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美聚焦 2019-07-07 10:23:55
作者:斯蒂芬•罗奇
在股市飙升和失业率处在50年最低水平的蒙蔽下,很少有人敢于挑战美国的经济政策是否明智。一时的满足已经损害了客观有素分析的严谨性。这真是大错特错。不合时宜的财政刺激,咄咄逼人地加征关税,前所未有地攻击美联储,这种有毒的组合需要我们对特朗普经济学做出更具批判性的评估。
人们总是指望政治家和专家来掀起政策辩论。而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来说,炒作的艺术已经达到新的水平。显然,未来十年内联邦赤字预计增至1.5万亿美元,或者到2029年政府债务将达到GDP的92%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高点,这些都不重要。促成这种可怕趋势的减税措施,被合理化为要“让美国再次伟大”。
他们也不把关税看成是对消费者的征税,或者是对全球供应链效率的阻碍,相反,关税被描绘成“武器化”的谈判杠杆,用来迫使贸易伙伴改变它们给美国的待遇。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攻击,并没有被看成是威胁到央行确保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的双重使命,而是被当成了总统行使的特权,是在他(只是他自己)认为合适的情形下使用白宫的话语权。
特朗普对经济政策的态度有三个基本缺陷。首先,意图与效果脱节。出于政治炒作他会坚称,大规模减税将提高美国的竞争力。但这不意味着赤字和债务不重要。尽管供给侧经济学给出了空洞的承诺,但将税收负担从一个经济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经济部门的收入中性财政政策,将比整体收入减少的趋势更接近于真正的改革。此外,2017年底颁布的财政刺激政策(当时失业率正处在4.1%的周期性低点,并降到了现在的3.6%)增加了市场泡沫,而且它是在经济最不需要的时候推出的,这封死了一旦出现经济放缓政府采取额外刺激措施的选项。
同样,特朗普的关税完全无视20世纪最大的政策失误之一——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导致全球贸易到1932年暴跌60%。目前对外贸易占到美国GDP的28%,相比之下1929年是11%, 今天作为一个债务国,美国远比当年作为净债权国更容易受到与贸易有关的伤害。
特朗普无视关税大战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的一连串直接和报复性税负,称赞关税的好处“很美妙”。这让人想起1928年的共和党纲领把关税称为“国家经济生活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原则……对维护国家的持久繁荣至关重要”。特朗普无视上世纪30年代的教训,这实在是危险。
特朗普最近对美联储的敲打也是如此。央行的政治独立,被广泛看成是上世纪70年代“大通胀”之后为实现物价稳定所取得的唯一突破。在美国,1978年通过的所谓《汉弗莱-霍金斯法案》给时任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提供了政治保护,使他得以通过痛苦的货币紧缩政策消灭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如果沃尔克没有行动自由,他就会受当选领导人的政治算盘的束缚,而这正是特朗普试图向现任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发号施令时的做法。
特朗普经济政策方案的第二个重要缺陷,是没有意识到预算赤字、关税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正如已故的马丁·费尔德斯坦一直以来强调的,在预算赤字给已经低迷的国内储蓄带来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更大的贸易逆差就成为用外国的储蓄盈余来填补储蓄不足的手段。否认这种关系,很容易让美国为自我造成的贸易逆差而指责中国。
但是,由于关税很可能使贸易和供应链从低成本的中国生产商转向成本更高的替代方,美国消费者将蒙受等同于加税的打击,从而使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后一种可能性(虽然今天看似遥远)可能对美国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当然前提是美联储有采取行动的政治独立性。
最后,评估政策影响时要记得,总是存在着滞后因素。虽然在预算赤字上升时,低利率可以缓解短期的偿债成本压力,但不能保证这种趋势会长期持续,尤其是未来十年,已经过重的联邦债务负担占GDP的比重预计将增加14个百分点。同样的,关税的破坏性影响和货币政策的转变大约需要12到18个月才能完全显露出来。因此,与其沉醉于今天金融市场的繁荣,政治家和投资者在评估当前政策会怎样发挥作用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考虑2020年末期的经济状况,这个时间段恰好与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周期相吻合。
美国总统对政治炒作的偏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但这次明显不同的是,缺乏更了解情况的人来阻止他。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作为行政部门“正派的经纪人”,负责召集和协调对关键政策问题的辩论,但现在这个委员会已经基本上功能失调。国家经济委员会现任负责人拉里·库德罗长期倡导自由贸易,现在却极力替特朗普的关税和对美联储的敲打进行辩护。共和党一直是贸易自由化的支持者,现在同样成了特朗普的同谋。
特朗普的报复性气焰压倒了对经济政策的深思熟虑,他无视历史教训,拒绝现代经济学的分析,破坏决策过程的制度完整性。重大的政策失误成为定则而不是特例,而要扭转正在迫近的后果却不是那么容易。
作者系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Trump's Art of the Spin”(2019)
