵宪、张荫桓、薛福成等人著述中续有体现。清朝公使馆尚处于草创和初步发展阶段,无论组织还是功能,都远谈不上完善,但从“出使日记”仍可窥见公使“外交”的变迁轨道:

 

  海外公使馆的对外交涉,尤其是国际关系、“公法”意识,在曾纪泽任上,即一八八〇年代已开始从置身其“外”转向融入其“内”,所达成的阶段性成果在薛福成的对外交涉中即有体现。海外公使馆对外意识的这种变化,始于《金轺筹笔》,到了《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时已经呈现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与“出使日记”公刊过程几乎是并行对应的。

 

  如果再放长眼光,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半至九十年代前半的公使馆还未脱“摇篮期”,而至甲午、戊戌、庚子各段,清朝外交一次次经历阵痛,其处理对外关系的观念与方式也发生了从“洋务”到“外务”的深刻转变。

 

  公使而外,本书对“随员日记”也有所涉猎,包括钱德培《欧游随笔》,黎庶常《西洋杂志》,蔡钧《出洋琐记》《出使须知》,王咏霓《道西斋日记》,陈春瀛《回颿日记》等。公使日记与随员日记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薛福成日记中的“论说”,与张德彝《述奇》中的“杂记”,便有很大不同,这不仅因为时代变化,还与公使与翻译官立场的差异有关。但在外交史视野下,两者位置又密切相关。著者强调,随员日记“在编辑时意识到公使馆的诸功能,分类整理相关资料,系统地介绍海外公使馆的外交活动,尤其明确表现了作为外政机关的海外公使馆的作用和存在意义”(270页)。如吴宗濂《随轺笔记》的出现,便配合了义和团事变前后清朝外交体制的变化趋势。

 

  然而,面临危机的中国不得不加速外交转型,当“外交”“外交官”概念成为常识的时代一旦到来,所谓“出使”经历不再特别,“出使日记”这一著述形式也不再必要。“出使日记”为“外交”应运而生,复因“外交”悄然而逝,这实在是启人深思的时代悖论。

 

  三

 

  钱锺书为《走向世界丛书》作“序”,有一句妙语,提示“由于作者的强充内行或自我吹捧”,一些出洋者所写旅行记“往往无稽失实,行使了英国老话所谓旅行家享有的凭空编造的特权(the traveller's leave to lie)”。“远来和尚会念经”,远游归来者会撒谎,原是常情,这“谎话”不管出于有心还是无意,在文化心理层面,都是值得细味的东西;而从史学研究角度出发,对于出使日记的“史料”性质,则不能不有所辨析。本书对此有高度自觉,意识到“一旦明了记述的意图和构造,执笔者的观念和活动自可清晰呈现,而明确了严密的认识与行动,亦即可对晚清外政机构的整体,及其成员的思想做出缜密的分析”(6页);甚而,除了清楚知道“有什么”,还要关心“少了什么”,也就是说,“在对日记记述部分进行解读之上,还要对未有记载的部分有所洞察,才能对当时‘出使’、驻在地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做客观的、充分的还原”(175页)。故此,利用出使日记研究晚清外交,文献学考察必不可少。三位著者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在日记版本调查和文本核校方面确下了很大功夫,书末附录的《出使日记关联史料总目录》,洋洋大观,便是明证。此处姑举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出使日记不仅非成于署名者一人之手,其著述、编纂、刊行形态之间也多有差别。就稿、刊本对照而言,薛福成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标本。其原有《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刻本六卷、续刻十卷通行,近年又有据南京图书馆藏日记手稿整理、包含使欧期间(一八九〇至一八九四)的全部日记的《薛福成日记》两巨册。著者比较了稿本与通行刊本,发现以下三种异同情况:(一)日期移动者。稿本一日所记,在刊本被分割为数日,或分配至稿本原无记载的日期;稿本一日所引长篇文书,在刊本被分割为数日引用,以填补前后日记的空白;稿本中某些关联内容的记述,在刊本也有日期移动的情况发生。(二)只见于稿本者。按刊本“凡例”所示,限于出使日记性质,与“洋务”无直接关联的内容多被删略;程式性的公文邸钞及一些私人函札,也被删略;与英俄两国对立有关的记载,或被删,或被改。(三)只见于刊本者。《出使四国日记》中有许多针对西方社会、文化及欧洲国际形势、中西学术比较的观察和议论,这也是先行研究最为关注的部分,而实际上这些内容几乎未见于稿本,多系出使日记刊行时追加;与南洋设置领事相关的外交文书也多为后来补充;刊本并增补了与《庸庵海外文编》《庸庵文外编》收录“论说”相对应的内容。

 

