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秋田浩之:5G大战,美国败像已露

关键词: 美国 美国经济

来源:日经中文网 2019-09-17 09:52:06

秋田浩之:5G大战,美国败像已露

作者:秋田浩之

要想抗衡华为和中兴通讯,欧洲和日韩的通信企业必须提高价格竞争力,建立能扩大市场份额的体制。美国或许有必要进一步共享所谓依赖中国企业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为了在6G领域掌握主导权加快投资。日本通信商NTT最近成功开发出着眼于6G的新技术。中美数字主导权的竞争不会止步于5G,下一场战争已经打响。

  为了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新一代通信标准5G之外,美国发动高科技战已过去1年有余。

  世界的数据网将不断分裂为相互隔绝的2个,一个美国主导,另一个中国主导——当初这样的担忧出现扩大。

TIM截图20190917095212.jpg

  美国谷歌前董事长施密特也是敲响这一警钟的人之一。但是,美国、日本今后面对的情况也许比这个警钟更严厉,不仅是世界5G基础设施的一半,中国企业有掌握更多份额的可能性。在对亚洲各国采访的过程中,我禁不住这样想。

  传输庞大信息的5G网可以看作是人类身体上的大动脉。只要将其控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中国的影响力便可能进一步加强。

  但是,如果仅观察华盛顿大张旗鼓采取的对华强硬举措,容易令人感到正在加强攻势的是美方。

  美国2018年8月通过《国防授权法》,决定将华为技术和中兴通讯(ZTE)排除出美国。点燃了高科技战争的导火索。

  经过1年的宽限期,美国政府自今年8月13日起,禁止美国政府机构采购华为和中兴通讯的产品。1年后起,对于采用两家公司等产品的民营企业,也将被禁止与美国政府交易。

  美国担心如果让两家中国企业进入本国5G领域,重要信息可能被窃取。虽然中国否认这种危险,但美国正在敦促同盟国和友好国家也将两家企业排除出5G网。

  美国政府计划在事实上禁止向华为出口美国造零部件和软件。这将对于无法使用美国谷歌软件的华为智能手机终端构成打击。

  但是,要问能在多大程度上将2家中国企业排除出5G基础设施,局势对美国极为不利。与美国统一步调、决定排除华为的国家目前只有日本和澳大利亚。英国和法国都表示“正在讨论”,而德国则坚持“难以排除”的立场。

  在英德的通信基础设施中,华为已在4G领域浸透。德国政府内部有声音表示,“事到如今,让我们在5G中排除(中国企业),也是难为人的要求”。

  在这样背景下,左右中美5G战争形势的是亚洲的走向。8月下旬,在曼谷举行的“日本-东盟媒体合作论坛”(主办方为日本的国际交流基金)的讨论非常耐人寻味。在亚洲记者讨论世界局势的情况下,成为主要话题的是中美的5G战争。东南亚的大部分与会者都断言,美国难以战胜中国。

  的确,这种迹象很明显。柬埔寨采用华为的技术,将于年内启动5G服务。马来西亚和泰国也在5月底宣布不抵制华为。

  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当地的通信大型企业与华为和中兴通讯签署合同,显示出在5G领域展开合作的趋势。

  原因何在?第一,能替代华为和中兴通讯的选项过度缺乏。从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来看,这2家企业占到世界市场的近4成份额。虽然欧洲的爱立信(29%)和诺基亚(23.4%)也拥有较高份额,但在价格竞争中无法与中国企业相匹敌。

  东南亚的经济专家表示,与中国2家企业相比,爱立信和诺基亚的价格高出2~3成。对东南亚和印度来说不合算。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国自身。在批评中国的同时,美国自身也参与情报间谍活动——这种不信任感在亚洲内部不断增强。

  知道可能存在被中国获取信息的危险,但是,美国或许也在利用先进的高科技,大肆监视外国的通信,获取信息——东南亚的当局者和安全专家透露出这样的不满。

  东南亚冷眼旁观的是美国的间谍活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前雇员斯诺登爆料称,美国政府侵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的网络,暗中获取信息。

  也就是说,在信息被拿走的风险方面,中国和美国没有什么区别。在伊斯兰人口众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文莱等国,甚至有看法认为,与中国相比,信息被美国窃取更为可怕。

  受长达20年的阿富汗和中东战争的影响,在亚洲的伊斯兰圈,对美国的感情芥蒂沉淀下来。一位前外交官的话很有代表性。

  他说:“正如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伊拉克那样,美国将向不听话的国家投下炸弹。但是,中国将向看不顺眼的国家投下金钱(投资),还是中国更好。”

  要想抗衡华为和中兴通讯,欧洲和日韩的通信企业必须提高价格竞争力,建立能扩大市场份额的体制。美国或许有必要进一步共享所谓依赖中国企业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为了在6G领域掌握主导权加快投资。日本通信商NTT最近成功开发出着眼于6G的新技术。中美数字主导权的竞争不会止步于5G,下一场战争已经打响。

