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美国内战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 世界历史 美国

来源:二手科学家的世界观 2019-02-27 11:28:05

美国内战的本来面目

作者: 二手科学家

北方的共和党人曾经给过一些承诺:战争胜利后,每个人都会分得土地和驴子。战后联邦政府还真的成立过一个叫做Freedman’s Bureau(自由人局)的机构来负责被解放的奴隶的相关事务,也曾分了些田地——不过这些承诺最终成了烂尾工程。

   我在亚特兰大参观这里的历史博物馆(Atlanta History Center)的时候,被历史的细节深深吸引。

  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这里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陈列和展览。100多年前,在这里发生了对整个战争局势发生决定性影响的亚特兰大战役。亚特兰大地处南方联盟的中心位置,铁路交通发达,是南方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对亚特兰大的掌控,于双方都十分重要。战争的结果是北方获胜。南方联盟——美利坚联盟国(Confederate Sates of America)从此走向衰亡,北方联盟,也就是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on,the United Satesof America)从此走向决定性的胜利。

  1864年正直总统换届选举前夕,发起战争的共和党人、时任美国总统林肯面临着的压力。他迫切需要一场大的胜利来作为获得下一届的执政权以继续战争的筹码。北方需要士气——所谓“正义”的一方也需要士气。

  美国长期以来宏大的国家叙事把北方在这场战争中的还击和胜利作为维护了这个幅员辽阔的伟大国家的正义之举(1861年第一场战斗在南卡罗莱纳州的萨姆特堡(Fort Sumter)打响之前,林肯总统命令守军,等敌人先开火,好在占据还击的“道德”高地)。然而博物馆里的展览和解说,却不避讳这场战争的复杂性、对百姓来说颇为惨烈的过程、双方更为具体的利益诉求,以及战争之后复杂而让人遗憾的遗产。

微信图片_20190227112827.jpg  

亚特兰大历史博物馆的全景战争壁画

  亚特兰大历史博物馆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收藏的一幅高达16英尺的360度全景式战争壁画。这幅作品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对战役中亚特兰大战斗(the Battle of Atlanta)战争细节的描绘闻名于世。三位德国画家为了创作出真实的作品,花费大量心血在原战场的遗址上实地考察,直到找到 一个可以俯视全景的位置才开始悉心勾画作品。这幅画由十七位艺术家画了五个月之久。我很幸运,在这幅绘画闭馆修复4年之后,有幸在它重新开放的第二天看到了她的尊荣。我对于美术史的知识极为有限,无法判断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但美国人对于作品的介绍和描述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在展览大厅的外面,有一幅展现画家创作这副巨作情形的巨型照片。它简介的结尾这样写道:“Histories are stories about the past told to explain the present. As many stories, not all histories are true(历史是为了解释现在而讲述的过去的故事。像很多故事一样,历史不总是真实的).”

  博物馆有一个专门的展厅,讲述内战的起因、总体情况、亚特兰大战役的详情以及战争的后果。当描述战争的起源时,一个小小的空间,四面是南北双方不同身份的几个人对于战争的看法。北方的士兵说,身边的男子都去参战了,我不去恐怕是不体面的;一个南方的女人的理由是,不管有什么大道理,这里我们的家园,守卫家园应该是正确的事情;最接近主流叙事的是在战争中联邦一方的俄亥俄州军队中的一个叫做乔治·凯德曼(George H. Cadman)的士兵的话:“If liberty should be crushed here, what hope would there be for the cause of Human Progress anywhere else?”——“如果自由在这里被被挫败了,那么在别处,人类的进步又有什么希望?”有趣的是,即便是对于立国之本的自由——liberty,双方的主流叙事也各有不同的解读。参战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在捍卫liberty,更不用说农夫、奴隶主、商人、士兵还有知识分子之中各自对于战争的理解了。

  战争带来的结果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

  最为正面的结果是以下三个《宪法修正案》——它们都在战争过后的五年之内通过:

  · 第13号修正案(1865):……任何奴隶制或者非自愿的奴役,除非是对犯罪的惩罚……都不允许在合众国或者其领地出现……

  · 第14号修正案(1868):所有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的人,符合美国法律规定的,都是美国,以及其合法居住的州的公民……

  · 第15号修正案(1870):美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应该被美国,或者其境内任何州因为族群,肤色,或者被奴役的先决条件被剥夺……

  这些法律的通过,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先进意义的权利规定。当然,女性公民在美利坚合众国获得对等权利之前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1920年)。南部各州,违宪的歧视性翻案被陆续通过:由于战后的联邦政府并没有再把保障民权作为施政要务,白人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南部各州纷纷通过法律限制有色人种(主要针对黑人)的权利。通过后来被认定违宪,但一直施行到1965年的Jim Crow系列法案(the Jim Crow Laws),让族隔离制度开始在内战中南部联盟各州成为事实,直至民权运动取得胜利的1970年代。

  战争的结束除了带来国家的统一和法制的进步,却也带来了艰难的时局。南部州种植园拥有者们先前投入奴隶制的以亿万计的资财损失殆尽。平等的政治自由,没有带来平等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由于棉花是南部、尤其是东南部各州的主要经济来源,越来越多的种植面积导致棉花大幅度下降。没有土地的人们则陷入了贫困的境地。虽然1880年代以后南部的工业化开始有所发展,但美国真正实现南北在工业化水平上并驾齐驱,花了近100年时间。

  北方的共和党人曾经给过一些承诺:战争胜利后,每个人都会分得土地和驴子。战后联邦政府还真的成立过一个叫做Freedman’s Bureau(自由人局)的机构来负责被解放的奴隶的相关事务,也曾分了些田地——不过这些承诺最终成了烂尾工程。

  仇恨的种子随着战争在一点一点生根、发芽。许多南部的白人认为北方的联邦国家机器意图破坏他们原有的社会生态——本来是他们财产的有色人种,如今成了和他们权利相同的同胞;北方的占领军,是一种耻辱的存在。在1867年,南部战败一方的人口中,1/4的白人男子被剥夺了投票权——包括与南部联盟国军队相关的人士——直到特定条件被满足之后他们的权利才被恢复。许多人相信南方的立法机构被与共和党人结盟的极少数黑人、富有同情心的白人和少数北方政客把持,通过的法律是腐败的、不合理的。种族仇恨的种子,掺杂着对政治现状的不满,逐渐演变成为暴力的现实。南北战争1865年结束,同年12月,就在田纳西州出现了第一个3K党组织:Ku Klux Klan。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激进的共和党把持的州政府。3K党人认为重塑他们的理想世界,就是要重塑白人的形象:白人至上主义是他们抗争合法性的基础。在1868年3K党的教义(the Creed of the Ku Klux Klan)中有这样的语句“这是一个有骑士精神的组织……以保护弱者,无辜的人……尤其是南部联盟士兵的遗孀和孤儿们!”一副“替天行道”的“正义感”,派头十足。

  不管是何种战争,也不论是哪一方,流血、死亡和由此带来的亲友的无尽痛苦和悲伤,是不分立场的。美国内战,北南双方在军事冲突中的直接死亡分别是十一万,和九万四千余人。由于当时落后的救护条件,死于事故、疾病和受伤的人数多过战斗减员。最后双方死亡的总数是:八十二万八千人,和八十六万四千人。平民死亡共五万人。奴隶死亡八万。1860年美国联邦政府完进行过一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三千一百万。在南方,18-40岁的精壮男劳动力中的30%失去了生命。经历过仇恨教育和革命浪漫主义教育的人,对于战争的惨烈往往缺少具象的想象:那么想想这样的景象:你的亲友和朋友,每三个男性中,就有一个在战争中丧生。一颗子弹足以让一个家庭陷入悲痛。美国内战还保留下来大量的照片资料,除了朴实荒野,还有残肢断臂。

  关于历史的文字,通常是少数人写就的。但是真实的历史是所有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参与的结果。只能读到一本正经的、由少数人撰写的标准历史是件危险的事。这样的历史教出来的,是只会单线思维、人格不健全的灵魂。

