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知识 2021-05-24 11:24:30
作者:李勇慧
最近一个月,乌克兰东部地区看似成为俄美较量的第一线,局势剑拔弩张。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断对俄罗斯显示强硬姿态,着军服戴钢盔到顿巴斯前线视察;俄向西部地区与乌接壤地带派兵军演,甚至搭建野战医院;美国扬言派军舰到黑海巡游,北约战机在黑海上空盘旋。在俄“亮肌肉”后,几方却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偃旗息鼓,眼看就要爆发的军事冲突趋于平静:美宣布军舰不进入黑海,俄也从西部边境退兵,博弈场的台面上只剩下俄与欧美国家互逐外交官的戏码。
令人眼花缭乱的表象背后,是人为制造的紧张。各方并非意在挑起冲突,而是为了各自利益进行外交对赌,通过激烈行为积累谈判筹码。那么又要谈什么呢?“北溪-2”天然气管线才是近期俄美欧乌博弈的真正目标所在,因为这个项目一旦建成,将对欧洲地缘政治经济和能源格局以及欧美俄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豁免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相关方的制裁
各方对“北溪-2”的复杂盘算
“北溪-2”是一项“世纪工程”,目标是通过波罗的海到德国的全长2000多公里的管线,每年向欧盟国家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欧洲的能源供应格局。对俄罗斯和德国、法国而言,必须克服来自美国的千难万险建成“北溪-2”。俄罗斯已为建设“北溪-2”投入110亿美元,目前仅剩下120公里尚未完成。俄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4月23日表示,“北溪-2”项目将于2021年建成。俄油气网5月2日报道,停滞十余天的“北溪-2”管道铺设当天在丹麦作业平台上重新开始进行。
此次乌东危机升级后,俄积极与德法沟通。普京在分别同德法领导人连线通话时坦承,俄在欧洲“没有军事目标”,主要目的不是乌克兰,而是建成“北溪-2”。随后,俄德法三方达成不激化矛盾的共识。德总理默克尔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北溪-2”对德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指责美国干涉德国的能源政策,强调美国针对“北溪-2”的制裁不符合德国的法律框架,德国不能接受美国的“长臂管辖”。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周边国家为了“欧洲的利益”保护“北溪-2”项目,共同确保其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强调这事关欧盟能源安全。德法还计划在“北溪-2”建成后推动欧洲能源一体化市场谈判。
对乌克兰而言,紧拉美国,团结新中东欧国家反俄,针对“北溪-2”发起最后的阻击战,是其最近将乌东问题再次挑成热点的主因。“北溪-2”一旦建成通气,将彻底改变俄乌能源供应关系,乌将在2021~2024年间损失总计4~5亿美元的天然气“过境费”,斯洛伐克、奥地利、捷克的“过境费”收入也会大幅减少。
除了经济考量外,乌克兰于2020年底再次启动加入北约的程序,要求美国向其提供更多军事援助。乌克兰的算计深合美意,北约近期明显加紧进行陆海空部署,加大对俄军事围堵,迫使俄罗斯出兵西部边境,对乌克兰形成“兵临城下”的高压态势。美国随即大加利用,逼迫欧洲国家必须团结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周围,在欧俄之间制造更大的政治和安全对立。
然而,为确保“北溪-2”的“最后一公里”尽快建成,欧洲的相对安全与跨大西洋联盟稳定同等重要。在这一点上,德法领导人立场一致,他们在与普京通电话后,又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少不了对其进行一番“安抚教育”。俄罗斯的警告也是言犹在耳,即,乌克兰加入北约并不会给其带来和平,反会使乌东紧张局势大幅升级,并对乌国家地位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4月20日,泽连斯基公开表示可以与普京在顿巴斯任何地方会晤,以“结束顿巴斯战争,迈出推进和平进程的必须一步”。对此,普京回应称会晤可在莫斯科举行。4月22日,各大媒体援引美国军方信息报道称,俄已从西部边境悄然撤军,乌东紧张局势再次暂得缓解。
伴随着俄、乌、北约在俄乌边境地区的调兵遣将、紧张对峙,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与俄掀起了“互逐外交官战”,但这已无法阻止“北溪-2”项目建设的重启与完成。