责任编辑: 昀舒

秋田浩之:5G大战,美国败像已露

关键词: 美国 美国经济

来源:日经中文网 2019-09-17 09:52:06

秋田浩之:5G大战,美国败像已露

作者:秋田浩之

要想抗衡华为和中兴通讯,欧洲和日韩的通信企业必须提高价格竞争力,建立能扩大市场份额的体制。美国或许有必要进一步共享所谓依赖中国企业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为了在6G领域掌握主导权加快投资。日本通信商NTT最近成功开发出着眼于6G的新技术。中美数字主导权的竞争不会止步于5G,下一场战争已经打响。

  为了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新一代通信标准5G之外,美国发动高科技战已过去1年有余。

  世界的数据网将不断分裂为相互隔绝的2个,一个美国主导,另一个中国主导——当初这样的担忧出现扩大。

TIM截图20190917095212.jpg

  美国谷歌前董事长施密特也是敲响这一警钟的人之一。但是,美国、日本今后面对的情况也许比这个警钟更严厉,不仅是世界5G基础设施的一半,中国企业有掌握更多份额的可能性。在对亚洲各国采访的过程中,我禁不住这样想。

  传输庞大信息的5G网可以看作是人类身体上的大动脉。只要将其控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中国的影响力便可能进一步加强。

  但是,如果仅观察华盛顿大张旗鼓采取的对华强硬举措,容易令人感到正在加强攻势的是美方。

  美国2018年8月通过《国防授权法》,决定将华为技术和中兴通讯(ZTE)排除出美国。点燃了高科技战争的导火索。

  经过1年的宽限期,美国政府自今年8月13日起,禁止美国政府机构采购华为和中兴通讯的产品。1年后起,对于采用两家公司等产品的民营企业,也将被禁止与美国政府交易。

  美国担心如果让两家中国企业进入本国5G领域,重要信息可能被窃取。虽然中国否认这种危险,但美国正在敦促同盟国和友好国家也将两家企业排除出5G网。

  美国政府计划在事实上禁止向华为出口美国造零部件和软件。这将对于无法使用美国谷歌软件的华为智能手机终端构成打击。

  但是,要问能在多大程度上将2家中国企业排除出5G基础设施,局势对美国极为不利。与美国统一步调、决定排除华为的国家目前只有日本和澳大利亚。英国和法国都表示“正在讨论”,而德国则坚持“难以排除”的立场。

  在英德的通信基础设施中,华为已在4G领域浸透。德国政府内部有声音表示,“事到如今,让我们在5G中排除(中国企业),也是难为人的要求”。

  在这样背景下,左右中美5G战争形势的是亚洲的走向。8月下旬,在曼谷举行的“日本-东盟媒体合作论坛”(主办方为日本的国际交流基金)的讨论非常耐人寻味。在亚洲记者讨论世界局势的情况下,成为主要话题的是中美的5G战争。东南亚的大部分与会者都断言,美国难以战胜中国。

  的确,这种迹象很明显。柬埔寨采用华为的技术,将于年内启动5G服务。马来西亚和泰国也在5月底宣布不抵制华为。

  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当地的通信大型企业与华为和中兴通讯签署合同,显示出在5G领域展开合作的趋势。

  原因何在?第一,能替代华为和中兴通讯的选项过度缺乏。从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来看,这2家企业占到世界市场的近4成份额。虽然欧洲的爱立信(29%)和诺基亚(23.4%)也拥有较高份额,但在价格竞争中无法与中国企业相匹敌。

  东南亚的经济专家表示,与中国2家企业相比,爱立信和诺基亚的价格高出2~3成。对东南亚和印度来说不合算。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国自身。在批评中国的同时,美国自身也参与情报间谍活动——这种不信任感在亚洲内部不断增强。

  知道可能存在被中国获取信息的危险,但是,美国或许也在利用先进的高科技,大肆监视外国的通信,获取信息——东南亚的当局者和安全专家透露出这样的不满。

  东南亚冷眼旁观的是美国的间谍活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前雇员斯诺登爆料称,美国政府侵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的网络,暗中获取信息。

  也就是说,在信息被拿走的风险方面,中国和美国没有什么区别。在伊斯兰人口众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文莱等国,甚至有看法认为,与中国相比,信息被美国窃取更为可怕。

  受长达20年的阿富汗和中东战争的影响,在亚洲的伊斯兰圈,对美国的感情芥蒂沉淀下来。一位前外交官的话很有代表性。

  他说:“正如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伊拉克那样,美国将向不听话的国家投下炸弹。但是,中国将向看不顺眼的国家投下金钱(投资),还是中国更好。”

  要想抗衡华为和中兴通讯,欧洲和日韩的通信企业必须提高价格竞争力,建立能扩大市场份额的体制。美国或许有必要进一步共享所谓依赖中国企业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为了在6G领域掌握主导权加快投资。日本通信商NTT最近成功开发出着眼于6G的新技术。中美数字主导权的竞争不会止步于5G,下一场战争已经打响。

昀舒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