  书写历史的人通常害怕人们知道他们所写就的历史意外的真相。但许多地方的事实证明,民众知道的多,未必就能让他们担心的事情发生。我想对于不同历史叙事细节的容忍,恰恰是强大和自信的标志。在美国南方许多地方,依然挂着内战中南面一方——美利坚联盟国的旗帜。这个从未被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承认过的国家,依然是许多人对于旧时代回忆的线索。电影《乱世佳人》的开篇,在以沉静的暮色中黑色剪影的赶牛人和牲口经过的画面背景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

  曾经有一块叫做“旧南方”的土地,这里有牛仔和棉花地

  这里是最后一个出现过侠客精神的地方

  这里是女孩子对骑士众星捧月的地方,是主人,是奴隶的故事最后存在地方

  你只能从书里看到这些了,因为这不过是个被记住的梦境

  一个随风而去,飘落的文明

  There was a land of cavaliers andcotton fields called the Old South…

  Here in the pretty worldGallantry looks its last bow…

  Here was the last ever to be seenof knights and their ladies Fair, of master and of slave.

  Look for it only in the books,for it is no more than a dream remembered.

  A civilization gone with thewind.

  ”

  这段历史反革命的温情的文字出自好莱坞顶级编剧本·赫克特(BenHecht,1894-1964)之手。1940年,《乱世佳人》在上海各大戏院公映。1949之后,这部片子变身为内参片,偷偷摸摸喜欢外国电影的高干圈子应该是都看过的。不知道不论国还是共,大员们看到美国人内战战败的一方银幕上彩色画面的香艳有何感想。比如远离革命中心的加州电影人,又为何没有坚持国家叙事的原则?我想电影给大员们带来的观感应该是很正面的,1940年代《新华日报》上对于美式社会生活的向往就应该来自这活色生香的贡献。

  在一次回应某所谓媒体人的批评时,导演贾樟柯说:“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见不得真话和真相的做法,是负能量。”我对这话深以为然。

责任编辑:

美国内战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 世界历史 美国

来源:二手科学家的世界观 2019-02-27 11:28:05

美国内战的本来面目

作者: 二手科学家

北方的共和党人曾经给过一些承诺:战争胜利后,每个人都会分得土地和驴子。战后联邦政府还真的成立过一个叫做Freedman’s Bureau(自由人局)的机构来负责被解放的奴隶的相关事务,也曾分了些田地——不过这些承诺最终成了烂尾工程。

   我在亚特兰大参观这里的历史博物馆(Atlanta History Center)的时候,被历史的细节深深吸引。

  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这里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陈列和展览。100多年前,在这里发生了对整个战争局势发生决定性影响的亚特兰大战役。亚特兰大地处南方联盟的中心位置,铁路交通发达,是南方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对亚特兰大的掌控,于双方都十分重要。战争的结果是北方获胜。南方联盟——美利坚联盟国(Confederate Sates of America)从此走向衰亡,北方联盟,也就是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on,the United Satesof America)从此走向决定性的胜利。

  1864年正直总统换届选举前夕,发起战争的共和党人、时任美国总统林肯面临着的压力。他迫切需要一场大的胜利来作为获得下一届的执政权以继续战争的筹码。北方需要士气——所谓“正义”的一方也需要士气。

  美国长期以来宏大的国家叙事把北方在这场战争中的还击和胜利作为维护了这个幅员辽阔的伟大国家的正义之举(1861年第一场战斗在南卡罗莱纳州的萨姆特堡(Fort Sumter)打响之前,林肯总统命令守军,等敌人先开火,好在占据还击的“道德”高地)。然而博物馆里的展览和解说,却不避讳这场战争的复杂性、对百姓来说颇为惨烈的过程、双方更为具体的利益诉求,以及战争之后复杂而让人遗憾的遗产。