  《出使四国日记》与《续刻》的问世年代与刊行经纬各不相同,即内容偏重方面,亦多差异,前者最重要的是有关西洋观的“论说”,后者最引人注目处,则在于对世界地理的大篇幅介绍。《走向世界丛书》将两者合并整理,对上述差异似无意识;而因忽视版本差异,在利用日记论证薛福成思想变化时,也不免有风险。如钟叔河重点引据的薛福成抵达伦敦后的议论,包括对郭嵩焘赞赏西洋的认同、有关议会、教育制度、医院、铁道历史等记载,实际上在对应的稿本日记中全部没有。

 

  根据现有文集,阐述薛福成的思想主张,当然是一个简捷的研究方法。但是,从文本比较的结果来看,稿本日记的草稿与成文往往不同,而且文集收入“论说”,虽注干支日期,但作者的写作缘起、目的和语境,只有放在前后文脉中才能把握。现有足本《薛福成日记》的标点整理仍存在问题,其操作方式是同一日日记,凡刻本有而稿本无的内容,据刻本加以补充,但未考虑有移动日期的情况,结果导致稿本中其他日期的内容被重复补充。也就是说,《薛福成日记》并非稿本内容的完全重现,这是利用时必须注意的。

 

  除稿/刊本的差异,不同时期编辑、刊行的日记版本,反映各自时代状况,体现出相当不同的“性格”。如志刚《初使泰西记》有两个早期版本,著者注意到,光绪三年刊本中“基于传统思想对西洋的批评,大多数未被收录”,这体现避热主人的编辑方针,即精选关系“世道人心、民生国计”的西洋知识,与志刚本人的西洋观未必直接相关;光绪十六年《初使泰西纪要》本则包含了很多批评西方的内容,更接近志刚日记原稿的形态。这一差异,并不代表出使日记的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传播与接受出使日记的外部世界已然不同——

 

  总之,光绪三年刊本的编纂时期,认识到洋务的必要性者仍为少数,故倾向于认识西洋自身的特点,相比之下,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连续对外危机的背景下,包括以前的守旧派,各阶层广泛开始关注洋务及出使日记,而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即《纪要》编辑、刊行的时期,越来越意识到它们与传统思想的关联性。(80页)

 

  出使日记记载的内容,与政府公文书、个人文集所收奏折、信札,必须一边对照一边使用。曾纪泽日记中有关公使馆活动与人事的部分,多为“手稿日记”所无,系《曾侯日记》增补,在曾死后公刊的《遗集·日记》中再次被削删。著者经比对发现,《曾侯日记》引用的著名的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即不见于手稿日记(128页)。实际上,曾纪泽初见马建忠函之时,尚未踏足西洋,渡欧半年后,整理报告用日记,才将此函采录,而原有评价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本书著者虽然都是外交史专攻,但研究中表现出不俗的文献学素养,对于出版史也有相当的了解,对出使日记,未局限于文献本身,而能从其刊行、传播及被接受的角度,予以各方面的关照。特别让人感觉兴味的是,还注意到诸如“丛书”这一出版机制对于出使日记的影响。以中法战争为契机,中国知识人日益意识到洋务的重要性,对海外事情的关心开始高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王锡祺在上海编纂刊行《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后续有“补编”“再补编”,同时期出现的还有湖南学政江标主编的《灵鹣阁丛书》、湖南新学书局《游记汇刊》。在这里,著者关心的不仅是单一“著述”的出版命运,而且尝试触摸“时代风气的变化”。“节选日记、收入丛书或文集,这也是一个著述的独立性渐渐消失的过程。启蒙也好、彰显也好,多多少少都会与作者本来意图有所差异,包含一定的目的。”(288页)刘锡鸿《英轺私记》是一典型。著者考察了时人引用《英轺私记》以及外人摘译成英文的场合,判定《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相对更接近于原始日记;而《灵鹣阁丛书》本呈现的形态,更多受编者江标的影响,已与刘锡鸿自身诉求不尽一致。

 

  最后附带但不得不提的是,著者梳理曾纪泽研究现状时,指出:“关于中国大陆的研究,最近有黄小用《曾纪泽的外交活动与思想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三年版)一书出版,其第一章、第二章的结构和内容,几乎完全剽窃自李恩涵前揭书(笔者按:《曾纪泽的外交》,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九六六年)的第一至第五章。”笔者经过复核,也不得不对这一判断表示同意。一位中国大陆的学者,抄袭台湾前辈的著作,而在日本学界被揭露,这无论如何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本书的意义,或在研究与规范两方面,都给我们上了一课。古人云“礼失而求诸野”。如果除去“出使日记时代”特有的那一份“虚骄”,对本书叙及的先行者真有同情之理解,那么,今天“睁眼看世界”的吾辈人,或许也会从异邦文明有所得罢。

 

  (冈本隆司、箱田惠子、青山治世:《出使時代の日記—―清末の中国と外交》,名古屋大学出版会二〇一四年版)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