来源:中美聚焦 2019-07-07 10:23:55
作者:斯蒂芬•罗奇
在股市飙升和失业率处在50年最低水平的蒙蔽下,很少有人敢于挑战美国的经济政策是否明智。一时的满足已经损害了客观有素分析的严谨性。这真是大错特错。不合时宜的财政刺激,咄咄逼人地加征关税,前所未有地攻击美联储,这种有毒的组合需要我们对特朗普经济学做出更具批判性的评估。
人们总是指望政治家和专家来掀起政策辩论。而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来说,炒作的艺术已经达到新的水平。显然,未来十年内联邦赤字预计增至1.5万亿美元,或者到2029年政府债务将达到GDP的92%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高点,这些都不重要。促成这种可怕趋势的减税措施,被合理化为要“让美国再次伟大”。
他们也不把关税看成是对消费者的征税,或者是对全球供应链效率的阻碍,相反,关税被描绘成“武器化”的谈判杠杆,用来迫使贸易伙伴改变它们给美国的待遇。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攻击,并没有被看成是威胁到央行确保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的双重使命,而是被当成了总统行使的特权,是在他(只是他自己)认为合适的情形下使用白宫的话语权。
特朗普对经济政策的态度有三个基本缺陷。首先,意图与效果脱节。出于政治炒作他会坚称,大规模减税将提高美国的竞争力。但这不意味着赤字和债务不重要。尽管供给侧经济学给出了空洞的承诺,但将税收负担从一个经济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经济部门的收入中性财政政策,将比整体收入减少的趋势更接近于真正的改革。此外,2017年底颁布的财政刺激政策(当时失业率正处在4.1%的周期性低点,并降到了现在的3.6%)增加了市场泡沫,而且它是在经济最不需要的时候推出的,这封死了一旦出现经济放缓政府采取额外刺激措施的选项。
同样,特朗普的关税完全无视20世纪最大的政策失误之一——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导致全球贸易到1932年暴跌60%。目前对外贸易占到美国GDP的28%,相比之下1929年是11%, 今天作为一个债务国,美国远比当年作为净债权国更容易受到与贸易有关的伤害。
特朗普无视关税大战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的一连串直接和报复性税负,称赞关税的好处“很美妙”。这让人想起1928年的共和党纲领把关税称为“国家经济生活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原则……对维护国家的持久繁荣至关重要”。特朗普无视上世纪30年代的教训,这实在是危险。
特朗普最近对美联储的敲打也是如此。央行的政治独立,被广泛看成是上世纪70年代“大通胀”之后为实现物价稳定所取得的唯一突破。在美国,1978年通过的所谓《汉弗莱-霍金斯法案》给时任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提供了政治保护,使他得以通过痛苦的货币紧缩政策消灭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如果沃尔克没有行动自由,他就会受当选领导人的政治算盘的束缚,而这正是特朗普试图向现任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发号施令时的做法。
特朗普经济政策方案的第二个重要缺陷,是没有意识到预算赤字、关税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正如已故的马丁·费尔德斯坦一直以来强调的,在预算赤字给已经低迷的国内储蓄带来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更大的贸易逆差就成为用外国的储蓄盈余来填补储蓄不足的手段。否认这种关系,很容易让美国为自我造成的贸易逆差而指责中国。
但是,由于关税很可能使贸易和供应链从低成本的中国生产商转向成本更高的替代方,美国消费者将蒙受等同于加税的打击,从而使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后一种可能性(虽然今天看似遥远)可能对美国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当然前提是美联储有采取行动的政治独立性。
最后,评估政策影响时要记得,总是存在着滞后因素。虽然在预算赤字上升时,低利率可以缓解短期的偿债成本压力,但不能保证这种趋势会长期持续,尤其是未来十年,已经过重的联邦债务负担占GDP的比重预计将增加14个百分点。同样的,关税的破坏性影响和货币政策的转变大约需要12到18个月才能完全显露出来。因此,与其沉醉于今天金融市场的繁荣,政治家和投资者在评估当前政策会怎样发挥作用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考虑2020年末期的经济状况,这个时间段恰好与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周期相吻合。
美国总统对政治炒作的偏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但这次明显不同的是,缺乏更了解情况的人来阻止他。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作为行政部门“正派的经纪人”,负责召集和协调对关键政策问题的辩论,但现在这个委员会已经基本上功能失调。国家经济委员会现任负责人拉里·库德罗长期倡导自由贸易,现在却极力替特朗普的关税和对美联储的敲打进行辩护。共和党一直是贸易自由化的支持者,现在同样成了特朗普的同谋。
特朗普的报复性气焰压倒了对经济政策的深思熟虑,他无视历史教训,拒绝现代经济学的分析,破坏决策过程的制度完整性。重大的政策失误成为定则而不是特例,而要扭转正在迫近的后果却不是那么容易。
作者系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Trump's Art of the Spin”(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