美国在欧洲的优先战略目标并非阻止“北溪-2”建成,而是修复和强化与欧洲盟友的关系,重建“团结”,更新跨大西洋联盟框架,共同应对中国崛起等“最险峻的全球挑战”。美国很清楚,无论分歧有多大,不能为了即将竣工的“北溪-2”而与德国彻底撕破脸,围绕“北溪-2”发起制裁已不再是美国对俄、对欧政策的“必选项”。德法两国已经表明了在“北溪-2”问题上的立场,但为显示“政治正确”,在价值观上仍支持美国和拉紧中东欧国家。美国对“北溪-2”的真正关切是,担心欧盟借其打造与俄罗斯的天然气一体化市场,提升俄气竞争力。但美国也看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在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将拥有更大市场,在乌克兰或许也能得到相较于波罗申科时代的更多利益——毕竟,乌国内局势将持续动荡下去,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雪上加霜,无论从安全还是发展角度看都会更加依附美国。
“北溪-2”建成后的欧洲地缘格局
应该说,俄此次从紧邻乌东边界的西部地带撤军,是逐渐摸清了各方真正诉求并取得“北溪-2”胜局的结果。从当前态势看,“北溪-2”已成为俄罗斯分化美欧的地缘政治目标,其建设进程在经历一波三折后仍得到推进,反映了德法等欧洲主要国家的“战略顽强”。特朗普时期强调“美国优先”的粗暴政策让美欧紧密关系大为受损,美欧在心理上形成了持久的嫌隙,虽然拜登政府着力修补,但仍可以肯定,美欧关系今后更多体现的将是欧洲在与美合作的同时寻求战略自主,而非美国对欧洲的“指导”。
另一方面,“北溪-2”也是俄美大胆试探相互底线的工具。此番乌东局势紧张,俄因势利导,表现出的想法是:俄美关系已深陷对抗泥沼,即便对抗进一步加剧,只要不爆发战争,俄方已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反而可能获得一些好处。于是,俄针对乌克兰和北约上演“大兵压境”,获得了新的谈判空间。俄罗斯的大胆举动向美方表明,乌东局势和“北溪-2”问题虽然关乎俄核心战略利益,但仍是可以谈判的,“硬碰硬”的结果必然是一损俱损。
美欧在政治和安全问题上不存在根本性矛盾,“北溪-2”管线建成投产后,跨大西洋关系不会长期受困于这一问题。相反,随着欧洲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能源供应稳定性的普遍增强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德法等欧洲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将会得到缓解。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世界知识 2021-05-24 11:24:30
作者:李勇慧
最近一个月,乌克兰东部地区看似成为俄美较量的第一线,局势剑拔弩张。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断对俄罗斯显示强硬姿态,着军服戴钢盔到顿巴斯前线视察;俄向西部地区与乌接壤地带派兵军演,甚至搭建野战医院;美国扬言派军舰到黑海巡游,北约战机在黑海上空盘旋。在俄“亮肌肉”后,几方却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偃旗息鼓,眼看就要爆发的军事冲突趋于平静:美宣布军舰不进入黑海,俄也从西部边境退兵,博弈场的台面上只剩下俄与欧美国家互逐外交官的戏码。
令人眼花缭乱的表象背后,是人为制造的紧张。各方并非意在挑起冲突,而是为了各自利益进行外交对赌,通过激烈行为积累谈判筹码。那么又要谈什么呢?“北溪-2”天然气管线才是近期俄美欧乌博弈的真正目标所在,因为这个项目一旦建成,将对欧洲地缘政治经济和能源格局以及欧美俄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豁免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相关方的制裁
各方对“北溪-2”的复杂盘算
“北溪-2”是一项“世纪工程”,目标是通过波罗的海到德国的全长2000多公里的管线,每年向欧盟国家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欧洲的能源供应格局。对俄罗斯和德国、法国而言,必须克服来自美国的千难万险建成“北溪-2”。俄罗斯已为建设“北溪-2”投入110亿美元,目前仅剩下120公里尚未完成。俄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4月23日表示,“北溪-2”项目将于2021年建成。俄油气网5月2日报道,停滞十余天的“北溪-2”管道铺设当天在丹麦作业平台上重新开始进行。
此次乌东危机升级后,俄积极与德法沟通。普京在分别同德法领导人连线通话时坦承,俄在欧洲“没有军事目标”,主要目的不是乌克兰,而是建成“北溪-2”。随后,俄德法三方达成不激化矛盾的共识。德总理默克尔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北溪-2”对德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指责美国干涉德国的能源政策,强调美国针对“北溪-2”的制裁不符合德国的法律框架,德国不能接受美国的“长臂管辖”。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周边国家为了“欧洲的利益”保护“北溪-2”项目,共同确保其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强调这事关欧盟能源安全。德法还计划在“北溪-2”建成后推动欧洲能源一体化市场谈判。
