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欧视点 2022-01-14 11:01:32
作者:丁咚
随着印度政府决定不在外交层面抵制冬奥会,美国拜登当局围绕新一届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主导发起的一波各国“组团”抵制行动宣告失败。
至此为止,几乎所有大国的立场都已清晰。
拜登当局以所谓“人权状况”为由宣布“外交抵制”冬奥会。但与此同时,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当地时间12月6日称,美国运动员将参赛,并获政府全力支持,惩罚运动员不是正确做法。
应该说,即便是超级大国作出这一决定,也是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拜登当局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平衡,与其成立之初雄心勃勃的目标相比,已经后退了很多步。
拜登当局上任伊始曾将协调盟国共同“外交抵制”冬奥会作为重要目标,但可能是在此过程中遭遇不少阻力,总之,其不久之后选择放弃了大规模的说服计划。
因此,拜登当局最终展现出来的所谓“外交抵制”,是一个高度“平衡”的措施,并以公开高调抵制、私下却予实际支持的方式,来消除由此带来的对彼此关系的负面影响。
有关这点,不仅体现于所谓“外交抵制”与历史上美国发起的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导致运动员集体拒绝参赛,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而且体现于此后声称将“坐在家里”支持运动员的拜登当局为18名外交和领事安全人员进入冬奥会会场,进行了外交安排。
所谓“外交抵制”冬奥会与拜登当局推动的美中关系战略缓和、重建稳定的接触关系并有效驾驭战略竞争不逾越为冲突的努力相冲突,但同时,国内压力又迫使其在抵制冬奥会方面必须有个姿态,因此其采取了折中的办法。
这是其“外交抵制”号召即便在西方内部也得到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回应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真正“铁杆”的呼应者可能只有近期与中闹得不快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及欧盟议会,其他的国家均“聪明”地回避了“外交抵制”或响应美国号召的措辞,包括其铁胆盟友英国也采取了“灵活”姿态。
英国首相约翰逊声称,英国不支持“抵制”冬奥会,但政府官员无人前往。
新西兰政府的“说辞”是最优先考虑“遵守安全措施”,特别是与新冠病毒有关。这成为多数国家不派官方代表出席冬奥会的“理由”。比如奥地利政府就宣称,奥地利高级政治家们将不出席冬奥会,原因是冠状病毒的严格限制而非外交抵制。
有些国家连理由都懒得找,只是表明,将不派遣官方代表团出席冬奥会,但将允许奥组委等相关机构参加,比如日本。
一些国家内部甚至为此产生分歧,比如文首的印度,其外交部站在NGO团体一边主张抵制,但总理府却出面反对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德国,其外交部长和内政部长都公开表明不会出席冬奥会,不过总理朔尔茨仍在犹豫,尚未公然表明立场。
支持冬奥会或反对体育政治化尤其是搞象征性举措的西方国家是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和亚洲的韩国,但同样,没有消息表明它们将派出代表出席冬奥会。
另有作为索契冬奥会对等回报举措,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席冬奥会,美洲的阿根廷总统高调宣布参加,可能是最具意外性的消息之一。想必从数量上来说,出现在冬奥会场的国家不会少于明着或暗着抵制的国家,从以往情况看,是哪些国家也可以猜想。一个比较明确的事实是,世界主要大国中的多数将无正式政府代表出现在冬奥会上。
然而相比较这一点,更具震撼性的恐怕是,仅仅过去40年,超级大国的公开或私下的号召不灵了,“组团”抵制的计划失败了,最后连自己也以草草地象征性地发表一纸声明敷衍国内舆论。
这些情况正是“次冷战”的题中应有之意,或者说正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超级大国在一些重要事务上不再一呼百应,内部意见不一,甚至意见相反,成为常态,其最初构想的超强的措施,也可能弱化,比如对于冬奥会的所谓“外交抵制”。
每个国家在对冬奥会进行外交选择时,所依据的根本是本国的国家利益,而对美国与其对手的权衡过程及其结果,也反映了其国家利益的天平更倾斜于哪一方。
相当多的国家,即便是超级大国历史悠久的盟友,都非常忌讳“二选一”,既在实际措施上,追随美国,又谨慎措辞,避免选边站队的嫌疑,就是由于它们在两个国家那里都拥有至关重要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
就连美国也要权衡与对手的经济及其他利益。这是拜登当局“组团”外交抵制冬奥会失败的第二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拜登当局“组团”外交抵制冬奥会失败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超级大国确定了大国竞争战略,再提出所谓的“外交抵制”,难免被视为其掺杂了私利,期望以外交抵制孤立对手,削弱对手的道义形象,为其竞争战略服务。一些国家为此产生心理抵触。
当然也有一些社会人士纯粹从体育运动本身不应该“政治化”,使体育回归体育本身来看待冬奥会。
总体来说,与历史上的情况相比,这一波“外交抵制”处于理性范畴之内,未出现失控的情况。
应该警惕的是那些故意将围绕冬奥会的抵制和反抵制的对抗“上纲上线”,将其描述为遏制措施但实际旨在加剧美中相互敌对,以实现“浑水摸鱼”、将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声音。
普京这么说过。