微信图片_20190227112827.jpg  

亚特兰大历史博物馆的全景战争壁画

  亚特兰大历史博物馆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收藏的一幅高达16英尺的360度全景式战争壁画。这幅作品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对战役中亚特兰大战斗(the Battle of Atlanta)战争细节的描绘闻名于世。三位德国画家为了创作出真实的作品,花费大量心血在原战场的遗址上实地考察,直到找到 一个可以俯视全景的位置才开始悉心勾画作品。这幅画由十七位艺术家画了五个月之久。我很幸运,在这幅绘画闭馆修复4年之后,有幸在它重新开放的第二天看到了她的尊荣。我对于美术史的知识极为有限,无法判断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但美国人对于作品的介绍和描述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在展览大厅的外面,有一幅展现画家创作这副巨作情形的巨型照片。它简介的结尾这样写道:“Histories are stories about the past told to explain the present. As many stories, not all histories are true(历史是为了解释现在而讲述的过去的故事。像很多故事一样,历史不总是真实的).”

  博物馆有一个专门的展厅,讲述内战的起因、总体情况、亚特兰大战役的详情以及战争的后果。当描述战争的起源时,一个小小的空间,四面是南北双方不同身份的几个人对于战争的看法。北方的士兵说,身边的男子都去参战了,我不去恐怕是不体面的;一个南方的女人的理由是,不管有什么大道理,这里我们的家园,守卫家园应该是正确的事情;最接近主流叙事的是在战争中联邦一方的俄亥俄州军队中的一个叫做乔治·凯德曼(George H. Cadman)的士兵的话:“If liberty should be crushed here, what hope would there be for the cause of Human Progress anywhere else?”——“如果自由在这里被被挫败了,那么在别处,人类的进步又有什么希望?”有趣的是,即便是对于立国之本的自由——liberty,双方的主流叙事也各有不同的解读。参战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在捍卫liberty,更不用说农夫、奴隶主、商人、士兵还有知识分子之中各自对于战争的理解了。

  战争带来的结果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

  最为正面的结果是以下三个《宪法修正案》——它们都在战争过后的五年之内通过:

  · 第13号修正案(1865):……任何奴隶制或者非自愿的奴役,除非是对犯罪的惩罚……都不允许在合众国或者其领地出现……

  · 第14号修正案(1868):所有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的人,符合美国法律规定的,都是美国,以及其合法居住的州的公民……

  · 第15号修正案(1870):美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应该被美国,或者其境内任何州因为族群,肤色,或者被奴役的先决条件被剥夺……

  这些法律的通过,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先进意义的权利规定。当然,女性公民在美利坚合众国获得对等权利之前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1920年)。南部各州,违宪的歧视性翻案被陆续通过:由于战后的联邦政府并没有再把保障民权作为施政要务,白人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南部各州纷纷通过法律限制有色人种(主要针对黑人)的权利。通过后来被认定违宪,但一直施行到1965年的Jim Crow系列法案(the Jim Crow Laws),让族隔离制度开始在内战中南部联盟各州成为事实,直至民权运动取得胜利的1970年代。

  战争的结束除了带来国家的统一和法制的进步,却也带来了艰难的时局。南部州种植园拥有者们先前投入奴隶制的以亿万计的资财损失殆尽。平等的政治自由,没有带来平等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由于棉花是南部、尤其是东南部各州的主要经济来源,越来越多的种植面积导致棉花大幅度下降。没有土地的人们则陷入了贫困的境地。虽然1880年代以后南部的工业化开始有所发展,但美国真正实现南北在工业化水平上并驾齐驱,花了近100年时间。

  北方的共和党人曾经给过一些承诺:战争胜利后,每个人都会分得土地和驴子。战后联邦政府还真的成立过一个叫做Freedman’s Bureau(自由人局)的机构来负责被解放的奴隶的相关事务,也曾分了些田地——不过这些承诺最终成了烂尾工程。