对乌克兰而言,紧拉美国,团结新中东欧国家反俄,针对“北溪-2”发起最后的阻击战,是其最近将乌东问题再次挑成热点的主因。“北溪-2”一旦建成通气,将彻底改变俄乌能源供应关系,乌将在2021~2024年间损失总计4~5亿美元的天然气“过境费”,斯洛伐克、奥地利、捷克的“过境费”收入也会大幅减少。
除了经济考量外,乌克兰于2020年底再次启动加入北约的程序,要求美国向其提供更多军事援助。乌克兰的算计深合美意,北约近期明显加紧进行陆海空部署,加大对俄军事围堵,迫使俄罗斯出兵西部边境,对乌克兰形成“兵临城下”的高压态势。美国随即大加利用,逼迫欧洲国家必须团结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周围,在欧俄之间制造更大的政治和安全对立。
然而,为确保“北溪-2”的“最后一公里”尽快建成,欧洲的相对安全与跨大西洋联盟稳定同等重要。在这一点上,德法领导人立场一致,他们在与普京通电话后,又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少不了对其进行一番“安抚教育”。俄罗斯的警告也是言犹在耳,即,乌克兰加入北约并不会给其带来和平,反会使乌东紧张局势大幅升级,并对乌国家地位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4月20日,泽连斯基公开表示可以与普京在顿巴斯任何地方会晤,以“结束顿巴斯战争,迈出推进和平进程的必须一步”。对此,普京回应称会晤可在莫斯科举行。4月22日,各大媒体援引美国军方信息报道称,俄已从西部边境悄然撤军,乌东紧张局势再次暂得缓解。
伴随着俄、乌、北约在俄乌边境地区的调兵遣将、紧张对峙,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与俄掀起了“互逐外交官战”,但这已无法阻止“北溪-2”项目建设的重启与完成。
美国在欧洲的优先战略目标并非阻止“北溪-2”建成,而是修复和强化与欧洲盟友的关系,重建“团结”,更新跨大西洋联盟框架,共同应对中国崛起等“最险峻的全球挑战”。美国很清楚,无论分歧有多大,不能为了即将竣工的“北溪-2”而与德国彻底撕破脸,围绕“北溪-2”发起制裁已不再是美国对俄、对欧政策的“必选项”。德法两国已经表明了在“北溪-2”问题上的立场,但为显示“政治正确”,在价值观上仍支持美国和拉紧中东欧国家。美国对“北溪-2”的真正关切是,担心欧盟借其打造与俄罗斯的天然气一体化市场,提升俄气竞争力。但美国也看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在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将拥有更大市场,在乌克兰或许也能得到相较于波罗申科时代的更多利益——毕竟,乌国内局势将持续动荡下去,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雪上加霜,无论从安全还是发展角度看都会更加依附美国。
“北溪-2”建成后的欧洲地缘格局
应该说,俄此次从紧邻乌东边界的西部地带撤军,是逐渐摸清了各方真正诉求并取得“北溪-2”胜局的结果。从当前态势看,“北溪-2”已成为俄罗斯分化美欧的地缘政治目标,其建设进程在经历一波三折后仍得到推进,反映了德法等欧洲主要国家的“战略顽强”。特朗普时期强调“美国优先”的粗暴政策让美欧紧密关系大为受损,美欧在心理上形成了持久的嫌隙,虽然拜登政府着力修补,但仍可以肯定,美欧关系今后更多体现的将是欧洲在与美合作的同时寻求战略自主,而非美国对欧洲的“指导”。
另一方面,“北溪-2”也是俄美大胆试探相互底线的工具。此番乌东局势紧张,俄因势利导,表现出的想法是:俄美关系已深陷对抗泥沼,即便对抗进一步加剧,只要不爆发战争,俄方已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反而可能获得一些好处。于是,俄针对乌克兰和北约上演“大兵压境”,获得了新的谈判空间。俄罗斯的大胆举动向美方表明,乌东局势和“北溪-2”问题虽然关乎俄核心战略利益,但仍是可以谈判的,“硬碰硬”的结果必然是一损俱损。
美欧在政治和安全问题上不存在根本性矛盾,“北溪-2”管线建成投产后,跨大西洋关系不会长期受困于这一问题。相反,随着欧洲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能源供应稳定性的普遍增强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德法等欧洲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将会得到缓解。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