来源:亚欧视点 2022-01-14 11:01:32
作者:丁咚
随着印度政府决定不在外交层面抵制冬奥会,美国拜登当局围绕新一届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主导发起的一波各国“组团”抵制行动宣告失败。
至此为止,几乎所有大国的立场都已清晰。
拜登当局以所谓“人权状况”为由宣布“外交抵制”冬奥会。但与此同时,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当地时间12月6日称,美国运动员将参赛,并获政府全力支持,惩罚运动员不是正确做法。
应该说,即便是超级大国作出这一决定,也是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拜登当局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平衡,与其成立之初雄心勃勃的目标相比,已经后退了很多步。
拜登当局上任伊始曾将协调盟国共同“外交抵制”冬奥会作为重要目标,但可能是在此过程中遭遇不少阻力,总之,其不久之后选择放弃了大规模的说服计划。
因此,拜登当局最终展现出来的所谓“外交抵制”,是一个高度“平衡”的措施,并以公开高调抵制、私下却予实际支持的方式,来消除由此带来的对彼此关系的负面影响。
有关这点,不仅体现于所谓“外交抵制”与历史上美国发起的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导致运动员集体拒绝参赛,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而且体现于此后声称将“坐在家里”支持运动员的拜登当局为18名外交和领事安全人员进入冬奥会会场,进行了外交安排。
所谓“外交抵制”冬奥会与拜登当局推动的美中关系战略缓和、重建稳定的接触关系并有效驾驭战略竞争不逾越为冲突的努力相冲突,但同时,国内压力又迫使其在抵制冬奥会方面必须有个姿态,因此其采取了折中的办法。
这是其“外交抵制”号召即便在西方内部也得到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回应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真正“铁杆”的呼应者可能只有近期与中闹得不快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及欧盟议会,其他的国家均“聪明”地回避了“外交抵制”或响应美国号召的措辞,包括其铁胆盟友英国也采取了“灵活”姿态。
英国首相约翰逊声称,英国不支持“抵制”冬奥会,但政府官员无人前往。
新西兰政府的“说辞”是最优先考虑“遵守安全措施”,特别是与新冠病毒有关。这成为多数国家不派官方代表出席冬奥会的“理由”。比如奥地利政府就宣称,奥地利高级政治家们将不出席冬奥会,原因是冠状病毒的严格限制而非外交抵制。
有些国家连理由都懒得找,只是表明,将不派遣官方代表团出席冬奥会,但将允许奥组委等相关机构参加,比如日本。
一些国家内部甚至为此产生分歧,比如文首的印度,其外交部站在NGO团体一边主张抵制,但总理府却出面反对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德国,其外交部长和内政部长都公开表明不会出席冬奥会,不过总理朔尔茨仍在犹豫,尚未公然表明立场。
支持冬奥会或反对体育政治化尤其是搞象征性举措的西方国家是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和亚洲的韩国,但同样,没有消息表明它们将派出代表出席冬奥会。
另有作为索契冬奥会对等回报举措,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席冬奥会,美洲的阿根廷总统高调宣布参加,可能是最具意外性的消息之一。想必从数量上来说,出现在冬奥会场的国家不会少于明着或暗着抵制的国家,从以往情况看,是哪些国家也可以猜想。一个比较明确的事实是,世界主要大国中的多数将无正式政府代表出现在冬奥会上。
然而相比较这一点,更具震撼性的恐怕是,仅仅过去40年,超级大国的公开或私下的号召不灵了,“组团”抵制的计划失败了,最后连自己也以草草地象征性地发表一纸声明敷衍国内舆论。
这些情况正是“次冷战”的题中应有之意,或者说正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超级大国在一些重要事务上不再一呼百应,内部意见不一,甚至意见相反,成为常态,其最初构想的超强的措施,也可能弱化,比如对于冬奥会的所谓“外交抵制”。
每个国家在对冬奥会进行外交选择时,所依据的根本是本国的国家利益,而对美国与其对手的权衡过程及其结果,也反映了其国家利益的天平更倾斜于哪一方。
相当多的国家,即便是超级大国历史悠久的盟友,都非常忌讳“二选一”,既在实际措施上,追随美国,又谨慎措辞,避免选边站队的嫌疑,就是由于它们在两个国家那里都拥有至关重要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
就连美国也要权衡与对手的经济及其他利益。这是拜登当局“组团”外交抵制冬奥会失败的第二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拜登当局“组团”外交抵制冬奥会失败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超级大国确定了大国竞争战略,再提出所谓的“外交抵制”,难免被视为其掺杂了私利,期望以外交抵制孤立对手,削弱对手的道义形象,为其竞争战略服务。一些国家为此产生心理抵触。
当然也有一些社会人士纯粹从体育运动本身不应该“政治化”,使体育回归体育本身来看待冬奥会。
总体来说,与历史上的情况相比,这一波“外交抵制”处于理性范畴之内,未出现失控的情况。
应该警惕的是那些故意将围绕冬奥会的抵制和反抵制的对抗“上纲上线”,将其描述为遏制措施但实际旨在加剧美中相互敌对,以实现“浑水摸鱼”、将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声音。
普京这么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