  仇恨的种子随着战争在一点一点生根、发芽。许多南部的白人认为北方的联邦国家机器意图破坏他们原有的社会生态——本来是他们财产的有色人种,如今成了和他们权利相同的同胞;北方的占领军,是一种耻辱的存在。在1867年,南部战败一方的人口中,1/4的白人男子被剥夺了投票权——包括与南部联盟国军队相关的人士——直到特定条件被满足之后他们的权利才被恢复。许多人相信南方的立法机构被与共和党人结盟的极少数黑人、富有同情心的白人和少数北方政客把持,通过的法律是腐败的、不合理的。种族仇恨的种子,掺杂着对政治现状的不满,逐渐演变成为暴力的现实。南北战争1865年结束,同年12月,就在田纳西州出现了第一个3K党组织:Ku Klux Klan。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激进的共和党把持的州政府。3K党人认为重塑他们的理想世界,就是要重塑白人的形象:白人至上主义是他们抗争合法性的基础。在1868年3K党的教义(the Creed of the Ku Klux Klan)中有这样的语句“这是一个有骑士精神的组织……以保护弱者,无辜的人……尤其是南部联盟士兵的遗孀和孤儿们!”一副“替天行道”的“正义感”,派头十足。

  不管是何种战争,也不论是哪一方,流血、死亡和由此带来的亲友的无尽痛苦和悲伤,是不分立场的。美国内战,北南双方在军事冲突中的直接死亡分别是十一万,和九万四千余人。由于当时落后的救护条件,死于事故、疾病和受伤的人数多过战斗减员。最后双方死亡的总数是:八十二万八千人,和八十六万四千人。平民死亡共五万人。奴隶死亡八万。1860年美国联邦政府完进行过一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三千一百万。在南方,18-40岁的精壮男劳动力中的30%失去了生命。经历过仇恨教育和革命浪漫主义教育的人,对于战争的惨烈往往缺少具象的想象:那么想想这样的景象:你的亲友和朋友,每三个男性中,就有一个在战争中丧生。一颗子弹足以让一个家庭陷入悲痛。美国内战还保留下来大量的照片资料,除了朴实荒野,还有残肢断臂。

  关于历史的文字,通常是少数人写就的。但是真实的历史是所有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参与的结果。只能读到一本正经的、由少数人撰写的标准历史是件危险的事。这样的历史教出来的,是只会单线思维、人格不健全的灵魂。

  书写历史的人通常害怕人们知道他们所写就的历史意外的真相。但许多地方的事实证明,民众知道的多,未必就能让他们担心的事情发生。我想对于不同历史叙事细节的容忍,恰恰是强大和自信的标志。在美国南方许多地方,依然挂着内战中南面一方——美利坚联盟国的旗帜。这个从未被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承认过的国家,依然是许多人对于旧时代回忆的线索。电影《乱世佳人》的开篇,在以沉静的暮色中黑色剪影的赶牛人和牲口经过的画面背景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

  曾经有一块叫做“旧南方”的土地,这里有牛仔和棉花地

  这里是最后一个出现过侠客精神的地方

  这里是女孩子对骑士众星捧月的地方,是主人,是奴隶的故事最后存在地方

  你只能从书里看到这些了,因为这不过是个被记住的梦境

  一个随风而去,飘落的文明

  There was a land of cavaliers andcotton fields called the Old South…

  Here in the pretty worldGallantry looks its last bow…

  Here was the last ever to be seenof knights and their ladies Fair, of master and of slave.

  Look for it only in the books,for it is no more than a dream remembered.

  A civilization gone with thewind.

  ”

  这段历史反革命的温情的文字出自好莱坞顶级编剧本·赫克特(BenHecht,1894-1964)之手。1940年,《乱世佳人》在上海各大戏院公映。1949之后,这部片子变身为内参片,偷偷摸摸喜欢外国电影的高干圈子应该是都看过的。不知道不论国还是共,大员们看到美国人内战战败的一方银幕上彩色画面的香艳有何感想。比如远离革命中心的加州电影人,又为何没有坚持国家叙事的原则?我想电影给大员们带来的观感应该是很正面的,1940年代《新华日报》上对于美式社会生活的向往就应该来自这活色生香的贡献。

  在一次回应某所谓媒体人的批评时,导演贾樟柯说:“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见不得真话和真相的做法,是负能量。”我对这话深以为然。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